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切口”撬动“大改革”:“双减”减负增效的路径探索

2022-05-01段俊洁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2年16期
关键词:小切口双减机制

段俊洁

摘 要:减负是中国基础教育始终热度不减的政策议题,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已经成为了中国式教育的改革之殇。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政策),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已全面进入“校内减负”和“校外减负”协同推进、综合治理、多元参与的新阶段。

关键词:双减;机制;课堂;改革;理念

在国家强大的行政推力和严格的执行监督下,“双减”在中国基础教育中产生了立竿见影之效,在短时间内迅速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但如何防止“改革潮”退却之后负担卷土重来?如何使“双减”的运动式执行转化为常态式推进,真正实现减负增效的政策目标?教师如何应对“双减”挑战,使其成为促进专业发展的新契机?这一系列问题,需要跳脱简单性思维的窠臼,站在更宽广的视域中重新审视“双减”问题。

一、“双减”成败关键在机制

减负是一个教育问题,但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嵌套在社会发展变革的整体系统中,“双减”政策不是孤立的教育政策,而是处于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政策群”中。我国减负治理基本逻辑是加减逻辑与线性思维,但“加减”的减负逻辑并没有彻底解决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痼疾,其主要原因在于传统的减负政策属于典型的“指向问题解决的缺陷方式”,即决策者聚焦政策域中的问题,根据问题提出相对应的政策方案。这种线性解决问题的方式,会造成旧问题未解,新问题又出现。譬如,“三点半放学”政策执行后出现学生脱管、失管现象,“禁止教师有偿补课”政策实施后出现“居家补课”现象。

如果将“双减”单独看作单一的教育问题就事论事,难免会陷入难解的泥潭中。应将“双减”看作一个社会议题,综合多方力量解决实际问题。要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以家长学校为载体,打造家庭、学校和社会有效衔接、相互促进的教育指导服务网络,加大教育评价改革宣传解读力度,不以“唯分数”定义人才,将“五育并举”的思想作为时下的培育思想,引导社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只有把“双减”看作教育系統性变革与社会整体转型变革中的一环,以全息性、系统性、复杂性的思维来落实“双减”,向教育综合治理要绩效,才有可能真正推动减负问题的纾解。

二、“双减”落实关键在课堂

“双减”的基本逻辑是强化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通过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实现为学生减负的目标。因此,“双减”能否取得最终成效关键在课堂。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双减”对教师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倒逼教师专业发展,要求教师专业素养提高、教学能力增强,在课堂有限时间内把教学内容讲解透彻,辅以必要的作业练习,便能让学生有效的巩固和掌握知识内容。这为教师的专业再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教师应秉承探索问题的数字化、活学活思的问题化和动脑动手的活动化等课堂教学设计理念,开发优质教学资源,打造优秀名师示范课堂,共建共享共用优质课堂资源,确保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将提升专业素养作为常态的自觉行动,实现自身持续性的专业发展和教学效能的提升,真正实现“减负不减质”。

三、双减根治关键靠理念

法国当代著名思想家莫兰曾说:“没有思想的改革就没有其他改革。”“教育的改革应当导致思想的改革,而思想的改革应当导致教育的改革。”因此,思想变革是教育变革的前提,教育变革反过来又能促进思想的变革。

首先,政府的教育评价与服务,要实现从“功利型”向“公益型”转变。地方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习惯于用分数、升学率等指标督查、评价、推进学校工作,并把“清北率”“重高率”等短期、直观的教育指标视为执政期内的“政绩”,与其职位晋升、绩效考核、发展资源等私己利益或部门利益联系在一起。政府和社会要有打破这种利益勾连的勇气与智慧,主动割断学校升学率与地方或个人发展资源之间的隐性利益,从而改变地方政府偏颇的“政绩观”。追求教育的公共利益应该成为地方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的行动指南与价值依归。

其次,学校从“分数本位”向“素养本位”转变。在实践中,有诸多学校对“双减”缺乏理性认知,对于可能影响学生成绩与升学率的“双减”行动,或观望等待,或敷衍塞责,这种现象均是由于学校把组织利益置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之上,遗忘了学校教育的本真和初心。譬如,学校巧立各种名目,以考代教、以考代学,这是严重违背办学规范、影响教学秩序与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乱象,与“双减”政策本意和教育的育人初衷背道而驰。

“双减”是教育综合治理的一盘棋,每一个利益既得者都不是局外人,应该且能够成为助力“双减”落实的参与性力量。只有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等多元主体协同行动,才能真正将承受沉重课业的中国学生从中解救出来,还学生一个自由、愉悦的学习境地,创造中国教育明朗的春天。

参考文献:

[1]杜飞进,温红彦.学生负担过重已成民族之痛,如何走出减负困局?[N].光明日报,2013-08-02(6).

[2]邓恩.公共政策分析导论(第四版)[M].谢明,伏燕,朱雪宁,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52.

[3]巴雷特,弗莱.欣赏型探究:一种建设合作能力的积极方式[M].张新平,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8.

[4]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423.

[5]莫兰.复杂思想:自觉的科学[M].陈一壮,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7.

[6]莫兰.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M].陈一壮,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08.

[7]吴康宁.理解“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34(1):6-9.

[8]顾秀林,佘林茂.省级政府推进新一轮国家减负政策的困境与出路——基于23个地区减负方案的政策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20,40(2):32-39.8DD84D73-2BDB-48B8-B807-3702E6B19B71

猜你喜欢

小切口双减机制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腹腔镜与小切口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130例的临床效果体会
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胆结石的临床体会
大力发展网络文艺的三大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