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安县蚕桑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2022-04-30韦俊贞韦红群蓝必忠李燕飞唐启谋
韦俊贞,韦红群,蓝必忠*,李燕飞,唐启谋
(1.都安瑶族自治县蚕业工作站,河池市 547099;2.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南宁市 530007;3.都安瑶族自治县澄江镇农业技术推广站,河池市 547099)
都安瑶族自治县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石漠化分布面积约占全县土地面积的29.80%,占碳酸盐岩出露面积的93.47%,集中连片分布于县城的南部及北部地区[1]。蚕桑产业是都安瑶族自治县“十三五“脱贫攻坚战的“5+2”特色扶贫产业之一,也是乡村振兴主打的重要产业。蚕桑产业短、平、快的优势在都安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受石山地区地域条件、技术水平和产业瓶颈等因素影响,该县蚕桑产业发展遇到了一些困难。本文基于都安县蚕桑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产业遇到的问题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发展机遇,提出了推进都安县蚕桑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 都安县蚕桑产业发展现状
2015—2020 年,都安县蚕桑产业保持持续稳定发展的趋势(表1)。2019年该县桑园面积3 628 hm2,蚕茧产量6 302 t,售茧收入24 765万元,与2015年相比,桑园面积增加了368 hm2,增加了11.29%;蚕茧产量增加1 002 t,增加了18.91%;售茧收入增加5 965万元,增加了31.73%。2020 年虽受新冠肺炎疫情对蚕桑生产和终端需求的影响,茧价下跌导致蚕茧收入下降至19 328万元,下降了21.95%,但从桑园面积(3 563 hm2)、养蚕户数(15 312户)和蚕茧产量(6 400 t)这几个方面可以看出,蚕桑生产基本保持稳定。蚕桑生产覆盖了全县19个乡镇152个村,形成了加贵、永安等地连片发展和下坳、澄江、地苏等地多点发展的新局面,培育壮大了蚕桑脱贫增收产业,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了乡村振兴的实施。
表1 2015—2020年都安县蚕桑生产情况
都安县蚕桑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得益于其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突出的比较效益优势、政策的大力支持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示范带动作用。
1.1 具备较好的区位优势
都安县位于全国最大的蚕桑主产区河池市,地处云贵高原向广西盆地过渡的斜坡上,是中国岩溶地貌发育最为典型的地区之一。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之间的过渡地带。年平均气温在19~22 ℃,年降雨量大约1 700 mm[2]。都安县紧邻享有“中国桑蚕之乡”称号的全国最大的蚕桑生产县(区、市)——宜州区。该县加贵、永安、拉仁等多数发展蚕桑的乡镇与宜州区接壤,生产物资和产品相互流通频繁,蚕桑生产受其影响发展起步较早,后劲较足,蚕桑产业发展区位优势明显。
1.2 蚕桑比较效益优势突出
地处滇桂黔石漠化片区的都安县,在山多地少的条件下,人均耕地少,农民仅依靠土地种植玉米等作物,所得收入微薄。都安县蚕桑生产已有70 多年历史,积累了较丰富的发展经验,具备较好的发展基础。在该县发展种桑养蚕的优势在于,平均每667 m2养蚕收入可达5 000~6 000 元,而种植玉米平均每667 m2收入不足1 000 元,与毛葡萄、甘蔗、旱藕等作物相比,蚕桑生产的成本投入较少,而产出效益较高[3]。种桑养蚕成为了农民增加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而且发展蚕桑生产,可实现在家门口就业,还能兼顾家庭,劳动强度不大,留守的妇女老人也能参与,产业优势相对突出。
1.3 政策支持力度较大
蚕桑作为石山地区重要的脱贫和致富产业,近年来得到了党委政府及各界的大力扶持,特别是“十三五”脱贫攻坚战以来,都安县围绕河池市十大百万扶贫产业部署,政府出台奖补政策,扶持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合作组织带动,并给贫困户进行产业奖补,每667 m2给予1 000~1 200 元的补贴。2016—2020 年贫困户新种桑园面积为156.11 hm2,涉及931户4 145 人,投入补助资金为167.61 万元,每年贫困户养蚕总收入约0.18 亿,户均收入1.35 万元。政策扶持激发了农户发展蚕桑生产的积极性,增强了产业造血功能,促进了农民脱贫摘帽和增收致富。
