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乡村建设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路径研究
2022-04-29钱思雯秦柳青
钱思雯 秦柳青
摘 要 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数字乡村建设能有效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弥补城乡“数据鸿沟”,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更有利于实现“五治融合”的基层治理目标。以常熟市古里镇坞坵村为代表的苏南农村,在数字乡村建设上起步较早,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并将特色文化与基层治理有机融合,形成数字乡村建设的“坞坵经验”。深入推進数字乡村建设工作,应强化乡村特色与区域协同的融合,推动技术整合与基层实务的统一,并在开放包容的基础上实现多元共建。
关键词 数字乡村;基层治理现代化;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2019年《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为中国乡村数字治理做出顶层设计,明确了数字乡村建设的目标任务。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以数字化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当前乡村治理的重要课题。
一、数字乡村建设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内在机理
数字乡村治理的根本目标在于通过推进乡村网格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转型,回应农村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各类挑战与农民群体对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
(一)数字乡村建设是弥补城乡“数字鸿沟”的有效路径
长期以来,在城乡二元分化格局下,农村人口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农村信息基础设施较为落后、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相对滞后,“数字鸿沟”生动体现了数字经济时代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现状。以数字赋能解放和发展乡村数字化生产力,加快城乡要素流动,有利于缩小城乡数字差异,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此外,城乡数字治理软硬件环境也存在比较大的差距,导致城乡社会数字化治理水平差距明显,进一步拉开了城乡差异。数字乡村建设须充分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化工具加快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才能有效缩短城乡治理中的“数字鸿沟”。
(二)数字乡村建设是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有效手段
群众需求当前有了新的表现形式和表达渠道,需要推动基层治理理念和方式不断变革,精准识别群众需求,迅速回应群众关切。鼓励村民积极使用APP、小程序,通过政务平台的“在线办理”“网络办理”等各类数字化方式,畅通民意表达渠道,打通乡村服务“最后一公里”,有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同时,提升基层服务的主动性、创造性,以“数字乡村一张图”为核心,将群众教育、医疗、就业等信息纳入数字平台,主动提供民生服务,真正把群众最需要的事办成群众最满意的事。
(三)数字乡村建设是推动农村“五治融合”的有效助力
数字乡村通过打造公共数字平台,不仅有利于推动村务公开、村“两委”透明运转及村民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的有效实现;而且推动了异地村民“虚拟在场”,强化村民自我认同,在村务的参与程度上实现由“冷漠”到“热情”的转变。在村级公共事务的运行中,通过“随手拍”等方式,形成“村民反映—迅速反馈—事事落实”的正向激励效应。通过数字乡村建设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重塑政府与乡村的社会关系,通过数字技术与网络平台,建立起政府、村庄、村民之间的直接联系,让政治、自治、德治、法治乃至智治在数字乡村“一张网”上充分融合,提升农民的获得感。
二、数字乡村建设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常熟实践
常熟市以“千村美居”工作为统领,创新开展以先锋领治、村民自治、履约法治、乡风德治、数字智治为基础的融合治理,以“数字智治”推动数字乡村建设向纵深发展,采取“网格化巡查、数字化赋能、精细化管理”的方式,深化“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在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理中的具体运用。坞坵村位于常熟市古里镇东南,面积7.06平方公里,共有946户农户。坞坵村积极在数字乡村建设领域探索,开发乡村印象、基础要素、党的建设、民主公开、产业发展、智慧治理“六位一体”的“数字坞坵平台”,通过扇动“云翅膀”,用数字点靓“稻香村”,成为苏南地区数字乡村建设领域的“排头兵”,实现了“一串数字治乡村”的美好图景。
