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马丽亚的四面之缘

2022-04-30张运涛

广州文艺 2022年4期
关键词:丽亚小丽母亲

张运涛

1988年 王畈村

好像是腊月,天很冷,下着雪。也可能是冬月,王畈冬月也下过雪。细想还是腊月,农村的大事一般都定在这个月份,人闲了,才有心思相亲、下定物、结婚,甚至死掉——好多老人都是这个季节死的,他们熬不过漫长的严寒。

新娘子来晚了,据说因为上车费起了争执。舅舅很不高兴,脸一直黑着——农村人脸都黑,关键是舅舅脸上的皱纹也紧着,与这个日子不太搭。

我也生气,没有安排我坐上桌。母亲看出来了,到我跟前小声说,你都恁大了,可别让人家笑咱。我嘟囔说,恁大还不让我坐上桌?母亲说外甥是舅家的狗……舅舅可能看出来了,过来一把抓住我胳膊,不由分说地把我拖到东屋的一个桌子旁,介绍我是北庄外甥。我满脸通红,谁也不敢看。我妈经常说外甥是舅舅的狗,外甥到了舅舅家即便坐在厨屋灶前吃饭也算不上怠慢,我却非要上桌。过了好一会儿,我才发现那一桌都是女客,母亲也在。

我将碗里的菜全部夹回到母亲碗里。母亲肯定生气了——我没看她,埋头吃自己的。

叫啥啊,对,叛逆……小孩这时候都一样,小丽比他大,还不是一样?一个女人沙着嗓子安慰母亲。

叛逆是对你们大人说的,我们有自己的想法了不听你们的了你们就说叛逆。女孩先不满地嘁了一声,应该就是那个小丽。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沙嗓子又说。

听了你们的才吃亏,我啥事不是你们做主?还是她,声音一点也不像她妈,又轻又脆,我不禁抬头向那个方向瞥了一眼。跟我差不多的年龄,头发异常多,像五六个人的头发全放到她头上了。

新娘子怪喜翘的,屁股大,好生养。有人换了话题——女人闲话总是多。

嗯,来晚了也不碍事,你看人家蛮妞,到王畈都半晚上了,现在过得不是比谁都好?

可不是,蛮妞说是半路上自行车没气了,走到街上才又充上气。

我们王畈有个说法,新娘子到家不能超过中午十二点,超了,就是下午了,太阳该落了——过门第一天,日子怎能朝下走?

沙嗓子叹了口气,小丽可是老早就到了……

妈!头发茂盛的女孩声音突然高了八度。

沙嗓子住了声。

铲子哪有不碰锅的?两口子,天一亮啥都好了。

你听听,沙嗓子说,谁不是这样说?

有一就有二!小丽说,你们看看,这儿,这儿,还有这儿。

我又偷偷朝那个小丽瞅了一眼,她正好露出半个肩让人看。我赶紧低下头,但还是看到了她锁骨那儿的一片青。

哪个女人没挨过打?你总不能在娘家住一辈子。

我走好吧,别嘟囔了。

……

小丽的奶奶跟我姥姥是亲姐妹,我应该叫她姐,姨姐。母亲还说,小丽是因为不生才被夫家嫌弃的。她公公是大队(母亲那个时代的人还不习惯说村)干部,条件好。这一点我能看得出来,小丽身上穿的是半长大衣,我虽然说不出什么料子,但看着就高贵,不是一般人穿的。

舅舅的房子刚盖好,里面还没粉刷,门也没漆。地平倒是做好了,但院子里外都是泥,人出出进进,早看不出底色。搁下碗,我想找个清静的地方,瞅了好久,只有房顶,正好建房子的木梯還靠在墙上。

雪下得不大,像女人们的闲话,有一搭没一搭的。因为没人走动,积了一层雪,不厚,一脚就踩露了水泥底。那时候,整个村子还没有两层楼,更没有多高的树。风因此没被遮挡,像要钻进人的皮肤里。我正想下去,梯子上露出个人头,头发茂盛,随后是一张红扑扑的脸。你笑啥?我说看到你的头发我想到了一个词,葳蕤,你有一头葳蕤的头发。小丽似乎不知道这个词。我说,你这头发,匀给五个人都够。

