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施氮量和移栽密度对双季杂交稻干物质生产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2022-04-30石爱龙祝海竣王学华

广东农业科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氮量成熟期晚稻

石爱龙,祝海竣,文 璨,文 天,王学华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南方粮油作物协同创新中心,湖南 长沙 410128)

【研究意义】水稻作为湖南重要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常年位居我国首位[1]。近年来,由于我国耕地面积的不断缩减和生产成本不断增加的趋势,提高水稻单产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2]。在我国水稻生产上,农民过量施氮的现象较为普遍,导致耕地基础地力对产量的贡献率不足60%[3],氮肥表观利用率仅为39%,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4]。稻田长期施氮不仅提高种植成本,还会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和农业面源污染[5]。因此,需要在保障水稻产量和耕地地力的基础上优化氮肥管理模式,减少氮素过程损耗,提高水稻氮肥利用率。【前人研究进展】我国45%的稻田施用过量氮肥,大量研究表明,减肥10%~20%并不会显著影响水稻产量,对植株地上部分吸氮亦无显著影响,能保证水稻高产稳产[6-7]。目前,控制氮污染源的途径之一就是减氮,但简单地推行减氮措施,往往会导致水稻有效穗不够而减产。因此,减氮增密措施既能促进水稻生长,也能确保水稻单产稳定甚至进一步提高[8-9]。邓中华等[10]研究表明,中密度栽植方式能够有效达到水稻高产的目的,而高密度栽植不但不能增加产量,且容易引起水稻植株的病虫害发生。樊红柱等[11]研究表明,在合理范围内,栽植密度越大,能对氮素吸收和利用起到提高效果,密度过大则会适得其反,不仅浪费秧苗还达不到预期的高产目标。【本研究切入点】减氮不减产是近几十年水稻优化施肥的发展趋势[12],前人对水稻施氮量的研究大多在高产栽培条件或高氮肥投入下进行[13-14],而关于减氮的研究鲜见报道[15-16],其中施氮量和移栽密度互作对双季早稻稻干物质生产和氮肥利用率的研究甚少[17-18]。【拟解决的关键问题】通过田间试验探讨施氮量和移栽密度对双季杂交稻干物质量积累的影响,结合双季稻氮肥利用率的利用状况,遴选最佳施氮量和移栽密度互作处理,为实现水稻生产减氮不减产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20 年4—10 月在湖南益阳赫山区(112°50′83″E、28°49′61″N)进行,该地区以平原为主,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早晚稻试验田土壤基本理化性质见表1。

表1 早晚稻土壤基本理化性状Table 1 Basic physic chemical properties of early and late rice soil

1.2 试验材料

供试水稻品种杂交早稻为株两优819,全生育期105.4 d,由株1S×华819 选育而成;杂交晚稻泰优398,全生育期112.6 d,由泰丰A×广恢398 选育而成。

供试氮、磷、钾肥分别为尿素(N 46%)、过磷酸钙(P2O512%)、氯化钾(K2O 60%)。

1.3 试验方法

试验设施氮量和移栽密度两个因素,采取裂区试验设计,以施氮量处理为主区、移栽密度处理为副区,3 次重复,小区面积60 m2,裂区面积20 m2。

早稻:施氮量设0(N1,CK)、120(N2)、150 kg/hm2(N3,常规施氮)3 个水平,移栽密度设13.3 cm×16.7 cm(M1)、13.3 cm×20.0 cm(M2)、16.7 cm×20.0 cm(M3)3 个水平,共9个处理,每蔸插2 粒谷秧。各处理统一施P2O575 kg/hm2、K2O 150 kg/hm2,磷肥全部作基肥,钾肥作基肥和分蘖肥各50%。氮肥施肥方案为基肥(4月18 日)∶蘖肥(4 月27 日)∶穗肥(6 月2 日)=5 ∶3 ∶2。4 月20 日移栽,7 月11 日成熟收割。

