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铁路走出的书法篆刻大家

2022-05-01万里

中国铁路文艺 2022年4期
关键词:王丹铁路职工篆刻

万里

令闻广誉 多次在国内外办展获奖

王丹于1963年出生在锦州。他小时候就对书法篆刻充满热爱,利用一切时间进行学习训练。中学时代他开始师从著名书法家李世伟先生学习书法篆刻。后来进入中国美术学院深造,并入室陆俨少先生门下学画。1992年他远赴日本留学,多次在日本举办个人书画展,多名资深大师的培育以及国内外系统的学习,使他的书法篆刻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

有着书画篆刻天赋的王丹,很快取得骄人成就。他23岁时获得了全国青少年神龙大赛“全能铜奖”,25岁时获得神龙大赛“全能金奖”,此后他一发不可收,数十次参加国家级展览,捧回无数奖章、奖杯、荣誉证书,到第五届全国书法大展,他斩获了“全国大奖”。1988年他25岁的时候,在中国美术界的最高殿堂中国美术馆举办了“王丹金石书画展”,是在这里办展年龄最小的,这个记录迄今无人打破。

他的书法篆刻作品《临张玄墓志》《篆刻创作》《王丹中国印陶瓷印作品集》《王丹篆刻选集》《当代青年篆刻作品集——王丹》等数十部作品集由荣宝斋、西泠印社等出版机构以及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出版发行;1995年分别在辽宁省博物馆、日本佐野美术馆举办“王丹·小野田雪堂二人书画展”并出版作品集,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拍摄了专题片《印之初》。他的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国家博物馆、人民大会堂等权威部门收藏。2015年荣获了中宣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文联授予的第四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

王丹在锦州市和辽宁省书协工作期间,始终坚持选贤举能,敬老推新,提倡源于传统,发挥个性,胜在自然,大力提倡包容兼顾,同中有异,不断培育弘扬高端大气不拘一格的书风,连续举办了三十多期临帖班,相继形成“小行草”“明清调”,以及多样化的创作局面。

师古崇今 形成自己特有的风格

王丹既根植于祖国的优良传统,又崇尚吸纳当今的艺术精华,在修炼追求的道路上,入古出新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特色,通过不懈努力,成为一名文化底蕴、艺术修养、品德素质、人生境界融为一体的当代书法名家。

王丹在从师学艺中受到启发,并逐步对书法篆刻的笔墨线条梳理出了自己的创作思维,因而他的创作就呈现出这样一个特点:融帖于碑,融行于碑,甚至融草于碑,无论笔墨如何变化,但始终不离开一个“碑”字。或者说,王丹的创作最大亮点就是“以碑为主、碑帖结合”。用专业人士的评语,就是“碑骨帖面,举重若轻,化实为虚,境界超迈”。这无疑是书法篆刻的一种高妙意境。

他笔下的楷书有着浓郁金石之气,既有灵动活泼的一面,也有稳重端庄的一面,给人一种古拙清新的感觉,在点画上使用了夸张的手法,上下笔关系之间的处理也很有功夫,彼此形成一种顾盼之势,首尾相接照应和谐融洽,线条更加有看点。

他笔下的行书给人一种洒脱飘逸的感觉,有“二王”手札之气象,同时还透着一股酣畅淋漓的功夫,沉着大气遒劲有力,线条粗细相互搭配,形成一种明显的对比,视觉效果很是强烈。在章法布局上很有心得,行距远远大于字距,对比非常明显,可见他对书法的章法,颇有一番见地。

他笔下的隶书也非常有情趣,古朴稚雅,活泼可爱,体现出一种精心精致。可见这位大家,在书法的道路上,既是大器早成,又非常勤奋刻苦,既博采众长为己所用,又融诸家特点形成自己的风格,受到各方面的广泛赞誉。