你叫瑞瑞吧?小丽问着,同时伸出手让我拉她一把。

你的手好凉。她两手合住我的手,帮我暖。我赶忙抽出来。长这么大,我还是第一次跟女孩子这样握手,虽然她结婚了——事实上,结了婚的乡下女子也很少主动去拉一个男孩的手。可能因为我们是亲戚。

还怕羞啊?房顶上散乱着几块废木料,她就着废木料的棱角刮掉脚上的泥,我因此看到她的皮靴,浅靿,跟那个大衣很配,也是暗红色。我吃饭时就注意到耳环了,很张扬,两个环,一个套在另一个上。衣服,耳环,还有发型,全身上下都像是很享受做村干部儿媳妇的生活,不像是要离婚的人。

学习怎么样?那时候马丽亚说的还不是普通话,但用词却不是我们的土话。

还行吧。我说。

能考上大学不?

我还没来得及回答,她又说,别学我,最后一学期谈起了恋爱。

你是哪个学校?

一高。我们都背着风站着,头几乎缩进衣领里。

啊?她跟我上的是同一所学校。哪一年?

你去时,我毕业了。她好像很了解我。我叫马丽,现在叫马丽亚。马丽亚,她自己又重复了一遍。

马丽亚?我在心里疑问,外国人的名字嘛,Maria。

马丽亚看着远处,牙齿故意夸张地发出哆哆嗦嗦的声音。我也学她,不像,她好像跟风声配合得很好。远近又有炊烟了,虽然刚出烟囱就被风吹散了,还是能看得见。冬天天晚,为了省煤油,家家都是天黑前吃晚饭。马丽亚有一会儿没声响了,我侧身看她,她在哭,眼睛里有大颗的泪珠。见我看她,她竟然过来伏到我肩膀上。我懵了,站在那儿一动不敢动。我才十七岁啊,哪见过女生在我面前哭?更不用说趴我肩膀上了。我不知道怎么安慰她,只有肩膀可以借给她。

走,咱们下去热闹热闹。过了一会儿,马丽亚又突然说,好像刚才那个伏在我肩上哭泣的是另一个人。有人在闹洞房,西屋里不时爆出一阵欢笑,口哨声,还有“嗷嗷”的吼叫。马丽亚问我有没有闹过洞房,我说闹过,每年都闹。马丽亚说小时候不能算,屁都不懂的小屁孩,凑热闹。见我不吭,又说,像你这个样子的半大孩子应该多闹闹,闹闹就长大了。我说我早长大了,马丽亚笑,有经历才叫长大。我说我有经历啊,十几年了,啥经历没有?经历过男女不?马丽亚问。一开始我没弄明白她的意思,过一会儿才意识到。也算经历过吧,我心想,去年,也是闹洞房。新娘子坐在床上,谁从后面推了一把,我撞到新娘子身上,嘴唇贴在新娘子的耳垂那儿……过了好多天,我还能感受到那种让人浑身发热的香味。也正是因为那个经历,我现在反而不好意思进人家洞房了。F0C3FF2E-AF10-4176-B2EA-13349B00E34F

新房里确实都是半大孩子,新娘子的身影被红蜡烛的光映到墙上,像个巨人。他们跟我以前一样,在旁边你推我我推你,谁也不敢上前。后来终于有一个胆子大点的,从哪儿找来一根烟,叼在嘴上让新娘子点。新娘子扭捏着,低着头去点,不是被旁人吹灭就是被男孩自己吹灭。换另一个人上,还是如此。没有什么新花样,直到马丽亚出场。

马丽亚吩咐其中的一个半大孩子搬来一个长凳,让新郎新娘站在板凳两端然后互相交换位置。完成这个任务两个人必须抱到一起才不会从板凳上掉下来。新娘不肯在众人面前主动拥抱新郎,也不好意思被抱,就在板凳中间扭捏起来。这种扭捏反而刺激了看热闹的人,抱!抱!新郎装着被逼无奈,向前一步,抱住新娘。新娘僵着身体,不知道该怎么配合,把新郎从长凳上带下来。

