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艺术环境下通感意识研究

2022-05-01李艺

中国民族博览 2022年3期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交互

【摘要】以新媒体环境为研究对象,与传统艺术相比较,新媒体艺术环境下通感意识展现出了新的特点和优势,对通感意识进行概述,包括同感意识与意象的相互作用、多感官再创造作用、感官挪移的审美作用这三个方面,并通过分析新媒体艺术作品的三个典型案例,分类阐述通感意识的表现特征和语言范式,最后对通感意识在新媒体艺术中的发展提出批判性反思以及未来展望。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通感意识;交互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2)03-118-03

【本文著录格式】李艺.新媒体艺术环境下通感意识研究——与传统艺术环境相比较[J].中国民族博览,2022,02(03):118-120.

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催生了更加崭新的艺术环境,在科学技术的更新迭代下,新媒体艺术形式不断扩充,尤其是经历了“新媒体元年”后,越来越多的新媒体艺术作品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在新媒体艺术环境下,艺术作品的审美意识有所提高,其中就包括通感意识。

新媒体艺术不同于大地艺术、现成品艺术、装置艺术、身体艺术等现代艺术,它是一种以光学媒介和电子技术语言为基础的新艺术学科门类。其表现手段多为电脑图像,也就意味着新媒体艺术的核心是数字技术。与传统艺术相比较,新媒体艺术没有特定的艺术形式,且艺术作品更加具有“与时俱进”的特性,它更偏向与利用眼下最新的科技成果、技术手段进行创作,随着数字技术环境的发展,新媒体艺术早已走下神坛,深入到当代艺术的各个领域中,其创作目的也更加注重人文和自我。

一、通感意识概述

通感也叫“移觉”,通常我们所说的人有五感,即听觉、视觉、触觉、嗅觉、味觉,当面临文学创作或艺术鉴赏时,我们的感受可能会在不同感官中相互挪移,甚至有些理解和感受超出了某一感官的范围,它也是人们共有的一种生理和心理现象。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就有通感意识的描述,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描述:“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这里用急雨、私语、珠落玉盘、莺语、幽咽泉、银瓶破裂、刀枪相击、裂帛来比琵琶,可以看出是以听类听,除此之外,通感意识还包括以听类形,以听类感等。举个例子,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句话:“你笑起来真甜。”实际上就是通过视觉转移到味觉,用通感意识来解释,就彷佛是透过形象品尝味道。钱钟书先生在《通感》一书中最早提出将通感作为修辞手法:“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体质。”

可以认为通感意识是人体的一种大脑感觉,当感觉经验与外在客观世界发生碰撞时,大脑自然而然产生的一种器官系统综合感受,也可以认为是一种认知模式,因大脑的主动联想而产生感受意识,在这种心理暗示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将通感意识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通感与意象的相互作用。与传统艺术环境不同,新媒体艺术环境下,数字技术全媒体作品层出不穷,新媒体艺术作品形态各异,当受众在进行艺术作品鉴赏时,第一视觉下产生的是表象意识,即作品的艺术形态带来的瞬时情绪感受,这时根据个体感受的不同,意象意识就会透过表象体现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意象和表象相互挪移,通感意识会在这种意象作用下展现,简单来说受众通过艺术欣赏得到的感受不过是内心意象所产生的“假象”,正是由于这种通感和意象的相互交叠,新媒体艺术作品才会更加具有自我意识,这可以促使艺术创作着重表达心灵愿望,注重每一个受众的自我感知,在潜移默化中调节了生理和心理的平衡,满足多样化的精神需求。

第二类是通感意识的多感官再创造作用。通感的本质实际上就是各类器官之间的叠加感受,更加强调情感体验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在这种多维感受下,通感意识自身具有再创造作用。与传统艺术较为单一的创作手法不同,新媒体艺术利用数字技术进行艺术创作,更容易直观的表现创作意图,例如沉浸式交互作品,当受众面对作品时,就已经成为作品的一部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参观者也是创作者,这时受众先于作品产生了超现实的艺术审美,同一时刻,这种通感意识反作用于艺术作品,在联想的作用下,相互交叠的通感意识在后知后觉中已经完成了更丰富的审美体验,并在作品鉴赏的过程中已然完成了再创造。

第三類是通感挪移的审美作用。全媒体时代,人们更加注重抒发情绪表现态度,正是因为这类自我意识觉醒,不同的感觉意识才能作为审美的基础百花齐放,一种感觉刺激另一种感觉,并产生第三种感觉,这种通感意识的挪移在表达中叠加和重组,情感的交流促进艺术的发展,感觉的刺激提高审美的体验,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下,无论是精神层面还是现实层面,都可以达到自由和满足,逐渐发挥积极意义。

二、新媒体艺术中通感意识的展现和应用

当代艺术正在进行一场“新媒介文明”,新媒体艺术走进当代,走进公共势在必行,艺术作品与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人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通感意识不仅被当作一种文学上的修辞手法,更被渗透成为艺术创作中的观看语言范式,艺术通感更为新媒体作品的创作提供了无限的发挥空间。