晚稻:施氮量设0(N1,CK)、150(N2)、225 kg/hm2(N3,常规施氮)3 个水平,移栽密度 设16.7 cm×20 cm(M1)、16.7 cm×23.3 cm(M2)、16.7 cm×26.7 cm(M3)3 个水平,共9个处理,每蔸插2 粒谷秧。各处理统一施P2O590 kg/hm2、K2O 180 kg/hm2,磷肥全部作基肥,钾肥作基肥和分蘖肥各50%。氮肥施肥方案为基肥(7 月22 日)∶蘖肥(7 月31 日)∶穗肥(9 月3 日)=5 ∶3 ∶2。7 月25 日移栽,11 月5 日成熟收割。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1.4.1 样品采集和处理 分别在分蘖盛期、孕穗期、齐穗期、乳熟期和成熟期进行采样。在水稻各个生育期,每小区根据平均分蘖数取代表性的2 穴,将茎、叶、穗分开,于105 ℃烘箱中杀青30 min,在80 ℃下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用电子天平称取干质量,计算各器官单位的干物质量,然后对样品进行粉碎过筛备用。

式中,m 为各移栽密度1 hm2的蔸数。

1.4.2 植株全氮测定 采用H2SO4-H2O2法消煮,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全氮含量。

试验数据采用Excel 2010 和SPSS 23.0 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采用Duncan’s 新复极差分析法进行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施氮量与移栽密度对水稻干物质量的影响

如表2 所示,在施氮量与移栽密度处理下,早晚稻干物质量值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基本上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在成熟期达到峰值。从施氮水平来看,早晚稻全生育期干物质量均呈现N3>N2 >N1 处理的趋势,且早晚稻均呈现施氮与不施氮处理之间差异极显著、早晚稻施氮处理显著高于不施氮处理。在早稻全生育期和晚稻成熟期呈现N2 处理和N3 处理之间干物质量无显著差异,而在晚稻分蘖盛期-乳熟期阶段均呈现N3处理显著高于N2 处理。综上,施氮肥能显著提高水稻干物质量,在早稻全生育期和晚稻成熟期干物质量呈现N2 处理和N3 处理相近,在晚稻分蘖盛期-乳熟期阶段呈现N3 处理高于N2 处理,表明早稻减氮不会显著减水稻干物质量的积累。从移栽密度来看,除早稻分蘖盛期水稻干物质量存在显著差异外,早晚稻其余时期均不存在显著差异。除晚稻孕穗期呈现M1、M3 处理干物质量略高外,早晚稻其余时期均呈M1、M2 处理略高。表明移栽密度未对水稻干物质量产生明显影响。

表2 施氮量与移栽密度对水稻干物质积累(t/hm2)的影响Table 2 Effects of nitrogen application rate and transplanting density on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of rice (t/hm2)

从施氮量与移栽密度的互作效应来看,全生育期在早晚稻干物质量上均存在极显著的交互效应。早稻的干物质量在分蘖盛期以N3M1 处理最高、为2.27,较其他处理增加4.61%~120.38%;孕穗期以N2M1 处理最高、为5.09,较其他处理增加0.99%~115.25%;齐穗期以N3M1 处理最高、为8.49,较其他处理增加4.94%~98.83%;乳熟期以N3M3 处理最高、为11.32,较其他处理增加2.07%~93.50%;成熟期以N3M1 处理最高、为13.96,较其他处理增加8.81%~110.24%。晚稻的干物质量在分蘖盛期以N3M3 处理最高、为3.31,较其他处理增加0.30%~109.49%;孕穗期以N3M1 处理最高、为6.45,较其他处理增加20.79%~163.27%;齐穗期以N3M2 处理最高、为7.98,较其他处理增加0.13%~73.86%;乳熟期以N3M2 处理最高、为11.08,较其他处理增加1.65%~108.27%;成熟期以N3M1 处理最高、为12.68,较其他处理增加9.12%~117.12%。早稻的干物质量全生育期均以N1M3 处理最低,晚稻以N1M3(分蘖盛期、乳熟期、成熟期)或N1M2(孕穗期、齐穗期)处理最低。

从增长幅度来看,早晚稻均以生育前期和成熟期较高,表明水稻生育前期的营养生长和水稻成熟期的蜡熟阶段是水稻干物质量积累的关键时期。相关性分析表明,早晚稻全生育期的干物质量均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早稻在生育后期的干物质量与产量相关性系数较大,其中以成熟期最大;晚稻在孕穗期、齐穗期和成熟期的干物质量与产量相关系数较大,其中以成熟期最大。以上分析表明,施氮量以及施氮量与移栽密度互作均对水稻单株干物质量产生显著影响,早稻N3M1、N3M2、N3M3、N2M1、N2M2 处理,以及晚稻N3M1、N3M2、N2M1 处理不仅单株干物质量较高,且与产量相关性更密切。