最精彩的是啃苹果。马丽亚用绳子将苹果吊起来,让一对新人同时用嘴啃。苹果在空中打转,两个新人的嘴如果没有同时用力,苹果就会滑走,一张嘴就会啃到另一张嘴……

马丽亚的这两招我都是第一次见,我好奇怪,她一个女生,从哪儿学的?马丽亚也不隐瞒,亲身经历。

回去的路上,母亲说新娘子是奉子成婚。母亲说的时候喜气洋洋的,你舅省了不少钱。我不解,有了小孩不得花更多钱?你傻啊,母亲说,她肚子里都有这边的小孩了,还敢提条件?这时候,她突然问,你们上房顶干啥?我一下没反应过来。你跟小丽,她提醒我。我没好气,她问我一天吃几顿饭,我问她有几亩田地。这孩子,母亲说,你不能好好说话?我步子慢下来,咋好好说话?总不能把我们说的话再跟你说一遍?母亲好像也意识到自己问得太多了。你可别跟她学,考不上大学你跟她一样——还不如她哦,她是女的,找个男的容易,你一个男的,割不了麦犁不了田,考不上学回来连个女人都找不到。我好久没吭声,只是脚下在用力。母亲似乎察觉到她的话有点晦气,又把话题引到马丽亚身上。上几年学回来连稀饭都不会做,又不会和面,不会生孩子,还天天抱着那些没用的书看,人家不打她打谁?

那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里发生了很多事,醒来能回想起来的只剩下一个穿着长袍、华服重曳的女人在宫廷疾行。梦本来就不是一件正常的事,但更诡异的是,那个女人无论走到哪儿,沉重的宫门都会自动打开。这个身着华服的女人在之后的一年内多次出现在我的梦里,小眼睛,高鼻梁,头发葳蕤。对,就是那个母亲让我引以为戒的马丽亚。

1998年 县城

五月,也可能是六月,天还没有热起来,我才知道杨秋红做了马丽亚的下线。

杨秋红急着挣钱,急着发财。当然,我也急,但我没有她表现得那么急。我们结婚后住在学校建校时建的一间教工宿舍里,母亲过来帮忙照护儿子,晚上我只能睡帘子外面的沙发。杨秋红学问不高,在教育局当打字员,但比我有上进心。她有一个笔记本,里面记满了励志格言:我可以平凡,但不可平庸;命运总是光临那些有准备的人;不是每一次努力都有收获,但是,每一次收获都必须努力……碰上学校集资建房,六万块钱,一百零八平方米。那时候都没钱,工资才几百块。好长时间都没老师报名,我更不敢想。杨秋红撺掇我,说她家里答应支持我们一万——她是县城老住户,基础好。另外五万从哪儿来?五万啊,不吃不喝也得我们攒五年。杨秋红不担心这个,说过不多久她就能挣到,我们团队有人月收入就上万。我不信,她拉我去參加他们的团队活动。

那时候,县城有两大直销队伍,一个是安利日用品,另一个是摇摆机。杨秋红加入的是安利,比摇摆机稍微靠谱些。活动的场地好像是一间学生教室,我刚一推门,里面的掌声就排山倒海地响起来——过后再想,他们肯定做过精心策划。主持的是一个中年男人,人很瘦,但精神特别好。他问我,想发财吗?当然想,谁不想发财?但我没好意思当众回答。他又追着问,想成为百万富翁吗?我想了想,想过发财,没想过有百万,太不现实了。主持人其实并没指望我回答,又转向众人,我们中,谁希望平平凡凡?没人应,谁好意思说希望自己平平凡凡了却一生?我们回过头看,是不是错过了一个又一个机会?零星有人怯怯答是。主持人显然不满意这样的答案,一问再问,直到屋里人齐声大喊,是!主持人手一挥,对,这其实是选择问题,就好像我们的父辈选择了种田,所以忙到头发白了还是缺油少盐。我们还想重复他们的路吗?不想!这一次回答得格外齐整。主持人仍不满意:不够响亮。我们还要重复他们的路吗?不想!不想!不想!我的耳朵都快被震聋了。