(一) 交互作品中的沉浸体验

在新媒体艺术作品中,交互作品是一种为了能够实现艺术目的而需观众参与的艺术形式。大多数交互作品都具有趣味性,更加注重观众的参与感受,因此在这种交互的前提下,各个器官的感知觉调动就显的尤为重要。

新媒体艺术之父罗伊·阿斯科特(Roy Ascott)曾指出:“新媒体艺术最鲜明的特质为连结性与互动性。其创作过程需要经过连结、融入、互动、转化、出现五个阶段。首先必须连结,并全身融入其中(而非仅仅在远距离观看),与系统和他人产生互动 ,这将导致作品与意识转化,最后出现全新的影像、关系、思维与经验。”来自德国的Exile工作室展出了一个感知视觉及情感体验的交互式装置“Ego”(如图1),作品是基于一个粒子系统的运动来感应观看者实时的动作行为,观众的动作行为通过投影转换成线条形状在屏幕前,从而得到与自己动作完全相同的“线条人”。

这件作品的特点是利用我们的骨骼追踪能力,与增强保真度的相机结合,精准的实现骨骼追踪功能,当观众走近墙上的投影时,装置可以同时追踪6套骨骼的运动痕迹,定位精确稳定,追踪范围也更大。作品的意义和乐趣同时存在,当人们透过墙上的投影看到实时形动的自己,如同现实世界和精神世界的交流,除了可以达到“照镜子”一样的视觉体验,更令观众感到奇妙的应该是视觉和身体同时感知的感官世界体验。试想现实生活中,人们看到的行动体都是对方,极少有如此直观的视觉体验能看到运动的自己,创作者利用Ego试图还原观众本身,与观众形成一种自我--意识的原始思考,观众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就已经完整的参与了整个作品的创作,并在参观的过程中使整个艺术创作更加的饱满,与此同时视觉和感官都得到了满足,实现了概念中的统一。从抽象层面来说,投影中的人物线条并不能够体现具体的人物形象,当观众面对和自己相同运动轨迹的“线条人”重现时,身体和思维已经完成了一整套的“异化”演变,投影中的“你”依然是你,引导观众思考现实和虚拟的切换,观众根据自己的感受将投影中的人物赋予崭新的意义,在严肃的数字技术编程下竟然获得了隐秘而又浪漫的艺术共鸣,这也许就是我们研究通感意识的意义。

(二)沉浸作品中的艺术体验

所谓沉浸式艺术就是利用声、光、电等先进科学技术,创作一些影像效果触发观众的感知器官,使之获得超越现实的虚拟体验,例如我们大家熟知的VR/AR艺术,通过戴上某个特定的设备进入到数字虚拟空间,达到沉浸式虚拟体验。

来自日本的teamlab是近年来较有知名度的新媒体艺术创作团队之一,他们不断探索科技和艺术的边界,摒弃传统的艺术展览,打造无边界的观看范式,通过科技手段和数字编程超越现实和时空,打造美轮美奂的视听体验。在作品《花舞森林》(如图2)中,创作团队将模糊边界这一概念展现得淋漓尽致,在这件作品中,整个显示屏幕被花朵充斥,走进展厅会让人误以为走进了森林,每一朵花都通过后台计算与观众进行实时互动,甚至每一个时刻都不会重复,同一瓣花朵不会出现在观众视野中两次,意为人生中的每个时刻都是瞬间。

在这个作品中,创作者试图弱化人与世界的边界,希望能让观众沉浸在作品中,以视觉的冲击感受激发嗅觉、触觉等感官体验,拓展关系美学。当观众伸手抓住某一朵花时,能感受到花朵的飘落;当一阵风吹来时,能感受到清风拂面,花香飘过;当展厅人太多时花朵会骤然凋谢,观众自行沟通后退出展厅,花朵随即再次绽放。创作者通过新媒体装置在没有知觉的前提下实现了媒介和人的交流,数字技术改变了人与环境的关系,也强调了人与群体的关系,不经意的行为动作即能产生直观的连锁反应,身处作品中,不自觉的就能对自然环境产生思考,观众在与装置互动时,与自然环境产生了新的关系。这种沉浸感能让人们专注体验而忽略现实,观众的感官被刺激后产生强烈的反馈,激发更为强烈的情感发散,进而引发独立思考。

(三)交叉概念带来的艺术体验

新媒体艺术本质上是兼容并包的艺术类型,这也就意味着同一个艺术作品可能会包含多种艺术概念,这些表现形式相互交融共同作用于创作目的。

北欧艺术家奥拉维尔.埃利亚松(Olafur Eliasson)曾在英国泰特美术馆完成了一个宏大构想,他创作的装置艺术作品《天气计划》(The Weather Project)(如图3)吸引了上百万人的观看。作品利用单频率黄色灯光制造了一个模仿落日的高还原度景观,当观众置身于场馆中,黄色的灯光将每一处角落染色,每一个前往展馆的观众都“被迫”进行了时光重置。创作者利用蜂蜜制作了具有特殊香气的甜水,将它们放置于空气加湿器中,制成弥漫展馆的大雾,空气中迷蒙的气味,朦胧的雾气,让观众没有理由不调动自己的全身感官系统,暴露在巨大的太阳照耀下,身体和情感同时启动,面对眼前的巨大“自然景观”,或感伤,或忧郁,亦或敬畏,每位观众此刻与作品成为共同体,甚至与作品创建的“社会”成为共同体,此刻的个人情感是最贴近艺术真实的。

