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郭氏夫人陈昭墓志》考略

2022-04-29张文文

秀江南 2022年9期
关键词:郭氏篆书墓志

张文文

唐《郭氏夫人陈昭墓志》,唐显庆五年(660年)正月十九日葬。《郭氏夫人陈昭墓志》志文15行,满行15字,共234字,正书。志长35cm、宽36cm。有志盖,并有四字篆书“陈君之志”。志石四面无装饰图案。志文只对志主做了简要的介绍,并无实质的陈述。整体书法风格成熟稳重,有唐四家之风,表现出唐代楷书的发展流向。本文通过字例分析和书法风格研究展现出初唐楷书书体逐渐走向成熟的发展趋势,为研究唐代的书法艺术提供了十分有价值的实物资料。

唐《郭氏夫人陈昭墓志》共234字,对研究初唐时期的楷书书法演变以及初唐楷书名家书风影响有重要的价值。章法平正,字体遒丽瘦劲,端庄秀丽,从侧面表现了唐代楷书的发展流向,展现出初唐楷书书体逐渐走向成熟的发展趋势,为研究唐代的书法艺术提供了十分有价值的实物资料。

《郭氏夫人陈昭墓志》是近年来出土的一方唐朝时期重要的墓志。载录于《新中国出土墓志》,内容记载的是志主陈昭生平事迹。据墓文对志主陈昭家世进行分析,其祖父陈蕃,在隋为朝请大夫、尚药奉御、阳夏郡开国公。志主父亲陈谊为皇朝游击将军。陈昭在大唐显庆四年岁次乙未闰十月十二日己酉亡于自己家中。以五年岁次戊申正月十九日庚申葬于洛阳邙山。

历史社会背景

《郭氏夫人陈昭墓志》于唐显庆五年(660年)正月十九日葬。唐朝贞观五年,唐太宗李世民册封李治为晋王。之后,由于皇太子李承乾谋反被废等一系列事件,晋王李治被唐太宗李世民下诏册立为皇太子。到了贞观二十三年(649年),皇太子李治即位,史称唐高宗。

永徽之治是在唐高宗李治的统治下出现的一段盛世,在他的统治下,唐代社会在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都有所进步,天下大治,有贞观之遗风,称为永徽之治。唐朝永徽元年(650年),唐高宗李治册立原配王氏为皇后,封庶长子陈王李忠为雍州牧,唐将高侃擒获车鼻可汗,平定漠北。永徽三年(652年),武则天被拜为二品昭仪。次年,房遗爱、高阳公主、薛万彻等人谋反,密谋拥立唐高宗李治的叔父荆王李元景为帝,之后房遗爱、薛万彻等人被处死,李元景、高阳公主等人被逼自杀,吴王李恪因得罪长孙无忌,也被杀,李治的皇位得到巩固。唐高宗李治决心废黜王皇后改立武则天为皇后,受到了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的坚决反对,于是李治和武则天为了实行计划开始进行拉拢大臣活动,以此获得大臣们的支持。唐朝永徽六年(655年),唐高宗李治册立武则天为皇后。之后,大臣褚遂良死于爱州。而长孙无忌在黔州(治所在今四川彭水)被逼自杀。唐朝显庆五年(660年),因唐高宗李治身体不适,武则天开始参与国家大事。

唐初,文学正处于由汉魏向盛唐发展改革的初级阶段。在文学走向繁荣的过程中,从精神层面上可以发现,初唐文人士大夫开始展露出昂然的人格精神,而这正代表着初唐时期文学体系的灵魂。而这种精神体现在墓志铭中,就是对“人”的突出书写和塑造。这便是刊刻《郭氏夫人陈昭墓志》时所处的社会背景。

志主陈昭身世

根据墓志释文,墓主人陈昭,字质,河北芮城人。祖蕃,为隋朝请大夫、尚药奉御、阳夏郡开国公。朝请大夫是一个中偏下的散官官阶,没有任何实权。尚药奉御,为尚医局的主官,正五品下。阳夏郡,隋开皇三年(583年)废。父谊,为皇朝游击将军,为武散官,正六品上。由此可见志主陈昭的家世并不显赫。

墓志文化内涵

《郭氏夫人陈昭墓志》其中蕴含的问题包括几个方面。一是墓志中对志主的简述于研究唐代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二是可以从志盖上的篆书为切入点研究唐代志盖文化。