后来杨秋红又拉过我去参加他们的活动,我没有再去,我不喜欢他们那种狂热劲,有点像过去喊“人定胜天”那样的口号,豪迈,但缺少理智。

有一天晚上,杨秋红回来得很晚,儿子在母亲怀里睡着了。我正在走廊盆架上洗脸,杨秋红说她老师来家里看看。天黑,我招呼了一声她们就进屋了。母亲先认出来的,小丽吧?然后就听到马丽亚惊喜地叫姨……

我甩了甩手上的水珠进屋,三个女人已经异常亲热。马丽亚穿着一步裙,蓝色小西装,头发在后面挽成一个大大的髻。要是在大街上,我完全不敢相信这就是那个我们曾在房顶上聊过天的人。马丽亚取下左手上的玉镯——那是她身上唯一的装饰品,我特意瞅了一下,她耳朵上的两个环不见了——一边朝母亲手上套一边说,左进右出,戴左手招财、护身。没准备见面礼,姨别见外。

电话铃响,马丽亚从包里拿出一个大个的诺基亚。嗯,我知道。我在我姨这儿……不是,很少走动,不要紧……好,知道了。

收起手机,她过来握我的手。怎么还那么凉?

我后来认真分析过她这句话的意思,她看到我刚才在外面洗手了,还那么凉的意思是指沾了水本来就该凉。还有一个不太可能的意思,她依然记得十年前我们的握手,记得我的手温。后一种不太可能,隔了这么久,怎么可能?

马丽亚还是单身。离婚后她去了南方,前年接触到安利,觉得前景好,回来做区域……我问她区域什么意思,她说区域代理,就是某一商品在某一地区的总销售商。我礼貌地夸她,从南方回来就不一样,思想、观念都超前。她没有客气,照单全收,我们现在身处的是第三次革命,你应该知道吧?杨秋红偷偷看看我,意思是怎么样,我们老师厉害吧?我怔在那儿,有一会儿没反应过来。马丽亚接着讲,第一次是农业革命,第二次是一百多年前的工业革命,第三次就是当下,我们正经历的时代。如果不尽快顺应这次革命,我们将会付出像错过工业革命一样的沉重代价……我当然知道我们错过工业革命的代价,我们因此在整个近代史上都处于被动的地位。母亲完全听不懂,她说她去烧水,让小丽洗洗。马丽亚从兜里掏出一本书递给我,我读了三遍,你也看看。F0C3FF2E-AF10-4176-B2EA-13349B00E34F

那天晚上马丽亚就住在我们家,她和杨秋红、母亲还有儿子挤在一张床上。收拾沙发时,我将上面的几本《读者》偷偷塞进柜子里,生怕马丽亚看见——人家《第三次浪潮》都看三遍了,我还在看闲书。

躺在沙发上,我强迫自己读了一页,实在难以再读下去。母亲在帘子那边问马丽亚,就没遇到可心的?马丽亚说没有,算命的说我第二次婚姻在三十岁以后,之前的男人都是眼气我的钱。我算了算,马丽亚比我大三岁,今年正好三十。母亲又问,你有多少钱啊?我没忍住,妈,钱是隐私。马丽亚说没关系,都是自己人,不怕。我这个月工资一万六千三。过后杨秋红说,马丽亚的工资条被复印放大放在镜框里激励她的那些下线。母亲听了这个天方夜谭似的数字有一会儿没接上话,我岔开话题,耶稣的母亲名字也叫马丽亚你知道不?马丽亚说知道。我说童贞女马丽亚受圣灵感应怀孕,诞下耶稣。马丽亚嗯一声,没有了回应。我扭头看到梳妆台镜子里的马丽亚正在脱衣服。那时候,小城最流行的就是组合柜,中间是梳妆台,上面嵌了一块大镜子。

我知道自己很龌龊,可还是忍不住朝镜子里看。马丽亚穿的是没有吊带的胸罩,看着惊心动魄的,像是随时会掉下来。我没有看到她的裸体,她是从睡衣里面取下的胸罩,像是知道我在偷窥。我有点心虚,翻过身假装在读《第三次浪潮》,但没用,脑子里不断闪现出她年轻饱满的半裸身体。

杨秋红当时并不知道他们团队的领袖马丽亚是来我们家找地方住的,还以为她亲民,因为意外遇到亲戚才决定留宿,很激动。我当然也不知道,几天后才听说,工商局和公安局都在找她,因为直销被全面禁止。马丽亚不敢住宾馆,今天去这家住一宿明天去那家住一宿。

