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ISSR 和SRAP 标记构建李遗传连锁图谱
2022-04-30孙莉莉彭丽娜侯睿宁牟蕴慧
孙莉莉,彭丽娜,李 铮,侯睿宁,牟蕴慧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69;2.哈尔滨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8)
【研究意义】李(Prunus salicinaL.)属蔷薇科(Rosaceae)李属(Prunus)植物,李属分类复杂且较难区分,世界上共有30~40 种[1],国际上将李亚属分为杏组(Sect.Armeniaca)、真李组(Sect.Euprunus)和樱李组(Sect.Prunocerasus)[2]。真李组包括中国李(Prunus salicinaLindl.)、杏李(Prunus simoniiCarr.)、乌苏里李(Prunus ussuriensisKov.&kost.)、欧洲李(Prunus domesticaL.)、樱桃李(Prunus cerasiferaEhrh.)及黑刺李(Prunus spinosaL.)等6 种,其中商品李为二倍体的中国李(又称日本李)和六倍体的欧洲李[3]。我国李属植物分布广、适应性强,在浙江、福建、广东、云南、四川、陕西、东北等地均有驯化栽培的品种[3],其资源种类及数量均居世界第1 位[4]。黑龙江省位于我国最北区域,李的抗寒种质资源丰富,与其他作物相比,李的经济效益比较显著[5]。由于优质、大果、耐贮运材料稀少,加之传统育种方法耗时长、成效低,亟需借助分子生物学手段加快育种进程。高质量遗传图谱的构建是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基础。【前人研究进展】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DNA分子标记技术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研究方法广泛应用于分子鉴定[6]、杂交种纯度分子检测[7]、种质资源多样性[8-9]、分子遗传图谱构建[10]、遗传多样性分析[11-13]及指纹图谱构建[14-15]等多个领域。DNA 分子标记是遗传图谱构建的主要手段,孙文英等[16]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构建梨(PyrusL.)的遗传连锁图谱。艾小艳等[17]概述了构建桃(Prunus persicaL.)遗传图谱的多种分子标记方法,包括基于第一、第二代分子标记的RFLP(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简单重复序列)、AFLP(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和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技术以及基于第三代分子标记的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单核苷酸多态性)技术。另外,Linge 等[18]也利用SNP技术构建桃的高密度遗传图谱。章秋平等[19]利 用SSR 和SRAP(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标记构建了两张杏(Prunus armeniacaL.)遗传连锁图谱。Dang 等[20]通过SRAP、AFLP 和ISSR(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内部简单重复序列)标记构建芒果(Mangifera indicaL.)遗传连锁图谱。由此可见,通过分子标记技术构建遗传连锁图谱是切实可行的方法之一。分子遗传连锁图谱主要用于性状定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及功能基因克隆研究等,同时在遗传学、遗传分子育种及功能基因组学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1-23]。此外,对于遗传背景复杂的木本植物而言,“双假测交”理论的提出为多年生果树遗传图谱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24]。【本研究切入点】目前,国内外有关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种质资源调查[3]、遗传多样性[25-26]、果实性状分析[27]等方面,而关于李遗传连锁图谱构建方面的研究鲜见报道[28]。