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他一个“安全基地”
2022-04-29李同归
李同归
读了高丽媛所写的《陪读中学会陪伴》一文,深受感动。作为军人,她为了工作,只有周末轮休才能回家;作为妈妈,她对孩子的成长倾注了母爱和心血。令人欣慰的是,通过阅读,通过母子间的互动,母子俩也都体验到了幸福。
从这篇细腻的文章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在父母对孩子教育中的一些心理学原理。
从胎教说起
心理学家们曾做过一项科学实验。把准妈妈(孕妇)分成三组:第一组,让准妈妈听舒缓的轻音乐;第二组,让准妈妈听由电台主播录制的童话故事;第三组,让准妈妈自己给腹中的胎儿读童话故事。所有准妈妈每天进行同样时长的胎教。等孩子出生满月后再进行测试:让婴儿含一个内置导线的奶嘴,这样婴儿咬奶嘴的频率、力度等客观物理指标,可以在显示装置上实时记录下来。结果发现,第三组胎教的婴儿,在听到妈妈讲故事的时候,咬奶嘴的动作最为强烈。
得到这个实验结果的原因,目前还在争论中。但大多数研究者认为,相比前两组,第三组准妈妈在胎教时自己给腹中宝宝讲故事,母亲的气息、腹部振动等变化,可以通过脐带传递给胎儿,让胎儿有这种身体记忆。因而,婴儿出生后依然能够感知到这些信息的变化,从而导致强烈的咬奶嘴反应。
文中有个颇具画面感的细节——孩子趴在妈妈腿上,妈妈一边在他的屁股上打拍子,一边念诗,孩子表现出很享受的样子……在进行胎教时,这样的场景应该是很常见的,准妈妈有节奏地轻抚腹部,和腹中的宝宝喃喃细语……
儿童的依恋与探索行为
估计很多妈妈都和该文作者有同样的感受:学龄前儿童,简直就是个“精力无比旺盛、一刻也不停歇的淘气娃”。对于好不容易有个周末或休假机会的军人妈妈而言,可能更希望宝宝能够安静、乖巧。但现实是,这一阶段是儿童探索欲最旺盛的时期,孩子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对孩子的成长极为重要,也是培养孩子兴趣爱好的重要基础。
作者描述中的儿子正处在这一阶段,他的探索行为在一定程度上通过阅读展示出来:涂画、识字、把书上的内容背下来“哄妈妈”,甚至把妈妈当成“最好玩的‘玩具”……相关探索行为都是在父母身边完成的——这是儿童在与父母互动的基础上,形成的一套与父母保持亲密的行为系统,也是孩子形成良好安全感的重要体现。
母亲的情感可利用性与儿童依恋
很多心理学理论认为,婴儿有一种本能的社会行为,那就是需要与照顾者(通常是母亲)建立持久的情感上的联结,即和母亲建立起一种强烈的依恋关系。儿童的依恋经历,也会对其日后的人格形成发展和人际关系起到重要的作用。
儿童依恋的形成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母亲的情感可利用性正是其中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当孩子需要母亲的时候,母亲能够及时出现并提供帮助,是儿童形成安全型依恋的基础。
作为女军人,作者“不能每天陪伴年幼的孩子”,这或许是许多“军妈”的真实写照。但孩子“反而十分亲近和依恋我”,这得益于孩子的依恋形成过程中,妈妈的角色并没有缺失。除了日常生活中孩子的奶奶和爸爸承担了照顾孩子和亲子互动的角色之外,作者有时间就对孩子进行积极有效的陪伴,也起到了作用。这种情感可利用性,体现在她和孩子的相处过程中,能够积极地启发、引导孩子,而不是代替孩子做事情。孩子不喜欢“读书机器人”,而是反复要求妈妈给他读书,也是基于这样的原因。尽管妈妈读得可能不如机器人“好听”,但在和孩子的互动中,妈妈能够觉察到孩子的表情,根据孩子的反馈调整语速、语音、声高……这些都不是机器人能够做到的。
母亲的情感可利用性还表现在帮助孩子调节情绪。只有那些安全型依恋的孩子,才会把他们的喜怒哀乐在母亲面前真实地表现出来。文中描述孩子“竟试着向我表达他的情绪了”,这就是不错的亲子关系的体现。
很多年轻妈妈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孩子在自己身边玩耍时,会突然叫一声“妈妈”,当你转头看过去时,发现孩子头也不抬,依旧专心地在玩他的玩具;但如果你不理睬他,小家伙会嘟囔一句:“妈妈,我刚才在叫你呢!”——这是孩子确认自己存在“安全基地”、确认依恋对象在自己身边的典型场景。文中孩子“越是看你的注意力不在他身上,就越是要吸引你的注意力”,也是同样的道理。
母亲的反应敏感性与儿童依恋
反应敏感性是指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母亲能够非常敏锐地觉察到孩子发出的信号、能够很快对这些信号进行合理的解释,并通过适当的行为满足孩子的需求。
从文章可以看出,和所有军人一样,作者对不能经常陪伴在孩子身边有许多愧疚。她即使“身心俱疲”“饱受摧残”,也要和孩子“斗智斗勇”,回应孩子的需求,没有因为好不容易休假却受到孩子的“干扰”而一味发脾气。她看似为了“偷懒”而想出各种方法来“对付”孩子,但实际上这些做法起到了激发孩子自主意识的作用,并且还高质量地完成带孩子阅读的“任务”。她能敏锐地意识到孩子的识字能力在提高,并鼓励孩子表达,有意识地拓宽孩子的视野……
在对孩子的教养过程中,母亲的这种反应敏锐性,会让孩子形成“我自己是可爱的、我是有价值的”这种自我模型,以及“如果我向他人求助,别人肯定会支持我”“我信任他人”等积极的他人模型。这恐怕也是文章作者感到“一个爱表达、会表达的孩子,心理也一定会更加积极阳光”的主要原因吧。
最后,再简单分析下父亲在孩子依恋形成中的作用。尽管很多人认为,父亲在子女的儿童阶段可能只是扮演着玩伴的角色,但心理学家仍然认为,孩子和父亲也能形成良好的依恋关系。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如果父亲能够像母亲一样发挥情感可利用性和反应敏感性,那么他也可以成为孩子的依恋对象。文章写孩子父亲虽然只是“寥寥数笔”,但能够看出他是一个对“带娃”乐此不疲、积极陪伴孩子的父亲——无疑也在日常中对孩子产生了正向影响。
2022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随之,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会更多被广大父母所认识。正如文章作者所说,“其实孩子也像一本书,需要父母慢慢阅读”。相信只要能够给孩子提供一个坚强的“安全基地”,孩子这本书,父母就能够读得懂、读得好。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作者为本社特聘心理专家)
编辑/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