知道了这层关系,杨秋红怂恿我找马丽亚借钱,说她进去早,手里得有上百万。我打过她几次电话,没人接听。后来听人说她到底没躲过去,进去了,但因为只是团队的讲师,很快又放了出来。之后很多年,马丽亚再没有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说她去了南方,也有说她跟一个男人去了北京。

教育局办公室主任的老婆找上门来跟杨秋红要钱,她借了人家两万块钱交建房集资款。我们俩因此僵了差不多半年,我没想离婚,我毕竟是学校老师,清楚离婚对孩子的影响。没想到杨秋红以为我心虚,跟母亲说我出轨在先,跟马丽亚。母亲替我圆,说我们是亲戚,不会。这个理由太牵强,反而助长了杨秋红的气馅。我后来也没有跟她分辩——这种事,讲不清的——但我因此有了离婚的念想。她根本就不该提马丽亚,人家比她大五六岁,但看看人家那身材,那气质,杨秋红哪样能比?杨秋红还说马丽亚第二天还想住到我们家,被她拒绝了,说她凭直觉判断我跟她不正常——我看她时眼里有一种很特别的光,跟我第一次见杨秋红时一样的光——她怎么能容忍另一个女人在自己面前与她的男人调情?杨秋红在滥用她的直觉,或者说她只是想找个我的错抵消一下她自己的那个错。

母亲被杨秋红说服,以为我和马丽亚真有一腿,劝我注意点,小丽那名声你又不是不知道。

2009年 郑州

正开会呢,母亲打电话,要给我送板栗,亲戚送的,吃不完。我让他们留着吃,来回跑,还不够路费。新姜下来了,母亲说,再带点红薯,还给你蒸了一锅红薯包子,早晨热着吃,方便。我说杨秋红在家,我在郑州呢。母亲警惕地问,你去找小丽?我说开会呢,一大帮老师。

我其实不知道马丽亚在郑州,母亲提醒了我。之前我和马丽亚很少联系,她给我打过一次电话,她一个侄子中招分数不够,我找校长批了条,没让他交择校费。她当时好像在珠海,没想到又来郑州了,但手机号没换。

我们开会的地方在东区,马丽亚住在北三环,好远,出租车跑了快一个小时了。我不急,时间长着哩。

那个小区不大,但绿化很好,路两边是梧桐,树叶有黄有绿。小公园里有常青的松树,不高,像栅栏。里面有很多银杏树,有的叶子碧绿,有的叶子金黄,很有层次感。马丽亚住在B区,她在十七楼电梯前等我,穿得很周正,西裤,小西装。房子不大,两室一厅,但装修得很精致。

让座,拿饮料,寒暄……马丽亚不时被电视吸引过去。几头大象正疯了一般往附近的高地狂奔,嘶吼声令人毛骨悚然,驯养者和游客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不知所措。

动物比人厉害,马丽亚说,它们有超强的预知能力。你看,这是前几年印度洋海啸前的画面。

电视画外音说,海啸并没有死伤多少动物,相反,它们还给人类拉响了警报,挽救了不少人的生命。

接下来又说到一条名叫麻黄的狗。1976年,四川平武县。麻黄是只土狗,已近暮年,平常都是一副懒洋洋的神态。那年8月,麻黄忽然变得异常精神,在院子里奔来跑去,像是在找寻什么。后来又整日整夜地哀号,不肯进狗窝。左邻右舍很快有了意见,要求它的主人处理掉麻黄。8月16日,麻黄飞奔到屋顶,疯狂吼叫,任凭主人如何训斥或鞭打,都不肯停歇。当天晚上,麻黄开始了更加疯狂的举动,用身体撞击房门。主人开门的一刹那,麻黄飞奔而入,咬着小主人的腿往门外扯拽。小主人被咬伤,主人全家追着麻黄至院内。就在这时,大地剧烈抖动,顷刻间,整个村庄都在巨大的轰鸣声中陷落下去。这就是著名的“8·16”四川松潘大地震……

我们同时舒了一口气。马丽亚关掉电视,不能让你来这儿看电视啊。

听说汶川地震时也有异象,蛇在外面跑,蚂蚁成堆,青蛙日夜不停地叫。人怎么就没动物敏感呢……

人不如動物的地方多了,马丽亚说。有的动物眼睛像雷达,夜里也能明察秋毫,你听说哪个人能?