墓主陈昭生活在唐初,历经贞观、永徽、显庆。唐朝时期墓志铭数量繁多,墓志文化兴盛。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在唐代众多的墓志铭中涉及女性墓志范畴的也不在少数。一般情况下,墓志铭的书写是基于志主亲属的嘱托而作,因此我们观察志文内容可以发现其中会有许多褒奖赞美的辞藻,对于志主进行了一种形象的塑造和烘托。从另一方面讲,我们可以把这种烘托看作是一种软规范和软约束,在潜意识中树立起模范,是当时应有的美德和品质。虽然可能与现实生活具有一定的差距,但从侧面也可以看出文人士大夫对传统女子有着怎样的期待,这其实也是一种规范行为。如志文中对陈昭的描述“夫人继此芳猷,少遵礼让”,就可以看作是对志主陈昭的一种形象塑造。

唐朝在中国书法史上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在帝王的推崇和众多书法家的努力下,书法事业蓬勃发展,蒸蒸日上。各个书体发展迅速,同时篆书也得到了复兴。碑刻书法多是以楷书、行书为重点,篆书在秦代后逐渐衰败,到了隋代,篆书在当时已经成为古体字,除了在碑额和志盖上偶尔被使用,接近于消亡。到了唐代,各个篆书名家努力复兴篆体,在这一时期,墓志盖篆书书体出现的数量大幅猛增。此外,此方墓志的篆书志盖方面我们可以先从历史背景入手,唐代开始进行科举取仕,并对书法事业格外重视,人们渐渐有了学习书法的意识和觉悟,当时的文人已经渐渐掌握《三体石经》《说文解字》等字书上的篆书。这种情况的出现,就为唐朝篆书的逐步复兴打下了基础。此方墓志铭志盖上的四字篆书“陈君之志”,毫无装饰,可以看出它是汉魏篆书艺术的延续和发展。上面的篆书是以小篆字形为基础,直接进行书写,自由随意,没有装饰化用笔出现,线条虽流畅却较粗较重,书写感强烈,可以看出它已经逐渐摆脱了装饰化倾向而开始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体系。线条粗重这一表现也是为了平衡无装饰所带来的空间的空泛感。

唐《郭氏夫人陈昭墓志》书写于唐高宗显庆五年,为唐代初期墓志。志文字体为楷书。《郭氏夫人陈昭墓志》书法遒美圆劲,沉着稳健,闲雅端正,结体疏密相间,内紧而外松,开合有致,平正收放中有清逸俊朗,中正平和中有奇崛内敛。用笔方圆兼备,自然随意,结字规整,刚柔并济,呈现出一种舒雅自然、淡雅婉丽的态势。受唐朝初期的书风影响,但同时具其书法特色,书风成熟,风格独特,本文对此方墓志进行自身书法字体分析。

以下从独体字和合体字两方面进行墓志字例分析,对志文中独体字、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全包围结构的部分字例进行逐字分析,从而来尝试总结此方墓志书法的艺术风格特点。

观墓志中独体字,从“人”字的起笔和收笔处可以体现出典型的墓志书法的特征,切刀下笔,极具棱角,呈方形,撇画由粗至细,末尾处出锋。主笔画顺势而下,体态端正严谨,笔画舒展。观察“申”字,“日”字部分起笔偏圆,外部形状呈梯形,上宽下窄,线条的中段变化丰富,或由粗到细,或由细到粗,变化多端。转折处连接偏细,方折而有棱角。在“日”字中,我们可以明显地观察到线条是富有内涵的,内容丰富,并有一定的斜势。用笔方圆转化灵活,空间合理,字形结构成熟稳重,严谨工稳。“己”字,轻重对比强烈,上部分稍圆起笔,转折处也偏圆,用笔轻盈跳跃。而主笔画加重,含蓄严谨,在独字中也形成了丰富的字内对比,增添了艺术特色。从“月”字的外部形态来看,字形偏长,出现方头切笔和有棱角的转折,线条匀称,内部的两短横形成比较均匀的内部空间。结字紧密,规范庄重,用笔朴实,厚道严正。

在左右结构字体中,“河”字是典型的左右结构,左高右低,整体字形偏扁,有斜势。三点水较为规范,右边的“可”字,横画细,下部分用笔较重,轻重对比明显。“口”呈倒梯形状,上宽下窄,具有典型特征,整体结字内部收紧,中宫紧密。观察“私”字,整体用笔稍圆,多圆头起笔,收笔变化丰富,或圆或方。结字右高左低,重心平稳。用笔厚实朴拙,转折处偏方,整个字形呈方形。在“野”字中,可以发现竖画偏重,较粗,横画中段变化丰富,整体字形左短右长,左边的“里”字整体较重,右边部分则书写灵活,轻盈灵巧,转折偏圆,主笔由粗至细。“洲”字,左重右轻,偏旁三点水较为厚重,偏圆,用笔沉着。右边的“州”字则用笔轻盈,变化丰富,三个竖画的中段变化各有不同,或末端,或中间。整体字形呈扁状。在“相”字里,字形呈现左高右低的典型特征,线条变化丰富,多是由粗至细,有斜势特征。结体紧密,空间收紧,方正谨严,用笔遒劲朴实。

