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古诗词“助学型”微课程设计策略
2022-05-01李马文
李马文
【摘要】系列微课的开发以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古诗词选文为主要内容,以文本细读挖掘文本结构之美和意蕴之美为依托,通过“多文本变形”以及传统解读之法的运用与实践,让古诗词的阅读鉴赏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在具体的微课中适当植入思维导图,通过序列化的知识建构能让学生对诗词的鉴赏有逻辑和思辨的理性,最终以学会写鉴赏性质的文学短评为旨归。文章就统编版高中语文古诗词“助学型”微课程设计作一论述。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诗词;微课程;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2)06—0070—05
为了配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及选择性必修上册的学习需要,笔者设计制作了“助学型”系列微课程,其设计内容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对学生学的心理、学的理念、学的方法的关注和引导,试图辅助学生完成统编版教材古典诗歌的学习。
系列微课内容,以文本细读,深挖文本结构意蕴之美为依托,关注诗歌形式之美。在方法导向上兼顾传统解读之法,注重“诗眼”“线索词”“关键词”“比较阅读”等方法的运用与实践,在具体的微课中适当植入思维导图,通过序列化的建构让学生对诗词的鉴赏有逻辑和思辨的理性。系列微课程的开发注重读写结合,力求通过诗词的鉴赏活动来锻炼学生思维能力,以期能在较为深刻的理性认识的基础上感受中国古典诗词的艺术之美以及传统诗词所承载的中国文化之美。关于“助学型”微课程内容的设计,具体可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文本细读理论强调对作品本身的关注,在深入分析字词句等构成要素的基础上,挖掘作品内涵,欣赏作品本身之美。这就要求微课所涉及的古诗词的分析要“进入文本内部结构,揭示深层次的、话语的艺术奥秘”,在细微之处见精神,通过具体的“个案”分析,启发学生用“细读”的精神走上中国古典诗词的审美之旅[1]。
在具体的微课内容的设计上,笔者十分注重文本话语,坚持在分析的基础上展现诗词本身在层次结构、韵律节奏所自然呈现出来的艺术之美。例如,在《创意出奇撼人心》的微课中,具体介绍了《声声慢》开头之句的“细读”:开头十四字,有层次错落之美、情景交融之美、情感极化之美、空阔留白之美、音乐协和之美。在具体分析层次错落之美时,对开头十四字有更加微观的分析,十四个字,关涉到了“动作、环境、情感”等内容,遵从由外到内、由浅入深的递进逻辑,这是大三层,同时词组内部也有小二层和小三层。前两个词组是二层,后一个词组是三层,具体为:“寻寻”是叠词,是一种动作的反复,是相对粗线条的找寻,“觅觅”“寻寻”无果后转入更加细腻的探寻,“寻寻觅觅”关涉了两种动作,有先有后,先后不同,是递进的关系。“冷冷”写的是外部环境,而“清清”,既有外部环境的因素,又有对环境的内心体验,两者之间有由外到内的过渡和转换。“凄凄惨惨戚戚”是纯粹的情感状态的描写,由“凄”到“惨”再到“戚”,主人公首先感受到的是凄清,有环境影响的因素,之后便是深感“悲惨”,全然是心灵感受,但“惨惨”还是无法表达作者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苦痛,又继之以“戚戚”加以深化,那广阔无边又渗入骨髓的“苦”和“痛”彻底暴露在读者面前。层中有层,环环相扣,步步深入,似“劈空而来”,却苦心经营构造,极具参差错落之美。这样分析,李清照作为一代词宗不同凡响的构思,奇崛出笔的勇气和深广的艺术情怀便自然表现了出来。
