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孙权劝学》悟语文之美

2022-04-29屈方方

秀江南 2022年9期
关键词:吕蒙鲁肃真性情

屈方方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它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实。《孙权劝学》一文出自此书,且被录入七年级下学期的统编教材,这样就最大限度地使国人可以读到此文,领略到二千年前的古人之智与一千年前的语文之美。

作为史传散文,《孙权劝学》继承了“左史记言,右史记事”的传统,以言写事,推动情节的发展。正如班固在《汉书·艺文志》所说,“古之王者,事有史官,君举必书,所以慎言行、昭法式也。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帝王靡不同之。”

首先,《孙权劝学》中多人物对话的语言描写(全文117字,其中人物的语言有75字),充分体现了文章“以言写事,推动情节发展”的特点。文中的人物对话有四处。前两处是孙权劝说吕蒙学习的语言,包含了孙权劝吕蒙学习的原因和怎样劝学成功的具体细节;第三处是鲁肃对吕蒙学习成果的赞扬,“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最后一处,吕蒙学习后对自己的认识,对鲁肃赞扬自己的回应和打趣。孙权劝学这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等情节的发展就主要在这几句话里展开。

其次,细读这些语言描写,还能深入地了解当时人物活动的情形,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感知这篇文章的文学色彩。以孙权劝学的语言为例进行分析,摘录如下: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第一句话,孙权劝学中包含了两个内容:一是孙权要求吕蒙学习,二是孙权要求吕蒙学习的原因,即吕蒙只有学习才能适应现在的职责。其中孙权要求吕蒙学习的态度坚决、语气急切:首先用了两个“不”字连用的双重否定句—“不可不学”表明态度,再用感叹号加强语气。细读这一句语言描写,一位迫切需要自己属下学习的君主形象如在眼前。

接着,当吕蒙以军中多务推辞后,孙权先用了一个反问句“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表明自己的立场,语言中的不满夹杂着君主不可动摇的权威,又用“但”字缓和了这种谴责的语气,具体明确自己对吕蒙提出的适切的学习目标:不是“治经为博士”,而是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之后,孙权联系自身经历,以自己学习中收获益处进行劝说,理由充分,极显真切之意,让吕蒙没有理由反驳。面对一位年龄比自己还长的武夫,孙权或许只能用这样的语言才能起到真正的劝诫作用。在孙权迫切、商议、再坚定的语气变化中,我们读出了孙权对吕蒙的期许、批评等复杂的情感。

最后,集文学、史学于一身的史传散文《孙权劝学》,在叙事方面表现出“言简意丰”“一字见义”的特色。所谓“言简意丰”即用非常简短的词句,表现出更为丰富的意思。例如,当吕蒙答应学习之后,文中就用了四个字“乃始就学”进行叙事。至于他是怎么学的,学的什么具体内容,文中都没有交代,但我们可以根据下文鲁肃赞赏他学成之后的神态和语言描写进行推测。鲁肃称赞吕蒙的语言是“卿近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我们知道,“才略”的意思是才干和谋略。结合《三国志·吕蒙传》的相关文字(见下文),这里的“才略”具体指对抗关羽的先见意识和考虑好的五个策略。联系前文,孙权劝吕蒙学习,只是让他学习历史“见往事耳”,能够见多识广,而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吕蒙不仅仅了解了历史,在具体战争问题上还能够出谋划策,大大超过了孙权的预期。从中可以看出,吕蒙学习后不仅把历史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经验,而且还学会灵活运用,可见吕蒙学习的天赋之高。当然从另一个角度,也读出了孙权之善劝以及他的知人善用。

《孙权劝学》被编入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这个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群星闪耀”—通过讲名人故事,引导学生感受名人风采,感受名人的非凡气质,唤醒我们对理想的憧憬和追求。这个单元中的人物无论是功勋卓著的科学家—邓稼先,还是充满爱国热忱的民主战士—闻一多,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一代君主孙权,他们的身上既表现出了品格之高,又表现出了性情之真。通过了解这些人物的经历和杰出贡献感受他们的崇高品格,是我们了解人物形象时需要重点把握的,这些品格之外的性情之真,却是需要我们细思量的。以下就谈谈《孙权劝学》中人物形象的真性情。

《孙权劝学》中有三个人物,孙权、吕蒙和鲁肃。孙权(182年—252年)字仲谋,三国时期孙吴的建立者。吕蒙(178年—219年)字子明,东汉末孙权手下的将领。鲁肃(172年—217年)字子敬,东汉末年杰出的战略家、外交家。从年龄大小上看,鲁肃最长,其次吕蒙,最后是孙权。

