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特殊教育 一起面向未来

2022-04-30史天慧

青春期健康 2022年8期
关键词:随班残疾儿童特教

文/史天慧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心理教师)

2021 年12 月31 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要求各地各部门认真落实。

可能许多人并不了解“特殊教育”这个词的含义,《计划》开篇即对其做出了明确解释:特殊教育主要是面向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精神、多重残疾以及其他有特殊需要的儿童青少年提供的教育。特殊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办好特殊教育,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也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计划》一经发布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我国的特殊教育现状。

《计划》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特殊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组织实施了两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特殊教育普及水平、保障条件和教育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但还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仍是教育领域的薄弱环节。

近几年,随着特殊教育的普及,特殊教育学校及专任教师的数量正在逐渐增加。据教育部网站公布的全国教育事业统计主要结果显示:2021年,全国共有特殊教育学校2 288 所,共有特殊教育专任教师6.94 万人。在师资力量增加的同时,需要接受特殊教育的学生人数也在增长。同年,招收各种形式的特殊教育学生14.91 万人,在校生91.98 万人。

目前,我国特殊教育的主要形式包括特殊教育学校、附设特教班、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等。其中,送教上门主要面向普通小学、初中学生。随班就读学生则多为低视力、听力障碍、轻度智力障碍、(轻度)自闭症和脑瘫学生,在学习方面虽有特殊需要,但能够适应普通学校的学习与生活。

“随班就读”是指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进入普通学校,与普通学生一起接受教育的一种教育形式。“随班就读”不是一个新名词,20 世纪80 年代,我国就提出开展让特殊儿童就近进入普通小学随班就读。经过不断探索,随班就读慢慢发展成为我国特殊教育实施的一种重要形式。1994 年,国家教委颁发了《关于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试行办法》,打破了我国以特教学校接受教育为唯一发展特殊教育途径的局面,尤其在推进随班就读和融合教育发展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计划》共分5 部分,14 个方面,并提出了到2025 年高质量特殊教育体系初步建立的主要目标。

《计划》在“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总体要求中明确指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特殊教育规律,以适宜融合为目标,加快健全特殊教育体系,不断完善特殊教育保障机制,全面提高特殊教育质量,促进残疾儿童青少年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实现最大限度的发展,努力使残疾儿童青少年成长为国家有用之才。可见,推进融合教育依然是促进特殊教育发展的重要环节,融合教育也将在特殊教育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融合教育是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平等接受教育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各地大力实施融合教育,推进随班就读工作,学生规模不断扩大,质量稳步提升。“十四五”时期,特殊教育质量提升突破的重点在于全面推动特殊教育融合发展,丰富融合教育内涵,营造融合教育良好生态环境,带动促进特殊教育质量整体提高。“特教提升计划”提出要抓好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的融合。主要从3 个方面明确提出推动融合教育的发展。

1.加强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融合

自2006 年起,历经两次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明确规定,普通学校应当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并为其学习、康复提供帮助。2020 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要将随班就读纳入当地普及义务教育的整体工作中,统筹谋划,一体推进,实现应随尽随并不断提升随班就读质量。”加强随班就读对实现特殊教育公平而有质量发展,促进残疾儿童少年更好融入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切实保证了特殊儿童招生“全覆盖,零拒绝”的实施。现在,入学不再成为难题,特殊儿童也能和普通学生一样享受义务教育,成长在同一片蓝天下。可见,随班就读是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重要途径,是提高社会文明水平的重要体现。

《计划》指出,探索适应残疾儿童和普通儿童共同成长的融合教育模式,推动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学校结对帮扶共建、集团化融合办学,创设融合教育环境,推动残疾儿童和普通儿童融合。因此,加强校际资源共享与整合,发挥不同学校优势,推进残疾学生信息上报、教育评估、转衔安置和个别化支持等工作规范及时、科学专业。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打造优质区域化融合教育。比如,学校除了做好随班就读学生教育工作外,还可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宣传融合教育理念,提升教师教育观念;组织普通学校与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交流活动,让学生、老师、家长更多地了解、理解特殊学生以及他们的家庭。

