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桐柏英雄

2022-04-29李天岑水兵

时代报告·奔流 2022年2期
关键词:李健

李天岑 水兵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国作家加缪,其作品《西西弗的神话》云:“以鄙视的态度,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命运。这样一趟趟上山下山,如果说有些日子是行走在痛苦里,也有可能走在欢乐里。”

走在痛苦里也好,走在欢乐里也好,真实活着的人生,每一步都是自己的。

所以,诸神啊,你尽管嘲弄推石上山的西西弗吧,你说他一无所成,可是“这块石头的每一颗粒,这座夜色弥漫的高山每道矿石的闪光,都单独为他形成一个世界。推石上山顶这场搏斗本身,就足以充实一颗人心。”

西西弗是幸福的。

——题记

序言

“高手在民间。”

千百年来,民间总是用它质朴的方式,像大地一样默默奉献着,从而发生了许多让人心动的故事或者闪光的事迹。

山乡奇人奇事多,总让人震撼、感动,耳目一新。

从南阳到桐柏,走现代的高速公路,只有一个钟头的车程。从桐柏到埠江再到付楼,也只有近四十分钟的车程。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要翻山越岭,涉水爬坡,没有十天半月的工夫,难以抵达这片美丽的地方。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迷人的土地,也是一片红色沃土,一个出英雄的地方。时代大潮中,从城市到乡村,从乡村到产业,处处呈现出时代的脉动,处处迸发出奋进的力量。大地如画,天然成趣,如果能竖立起来,一定是一面别具风格的壮丽风景墙。

这就是桐柏,一块状似祖国版图,横立在伏牛山和大别山之间,地理单元上被单独定为“桐柏山脉”的豫南宝地。

——女娲曾在这里补天,盘古曾在这里辟地,大禹曾在这里导淮治水、锁蛟淮源。盘古山、淮源地、太白顶、水帘寺,层峦叠嶂;淮河千里,淮水滔滔。这里,构成了中华民族开天劈地和大禹治水神话传说的滥觞。

——再翻开历史册页,桐柏虽是个小地方,却总是英雄辈出,故事常新。其创造力和生动性总像文学中的皇冠——史诗般地巍峨壮丽。

早在五六千年前,这里已有人类聚居,从商周至今,时光和故事如逶迤淮河,波涛汹涌,浩浩汤汤。

三国的金戈铁马中,桐柏人魏延曾是西蜀叱咤风云的大将军,他随诸葛亮多次北伐中原,战功卓著。但他秉性如钢,不拘小节,善于大刀阔斧,长于奇兵取胜。蜀国六出祁山攻伐曹魏时,他建议从斜谷出奇兵,直取魏兵老巢,可一生谨慎的诸葛孔明太过缜密和固化,不能听取魏延的计策,结果损兵折将,无功而返。后人根据魏兵部署揣测,如果魏延的建议被采纳,若一战制胜,重创魏国,三国历史或许会被改写。可惜历史不能假设和倒转,后人空留遗憾。

历史行走千年,1925年,桐柏县就建立了南阳地区第一个党组织;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中原局在这里成立,是 3个中央级、6个省级、9个地级、12个县级党、政、军领导机关所在地。刘邓大军曾在这里驰骋,1.2万名革命先烈忠骨在此埋葬。他们犹如一颗颗星、一盏盏灯、一簇簇火,光耀天空、烛照大地,激励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照亮淮源大地伟大复兴的光辉前程。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由小说《桐柏英雄》改编的电影《小花》中的插曲,唱响大江南北,至今,“妹妹找哥泪花流”仍在几代人的感情深处回旋;桐柏,是英雄的故乡,是革命的摇篮,是被鲜血染红的老区。

如今,红色土地上又长出一朵壮硕的时代之花——“新桐柏英雄”李健。

2018年10月16日,埠江镇付楼村党支部书记李健作为全国三名基层残疾人脱贫代表之一,应邀参加了国务院新闻办举办的中外媒体记者见面访谈会。2019年5月16日,李健被授予“全国自强模范”。2020年11月24日,李健又被評为“全国劳动模范”。