东北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李种质资源,有利于开展优质、抗寒新品种的选育工作。如前所述,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可以加快育种进程,而遗传连锁图谱又是分子辅助育种的基础。【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本研究以东北地区品种吉林6 号和龙园秋李作为亲本,以其F1后代作为作图群体,通过ISSR 和SRAP 分子标记构建李的遗传连锁图谱,为后续李的分子辅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推进优质、抗寒李品种的选育。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材料来源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以吉林6 号和龙园秋李为亲本材料,其中母本为吉林6 号,树势矮小,果实较小,平均单果质量40 g,果实成熟时为红色,离核,8 月中旬果实成熟;父本为龙园秋李(九三杏梅×台湾李),抗寒、丰产、树姿直立,耐红点病;果实扁圆形,平均单果质量75 g,最大果质量110 g;成熟时全面紫红色,半离核,较耐贮运,9 月初果实成熟,是北方寒地果实最大品种。
以F1子代实生苗为作图群体,选取80 个F1子代进行样本采集。杂交群体于2009 年杂交,2010 年播种,2012 年定植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核果试验园,长势较好,稀有开花结果,没有进行剔选。同时对F1子代进行连续两年的数据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部分生长性状和果实性状,其中叶片长、宽和果实横径、纵径经数据分析呈正态分布(数据未显示),用于QTL 定位分析。
1.2 试验方法
1.2.1 DNA 提取 分别采集吉林6 号和龙园秋李亲本及F1子代植株的幼嫩叶片,于-80℃冰箱中保存备用。根据天根植物DNA 提取试剂盒(DP305)的相关步骤进行DNA 的提取,提取后采用1.0%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DNA 质量的检测,电泳缓冲液为1×TAE,观察并拍照,用于后续引物筛选及遗传图谱的构建。
1.2.2 F1子代真实性鉴定 根据本课题组前期工作积累,选取特异性条带清晰的SSR 引物UDP96-005(F′GTAACGCTCGCTACCACAAA、R′CCTGCATATCACCACCCAG)来鉴定子代的真实性,比较F1群体与双亲的基因型,去除后代中与双亲基因型不一致的植株。
1.2.3 ISSR 及SRAP 引物筛选 试验所用的ISSR引物从UBC800-UBC900 中随机选取44 条,SRAP引物采用已公布的引物序列[29],由me1-me10 及em1-em20 组合成200 对引物进行筛选,引物均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合成。
对亲本材料和2 个杂交后代基因组DNA 进行ISSR 和SRAP 引物筛选,试验选取PCR 扩增条带清晰、重复性好且多态性较丰富的14 条ISSR 引物(表1)和16 对SRAP 引物(表2)用于后续研究。
表1 ISSR 引物序列Table 1 Sequences of ISSR primers
表2 SRAP 引物序列Table 2 Sequences of SRAP primers
1.2.4 PCR 扩增 ISSR-PCR 反应体系为20 μL:10 × PCR Buffer 2 μL,引物(50 pmol/μL)2 μL,dNTP (each 10 mmol/L)0.4 μL,模板(DNA)1 μL,TaqPlus DNA Polymerase(2 U/μL)0.5 μL,加ddH2O 14.1 μL。PCR 反应程序:95℃预变性5 min;94℃变性1 min,52~62℃退火1 min,72℃延伸2 min,40 个循环;72℃延伸10 min;4℃保存。1.5%琼脂糖凝胶,1×TAE,150 V,100 mA,30 min 电泳观察。
SRAP-PCR 反应体系为15 μL:TaqPCR Master Mix,7.5 μL,正向引物(50 pmol/μL)1 μL,反向引物(50 pmol/μL)1 μL,模板(DNA)1μL,加ddH2O 4.5 μL。PCR 反应程序:94℃预变性5 min;94℃变性1 min,35℃退火1 min,72℃延伸1 min,5 个循环;94℃变性1 min,50℃退火1 min,72℃延伸1 min,30 个循环;72℃延伸8 min;4℃保存。1.5%琼脂糖凝胶,1×TAE,150 V,100 mA,30 min 电泳观察。