2.2 施氮量与移栽密度对水稻生育后期氮肥吸收利用率的影响

如表3 所示,从施氮水平来看,在早晚稻生育后期,N2、N3 处理的的氮肥吸收利用率相近,早稻(生育后期)N2 处理比N3 处理高出4.96%~9.87%,晚稻齐穗期N2 处理比N3 处理高出4.36%,晚稻(乳熟期和成熟期)N3 处理略高于N2 处理2.42%~4.86%。从施氮水平的F值可知,早晚稻N2、N3 处理间的氮肥吸收利用率差异不显著。从移栽密度来看,早稻生育后期M1、M2处理的氮肥吸收利用率高于M3 处理,晚稻生育后期M3 处理高于M1、M2 处理。从移栽密度的F值可知,早稻在齐穗期M1 处理的氮肥吸收利用率显著高于M2、M2 处理显著高于M3、增幅为35.36%~74.46%,在乳熟期和成熟期M1、M2 处理均显著高于M3,增幅分别为26.02%~29.60%、53.01%~73.48%,但M1、M2 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晚稻在齐穗期和乳熟期各移栽密度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在成熟期M3 处理显著高于M1、M2,增幅为23.95%~26.68%,但M1、M2 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表3 施氮量与移栽密度对水稻生育后期氮肥吸收利用率(%)的影响Table 3 Effects of nitrogen application rate and transplanting density on nitrogen absorption rate of rice(%) in later growth stage

从施氮量与移栽密度的互作效应来看,在早晚稻生育后期的氮肥吸收利用率上均存在极显著的交互效应。早稻齐穗期以N2M1 处理的氮肥吸收利用率最高、为64.90%,较其他处理增加4.68%~80.88%;乳熟期以N2M2 处理最高、为59.31%,较其他处理增加3.76%~39.85%;成熟期以N3M1 处理最高、为64.82%,较其他处理增加6.73%~103.01%。晚稻齐穗期以N3M2 处理的氮肥吸收利用率最高、为45.96%,较其他处理增加1.91%~20.78%;乳熟期以N2M3 处理最高、为63.20%,较其他处理增加8.39%~43.18%,成熟期以N3M3 处理最高为49.41%,较其他处理增加10.56%~35.33%。

从增长幅度来看,早稻生育后期氮肥吸收利用率的增幅均高于晚稻生育后期,表明晚稻寒露风提前和长时间阴雨天气会严重降低水稻氮肥吸收利用率,或晚稻常氮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水稻植株的氮肥吸收利用率。相关性分析表明,早稻在生育后期的氮肥吸收利用率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其中成熟期的氮肥吸收利用率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晚稻在生育后期的氮肥吸收利用率与产量呈负相关,其中齐穗期的氮肥吸收利用率与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乳熟期的氮肥吸收利用率与产量的负相关程度较弱。以上分析表明,早稻N2M2 和N3M1 处理、晚 稻N2M3 和N3M1 处理不仅氮肥吸收利用率较高,且与产量相关性更密切,而早稻N2M2 处理氮肥吸收利用率最高达60.73%,晚稻N2M3 处理氮肥吸收利用率最高达63.20%,早稻N2M2 处理和晚稻N2M3 处理一定程度上既能维持较高的氮肥吸收利用率,又能节肥省种,更具有经济和生态效益。