灾难发生之前应该有什么预兆,动物能感受到,我猜。

看,学问高还是厉害。刚才电视上也这么说,自然灾害发生之前,地表会有一种奇异的气味散发出来,动物能嗅到。不光自然灾害,人祸也能预知。马丽亚说我来之前电视还讲了一个故事,说某日太守欲出城办事,狗死死咬着他的裤脚不让走。太守大怒,命人将狗绑到柱子上。等太守出门,狗咬断绳子跑出来,再次咬住太守的裤脚不放。太守意识到这不是吉兆,俯下身子问狗:“我是不是身处险境?”狗狂吠几声,随即扑向太守身边的一个随从,生生将其咬死。事后在那个随从身上搜出一把匕首,太守这才明白,原来随从被恶人买通,想趁他出城之时动手。F0C3FF2E-AF10-4176-B2EA-13349B00E34F

厉害,我感叹,真厉害。

怎么样?马丽亚指指我。

我笑,我不厉害。

马丽亚也笑,我问绿茶。

又跳跃了。我说好啊,不错。最近在做什么?

销售。她补充说,直销。

老本行啊。

她也不避讳,是。你来出差?

我说是,开会。

记得你们有个孩子,闺女还是儿子?

儿子。

怎么样?

什么怎么样?我怕她又跳跃。

学习,长相。

嗐,还用问?看看我不就知道了。我希望我们之间尽量活泼一点。

你现在学贫了啊。县里呢,听说那个牛没了?

早拆了。马丽亚说的是雕塑。县里学人家深圳,塑了几头牛,没两年就拆了,十字街太窄狭。也有说是因为新领导不喜欢牛,又笨又蠢的,让人笑。

县城还是挺有意思的。

不知道马丽亚是想起了自己在县城的辉煌还是最后那一段的狼狈。我说小县城没法跟郑州比,十几年前我来郑州亚细亚商场给老婆买衣服,服务真好啊,大冬天的,暖气又不足,人家服务员脱了衣服试穿让我看。怎么能不买呢?不买都不好意思了。这就是大城市,在县城可能吗?

现在靠那样的服务肯定不行了,马丽亚说。

屋里没有男人的痕迹。我问,姐夫呢?

不知道在哪儿,她笑。离了。

她忘了我知道这事。

我结过两次婚,她说,不算老家那次。

啊,还不算老家那次?我说我也差点离了,我还像十七岁那年一样,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每次我们闹离婚,杨秋红都会说,是的,我不年轻了是吧,成黄脸婆了不是……当年你追我的时候我可是又鲜又嫩的。

马丽亚并没有劝我安心。婚姻就是这样,你不能以当年来要挟对方,当年你在你们同龄人中确实好,但后来人家都在进步,变更好了,超过你了,你还那样,人家肯定会变心。

是啊是啊,人家都比她好了她还原地不动。我附和道。

先前的那两个男人,她说,共同点是都比我小,一个小了四岁,另一个小了九岁。

我比她小三岁,我想。

我可不是你要的人!马丽亚像是看穿了我的心思。

我不敢看她,眼睛虚虚地瞅着手里的绿茶。

她大笑。笑罢,又说我怎么会跟你生活在小县城里呢。

也是,就像我想象不出她洗衣做饭的样子。

跟我在一起,她还没停止笑,只不过没先前厉害了,你可能会老得更快。

乘电梯下楼吃饭时,电梯里只有我们俩。我太不安分,她说,太喜欢折腾,一般人都受不了。

吃饭的时候又问,知道翡翠不?