(一)党建引领数字乡村建设,让乡村治理“活起来”
基层党组织是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常熟市通过“智慧党建”GPS管理平台,在各行政村全线开通“e阳光”微信公众号,不断推进村务公开。借助数字系统对党务工作、党员信息、党员活动等进行公示,实现党务工作信息化、党员活动便捷化,提升党建引领和党建服务能力。以坞坵村为例,村里5个党支部分布在合作社,创新“支部+合作社”有机结合形式,基层党组织建立在产业链上,“三会一课”、党建活动等重点工作从“线下”搬到了“线上”,农忙耕作时,全村161名党员也能随时学习、交流。
在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坞坵村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带头作用,注重实用惠民,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通过打造出租户信息登记、动态智慧积分、“随手拍”等多个乡村治理实用应用场景,构建面向农业农村的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切实提高了治理效能。通过“支部+合作社”的组织模式创新,助推数字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此外,坞坵村用物联网技术重塑了现代农业生产流程,创新探索“数字+水稻”综合种养新技术模式,采用无人农机、水肥灌溉及食用农产品电子合格证等高科技手段,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率、品牌质量及亩均产出。坞坵村又以“智慧垂钓”等创新数字手段打造农文旅综合体,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实现了“数字+文化+旅游”有机融合。此外,还通过“海棠铺子”平台,聚合优质农特产品,链接大客户采集、社区团购等通道,真正做到惠农惠民惠企。2021年,村级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达1927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4万元,让村民真正共享数字乡村治理成果。
(二)群众参与数字乡村建设,让乡村治理“热起来”
坞坵村首创3D建模系统,让每一位访问系统的用户都能获得沉浸式体验,实现信息公开、数据共享、信息监管与联合惩戒,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数字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建立涉农信息普惠服务机制,推动乡村管理服务数字化,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方式,提供跨部门、跨层级、跨领域的集成政务服务,大幅度削减事项办理的人力物力成本,真正做到“让群众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获得村民一致好评。“云端沟通”推动了治理主体间的及时高效交流,充分调动了群众参与数字乡村建设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乡村治理真正“自下而上”地开展起来。
目前,坞坵村的智慧治理系统形成了微网格治理、随手拍和家庭积分管理三大模块,其中,微网格治理模块将全村35个自然宅基细分为104个微网格,由海棠管家总负责,下设卫生、文明、违建、调解等专职管家员,针对不同任务系统自动派发至相应海棠管家以及专业管家,云端任务具体落实到人;在随手拍模块,村民可通过手机端拍照、录像或录音等方式,反映村庄环境问题;家庭积分管理模块以考核村民宅前屋后环境卫生为主体,包干公共区域、美丽庭院等为加分项,推动村民形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大家的事情一起干”的良好氛围,调动村民参与热情。此外,村民可用积分兑换相应物品,每月考核公示,形成比学赶超的文明乡风。通过便捷的参与方式、快速的反馈机制、有效的激励手段,激发村民参与数字乡村治理的热情,让海棠管家成为“服务者”,村民成为乡村治理的“主动力”。
坞坵村的党务、政务、财务在数字乡村“一张网”上全面公开,形成农民群众和上级部门等多方面监督体系。突出医疗、教育、养老的便民性,村民通过预约关怀服务,即可享受全科社工的上门服务和照料。通过系统发布疫情相关的通知、消息,村民可及时了解疫情防控动态并获得反馈。通过大数据与网格化结合,将村域人居、生态环境融入网格治理,提升乡村治理“精准度”。
(三)文旅融入数字乡村建设,让乡村治理“动起来”
坞坵村注重突出地域特点和乡村特色,将“稻文化”“白茆山歌”“红色精神”等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要素融入载体建设中,打造以“禾美坞坵”为代表的苏南地区农耕文化聚集地,进而将乡村风貌、传统文化搬上云端,通过虚拟现实、移动终端等应用,让乡村文化资源在更广泛的层面实现数字化。深挖农耕文化、书香文化,从“一粒米”中延伸出农业的丰收、旅游业的兴旺,着手打造坞坵“稻”乐园,探索具有坞坵稻文化特色的农文旅综合体,打造乡村旅游产业链。以坞坵垂钓中心为例,垂钓者在享受“渔之乐”的同时,还能通过“数字治理”享受到“科技垂钓”特色体验,如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自动提醒垂钓者垂钓时长、精准记录垂钓者当天“战绩”、实时掌握钓到的品种和重量等,鱼塘管理者也能第一时间了解到需要补充哪些鱼类。
