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节气里的中国智慧

2022-04-30本刊综合

发明与创新 2022年14期
关键词:农事立夏立秋

◎本刊综合

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盛大开幕。这一天也是中国传统节气“立春”之日。张艺谋领衔的导演团队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作为开幕式的倒计时,不仅巧妙地呼应了今年是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更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式浪漫”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是我国传统历法——农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如何形成的?每个节气又有哪些风俗文化?本期,小编将带你领略中国节气之美。

节气的出现

节气的出现,与我国古代的农耕生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古人根据季节和气候变化来安排农事活动,而季节和气候的变化均与太阳有关。

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就确立了仲春、仲夏、仲秋、仲冬四个节气,经过不断改进和完善,到秦汉年间,以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的“二十四节气”正式确立。

公元前104年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写入历法,并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图1 2022年北京冬奥会“二十四节气”倒计时画面(图/《人民日报》官方微博)

太阳从黄经0°起,沿黄经每运行15°所经历的时日被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共经历二十四个节气,每月两个节气。其中,每月的第一个节气为“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节气”和“中气”被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为方便记忆,人们编写了一首“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不同的节气反映不同的内容,比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反映的是季节的变化,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反映的是昼夜长短的变化,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反映的是气温的变化,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反映的是降水的变化,白露、寒露、霜降反映的是天气现象,小满、芒种是对农业生产活动的总结,惊蛰、清明反映的则是自然物候的变化。

节气的功能

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节气具有“计时”的功能。由于每两个节气之间相隔15天左右,古人能据此安排生产活动。比如:小满时节麦粒逐渐饱满,但尚未成熟,需要加强田间管理;芒种时节既要抢收麦类作物,又要播种谷黍类作物。

节气也是古人安排婚丧嫁娶、上梁掘井等大事的“时间表”。一般这些活动会避开农忙、降水或极寒、极热的时节。

此外,节气可用来指导古人防灾避疫。比如惊蛰时节天气转暖,各类昆虫“惊而出走”。为了防范病虫害,古人在这一时节常有清扫房屋或院落的习惯。

因为节气在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所以产生了与之相关的节气文化、生产仪式和民间风俗。比如在立春日吃春卷、尝春饼,在冬至日吃饺子、举行祭冬大典等。

接下来,就让我们从春分、清明、立夏、夏至、立秋、寒露、冬至、大寒等不同节气的风俗中,感受春、夏、秋、冬之美和四季的变化吧!

春分

古时春分又称日中、日夜分,时间为每年3月21日左右,这时太阳到达黄经0°。春分日阳光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昼夜几乎相等,且正是北半球春季过半的时刻,所以被称为“春分”。

俗话说:“春分到,蛋儿俏。”春分这天,民间有“立蛋”的风俗,即把一个新鲜鸡蛋立在桌子上。有人认为,春分日鸡蛋之所以能立起来,与此时地球地轴和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正好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有关;也有人认为,只要找准了角度,任何一天都可以立稳鸡蛋。不管其中原理如何,这种古老习俗其实是人们对春天来临的一种庆祝。

农事谚语:二月惊蛰又春分,种树施肥耕地深。

图2 春分立蛋(图/新华社发 贾敏杰 摄)

清明

清明的时间为每年4月4日至6日,是太阳到达黄经15°时的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一个既是节气又是传统节日的日子。

清明节是纪念祖先的节日,在古代,清明节之前还有上巳节和寒食节。由于上巳、寒食、清明三个节日相近,彼此的习俗相互渗透、重叠,渐渐地不再有明显的划分,最终形成了现在的清明节。

扫墓是清明节的习俗之一,这一习俗来源于寒食节。公元732年,唐玄宗诏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节与清明节相接,后来就逐渐传成“清明扫墓”了。

古时扫墓,孩子们还常要放风筝。有的风筝上装有竹笛,被风一吹就能发出响声,犹如筝的声音,据说风筝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

农事谚语:清明时节,麦长三节。

立夏

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时间为每年5月5日左右,此时太阳到达黄经45°。

立夏意味着夏天即将开始。这之后气温会升高,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生长旺季。

在我国南方,流传着“立夏称人”的习俗。吃过午饭,人们挂起一杆大木秤,在秤钩上悬挂凳子或竹筐,老人或小孩坐入其中。据说称了体重后,老人或小孩就不怕夏季炎热,不会消瘦,从而预防疾病。