1.4 示范带动作用显著
自2016年以来,都安县积极培育蚕桑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种养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了“都安绿银桑蚕种养专业合作社”等桑蚕种养专业合作社13 家、家庭农场2 家、种养大户37 户、农产品加工企业1家,建立桑蚕示范基地10个,示范基地面积208.34 hm2,带动771 个农户共计3 848 人,农户人均增收3 000~6 000 元。“都安鼎力桑蚕种养专业合作社”等生产经营主体发展了适度规模“种养分离”“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等生产模式,初步形成了以承包户为基础,合作经济组织为纽带,加工企业为骨干的蚕桑经营格局。
2 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2.1 土地资源缺乏,拓展空间有限
根据统计局2019 年统计数据,都安县农村人口54.28万人,土地总面积40.88万hm2,耕地面积仅3.77万hm2。都安县地处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全县石山面积达89%,人均耕地不足0.05 hm2[4],九分石头一分土,由于农业人口与农业用地面积不成正比,导致土地资源不足以满足人口需求,人地矛盾十分突出。土地利用可持续程度一直处于弱可持续状态,但可持续程度逐渐增加[2]。该县涉及蚕桑生产的区域大部分地处石漠化山区,交通不便,降水量偏少。在有限的耕地里,粮食、桑蚕、甘蔗、水果等多种农作物交叉种植,难以形成连片规模化发展,鉴于各种产业布局不断调整,蚕桑产业拓展的空间十分有限。
2.2 蚕桑基础设施比较落后
受地域条件和自然环境所限,都安县的养蚕生产主要以家庭小户经营居多,蚕室以家庭住房为主,缺乏专用独立蚕室,人蚕共居现象突出,消毒防病措施不到位,配套设施设备不完善。桑园分布零散,土壤贫瘠,而且因无排灌条件,经常遭受干旱或洪涝灾害影响。2021年年初,都安县持续干旱一个多月,直接影响了桑树的长势和桑园的更新扩种。2018 年6—7月,永安镇永吉、安化等村近40 hm2桑园受洪涝灾害影响,土地被水淹没将近一个多月,使得蚕农遭受了较大的损失。
2.3 技术力量薄弱
一是专业技术人员不足,县蚕业工作站专业技术人员只有2 人,各乡镇农业技术人员也十分有限。技术员日常的业务工作量大,从事蚕桑专业技术工作时间和精力不足。该县蚕桑生产涉及全县19个乡镇的152个村,专业技术人员的不足使得技术服务难以全面到位。二是蚕桑从业人员以农村留守老人和妇女居多,接受新知识、新技术能力较弱,难以改变其传统粗放的生产方式,提供技术服务的成效甚微。三是石漠化片区农村家庭农户分散,往往依靠“自立门户”的方式发展生产,组织化和规模化程度较低,示范带动能力亟需加强。
2.4 家蚕病虫害多发
近年来气候反常多变,病虫害的发生、繁殖、扩散加快,都安县蚕病呈现发生早、发病率较高的趋势。4—5 月的气候容易造成白僵病、细菌病等蚕病害发生。5 月以后持续高温多雨的天气容易导致家蚕血液型脓病暴发[5],随着养蚕批次与养蚕数量的增加,养蚕大环境中积累的病原增多,加上消毒防病措施不到位,蚕病发生日益加剧。桑树花叶病、赤锈病、桑螟、桑粉虱等病虫害时有发生,导致桑叶产量质量下降,造成蚕体营养不均衡,体质下降继而蚕病多发。
2.5 疫情冲击市场波动,挫伤生产积极性
2020 年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外贸出口受阻,生丝价格下跌,茧丝加工企业普遍存在产品积压、资金紧缺、亏损严重、运营困难,甚至资金断裂,无法正常收茧,导致茧价下跌。从2019年的平均价39.3 元/kg 跌到2020 年30.2 元/kg,春茧跌至20~25 元/kg。市场价格剧烈波动,沉重打击了蚕农生产的积极性,部分蚕农不再养蚕,以至于出现放弃桑园管理或改种其他作物的现象。全县桑园面积从2019年的3 628 hm2减少至2020 年的3 563 hm2,减少了65 hm2。
2.6 产业链短,精深加工能力不足
都安县蚕桑生产以传统的种桑养蚕、卖茧创收为主,收入来源单一。全县只有一家企业从事蚕茧收烘和缫丝加工,蚕桑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力度不够,仅局限于“一粒茧,一根丝”,产业链短,抵抗风险能力弱,如果遇到市场波动,受到的冲击较大。蚕桑生产的综合效益没能充分挖掘和体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3 推动都安县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3.1 优化蚕桑产业布局
围绕《广西蚕桑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做好全县蚕桑产业发展规划,结合全区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部署,以河池市打造“千亿元桑蚕茧丝绸产业集群”为契机[6],升级优化产业布局,推进优茧基地建设,发挥蚕桑生产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及石漠化生态治理作用,统筹粮食、蚕桑、甘蔗、果蔬等作物布局,宜桑则桑,并向石漠化山区拓展桑园,挖掘饲料桑、生态桑资源优势,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拓展提升蚕桑产业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3.2 加大投入,改善蚕桑基础设施