强调文本细读,并不意味着将思维紧紧局限于文本,还在于通过不同文本比较的广阔视野去追寻表达真象。深入研读《念奴娇·赤壁怀古》就会发现艺术的真实与历史的真实是两回事,历史上的周瑜是披挂上阵、能征善战的武将,但词人苏轼让周瑜手持“羽扇纶巾”,让其“勇武之外有可爱,可爱之上加风流,风流之中透儒雅,儒雅挥军中尽显潇洒。”[2]苏轼是按照自己的理想和情感建构了周瑜,是将自己的心中英雄形象投射到了“周瑜”身上,这是他不断地“拉近”自己和周瑜的手段,词人如此“成就”周瑜,也是在潜意识里成就自己,极化地表达自己难凉的热血和未了的英雄梦。词人用错位来创造形象,这是微课《诗词艺术中的错位与真实》中要传递给学生的,旨在强调文本细读的发现需要有比较的视野。同时,也让学生明白比较思维的优势在于将思维引向对文学真实与历史的真实追问,从而认识诗的本质。“诗的任务之一是表现心灵[3]”,“诗的视觉可以是一种变异的歪曲的视觉,目的是要通过歪曲更好地表现内在的情绪特征。”系列微课程所关涉的文本“细读”,形式多样丰富,但最终指向的是诗词文本的理解、学生思维的训练与提升。
西方美学大师克罗齐曾说过:“只有经过形式的打扮和征服才能产生具体的形象。”诗歌是一门语言艺术,为了实现具有突出的“具体形象”,诗人会在语言形式上刻意地进行“形式打扮”。汉乐府民歌《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在这首诗中,表面上看“鱼戏莲叶间”一句诗就已经将内容表达清楚了,但诗人还是不厌其烦连缀了四句,恰恰是后面这四句,成就了这首诗的经典性。后面四句诗拓展了诗歌地理空间,将抽象的“鱼戏莲叶间”具体化作“东西南北”,极力地强调了鱼的生动活泼、天真烂漫之态;诗人着眼于写“鱼”,其实是为了写“人”,采莲人有采莲的需求,也有观鱼的闲心,上看下看,左看右看,總是看不足也看不够,这些都展现出了江南采莲的生活之美和情趣之美。
艺术并不是现实的直接反映,它通过特有的形式来表现生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鉴赏,就要学会看出诗歌的形式特点,进而体会诗人独具匠心的创造。在《形式的打扮》这节微课中,通过对“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这四句诗的分析,让学生体会到艺术并不是对生活的照搬和描摹,而是提炼和概括。这四句,为了更集中更艺术地表达内容,借鉴了赋的写法,铺陈扬厉,通过数字叠加方式,极力渲染刘兰芝在铸造自我生命之美所作的努力和追求。在微课作业中布置了用“赋”方式表现“小溪”的训练,目的是通过“写”再次加深对艺术“形式的打扮”的思考。
诗词的形式都是诗人“刻意”的结果,为了让学生理解形式之美,笔者制作了微课《多文本变形》,它是以统编版《离骚》(节选)第四节为例,进行了多文本变形,将楚辞体改写为诗经体、词、现代诗、散文等,通过实操变形,生成了新文本,这一过程既是对楚辞这种文学表达形式的重新认知,也是对其已有知识的激活运用,实现了文学语言的多层次构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语言经验,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和热爱,培养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多文本变形,就是用“变形”这种方式,多层次多侧面地表现祖国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的实践活动,这样的方式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诗词语言形式的理解和喜爱度。
阅读赏析诗歌,前人已经总结了丰富的可供借鉴的经验,是高中学生理解诗歌的宝贵遗产。“诗眼”是打开诗歌之门的钥匙,“线索词”是通向诗歌之境的桥梁,“关键词”是游观诗歌之美的瞭望台,比较阅读是走向诗歌源流的互鉴之镜。因而,在制作本诗歌微课程过程中注重对诗歌基本方法的滲透和穿插,能让诗歌鉴赏活动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满足学生基础性的诗歌审美鉴赏需求。