立夏后,农事开始繁忙起来,人容易疲乏,为了补充体力,有的地方还有吃“立夏蛋”的习俗。

农事谚语:立夏不下,犁耙高挂;立夏无雨,碓头无米。

图3 立夏称人(图/新华社发 何江华 摄)

夏至

每年6月21日或22日是夏至日,此时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的这一天白昼最长,且越往北白昼越长。

“夏至三庚数头伏。”古人认为,“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于地下的意思,“三伏天”也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从第三个庚日起为初伏,第四个庚日起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起为末伏,总称伏日。伏日的起止时间每年都不尽相同,大致是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

我国北方有这样一句俗语:“冬至饺子夏至面。”北方人在夏至日有吃面的习俗。例如山东各地普遍要吃凉面条,俗称“过水面”。

中医养生理论认为,夏至宜多吃“苦”。凡有苦味的蔬菜大多具有清热的作用,因此,夏至前后宜吃油麦菜、苦瓜等蔬菜。此外,夏季人体出汗较多,养生人士可以喝些带苦味的饮品。

农事谚语:夏至杨梅满山红,小暑杨梅要出虫。

立秋

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时间通常在每年8月7日~9日之间。

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意味着秋天开始,天气转凉。不过此时,我国很多地方仍处于炎热的夏季,“秋老虎”的余威还在。甚至有不少年份立秋时热,处暑时依然热,所以有“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处暑正当暑”的说法。

立秋节气,人们胃口大开,可以增加一点营养,以补偿“苦夏”的损失,补的方法就是吃肉食,“以肉贴膘”,俗称“贴秋膘”。

在浙江省的一些地方,还有在立秋日吃秋桃的习俗,吃完后把桃核留下,待到除夕时将其丢进火炉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可以驱除一年的瘟疫。

农事谚语:立秋三场雨,秕稻变成米。

寒露

寒露的时间为每年10月8日或9日,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95°,我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秋季,南方地区气温持续下降。

寒露节气正值农历九月,此时菊花盛开,因此九月又称菊月,登高赏菊成了这个时节的雅事。一些地区在这一天还有饮菊花酒的习俗。菊花酒是由菊花加糯米、酒曲酿制而成,也称长寿酒,味道清凉甜美。

农事谚语:寒露时节人人忙,种麦摘花打豆场。

冬至

每年12月22日左右,太阳到达黄经270°时为冬至。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此时北半球的白昼最短,黑夜最长。

“冬至大如年”,在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更是如此。三门县每年冬至的重头戏便是一场传承了700多年的祭冬大典。

祭冬大典由冬至前一日的“取长流水”,冬至当日的祷告祈天、祭祖、演祝寿戏、行敬老礼、设老人宴及其他与之相关的民俗文化活动组成。节日当天,三门县亭旁镇杨家村杨氏家庙灯火通明、锣鼓喧天,上下三村、四方六眷都会到场参加这场盛典。

2016年11月30日,“三门祭冬”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农事谚语:立冬无雨看冬至,冬至无雨一冬晴。

图4 “三门祭冬”仪式现场(图/浙江在线)

大寒

每年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时即为大寒。过了大寒就将迎来暖春,新一年的季节循环又将开始。

大寒作为“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预示着马上就要过年了,人们为了迎接新年,在此期间要糊窗、除尘、洗浴等,其中最特别的习俗要属“祭尾牙”。

在我国南方的一些地区,每逢农历初二和十六,都要祭拜土地神,俗称“做牙”或“做牙祭”。每年农历二月二为“头牙”,以后每逢初二和十六都要做“牙”,到了农历十二月十六日正好是“尾牙”。现在俗称的“打牙祭”就是由此而来,现代企业流行的“年会”亦是“尾牙祭”的遗俗。

农事谚语:大寒不寒,春分不暖。

猜你喜欢

农事立夏立秋
农事 处暑
关于立秋你知道吗
立夏喽,碰碰蛋
农事 大寒
农事 惊蛰
立夏
立秋吃什么
立夏
五月里迎夏天
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