以产业振兴为着力点,统筹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标准小蚕共育室和专用蚕房等生产设施改扩建,扶持建设标准独立蚕房,升级养蚕配套设施设备,提高蚕桑生产设施化水平。扶持桑园良园改造,实施肥培“沃土工程”,在石漠化土地,选择种植适宜干旱贫瘠土质条件的桂桑优12、桂桑5号等桑树品种[7],通过良种良园建设提高桑叶产量质量。强化示范带动,扶持专业合作组织,种养大户、小蚕共育户创建示范基地,发展小蚕共育+农户联产、标准车间式养蚕、适度规模养蚕等生产模式[8],打造一批乡级示范区,村级示范园,持续培育壮大蚕桑产业,辐射带动全县蚕业高质量发展。
3.3 加强人才培养,提升产业服务能力
一是引进培养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定向培养、引进紧缺人才等方式吸引高等院校的蚕桑专业人才,充实专业技术队伍。二是借助专家团队力量,充分发挥现有技术人员和乡村科技特派员服务队伍作用,组织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技术培训,及时充电,加强交流,拓宽视野,进一步提升产业服务水平。三是培育乡土技术人才,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种养能手、致富带头人的培养,聘用蚕业技术员等乡土人才,发挥“土专家”的技术经验优势,带动提升种养水平。
3.4 健全服务体系,减少病虫害冲击
一是加强技术服务,及时发布重大蚕桑病害预报,落实消毒防病技术措施,积极应对不良气候环境条件,减少蚕桑病害造成的损失。二是加强市场监管,深入宣贯《广西壮族自治区蚕种管理条例》,加大蚕种、商品小蚕共育市场监管,加大执法检查,规范生产经营秩序,严厉打击无证经营及贩卖假冒伪劣蚕种(含商品小蚕)、蚕药行为,从源头上管控好蚕种和小蚕质量。三是强化技术培训,推广普及桂蚕8 号等多抗高产优质等蚕桑新品种,规范配套关键生产技术,提高蚕农科技种养水平。四是开展政策性桑蚕养殖保险试点工作,鼓励蚕农购买政策性农业保险,对小蚕、大蚕、小蚕共育等方面进行投保,降低生产风险。
3.5 加强宣传引导,激发生产积极性
疫情冲击及市场波动下,广西通过扶持种养补贴资金、贷款贴息资金、龙头企业质押贷款等措施帮助了蚕桑生产和茧丝加工企业渡过了难关[9]。在国内疫情防控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等政策的支持下,国际茧丝市场行情持续回升,茧丝产品产销两旺,蚕桑茧丝绸价格也触底反弹,市场需求增加,蚕茧价格保持上位运转,对蚕桑生产持续利好。及时分析预判蚕桑行情动态,通过出台落实最低保护价政策、利用通讯网络、媒体广播等途径传导利好信息,加强宣传蚕桑生产的形势,提振信心,提高蚕桑生产的积极性。
3.6 加强蚕桑多元化开发,拓展延伸全产业链
一是抓好蚕桑茧丝加工主线,积极融入河池市建设“中国丝绸新都”的战略布局[10],打造“河池桑蚕茧,世界新丝路”品牌,加快推进优势特色产业蚕桑产业集群,巩固提升优质原料茧基地,为茧丝精深加工提供原料保障。二是高值化开发蚕桑副产物。充分利用蚕沙生产有机肥、桑枝栽培食用菌,实现副产物的综合利用,变废为宝,蚕沙、桑枝食用菌废菌包无害化还田利用,改善土壤[11],促进“桑→蚕→蚕沙(桑枝)→桑”生态循环,推进化肥农药的减量行动。三是加大桑饲料开发。结合都安县“贷牛(羊)还牛(羊)”产业,充分利用桑枝进行桑微贮饲料加工,促进“种桑养蚕”向“种桑养牛(羊)”“种桑养地”“种桑养人”的转变,拓宽桑树饲料用途。四是发展蚕桑文旅产业。开展桑果采摘、养蚕体验、蚕桑宴等活动,结合都安竹藤草芒编织开发枝条编织工艺品等,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农旅融合发展。五是开发桑树生态功能,发挥桑树生态固土,涵养水源的生态作用,推进石漠化治理,保护绿水青山。
4 小结
蚕桑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也是一项富民产业,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都安县可立足当前区位优势,把握好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发展机遇,优化产业布局,加大投入改善基础设施,补短板,强弱项,坚持多元化发展思路,延伸蚕桑茧丝绸产业链,拓宽桑饲料养殖、生态桑石漠化治理、桑资源综合利用等途径,形成石漠化蚕桑生态循环模式,通过壮大产业带动经济,提高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推动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