1.诗眼。晋代的顾恺之认为人物画: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诗眼里有诗歌的光芒,诗歌的神采,通过诗歌之“眼”,可以窥见诗歌表达的肌理和诗歌概貌。《<蜀道难>“难”在哪里》这节微课旨在通过理解“难”这个诗眼感受诗歌的层次逻辑以及内容风格之美。“难”在于蜀道之高、险、凶,由此可以将诗歌分为三个部分。为了深入理解蜀道的三个特征,强化对内容的掌握,微课又设计这样的表达句式:蜀道之难,难在于蜀道之高,它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出相应的补充,例如蜀道之难,难在于蜀道之高,它有蚕丛及鱼凫开国的茫然,有五丁开山的悲壮,有六龙回日的高峻,有冲破逆折的幽深,有黄鹤不可飞的山峦,有猿猱愁攀的峭壁,攀登时有青泥千回百转的回旋,有以手服膺的怅然。学生对内容表达的过程也是对蜀道山川的神秘恐怖、阴森险怪、雄奇壮美的特点体验的过程,也是认识诗歌阳刚奔放、纵横恣意、酣畅淋漓风格的过程。经由“诗眼”这个开启诗歌之门的钥匙,窥见了诗歌内容层次、风格以及更深度的问题。
2.线索词。它不一定是诗眼,但对于理解诗歌却有着关乎全局的作用,牵一发而动全身。找到诗歌的线索词,也就等于牵住了诗歌的牛鼻子。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线索词,笔者设计了微课《寻,寻景,寻人,寻己》,以线索词“寻”为切入口,将《蜀相》全诗分为“寻景,寻人”两部分内容。前半部分“寻”是诗人移步换景的凭据,也是诗人按照由远及近观察顺序来写景谋篇布局的依托。寻“人”,诗人用“三顾频烦,两朝开济”概括了诸葛亮的功业,用“泪满巾”表达了自己的遗憾之情。以诗人为何“寻”的问题,将诗歌的阅读引向对诗人生命的关照。诗人寻蜀相,是在寻找自己,仰慕英雄也渴望做英雄。寻蜀相,唤起了自己巨大的生命悲剧之感。微课从“寻”出发,探景,寻人,最后寻出“己”,充分展现了线索词在理解诗歌方面的意义和作用。
3.关键词。在这里是指除诗眼、线索词之外,能够表现诗歌层次变化、思想内容的重要词汇,这些也不限于动词、形容词、副词这三类词汇。这些词汇需要读者自己去判断发现,而这些词语在一定程度上暗藏着文本信息。例如,称谓是人的身份,对一个人使用怎样的称谓,能体现他们之间的关系以及情感态度。对于诗歌而言,称谓的不同变化有助于丰富诗歌内容,表现人物形象,对于读者,“称谓”也可成为一种解读诗歌的钥匙。在《在称谓变化中遇见——<氓>》这节微课中,就将“氓、子、尔、士”这些称谓当作关键词,通过它们的变化来体验女主人公丰富的内心世界和鲜明的人物个性。“氓”就是:那个外地人,或那家伙,是一般的称呼,有些许的戏谑和轻蔑。根据原文,“氓”应是外地人,一副笑嘻嘻,想搭讪又以“贸丝”为借口,一副呆萌相,“我”不但没有厌恶,反而在心中留下了忠厚老实的模样。从“氓”这个称谓中可以看出“我”与“氓”初次相见,“我”一眼就揭穿了“氓”的真实意图,从这个称谓可以看出“我”性格直爽,大胆泼辣,洋溢着少女的天真烂漫之趣。《诗经·氓》中女主人公对男子的其他称呼“子”“尔”“士”也体现了女主人公爱情生活的不同阶段和相对应情感的起伏变化,有力地展现了女主人公的人物个性。关键词承载了丰富的诗歌信息,是诗歌之脉,其体征尽在其中。
4.比较阅读。它是为了建立两种或两种以上文本的关联,为学生的思辨搭建一种互动、互鉴的深度阅读平台。比较阅读的形式丰富多样,关键是学生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要拥有比较意识,建构比较思维。微课《城市的欢歌和悲吟》中,将《望海潮》和《声声慢》这两篇城市文学作品,从内容、写法、情感作比,《古典诗歌中如何摹声》微课中着重选取了《琵琶行》和《李凭箜篌引》描写声音的部分进行对比分析,旨在通过整体或局部的比较,给学生读诗的方法也给读诗的思维。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借助比较我们才得以去了解这个世界。比较在于建立联系,联系在于让思维有更多延展的空间,通过比较阅读示范,学生在两种或两种以上文本中穿梭互鉴,互鉴互释,能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广的境界,而这些微课仅仅是开始,是为引子。
诗眼、线索词、关键词、比较阅读等解决了学生在诗歌阅读中抓什么,如何抓,如何深入的问题,通过系列微课程,要解决的是学生在学习古典诗词中遇到的现实问题。