潜心钻研 中国陶印第一人

相对于书法艺术,王丹对篆刻更是情有独钟,几近于痴迷的程度。早在中学时代他就拜师学习篆刻,之后又虚心向篆刻大师韩天衡等名家学习,潜心钻研篆刻技艺,篆刻水平飞速提高,篆刻精品不断涌现,多次举办篆刻作品展览,多次获得篆刻大奖,后任职中国书协篆刻委员会主任。

王丹并不满足于已取得的成绩。他认为,一个好的艺术家要坚持守正创新,存创新之想,积创新之能,展创新之才。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王丹开始致力于陶瓷印的研究。陶瓷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陶来自泥土,虽经炉冶,土性仍存,所以它非常质朴,最宜自然,有天人合一之妙。从刻出第一方陶瓷印开始,王丹就被深深吸引。其间访土寻泥,试釉调彩,几经周折,最终建窑于“虎溪”。近三十年来,王丹一直醉心于捏泥问火,那种创造的愉悦、期盼和发现,与自然的交流,常常溢于言表喜不自禁。他是当代印壇最早大规模、大批量刻制优秀陶瓷印,并拥有烧制陶瓷的柴窑、气窑、电窑的。他常说,不身临其境、不亲历现场、不手抚余温尚存的陶瓷印章,很难体会到那种意境和感知。

在探索陶瓷篆刻技艺过程中,王丹独家创立了拨刀法,使篆刻实现了印面、印纽、边款三度空间的整体把握,对篆刻的发展具有开拓性的贡献。著名学者冯其庸誉其为“中国陶印第一人”。

一往情深 不忘哺

育自己的中国铁路

王丹是一个地道的铁路职工。他的父亲在锦州铁路公安局工作,他从小在铁路大院长大,参加工作时,就在锦州铁路分局的基层单位。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刚刚二十岁出头的他,在铁道团委学校部助勤,分管当时铁路系统的一百多所大中小学,开展铁路青少年的书法活动,当然是分内之事。教学相长,他对铁路学校系统的书法教育做出了应有的贡献;铁路学校系统书法活动的广泛开展,对他的书法创作提高也有很大帮助和促进。

由于走上了书法工作的岗位离开了铁路,但是铁路的血液一直在他的血管里流淌。他时刻关心着中国铁路的发展和变化,对铁路始终一往情深。铁路取得巨大成就,他同样欢呼雀跃;铁路遇到困难,他同样关注焦虑。这些年中国高铁飞速发展,建成“八纵八横”的高速铁路网,高铁运营里程突破四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已成为我们国家的亮丽名片,他同样感到无比振奋和自豪。

创造一切条件,努力为铁路提供支持和服务,这是他最大的愿望。每年春节运输期间,他都带领书法家深入铁路车站,为广大旅客写春联送福字,营造和谐欢乐的氛围;组织书法家深入铁路基层站段,为坚守岗位的铁路职工送文化送温暖,表示慰问和感谢,受到广大旅客和铁路职工的欢迎。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铁路职工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抗疫精神,疫魔无情人间有爱的高尚情怀,不畏艰险坚守岗位的奋斗操守,尤其使他动容。他精心创作了一批反映铁路职工精神面貌的书法篆刻作品,力图用艺术形式对广大铁路职工给予肯定和褒奖。

铁路是他的第二故乡,是他的精神家园,是他创作的源泉。他心怀感恩和崇敬之心,以手中的笔,为铁路人创作,为铁路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东风正吹春光好,恰是扬帆奋进时。他说,作为一名书法工作者,扎根人民,深入生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艺术的最高标准,为新时代的奋进者鼓劲加油,为新时代蓬勃发展的中国加油,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

猜你喜欢

王丹铁路职工篆刻
两个“倍半”巧解题
关于加强铁路职工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王丹作品
探讨健康教育在慢性病预防控制中的应用价值
篆刻
瑩波篆刻
加强铁路职工教育培训师资队伍的研究
庞说篆刻(十一)说临摹
On the Category and Conceptual Process of Metaphor
OntheEssentialIngredientsofModernCulturalSyllab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