1.3 数据分析
根据Join Map 4.0 软件中CP 作图模型(hk×hk、nn×np、lm×ll、ef×eg、ab×cd 等5 种分离类型)的要求,将PCR 所得凝胶结果在Excel 中按照模型要求进行数据录入,将作图群体个体数和每个个体的基因型横向录入,将引物位点名称和分离类型纵向录入,其中hk×hk(双亲均为杂合的基因型,h对k 为显性)、nn×np(母本为纯隐性基因型nn、父本为杂合基因型np,p 对n 为显性)、lm×ll(母本为杂合基因型lm、父本为纯隐性基因型ll,m 对l 为显性),选用LOD 值为0.5~10.0 的连锁群,采用Kosambi 函数计算图谱距离。本试验引物编号为引物名+条带分子量,用于构建李遗传图谱。
2 结果与分析
2.1 DNA 提取
采用植物DNA 提取试剂盒,分别对2 个亲本及80 个F1子代进行DNA 提取,提取后采用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 质量。部分电泳结果见图1,图1 显示基因组DNA 条带完整无降解。
图1 F1 后代DNA 电泳结果Fig.1 Electrophoresis result of DNA from F1 progenies
2.2 F1 子代真实性鉴定
根据双亲基因型和子代群体的基因型,挑选出与双亲基因型不符的子代,通过筛选有72 个个体为真实性子代,用于后期群体验证。F1子代真实性部分鉴定结果见图2,根据亲本条带分布对子代条带进行对比分析,如图2 子代2 和子代10箭头所示,出现亲本中没有的条带,被鉴定为非真实性子代,排除群体之外。
图2 部分F1 子代真实性鉴定结果Fig.2 Authenticity identification results of some F1 progenies
2.3 分子标记的多态性分析
首先将44 条ISSR 引物、200 对SRAP 引物在亲本和2 个真实性后代中进行多态性筛选,根据PCR 凝胶结果分析得知,44 条ISSR 引物中有14 条引物条带稳定且清晰,引物比例为31.8%,ISSR 和SRAP 获得的标记数量如表3 所示,ISSR 引物产生等位基因数为74 个,每条引物均产5.3 个;200 对SRAP 引物中有16 对具有多态性,引物比例为8.0%,SRAP 引物产生等位基因数为46 个,每对引物均产2.9 个。本研究将筛选出的14 条ISSR 引物和16 对SRAP 引物进行亲本和72 个F1后代的PCR 扩增,以构建遗传图谱。引物在F1群体中产生标记位点120 个,经χ2检验后,偏分离位点有9 个,频率为7.5%。
表3 ISSR 和SRAP 标记的数量和分离类型Table 3 Number and segregation patterns of ISSR and SRAP markers
2.4 标记分离分析
利用ISSR 和SRAP 分子标记对李F1后代进行亲本和群体检测,发现多态性标记在作图群体中有不同的分离类型,根据Join Map 4.0 软件中的CP 作图模型,将亲本及F1后代的基因型划分为hk×hk、nn×np、lm×ll、ef×eg 和ab×cd 等5 种类型,每种分离类型在ISSR 和SRAP 标记中的数量如表3 所示,nn×np 类型总数相对较高。hk×hk型分离比例为1 ∶2 ∶1(图3A),nn×np 型(图3B)、lm×ll 型(图3C)分离比例为1 ∶1,ef×eg 型如图3D 所示,ab×cd 型如图3E 所示。
图3 ISSR 及SRAP 引物检测到亲本和F1 后代中的杂合位点分离类型Fig.3 Segregation pattern of heterozygous loci in parents and F1 progenies detected by ISSR and SRAP primers
2.5 分子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将获得数据导入Join Map 4.0 软件的CP 模型中,将LOD=5.0 设置为标记连锁群,同时将偏分离的9 个标记去掉,对120 个标记位点进行分析,成功构建了李遗传连锁图谱,该图谱包含38 个标记,其中ISSR 标记31 个、SRAP 标记7个,分布在16 个遗传连锁群内,如图4 所示。该遗传图谱在李基因组中覆盖528.5 cM,标记间平均图距13.9 cM,连锁群LG1 最长(71.1 cM),LG4 最短(9.6 cM)。分布在连锁群上的标记数最多为4 个,最少为2 个。多态性标记间最大遗传距离为52.8 cM,位于LG5 的ISSR842-2250 与me1em20-700 之间;最小遗传距离为1.4 cM,位于LG4 的ISSR880-500 与ISSR880-600 之间。
图4 李遗传连锁图谱Fig.4 Genetic linkage map of Prunus salicina L.