2.3 施氮量与移栽密度对水稻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如表4 所示,从施氮水平来看,各处理对早晚稻产量的贡献率相近,早晚稻总氮累积量均呈现N3 >N2 >N1 处理的趋势,收获指数呈现N1 >N2、N3 处理的趋势;早稻的氮肥农学利用率和生理利用率均呈现N3 >N2 处理,晚稻均呈现N2 >N3 处理;早晚稻偏肥生产力均呈现N2 >N3 处理。从施氮水平的F值可知,对产量的贡献率,早晚稻N2、N3 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早稻N2、N3 处理总氮累积量差异不显著,均显著高出N1 处理67.50%~77.03%,晚稻则表现为N3 处理显著高于N2、N2 处理显著高于N1 处理 73.18%~115.12%;收获指数,早稻为N1 处理显著高于N3、N3 显著高于N2 处理8.70%~20.29%,晚稻则N1 处理显著高于N2、N3处理14.52%~16.39%,N2、N3 间差异不显著;早稻N2、N3 处理间农学利用率和生理利用率差异不显著,晚稻均呈N2 处理显著高于N3,农学利用率高52.66%,生理利用率高59.00%;早晚稻偏肥生产力均呈N2 处理显著高于N3 处理,早稻高15.54%、晚稻高48.58%。从移栽密度来看,对产量的贡献率,早晚稻均呈M3 >M1、M2;总氮累积量,早晚稻均呈M1、M2 >M3;收获指数,早晚稻均呈M1 >M2、M3 的趋势;农学利用率,早稻呈M3 >M2 >M1,晚稻呈M1 >M3>M2;生理利用率,早稻呈M3 >M2 >M1,晚稻呈M1 >M2 >M3;偏肥生产力,早稻呈M2 >M3 >M1,晚稻呈M1 >M2 >M3。从移栽密度的F值可知,对产量的贡献率,早稻呈M3 显著高于M1,晚稻呈M3 显著高于M1 和M2,但M1和M2 之间差异不显著,早稻M3 显著高于M1、M2,增幅达18.52%-47.22%,晚稻M3 显著高于M1、M2,增幅达23.42%~35.42%。总氮累积量、收获指数、农学利用率和偏肥生产力在早晚稻呈各个移栽密度之间差异不显著。生理利用率,早稻呈M3 显著高于M2,M2 显著高于M1,M3、M2 比M1 增幅高达52.19%~144.14%,晚稻呈各个移栽密度间差异不显著。

表4 施氮量与移栽密度对水稻氮肥利用率的影响Table 4 Effects of nitrogen application rate and transplanting density on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of rice

从施氮量与移栽密度的互作效应来看,在早晚稻生育后期的氮肥利用率上均存在极显著的交互效应。早稻对产量的贡献率以N3M3 处理最高、为41.27%,较其他处理增加19.66%~118.24%;晚稻以N3M3 处理最高、为44.50%,较其他处理增加4.29%~73.15%。早稻总氮累积量以N3M1处理最高、为182.20 kg/hm2,较其他处理增加6.92%~114.43%;晚稻以N3M1 处理最高、为182.08 kg/hm2,较其他处理增加4.18%~186.33%。早稻收获指数以N1M2 处理最高,晚稻以N1M1处理最高。早晚稻农学利用率均以N2M2 处理最高,分别为21.45%、11.21%。早稻生理利用率以N3M3 处理最高、为61.91%,晚稻以N2M2 处理最高、为29.00%。早晚稻偏肥生产力均以N2M2处理最高,分别为63.79、29.00 kg/kg。总氮累积量、农学利用率、生理利用率和偏肥生产力均表现为早稻高于晚稻,表明晚稻因恶劣天气导致产量表现不佳,以致于氮肥利用效率偏低。

相关性分析表明,早晚稻对产量贡献率与产量均呈正相关;早晚稻总氮累积量与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早晚稻收获指数与产量均呈负相关,其中早稻呈极显著负相关;早晚稻农学利用率与产量均呈正相关,其中早稻呈显著正相关;早稻生理利用率与产量呈负相关,而晚稻呈显著正相关;早晚稻偏肥生产力与产量均呈正相关。相关性系数早稻以总氮累积量最大、农学利用率其次,晚稻以总氮累积量最大、生理利用率其次。以上分析表明,施氮量与移栽密度互作均对水稻氮肥利用率产生显著影响,早稻总氮累积量以N3M3、N2M3 处理较高,早稻农学利用率以N2M2、N3M3、N2M3 和N3M1 处理较高,晚稻总氮累积量以N3M1、N3M3 处理较高,晚稻生理利用率以N2M2 处理较高,早晚稻偏肥生产力均以N2M2 处理最高。综上,早稻N3M3、N2M3、N2M2 处理以及晚稻N3M1、N3M3、N2M2 处理不仅对水稻氮肥利用较好,且与产量相关性更密切,因此增产潜力更大。早晚稻以N3M3、N2M2 处理与产量相关性较高,对氮肥的利用效果俱佳。