上下结构中,从“墓”字的外部形态观察,为上收下放,上紧下松,上窄下宽。上部分收紧,下部分的撇捺打开,主笔突出,中宫收紧,呈长方形,内部空间紧密。“岁”字的斜势明显,字形上窄下宽,上部分的“山”字收紧,上宽下窄,下半部分主笔突出,线条丰富,由细至粗,结体茂密。“第”字用笔方圆兼备,起笔或圆或方,线条的中段变化富有内涵,或是由粗至细,或是由细至粗。用笔沉着稳健,方正典雅。“萦”字上半部分较细较轻,下半部分较为厚实,用笔沉着劲朴,结体内密外疏,内紧而外放,方正端庄。观察“蕃”字,草字头的横画细挺,且收笔处有顿笔出现,下半部分收紧且主笔突出,用笔古朴自然,落落大方,字形呈长方形,挺劲平正,质朴端雅。

观察全包围结构“国”字,作为全包围结构,内部轻外部厚重,用笔遒劲端雅,方正端庄,凝练含蓄;结体在平正中有一定的斜势,呈现出朴实的风貌特征。

唐代是墓志发展的繁盛时期,大一统的实现更加促进了墓志的发展。《郭氏夫人陈昭墓志》志文为楷书,通过对独体字、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全包围结构的部分字例分析,在独体字例字中发现,起笔和收笔处有典型切刀下笔,极具棱角,体态端正严谨,笔画舒展,线条的中段变化丰富,或由粗到细,或由细到粗,变化多端。转折处连接偏细,方折而有棱角。字形结构端稳,中宫收紧,结字严谨紧凑。左右结构字体左高右低,有斜势。轻重对比明显。整体结字内部收紧,中宫紧密。整体用笔稍圆,多圆头起笔,收笔变化丰富,或圆或方。用笔厚实朴拙,转折处偏方,线条中段变化丰富。上下结构用笔古朴自然,落落大方,字形呈长方形,挺劲平正,质朴端雅。斜势明显,字形上窄下宽,主笔突出,线条丰富。上半部分较细较轻,下半部分较为厚实,沉着劲朴,结体内密外疏,内紧而外放,方正端庄。全包围结构字体内部轻外部厚重,用笔遒劲端雅,方正端庄,凝练含蓄。结体在平正中有一定的斜势,呈现出朴实的风貌特征。

墓主陈昭历经贞观、永徽、显庆三个时期。通过研究查找此方墓志相关文献可了解当时社会人们的生活状态,唐代出土的墓志数量可观,在这些大量的墓志中,一些志主为女性的墓志铭出现,这为研究唐代女性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以及状态提供了十分有价值的实物资料。从书法艺术风格分析的角度出发,《郭氏夫人陈昭墓志》书风成熟,字体秀丽端庄、工稳有度,可考察到初唐时期楷书的兴盛状况以及洛阳地区的书法风气,通过对该墓志书法艺术的分析和学习,可提高书法审美和创作水平。同时在观察《郭氏夫人陈昭墓志》志盖时,以志盖上面的篆书为切入点研究了唐代志盖文化,篆书在秦代后逐渐衰败,到了唐代,名家努力复兴篆体,在这一时期,墓志盖篆书书体出现的数量大幅猛增。唐代开科举取仕重视书法,篆书成为当时唐代文人的技能之一,使得唐代出现篆书志盖有了可能性。总的来说,此方唐《郭氏夫人陈昭墓志》属于已经比较成熟的楷书,在有唐代初期书风的同时也具有自身的特点所在。这样看来临摹《郭氏夫人陈昭墓志》不失为学习书法艺术的一个好途径。

作者简介:张文文,女,汉族,河南洛阳人,西安工业大学中国书法学院,硕士,研究方向:美术学。

猜你喜欢

郭氏篆书墓志
阿堵物
张晓东《篆书国有岁以团扇》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辽耶律公迪墓志考
鲁大东篆书苏轼“人生十六乐事”
南阳出土两方唐代墓志
邓石如篆书《唐诗集句》
太皇太后要跳楼?
清代篆书第一人
——钱坫
郭子仪孙女:身处皇家,哪有岁月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