个性化朗读的有效策略
2022-05-01苗向阳
苗向阳
朗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必然强调个性化追求。阅读教学中的个性化朗读,需要关注学生对文本的多元感知与理解,并通过声音传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形成有别于他人的朗读效果。要达到这样的个性化朗读效果,教师要营造朗读氛围,鼓励学生在朗读中放飞个性,形成自己的朗读特色。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朗读氛围,带领学生进入作者表达的情境中,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进而获得深刻的感悟,形成自己对文本的独特体验。
如教学《秋天的雨》,课文第1自然段由两个句子组成,前一个句子是比喻,说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后一个句子是拟人,强調轻轻地把秋天的门打开。朗读这样的句子,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想象:秋天的大门是什么,在哪儿,秋天的雨这把钥匙你觉得是掌握在谁的手上才能轻轻地打开秋天的大门?这种想象性的问题具有开放意味,学生完全可以在自己的想象中进行理解,自然也可以有各种各样的答案。经过这样的启发,教师再要求学生努力把自己的想象和理解用声音读出来,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读。在朗读的时候,学生使用的语气、语调千差万别,词句的重音、强弱处理不一样,但都包含了自己的理解。这种朗读才是个性化朗读。
统编教材在许多课文的课后练习中都安排了分角色朗读或表演朗读的学习任务。在这样的朗读训练中,学生以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参与某一些有感情的朗读训练,才能释放自己的个性特点。
如教学《陶罐与铁罐》,课文的前半部分出现了铁罐与陶罐的大量对话,课后练习安排的训练要求是:“结合课文中描写陶罐、铁罐神态和语言的语句,说说陶罐、铁罐的性格有什么不同,分角色朗读课文。”学生梳理课文中陶罐、铁罐的神态、语言,给出的答案是 :陶罐很谦虚,友善;铁罐傲慢,蛮横无理。接下来,教师让学生自主选择课文中的角色进行表演,读出角色的性格特点。
阅读教学倡导以学生为主,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还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对课文内容与情感的理解,因各自的立场、爱好不同会呈现多元解读的情形,这样的朗读便是个性化的朗读。
如教学《乡下人家》,“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课文最后这句话旁边有“泡泡提示语”——我从这句话体会到了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个学生读完课文后说:“课文第3自然段和第4自然段,分别讲了养鸡、养鸭也是一道迷人的风景。可是,我们现在搞新农村建设,鸡鸭散养会污染环境啊!”对学生这样的个性化理解,教师没有简单地予以否定,而是肯定学生有环保意识,能够与时俱进。接着,教师让学生尝试给课文的内容换一幅美丽的风景图,写一写新农村的风景并进行个性化朗读。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读出个性、读出感情,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建构尽显魅力的学生自主学习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