坞坵村还紧抓新形势下市场对绿色农产品的需求,持续开展稻田综合种养等新品种、新模式、新技术的示范推广,积极探索优质大米市场化、品牌化开发,打造“坞坵”系列品牌。积极推进集体农场建设,聘用职业农民开展工业化农业生产,米业合作社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的发展格局。通过将农村文化、品牌建设融入到数字乡村建设中,形成有文化标识特色、有产业深度联动融合、农民获得合理收益的乡村旅游产业链。
三、数字乡村建设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的优化策略
数字赋能社会治理是推动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以坞坵村为代表的苏南农村率先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挥信息技术驱动力量,不断探索数字治理新路径。同时,也面临着如何有效利用技术、通过数字赋能实现乡村跨域治理和动态聚类整合治理等新难题。
(一)保持乡村特色,推进区域协作
数字乡村治理建立在对本村实际情况基础上,充分挖掘本土资源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必须与当地农民、农业、农村开展实质性的互动,真正发挥治理效用。数字平台建设打破了乡村治理时空分离的局限性,改变了乡村治理的空间形态。但随着数字乡村的不断发展,农村人口的大量流动,势必面临乡村跨区域治理问题,需要在省级层面加强不同平台、系统之间的数据整合,“自上而下”打通各区域、各部门的“数字孤岛”,让数据在更广的范围内流动起来。通过打通数字乡村在省级层面上的“大平台”,保留每个村在数字治理方面的“自留地”,让基层治理在更广的维度上高效运转。
(二)加强技术整合,融入治理实务
在数字乡村建设过程中,技术与业务不能“两张皮”,需要进行较好的融合。要进一步打破数据壁垒,优化整合各类政务服务资源,化解治理难题。应当加大引才力度,提升基层人员待遇,让更多复合型人才扎根基层。基层干部也要主动突破认知障碍、积极培养数字观念,让数字技术更好服务到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工作中来。此外,数字乡村的呈现载体应当更直观、形象,让普通村民能够“零门槛”参与数字乡村治理,让数字在“治理端”与“受众端”无障碍流动。
(三)强调多元共建,确保开放包容
从数字乡村建设主体维度来看,需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村民主体力量,积极引导企业、公益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到数字乡村治理中来,创新上述各类主体合作参與的模式,更好发挥各方协同作用。不断提升农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村民数字治理的参与程度与热情,真正成为村务管理“主人翁”。同时,对村中老年人、贫困者、残疾人等予以更多关心与照顾,在服务界面、操作流程等方面提供更切合弱势群体需求的路径,进一步消弥城乡“数字鸿沟”。整合村民不同治理需求,精准纳入到数字乡村治理的目标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沟通服务。同时,数字乡村建设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数字平台应进一步提升透明度和共享度,以开放、互动的方式解决群众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冠群,杜永康.技术赋能下“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构建——基于苏北F县的个案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21(5):124-133.
[2]唐京华.数字乡村治理的运作逻辑与推进策略——基于“龙游通”平台的考察[J].湖北社会科学,2022(3):52-58.
[3]王薇,戴姣,李祥.数据赋能与系统构建:推进数字乡村治理研究[J].世界农业,2021(6):14-22.
[4]赵成伟,许竹青.高质量发展视阈下数字乡村建设的机理、问题与策略[J].求是学刊,2021(5):45-52.
本文系2020年度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共享金融理念下江苏相互保险发展路径研究”(编号20FXD001);2020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大数据视野下相互保险模式转型的实证研究”(编号2020SJA1409);2022年常熟市社会科学应用研究课题“数字乡村建设赋能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路径研究”(编号Cs202227)的阶段性成果。
(钱思雯系常熟理工学院副教授、博士;秦柳青 常熟市古里镇人民政府)
【责任编辑: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