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是路途 相同的是终点
2022-04-29于路
于路
有这样两个人,他们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书法家,一个叫祝允明,另一个叫文徵明。这两个人生活在同一时代、同一地区,都是明代苏州地区的文人,他们还是彼此的好朋友。如果你听过“四大才子”的故事,或许就立刻能联想到他们的形象。他们二位与唐寅和徐祯卿的故事被写成文字、拍成电影,成为妇孺皆知的“四大才子”。他们二人生活的时代、环境都相同,但个人的成长路径却大相径庭。今天,我们就讲一讲祝允明和文徵明殊途同归的成长之路吧!
我祝允明文思泉涌,少年成名!
说起祝允明,你可能感到陌生,但是说起祝枝山,你可能會觉得似曾相识。其实,祝枝山就是祝允明。祝允明因为右手上生了六根手指,乐观的他便以这个别人看来似乎是缺点的特征给自己起了“枝山”“支指生”“枝山居士”等雅号,大方地告诉别人自己身体的不完美。
当时的吴门,有两个著名的书法家,一个是徐有贞,另一个是李应桢。祝允明是徐有贞的外孙,又是李应桢的女婿。可谓家学渊源极为深厚。祝允明年轻的时候书法学外公,写得比较严谨,后来主要学习岳父,写一笔奔放的大草。祝允明从小便受到外公的熏染,后来又跟当地许多名士有所往来。祝允明自幼就表现出不凡的艺术天赋,被誉为“神童”。他5岁就能写一平尺大小的大字,9岁就能写诗,稍年长便能博览群书,写文章有奇气,每每在宴会上当场奋笔疾书,思若涌泉。
青年时期的祝允明一方面受到王鏊、沈周、吴宽、朱存理等人的熏陶,另一方面与唐寅、文徵明、都穆等人为友,互相酬唱,书画往还,在良好的艺术氛围中不断进步。
然而不幸的是,才华横溢的祝允明在科举中屡屡失意,努力考完乡试中了举人的他却怎么都挤不进进士的榜单。可谓是在人生的前半段顺风顺水,而到了一个瓶颈期之后则再难有大的突破,郁郁不得志。正德六年(1511),已经52岁的祝枝山再次踏上赴京赶考的路,这次他与儿子祝续一起,最后他自己名落孙山,但儿子却登进士第。三年后,55岁的祝允明最后一次应考仍不理想,自此便放弃了考试,改拟就谒选,被任命为广东兴宁知县。嘉靖元年(1522),祝允明称病辞官回到了家乡。
我文徵明开蒙虽晚,但我努力!
作为好友的文徵明幼年时远不如祝允明那么聪明,相传,9岁时他连话都说不清楚。文徵明同样出身名门,他的父亲文林是成化八年(1472)的进士,担任过温州太守。聪明的祝允明被卡在了进士榜单之外,不那么聪明的文徵明更是连乡试都考不过。从26岁算起,一直到53岁,文徵明共考了10次,最终也不得不放弃考试。
尽管小时候不够聪慧,但文徵明学习非常刻苦。同样因为家庭的关系,文徵明19岁时拜著名画家沈周为师学画,22岁跟随祝允明的岳父李应桢学习书法,26岁跟随曾高中状元的吴宽学习文学。老师都是顶级的名师,文徵明又异常刻苦,所以尽管没有考中乡试,但他的诗文书画已经让他名满天下。后来,苏州巡府推荐他参加吏部的考试,通过后被授予了翰林院待诏之职。任职几年后,他也辞官回到苏州,依靠售卖诗文书画为生。
文徵明学习非常刻苦的一个典型事例是他能写精致、娴熟、一丝不苟的小楷。在当时,一手端正的小楷是每个读书人的必备技能,但文徵明能把小楷写到名动海内的程度,证明了他的技艺之纯熟,已然超尘拔俗。直到晚年,90岁的文徵明还能写蝇头小楷,人们都称赞他是“神仙下凡”。现在我们能看到的《离骚经》,就是他83岁时的小楷作品。
尽管文徵明的天赋不如祝允明,但他通过自己的刻苦练习,成为了吴门书派和书法史中的闪光点。《书林纪事》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文徵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这就相当于一天要写一万个字啊!他之所以在诗文书画等方面成就斐然,一个最大的原因就是他的勤奋,可以说他是一个靠功夫取胜的艺术家。学习书法是需要刻苦练习的,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文徵明19岁时,他的字曾被置为“三等”,从那时开始一直到他90岁去世,他一直执笔不辍,正是通过勤奋刻苦,他才取得了后来的成就。
人的成长之路就如攀登一座高峰,从诞生之日起便开始逐级攀登阶梯,祝允明和文徵明以顽强的意志和超人的毅力跨过命运中的坎坷,以不屈的意志排除了每一个路途中的障碍。任何挫折与失败都阻挡不了他们攀登的脚步。尽管祝允明和文徵明的成长之路并不相同,但他们勇于攀登的精神,终使他们各自的人生走向了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