先看文中的孙权形象。在吕蒙“当涂掌事”时,他劝说吕蒙要去学习,“不可不学”的语气坚定、急切。“蒙少不修书传,每陈大事,常口占为笺疏。”(《三国志·周瑜鲁肃吕蒙传》),从以上吕蒙年轻时不学习经传书籍,每当陈述大事时,经常口述让人写奏章的细节可以看出:此时,吕蒙当权、管理国家大事,孙权劝说他加强学习,既是为治理国家的全局考虑,又是对他悉心培养,委以大任的需要,乃是合情理之事。可是,吕蒙却“辞以军中多务”。孙权虽贵为君主,面对吕蒙的推辞,他没有气恼,而是表现出睿智的君主风范。他首先推心置腹告诉吕蒙,读书的目的不是让他“治经为博士”,而是“涉猎,见往事耳”;接着又现身说法,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劝导吕蒙—“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整个劝说的过程,情辞恳切,娓娓道来,表现出一个真诚对待下属,具有长者风范的君主形象。在三国纷争的战乱年代,孙权能认识到加强文化学习对于军队建设和治理国家的重要性,足见其高瞻远瞩的谋略,实属不易。而且,在用人上重视真才实干,愿意提携、培养人才,此乃孙权之真性情也。

再看吕蒙。《三国志·周瑜鲁肃吕蒙传》记载“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也。少南渡,依姊夫邓当。当为孙策将,数讨山越。蒙年十五六,窃随当击贼、当顾见大惊,呵斥不能禁止。数岁,邓当死,张昭荐蒙代当,拜别部司马。”从吕蒙的成长经历来看,他没有读书的背景,而且从小就表现出好勇的一面。当我们读到“蒙辞以军中多务”来拒绝孙权劝学时,就似乎能理解吕蒙的推辞原因了。吕蒙推辞时具体是怎么说的,文中并没有直接交代。但我们仍能从转述的文字中读出吕蒙当时的豪爽之气(并不考虑他拒绝的是自己的上级),不遮遮掩掩,有话直说。但当主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进行劝说之后,他觉得孙权说的确实有理。文中也没有交代他心理的转变,立下的决心。直接写道“乃始就学”。他立刻就去学习了,关键是学习的效果还非常好。这从下文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时大惊的语言可知。原文曰:“及鲁肃过寻阳,与吕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从中我们可以读出,吕蒙虽不爱学习,但一旦答应要学习之后,就说到做到,不迟疑,不阳奉阴违,还努力把答应的事做好。而且后文中,当鲁肃称赞他不再是“吴下阿蒙”时,他还半开玩笑地说“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一个具有武将之风且率真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这都是吕蒙的真性情。

最后来看文中的另一人物:鲁肃。当时鲁肃无论是在年龄上,还是在职位上都高于吕蒙。文中从“及鲁肃过寻阳”到结尾处“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的内容,在《三国志》中有了详细的记述,原文如下:

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这段文字补充了鲁肃经过寻阳时,决定去见吕蒙的原因;还补充了鲁肃与吕蒙“论议”的具体内容。结合这段内容,我们对鲁肃过寻阳的这个事件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对鲁肃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也就更为全面。“肃意尚轻蒙”是鲁肃对吕蒙最初的态度,但当他见识过吕蒙的才略之后,他心胸开阔,不吝惜自己的赞美,一改之前的态度,真切的称赞吕蒙。“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的动作和“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的语言,让我们读出了鲁肃好结交才杰的性格,而且“英雄不问出身”,并不因为吕蒙的过去而否认他现在的才略。更为难得的是,他还放下自己的身份,专程拜访了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好友才离开。这些都表现出了鲁肃的真性情。

时势造就英雄。但是,在那个战乱纷争的三国时期,我们不得不说,正是孙权、吕蒙、鲁肃品格中的真性情,在历史上演绎了一段美好的佳话。从某个角度上来说,正是他们,用其高尚的品格、用真性情书写了三国时期吴国历史中的一段辉煌。

“传者,转也;转受经旨,以授予后。”出自刘勰《文心雕龙》的这段话意思是说史传以讲述历史的方式来阐发历史事件中隐含的经世致用的意义。从史学的角度看,《尚书》作为记言之祖,主旨在于总结上古成功的典章制度和先王的政德功绩,即“疏通知远”的“书教”目的。在《春秋》里则用“一字褒贬”“微言大义”的“春秋笔法”表现出来。《孙权劝学》作为史传散文也继承了历史的余绪,其叙事简略,就是因为古代史官注重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历史对于后世的镜鉴作用。司马光在编纂此书时的目的就是“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世之得失”,宋神宗则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将此书定名为《资治通鉴》。《孙权劝学》作为其中的一篇,司马迁将其编入其中的目的应是:像孙权这样善劝、善于处理君臣关系的君主,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吧!由此,文章的初衷并不是有意识地追求叙事的效果,不是塑造典型丰满的人物形象,但我们却能在人物对话的描写中感受到人物的生动、文章的意蕴,这应该就是《孙权劝学》作为史传文学的魅力所在吧。

(作者单位: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学院附属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吕蒙鲁肃真性情
乱世豪杰
跟真性情的人在一起
跟真性情的人在一起
屡建奇功的吕蒙
吕蒙自强不息
鲁肃的深谋远虑
吕蒙白衣渡江
“三国”朋友圈演绎真性情
三国军师争锋之鲁肃:三国最被低估的富二代
假天真抑或真性情——婴宁形象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