3 讨论

水稻产量的形成是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过程,生物量的积累是作物产量形成的物质基础,良好的干物质积累是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19-20]。谢力等[21]研究表明,随着氮肥和栽插密度的增大,群体干物质的积累量均有增加,但高氮条件下碳水化合物过多用于营养生长,导致产量较低,而高密度水平下群体过大,有效穗数的增加并不能抵消穗粒数和结实率下降所带来的减产损失,最终经济系数均较低,因此适当减氮和适宜移栽密度能提高水稻的经济效益,这与本研究通过减氮增苗达到降低减产损失效果相似。曾勇军等[22]研究表明,合理增加每穴苗数、减少氮肥施用量能获得较高的叶面积指数,提高水稻有效光合面积,继而大大地改善群体质量,有利于增加植株干物质量的积累,在本研究中通过增苗减氮栽培措施是以构建大群体为主攻目标,以大群体来弥补个体小而造成的产量损失的目标类似。本研究表明,施氮肥能显著提高水稻干物质量的积累,早稻呈现N2、N3 处理相近,而晚稻整体上呈现N3 处理高于N2 处理,表明减氮措施在早稻上能起到减氮不减水稻干物质量积累的作用。移栽密度未对早晚稻干物质量积累产生明显影响。早稻在生育前期的干物质积累幅度低于晚稻,但早稻在生育后期的干物质积累幅度高于晚稻,晚稻前期高是因为增施氮肥有利于促进水稻营养生长,晚稻后期低是因为高氮环境下会抑制水稻的生殖生长或灌浆结实阶段遭遇极端低温阴雨等导致水稻穗干质量较低。施氮量与移栽密度互作下,早稻N2M1、N2M2 处理和晚稻N3M2、N2M1 处理不仅干物质量较高,与产量相关性程度较高,且相较其他处理更能起到节氮或省苗的作用,。

氮肥利用率是评价氮肥管理效果的一个常用指标,可进一步分为若干不同的评价指标,水稻生产适宜的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回收利用率和氮肥生理利用率分别为25~30 kg/kg、60~80 kg/kg、50%~80% 和50~60 kg/kg[23-25],早稻氮肥利用率均与上述类似,但晚稻氮肥利用率远低于上述研究,表明晚稻遭遇的极端低温阴雨和寒露风提前会导致穗空壳严重,导致大面积减产,从而影响产量相关的氮肥利用率。张雪等[26]、谷学佳等[27]研究发现,当前生产上施氮量偏高,应适当降低施氮量,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增苗减氮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氮肥表观利用率、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偏生力均高于常规处理,表明在增加密度条件下,适当减少施氮量不影响水稻产量,这与本研究与上述呈现适当地增苗减氮并不会显著降低水稻相关的氮肥利用率结果类似。徐新鹏等[28]发现,在相同氮水平下,密植增加了单位穗数,提高了作物生物质量从而提高氮肥的积累总量,增加了氮肥吸收量,减少氮素损失,均与本研究中适当增苗的密度能提高总氮累积量结果类似。高氮低密度栽培模式可能导致氮素利用效率低下,适当减氮与移栽密度增苗措施相结合能提高氮素利用率,其中氮素利用率与施氮量的增加成反比,与密度成正比[29-30],与本研究中结果类似。石爱龙等[31]研究表明,施氮处理的实际产量比不施氮对照增加41.49%~53.07%,且以中氮中密处理能维持较高的实际产量,表明减氮增苗能达到不减产的作用,这与本研究N2M2 和N3M3 处理的氮肥利用率较高导致不减产结果类似。周江明等[32]研究表明,水稻低氮栽培模式下氮素利用率比高氮提高 2.1%~5.6%,增密下可增产2.3%~14.2%,而本研究中早稻在减氮情况下的氮肥吸收利用率可提高4.96%~9.87%,而早稻增密的氮肥吸收利用率可提高26.02%~74.46%,表明适当减氮或增密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氮素吸收利用率,进而达到增产效果。