我说知道啊,玉石,很珍贵。

她嘁了一声,我们直销顾问的等级。你不懂。我现在就是翡翠级,每年都有一次免费出国旅游的机会。但我不想再做了,想转行。

转到哪一行?我配合地问。

开个融资公司,执照快办好了。

又是我不懂的。

就是放贷。

高利贷?话一出口我就后悔了,她肯定觉得我还像原来那样傻。

国家允许民间资本流通起来,她解释,我得抓住机会。人啊,对生活一定不能将就。

马丽亚后一句的感慨又跳跃了。我不费脑筋想了,我们真不是一路人。

吃罢饭我没再上楼就告辞了,我不能在她面前老像个小孩。坐在出租车上我没来由地笑了一下,司机看看我,没敢问。我太可笑了,来的路上还在想,跟马丽亚见面会拥抱,接吻,做爱,虽然没有哪先哪后的计划,但肯定都会有的。结果呢,一个都没有发生。

2017年 丽江

有一天早晨——也不早了,都快十一点了——儿子起来没顾上洗脸,王新瑞,咱们去丽江吧。我说干吗,想见你马姨?他说反正早晚要见的,我查了一下,丽江最近一直二十五度左右,正好消夏。

儿子上的是三本。他小的时候,我从来没强迫他学习,从来不要求他考多少名。上到初中,诸事还是我们商量——他的事大多由他自己拿主意。成绩自然不好,杨秋红上门骂过我两次,好在我们离了,骂也没用。再说了,我是正儿八经的老师,教育孩子比她专业。我其实也急,心里急,但和儿子在一起照样跟哥们儿一样。到了高三,儿子发力,高考离二本只差了一分。大学开学,杨秋红来送他,我笑,儿子提前一天跑了。杨秋红骂我根本不像做父母的样子,我觉得我像,教会孩子独立,这正是最好的父母应该做的。

马丽亚的手机一直没换,生意人嘛,断不了与外面的联系。我们联系并不多,有了微信才算多一点——也不多,就是看看彼此的朋友圈,随手点个赞,偶尔会发现对方在哪儿,吃什么,跟谁在一起之类的信息。某日她发了一张白云的照片,文字是“闲如空中一停云,静若人间一栖鹰”。停云好,我上网搜,没有这样的诗句。给她留言,好诗,谁的?她发了个笑脸,自己的。我不信,她没有这样的文化底蕴。后来又看到她的朋友圈,一个空荡荡的秋千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中,我问,度假?她说是,长假。我問什么意思,她又回,在丽江开了家客栈。为什么?我老是问这么傻的问题。她打了个笑脸,累了。

因为是红眼航班,到丽江的第二天我起得很晚。让人惊掉下巴的是,儿子已经坐在当院的石桌旁了,对面是马丽亚。我看看表,还不到十点。

喝什么茶?马丽亚问我。

我说我不懂茶。

儿子说,王新瑞肠胃不好。

那就喝普洱,熟普。马丽亚从桌下拿出一个茶饼。

有没有选好学校?马丽亚问,这应该是他们刚才正在聊的话题。

选好了,这个专业,同济是最好的。儿子说。

我说我们谈过这个,可他目前就读的学校不行,考同济会吃力。

喜欢就不怕吃力,马丽亚说。F0C3FF2E-AF10-4176-B2EA-13349B00E34F

我尝了一口茶,没感觉。

马姨,你是不是天生就对财富敏感?

马丽亚愣在那儿。

儿子之前对马丽亚的认知都是从我这儿获得的。你马姨是个很传奇的人,她文化程度不高,但每一次新浪潮她都能立在潮头上。传销来了她抓住了,等国家禁止时人家已经挣得盆满钵满;直销刚一准入,人家就投身其中;还有融资,外面刚有资金链断裂的消息人家马上收手,钱赚了,风险也规避了……

有些领域,确实得有天赋,我说比如写作。

嗐,马丽亚这才恍然大悟,我算什么啊?根本不值一提。

马丽亚的手机响。指云寺,对……普济近些,各有各的特点……嗯,供七盏吧。按说一盏、七盏都行……好。

怎么样?挂了电话,马丽亚问。

我说还好吧。我是真不懂茶,还好只是一种礼貌。

马丽亚说,我说的是手机铃声。

我哦了一声,马丽亚还是那么跳跃。

没听过佛教音乐吧?马丽亚说,《大悲咒》。

你信佛?我問。

算不上信——不过,人总得信点什么吧?《大悲咒》是通天彻地的,你一念,一切鬼神也都要合起掌来,跪那儿静听你念诵。

我说有信仰是好事。

马丽亚给我们添茶。有时候我也跟朋友一起去教堂。

基督教堂?儿子信手翻开马丽亚从桌屉里拿出的一本画册。

我最喜欢这张,马丽亚说。

我凑过去看,一个女人抱着一个婴孩。《圣母玛利亚与亚恩温德》。

达·芬奇真伟大。马丽亚说她不懂画,但是看着抱着耶稣的玛利亚被他画得像个真正的人,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神,就觉得画家伟大。