3 讨论
遗传研究和分子育种方法需要基本的基因组资源,如分子标记和连锁图谱。为开发李遗传研究资源,本研究利用分子标记方法构建李遗传连锁图谱。李为多年生木本植物,遗传背景复杂,且为异花授粉植物,很难获得自交群体[30],而“双假测交”理论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为李的遗传图谱构建和分子辅助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对遗传图谱构建来说,用于作图的亲本和群体选择尤为重要,遗传图谱作图亲本的选择应以遗传背景差异较大、亲缘关系较远为好。本研究选择吉林6 号和龙园秋李为作图亲本,依据前期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两者亲缘关系较远[31],符合遗传图谱亲本选择的要求。另外,关于作图群体数量的阐述,章秋平等[23]研究表明,核果类果树遗传图谱群体大小范围为48~297株子代不等,本研究通过F1子代真实性鉴定,72株植株为真实性子代,群体数量适宜进行遗传图谱构建的研究。
分子标记方法具有引物通用性好、操作简单易行、多态性好且分布均匀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许多林木的遗传连锁图谱构建中[32-33]。本研究利用ISSR 和SRAP 分子标记,通过多态性筛选选出14 条ISSR 引物和16 对SRAP 引物来构建李的遗传连锁图谱。通过查阅文献得知,关于分子标记引物个数和标记方法的选择,不同研究存在较大差异。战晴晴等[34]利用28 条ISSR 和14 对SSR 多态性引物构建了北柴胡(Bupleurum chinenseDC.)遗传连锁图谱,包含72 个ISSR 和8 个SSR 位点;王晓敏等[35]利用14 对SRAP 引物组合、9 条ISSR 引物及10 对TRAP 引物构建了金针菇(Flammulina f iliformis)分子遗传连锁图谱,获得185个标记位点,其中SRAP 标记76个、ISSR 标记33 个、TRAP 标记74 个、不亲和性因子位点2 个。本研究中,共产生120 个清晰稳定的标记位点,其中ISSR 标记 74 个、SRAP 标记46 个,最终有38 个标记,其中31 个ISSR 标记和7 个SRAP 标记。由此可见,不同标记的组合选择可以最大程度地覆盖基因组,有利于增加图谱密度和提高图谱质量。
有研究表明,李是一种自交不亲和的二倍体种(2n=2X=16)[36],Juan 等[37]对日本李进行SNP 连锁分析,获得8 个连锁群,同时将不同性状进行QTL 定位,其中果实成熟时间定位在LG4上,果皮颜色定位在LG3 和LG4 上。Basilio 等[38]利用GBS(Gnotyping-by-Sequencing)方法获得日本李高质量SNP 标记1 441 个,分布在8 个连锁群内。本研究获得的连锁群数为16 个,与上述研究结果不一致,可能原因是本研究采用的分子标记方法较少,获得的标记数较少,在基因组中分布较分散导致的,可以通过增加后代和分子标记的数量来缩小差距、提高连锁图谱的密度和分辨率。本研究结果丰富了李遗传连锁图谱的分子标记类型和标记位点,能更好地为李的基因定位和分子遗传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4 结论
本研究构建了李遗传连锁图谱,以东北地区吉林6 号和龙园秋李为作图亲本,利用SSR 分子标记方法筛选出72 个真实性子代。分别利用14条ISSR 引物获得74 个等位基因,16 对SRAP 引物产生46 个等位基因。对PCR 扩增结果进行条带分析,获得亲本及F1后代的5 种基因型,分别是hk×hk、nn×np、lm×ll、ef×eg 和ab×cd,其中nn×np 类型数目相对较高。引物在F1群体中产生标记位点120 个,经χ2检验后,偏分离频率为7.5%,利用Join Map 4.0 软件的CP 作图模型进行Kosambi 函数计算,构建含有16 个连锁群的连锁图谱,包含38 个分子标记位点,覆盖基因组长度为528.5 cM。李遗传连锁图谱的成功构建可以推进东北地区李优质、抗寒新品种的选育和生产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