诗歌短评是对诗歌现象进行评论而篇幅相对短小的一类文章,主要是评论诗人创作的得失,分析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统编版教材必修三第3单元安排了文学短评的写作内容。写作诗歌短评是对学生诗歌体悟、理解的综合性考验,是深度的读写结合,其有利于学生梳理、积累个人的阅读经验,领悟创作、鉴赏的规律,提高文学审美能力。为了让学生理解诗歌短评的概念及写作过程,笔者设计了微课《古典诗歌短评——以<长相思·山一程>为例》,在学生明确文学短评的写作角度、方法的基础上,以《长相思·山一程》为例,将词中四次出现的“一”作为切入点进行评论,以小而巧的定题突破一“点”,兼顾全部。对题目“凝结在‘一’中的空间与时间”的生成,叙议结合的要领作了过程性展示,如:“一”字表面上看,写出了行路的漫长、风雪的无情,(叙)文字之外,我们看到的是路途上的单调无聊、词人心绪的怅然和落寞(分析)。(表面和实质)
词人用“一”编织了这次“出发”,组成“一程”又“一程”,组成“一更”又“一更”,在行程上的铺排,造就了视觉上的张力,在时间上的绵延,形成了听觉上的震撼,“聒碎”了乡心,感发了故园之思,“一”体现了词人的艺术用心和功力(评)。(总结)
具体鲜活的例子是学生借鉴模仿的对象,通过示范引领,让学生敢写、会写、能写诗歌短评,逐步走向诗词的鉴赏之旅是助学型微课的主要任务之一。
思维导图是一种有利于将知识序列化、逻辑化、结构化的思维图式,在统编版古典诗歌系列微课程的制作过程中,通过开发使用希沃软件的思维导图功能,建构认知的规范,帮助学生建立结构化的思维方式,让学习在比较、互鉴中获得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通过使用思维导图功能,微课《城市的欢歌和悲吟》中的《望海潮》《扬州慢》的词眼和相关内容有了序列化的呈现,方便了后面的比较分析,如图1;在认识诗歌中的正侧面描写方面,通过图形对比,两种描写方法一目了然,如图2;在此基础上,思维导图上添加了批注功能,方便了学生及时了解相关内容和教师的提示,如图3,诗人“寻进祠堂”的批注就是对相关诗歌内容的解读和分析。
《新课标》中要求高中生“能够辨识、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基本的语言现象和文学形象,并能有依据、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发现。”[4]在学生学习的初期,合理使用思维导图,有助于对同一首诗甚至不同的诗歌内容进行有序梳理,辨识发现,强化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诗歌语言现象和内容,增强学生思维的逻辑,提升思维的品质。
统编版古诗词“助学型”微课程内容设计,主要着力于学生的“学”,是对古诗词不同学习方法的集中呈现。作为系列微课程,每一节微课都有不同的侧重点和方法论,便于学生在持续的学习中提升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和表达水平。同时,也有微课特性,每一节微课都注重“点”的深入,学习微课可实现某一方面的认识或能力的提升,适合学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完成学习任务。
[1]孙绍振.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2]李林圃.无着英雄情怀——再读《念奴娇·赤壁怀古》[J].名作欣赏,2019(03):71-72.
[3]孙绍振.文学创作论[M].福建:海峡文艺出版社,2009.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本文系2020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统编版高中语文古诗词‘助学型’微课程设计与制作”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20]GHB1473)
编辑: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