令人欣喜的是,《计划》要求研究制定义务教育阶段融合教育教学指南,修订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和课程标准。可以想象,当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教材列入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后,随班就读学生便可学习更适合他们的知识、技能,切实接受系统、科学的义务教育。

2.推动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融合

特殊儿童家庭最关心的通常是孩子未来将如何发展,而无论是特殊教育学校还是普通学校也同样关注这个问题。目前,完成义务教育后,随班就读学生可以根据个人意愿及能力报考普通高中或普通中等职业学校。如果本地设有特殊教育高中、中职校附设特教班,他们也会考虑。但由于受到自身条件所限,这些学生往往会放弃考入高中,而选择学习一技之长,以便将来就业,勇敢迎接生活挑战。因此,推动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融合显得尤为重要。

“支持特殊教育学校职教部(班)和职业学校特教部(班)开设适应残疾学生学习特点和市场需求的专业”“让残疾学生有一技之长,为将来就业创业奠定基础。”“积极探索开展面向残疾学生的‘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将证书培训内容有机融入专业培养方案”“支持各种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加强残疾学生职业技能培训,积极开展残疾学生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切实做好残疾学生教育与就业衔接工作。对面向残疾学生开放的职业教育实习实训基地提供支持。”《计划》详尽提出相关举措,必将有效指导职业教育与特殊教育的进一步融合。

此外,《计划》还在“拓展学段服务”部分强调,“着力发展以职业教育为主的高中阶段特殊教育,支持普通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接收残疾学生随班就读。推动特殊教育学校增设职教部(班),鼓励普通中等职业学校增设特教部(班)”。“稳步发展高等特殊教育,加强高校特殊教育学院建设,增设适合残疾学生就读的相关专业,完善残疾学生就读普通高校措施。支持普通高校、开放大学、成人高校等面向残疾人开展继续教育,畅通和完善残疾人终身学习通道。”这对“十四五”时期进一步提升残疾人受教育水平,补齐特殊教育短板,推进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促使残疾学生毕业后,将因此拓宽更多的选择,以实现未来特殊教育、就业的多元化发展。

3.促进医疗康复、信息技术与特殊教育的融合

由于特殊教育对象复杂、差异显著,施教难度大、教育成本高,需要坚持特教特办,加强条件保障。根据自身特点,特殊教育学生可能需要接受有针对性的教学辅导或康复训练。完全要求学校教师学习操作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必须由专业人员来完成。学生家长一般通过他人介绍、网络查询等方式寻找校外机构,帮助孩子进行个别辅导训练。如果《计划》在有关部门的推动下,医疗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康复机构等能够与学校多方合作,评估鉴定、入学安置、教育教学、康复训练等一系列工作开展起来,将会更加有针对性,更加便捷、有效。在有条件的地方,充分应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也能为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学校及区域资源中心开展特殊教育工作提供更多便利,从而推动残疾儿童青少年相关数据、优质资源的互通共享。

除了推进融合教育,《计划》还提到,通过改善特殊教育办学条件,巩固完善特殊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等措施来提升对特殊教育的支撑能力,不断完善特殊教育保障机制。“十四五”期间,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必将有效促进我国特殊教育事业迈上一个新台阶。

“十四五”期间,在《计划》有效落实中,切实增强残疾儿童青少年家庭福祉,努力使残疾儿童青少年成长为国家有用之才。让残疾儿童青少年和健全儿童青少年在融合环境中相互理解尊重、共同成长进步。

猜你喜欢

随班残疾儿童特教
“南京特教师范招待所”饭盆
一只普通的食堂饭盆与一段独特的特教历史
如何与残疾儿童做活动
提高随班就读质量的关键在教师
给这些孩子一个温馨的世界——宝鸡对残疾儿童“应救尽救”
用爱与责任托起特教梦
我国随班就读支持体系研究综述
残疾儿童招生入学要“全覆盖、零拒绝”
保障残疾儿童随班就读
采取更多措施,提高随班就读工作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