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古诗词的音乐语言

2022-05-01张鹏

民族文汇 2022年5期
关键词:联觉音乐性格律

张鹏

摘 要:古诗词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它在最初阶段总是和音乐结合在一起。正如圣.桑(法)的那句名言‘音乐始于词尽之处’。实践证明:“唱”是最受学生欢迎的一种形式,好比给古诗词插上了音乐的翅膀……

关键词:音乐性,审美,表现,和,联觉,格律

面对当前《基础教育纲要》对传统文化的重新审视,以及《音乐新课标》提倡的学科整合和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大量增加的诗词,如何帮助学生识记这些经典,领悟其意蕴成为“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才,是教改后摆在广大中小学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古诗新唱实验课题”的构想,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

一、歌曲的创作构思

古诗词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在最初阶段总是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的。在《尚书、虞书》以及《吕氏春秋、古乐篇》中,也都生动地记录了诗、歌、舞同源和三位一体的情况。对于古诗词谱曲中如何协调好文学和音乐之间的关系,简单的说,就是对既成诗词的音乐性的感性把握。所谓音乐性就是声音的表现性,不管是高山流水也好,响遏行云也罢,风兮、雅兮、颂兮,无非一个“和”字。一方面,乐曲是形式,要服从内容的需要;另一方面,旋律要尽量简洁优美,让学生爱唱。因此,这要求曲作必须做大量的准备,了解诗词作者的生平背景、风格流派及其思想变化,在准确把握诗词意蕴的基础上进行创作,使诗曲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二、歌曲的旋律发展(三个原则)

1、音乐语言的审美性、简洁性

简洁是艺术性的第一个条件。——陀思妥耶夫斯基(俄),由于古诗新唱实验面对的是中小学生,是属于校园歌曲的范畴。而校园歌曲的曲调应该来源于学生生活中的口语音调,要让师生乐于接受,因此要求旋律简洁优美,容易产生共鸣,让学生易唱、爱唱。

如谱曲李白(唐)的《越中览古》时,首段音乐主题就是从中学生朗诵声调中提炼而成,运用简单、跳跃的行军节奏结合单音重复因而琅琅上口,展现了越王的雄姿及战士衣锦还乡的荣耀,深受学生喜欢。( 见谱例:1=D  2/4 进行曲速度

在间奏之后中段变换节拍,以清丽的曲情在变化音 “#1”、“#5”的铺垫下构画了物是人非的盛衰无常。

( 见谱例: 1=D  4/4 稍慢

全曲采用带再现的三部曲式,造就了一種回环美,让听众吊古伤今,盛衰之感也由此倍加强烈。

2、音乐语言的生动性、多样性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乐论《乐记》就已经提出“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的看法,并描述了音乐是怎样以不同的音响表达出喜、怒、哀、乐等心情。比如,当我们听到一个高音时我们在视觉上会产生一种明亮、轻盈的体验,而听到一个低音时,我们就会有一种灰暗、沉重的感受,这要求我们应使用生动的旋律,形象的再现出诗作所表达的情感。

如曹操(东汉)的《短歌行》, 这首诗在深沉中激荡着慷慨昂扬的豪情,以觥筹交错之景来抒发心忧天下和渴慕人才的心声。对此类政治色彩浓厚的作品,经过反复酝酿,采用了民族六声D羽调式,以6 1 3为主结合切分节奏谱曲。(见谱例:1=F 4/4 慢速 深沉地

在快板间奏之后B段速度变快,用密集跳音表现出曹操求贤若渴的心理。(见谱例:1=F 4/4

全曲采用带再现的三部曲式,学生视唱后反映歌曲简明易唱,对曹操的英雄气概感同身受。

3、音乐语言的民族化、个性化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鲁迅。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历史以及多彩的民族艺术,无论是江南柔美的“小调”还是西北高亢的“信天游”,都是我们必须继承发扬的艺术瑰宝。这些民间乐汇诸如民歌、民乐、民舞、戏曲等都是中华母语系的源泉,也是古诗词谱曲中的重要音乐素材。只有忠实于自己的民族、忠实于自己的内心,才能写出让人感动的经典作品。此外,还可以根据诗作地域方言的声调提炼出旋律,这样会更具风韵和个性。

三、歌曲艺术形象的完整统一

中国的诗词是中华民族汉字文学的最高形式,其一切特点都溯源于汉语的特色,即具有“四声”这一特质,而四声又各有阴阳清浊之分。经过文人们长期的运用实践,使得汉文的声韵学有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诗词韵文的格律。

特别是词牌的格律——各种曲牌有固定的声律,不能随意增减。“词曲本不相离,惟词以文言,曲以声言耳” ,它是歌唱文学,按谱制词,所以叫“填词”。因此当时的词作有时为了套合某一词牌寻声按拍,只好委词求声,有时甚至不惜改动歌辞的句意以协音律。基于此,我们在酝酿旋律的时候要把握好全词的基调,不能局限于某一字句。格式塔心理学派创始人柯.勒(德)认为,艺术其本身是作为一种结构来感染人的,不是各部分的简单结合,而是各部分依存的整体。因此,我们在谱曲的时候应该在把握诗词意象的前提下追求艺术形象的统一。

四、作品的表现和实践

实践证明:“唱”是最受学生欢迎的一种形式。记忆本是艰苦的,但这一“唱”,好比给古诗词插上了音乐的翅膀,让古诗词搭上了音乐的快车,让跋涉者(学生)享受到车船的便利,使原来辛苦的学习变得轻松,同时获得文学和音乐的双重审美。回顾10年课题研究以来,通过罗湖区三所中学的歌唱实践,通过音乐与诗歌、舞蹈、戏剧、舞美等的整合以及全校性的古诗新韵演唱比赛等,结合诵、唱、跳、奏、编等方式,使学生在继承的同时进行审美创新,取得了非常好的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效果。

对于“古诗新唱实验”,还有很多方面值得深入研究,这一实验价值不仅为语文教学改革,也为实施艺术教改找到了一条新路,有效推动了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发展。我们将用歌唱将中国古代文化瑰宝长留心间。

参考文献

[1] 刘锡山. 《艺术概论与鉴赏教程》 [M].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

猜你喜欢

联觉音乐性格律
論詞樂“均拍”對詞體格律之投影
你是联觉人吗
你我脑中所映,是否同一月色?
格里格《索尔维格之歌》的赏析
格里格《索尔维格之歌》的赏析
悬剑
张经建《当代格律诗词创作》
贴近大众·从古典诗词形式美中吸取营养
诗词“申遗”,进退两难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