本研究中,施氮量对早晚稻生育后期的氮肥吸收利用率均呈N2 处理与N3 相近,而不同移栽密度下除晚稻成熟期呈M3 处理高于M2 外,早稻生育后期和晚稻(齐穗期和乳熟期)均呈M2处理高于或相近于M3,表明减氮或增密增苗一定程度上能提高早晚稻氮肥吸收利用率。氮密互作下,早稻的氮肥吸收利用率以N2M2 和N3M1 处理较高,但晚稻生育后期与产量均呈负相关,主要与晚稻生育后期遭遇持续低温多雨影响水稻正常的生长发育,使得氮肥吸收利用较弱,而晚稻乳熟期的负相关程度较弱且以N2M3 处理效果较好,因此早稻N2M2 处理和晚稻N2M3 处理的氮肥吸收利用率均较高,且与产量相关性强,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好。

在施氮量上,虽然早稻在收获指数上呈N3处理高于N2,但对产量贡献率、总氮累积量、农学利用率、生理利用率、偏肥生产力等指标的氮肥利用率均呈N2 处理高于或相近于N3;晚稻在总氮累积量上呈N3 处理高于N2,但其余指标的氮肥利用率均呈N2 处理高于或相近于N3。在移栽密度上,虽然早稻在对产量贡献率和生理利用率呈M3 处理高于M2,但其余指标的氮肥利用率均呈M2 处理高于或相近于M3;晚稻生理利用率呈M3 处理高于M2,但其余指标的氮肥利用率均呈M2 处理高于或相近于M3。总体上说明减氮或增密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水稻氮肥利用效率。相关性分析表明,早稻与产量相关性以总氮累积量最大,农学利用率次之,晚稻以总氮累积量最大,生理利用率次之。氮密互作下,早稻以N3M3、N2(M2-3)处理,晚稻以N3(M1-3)和N2M2处理,不仅对水稻氮肥利用较好,且与产量相关性更密切。综上,早晚稻的N2M2 处理相较其他优势处理不仅起到节肥省苗的作用,其经济和生态效益也较好,并且其氮肥的利用效果俱佳。

4 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施氮量上,相较常规施氮N3 处理,早稻株两优819 呈N2 处理并不会显著降低水稻干物质量的积累,而氮肥吸收利用率增幅为4.96%~9.87%;晚稻泰优398 整体上呈N3处理显著高于N2 处理的干物质量,说明常氮与减氮间应增加氮肥梯度,进而寻找晚稻更优的减氮不减干物质量积累的处理。在移栽密度上,与常规密度相比,早晚稻氮肥利用率整体上以M2处理高于M3。相关性分析表明,早稻与产量相关性系数以总氮累积量最大、农学利用率次之,晚稻以总氮累积量最大、生理利用率次之。氮密互作下,氮肥吸收利用率早稻N2M2 处理达到最高值60.73%,晚稻N2M3 处理氮肥吸收利用率达到最高值63.20%;总氮累积量早稻以N3M1 处理最高、N2M2 处理次之,晚稻以N3M1 和N3M3处理较高;农学利用率早晚稻均以N2M2 处理最高,分别为21.45%、11.21%;生理利用率早稻以N3M3 处理最高、为61.91%,晚稻以N2M2 处理最高、为29.00%;偏肥生产力早晚稻均以N2M2处理最高,分别为63.79、29.00 kg/kg。总氮累积量、农学利用率、生理利用率和偏肥生产力均以早稻高于晚稻,说明晚稻因恶劣天气导致产量表现不佳,以至于氮肥利用效率偏低。从氮肥利用率来看,早晚稻均以N3M3、N2M2 处理与产量相关性较高,对氮肥的利用效果也俱佳,其中N2M2 处理相较其他处理更具经济和生态效益。

猜你喜欢

氮量成熟期晚稻
不同施氮量下籼/粳杂交稻甬优2640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特点
不同降雨年型下施氮量对夏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
施氮量和株高采收时期对油蔬两用型油菜菜薹糖分积累的影响
晚稻帖(外一首)
小麦氮肥用量试验
浅谈施用镁肥对晚稻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广州乘车海南路上
虚拟现实将于2020年进入相对成熟期
丰收的田野
论美国动画电影叙事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