埃利亚松认为“人们的确能被生活中对天气各种各样的表现而聚集在一起。天气预报、科学知识,甚至是如窗户等空间因素处处在调节、影响着我们对天气的感知。”展馆中巨大的太阳涡轮加上水汽、雾气构成的自然景观在无意识中将观众联系在一起,创作者利用反射、镜面、几何切割等各种方式的变换刺激观众产生情绪意识,尽管观众的感受如此逼真,但任何人都知道这就是虚假的艺术真实,正如福柯关于符号学的对立思想----即经过感官的个人思想并非绝对的真实。这种令主体短暂迷茫的现象,也是通感意识的延申体验,是伪造的现实,但体验和景观都是真实的。

三、新媒体艺术环境下通感意识的批判性思考

(一)提高审美体验,深化艺术真实

新媒体艺术创作方式层出不穷,利用通感意识创作的艺术作品更加关注观众的自我感受,丰富的艺术作品类型下,人们不满足于单一的审美体验,多感官的审美体验应运而生,新媒体环境下,技术和艺术交加叠合,重新排列,人们能够获得更具层次的情感刺激,这也是新媒体艺术作品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利用数字技术制造的虚拟艺术作品带来的情感体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真实的艺术体验,人们通过技术的诠释获得思想和精神的满足,利用通感意識完成作品的交互,使创作更具完整度的同时深化艺术的符号意识,某些声音、某些颜色等可以激发某些特定的感官体验,在艺术欣赏中,即满足了观众对艺术的主体需求,又赋予艺术作品具象化的真实情感。

(二)过度追求技术,同质化作品严重

超速发展的科技手段是新媒体艺术创作必不可少的核心,但近年来,有些新媒体艺术作品过度追求数字技术,忽略了艺术作品的审美底线和创作初衷,混淆艺术和技术的界限,甚至认为艺术就是技术,盲目进行创作。与此同时互聯网拉近了大众与媒体之间的距离,随时随刻人人都能成为创作者,这种共享创作在某种程度上使新媒体艺术“快餐化”,人人都是艺术家也可能意味着人人都不是艺术家,在新艺术新技术发展的高速时期,艺术观念和作品质量是创作者不应逾越的准则,盲目的跟风和模仿,只会丢失自身特色,缺少现象级作品。

四、结语

新媒体艺术环境下艺术类型会不断的丰富和发展,通感意识的研究能够激发新媒体艺术的创作灵感,提高艺术作品的审美标准。对于艺术作品中的通感来说,创作者的目的是为了增强观众的作品体验,向观众传达开放性的艺术感受,充分了解并利用通感意识能够更加具体的调动观众的感官意识,最大限度的发挥艺术作品的互动功能,在这种艺术感知下,不同的艺术反馈可以反作用于艺术创作,实现良性循环。未来新媒体艺术会更加注重满足人文精神需求,更加关注环境社会发展,通感意识也会在各方面发挥作用,促使新媒体艺术能够发挥东方美学特色,优化艺术体验,深入到更为广泛的媒体应用行业中,为新媒体艺术增添一抹靓丽色彩。

参考文献:

[1]CAFA展评丨AR艺术,暴露在现实里的无穷“幻景” - 展览 -新闻http://www.cafa.com.cn/cn/news/details/8330023 -2020

[2]360百科:https://baike.so.com/doc/2650433-2798767.html

[3]朱轶灵.新媒体艺术的多种视觉感官设计[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6(1):201

[4]朱轶灵.新媒体艺术的多种视觉感官设计[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6(1):201

[5]鲁道夫·阿恩海姆. 艺术与视知觉[M]. 长沙: 湖南美术出版社,2008. RUDOLF Arnheim. Art and Visual Perception[M]. Changsha: Hunan Art Publishing House,2008.

[6]田佳.“它山之石,可以引玉”——通感在公共艺术中应用的初步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13.

作者简介:李艺(1994-),女,山东潍坊人,,博士在读,研究方向为影像艺术创作。

猜你喜欢

新媒体艺术交互
新媒体艺术与传统艺术的碰撞
实验激发思维 问题交流智慧
从新媒体艺术角度浅析网络直播的娱乐创新
浅谈新媒体艺术对字体设计的影响
试论当前新媒体艺术呈现的文化特征
基于图形用户界面的多点触控交互技术综述
黑龙江民间美术与新媒体艺术的结合研究
大学英语教师“交互”信念、知识与教师专业发展
虚拟现实技术概论
时间,身体,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