你这样,一会儿耶稣一会儿菩萨……

儿子说,都是假的。

什么是真的?马丽亚说,它们假不假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我的心是真的,见菩萨真心进香,见耶稣真心祈祷。

太阳进院子了,我们回屋里。他们搬椅子挪凳子,我在努力回想在哪儿见过马丽亚这一身白底碎花的长裙。直到晚上上床睡觉时我才想起,那个长裙在某个时期多次出现在我梦里,华服重曳,华贵的宫门……我没有跟正在复习准备考研的儿子讲,只在心里感慨,谁能相信马丽亚就是那个曾经伤心得伏到一个少年肩膀上哭泣、后来又成功纵横商场的女人?

丽江很小,也就那几个景点,不久就转完了。马丽亚说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景点你们没看,儿子说不可能,他在网上搜过,稍微有点名气的都看过了。马丽亚笑,丽江的云你们看过吗?

她说得对,丽江的云真是最重要的景点。

那也是马丽亚陪我们看过的唯一的一个景点。虽没有诗意盎然的停云,但飘来飘去的云更是千姿百态,像一幅流动的画。整个下午我们都躺在二楼的秋千上,马丽亚指着远方说,看,东边那儿,好浓啊,很有质感,像不像大集体时仓库里的棉花?好想念小时候爬棉花垛的时光,柔软得像上好的绸缎,像妈妈的怀抱。儿子说像高原,后面仿佛藏满了天兵天将,神秘莫测。我说像草原,白云像一片一片的羊群……

后来我们都很少说话了,大家都静静地仰望着。一片淡蓝色的云,像水面,把白云从中间折成倒影。有一坨,像一头浮在水中的牛,脖子完全浸入水中,只有头和身子上面的一小部分露在外面。有些云,迎着日头的部分被映成金黄色,晶莹剔透。过了一会儿,在日光映照下,又变成了淡黄色。透过那些淡黄,还能看到小小的阁楼,夸张的飞檐。一眨眼,牛似乎又变幻成了人间炊烟,浮在半空中,一动不动,异常诡异。

当天晚上我收到了竞聘校长的通知。我没跟他们讲,随便填了表交上去。副校长我已经做了八年,做梦都想当校长,毕竟,高中是全县文化最高的地方,既能光宗耀祖又能亮亮拳脚,让人知道自己的能量。前途光明,但路途艰难,还有两个副校长也符合竞聘条件,我得跟他们比荣誉,比业绩,比考核赞成票……

我和儿子后来又去学了纳西手鼓。儿子比我学得快,当天就打得有模有样了。我学了三天,也算有了节奏感。儿子说,丽江之行好,又多了一门手艺。

组织部通知我去谈话也是晚上,马丽亚正带着我们在外面吃烧烤。经过组织考核和学校推荐,我已被任命为新任校长,就剩这最后一个谈话程序了。我说抱歉,我在外面,回不去,只能后天。我没说明天要去看一场纳西鼓乐表演,这个理由他们不会接受。

马丽亚说遗憾,时间太短,丽江的美不是旅游就能感受得到的,得住下来慢慢体会。

回去后才明白,我这个校长其实是捡来的——另外两个副校长用力过猛,找人说情,相持不下,又相互揭短,主管部门很失望,排除了他们。

责任编辑:杨 希F0C3FF2E-AF10-4176-B2EA-13349B00E34F

猜你喜欢

丽亚小丽母亲
商量
How to Use the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in English Teaching of Ethnic Group Students
我的莫丽亚
给母亲的信
小财迷
要笑一整天
武大十大
Method of military software security and vulnerability testing based on process mutation*
Immobilization of Papain in Biosilica Matrix and Its Catalytic Property*
悲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