当雄壮的人民大会堂响起嘹亮的国歌,当习总书记挥手向一个个国之劳模致意时,李健又一次泪湿眼眶。他想起一年前,习总书记接见残疾人全国自强模范,在一一握手祝贺问候时,到了自己面前,总书记伸出的右手猛然停顿了片刻,接着,总书记换成左手,用厚实温暖的手握着了另一只布满疤痕粗糙的手。那一刻,总书记百忙中亲民敬人的细节,那双宽厚的手传递过来的暖流,让李健不由得泪流满面。左手和右手,右手换成左手,看似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却真切地体现了一个大国领袖的风采和对人民关心、敬重的风范。我们自强不息的英雄们热血沸腾,精神的力量瞬间战胜肉体因残疾带来的卑怯和不适!李健即刻想:我一定要自强奋进起来,当好村支书,带领好乡亲们致富奔小康,因为我们背后有伟大的祖国。

李健,何许人,何种背景,短短时间,能从千千万万普通农民中脱颖而出,成为“全国劳动模范”;他又有何种超人能力,从万万千千残疾人中成为“全国自强模范”——“双料”劳模,国之榜样。

这是两块金子般的国级荣誉,沉甸甸、厚实实的,无数人一生难得一次,可李健两年得了两次,这荣誉背后,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2021年金秋十月,我们走近了这位新时代的模范人物。

那天,阴沉的天空飘着零星小雨,阵阵秋风带着丝丝寒意,可付楼村党群服务中心会议室内却群情高涨,人人忙碌着。

在南阳市七次党代会上,市委书记朱是西再三嘱咐各级党员干部,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确保脱贫攻坚成果不倒退,乡村振兴结硕果,美丽乡村建设之花常开不败。

开完会刚回来,李健顾不上回家看一眼,直接到村委对全村脱贫边缘户进行全面排查。我们走进会议室,桌子上地上都铺满脱贫户入户核查表、收入核查表、贫困户档案,高瘦、黝黑的李健来回巡看,手在材料里扒拉翻看着,一只空袖管随他晃来晃去,让初见他的人不禁心头一酸。

见到我们,李健连忙解释道,开几天会,手和腿脚都不方便,还没检查完。“这条腿是取右腿和腰部的骨头再造的,走路多了,或遇到雨天,就又胀又疼。”李健用力捶打着不听使唤的左腿。

我们撸起他的裤管,看裤管下的双腿真是触目惊心——严重畸形,布满疤痕。

“工作慢了,工作慢了……”李健似有不甘和歉意。我们却瞪大了眼睛,异常震惊。

站在村委门前空旷干净的广场上环视四周:高规格现代化的香菇种植大棚在村部周边落成,像一个个大培养箱和孵化室,种植的香菇飘来鲜嫩的菇香;不远处的果园里引种的黄金梨系列远看已是硕果满枝,秋风中发出诱人的甜香;园中的荷塘鱼塘水光潋滟、荷叶田田,引来天空中无数的白色水鸟儿细雨中蹁跹起舞,叫声清亮;村部北面是一排排的蔬菜大棚,远看去拱形的支架下面像一片片碧绿的海;再细看村部,村“两委”办公楼、党群服务中心整齐洁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八个红色大字醒目耀眼;门前广场上国旗飘扬,紧邻的村史馆白墙黛瓦,在秋天的氛围中,庄重朴素,倒影如画。

真是恬静美丽的乡村!

一、平凡的付楼村

看似平凡的村庄,往往藏龙卧虎。

看似没有故事,往往故事很精彩。

平凡的付楼村,有着不平凡的传奇。

付楼村位于桐柏埠江镇东北部,这里是河南湖北两省交界,四县交接,俗话“三不管”的地方,这里没有特别的自然条件,浅山丘陵过渡地带,农耕文明时代,贫穷而落后。

据说,付楼原先叫傅楼,一个姓傅的有钱人家,看到这个地方地广人稀,人们朴实中带着彪悍,都是种地的好手,就通过各种关系住进了傅楼,并盖起了二层小楼,这在方圆数里内都很出名,傅楼就此得名。后来,傅楼的主人去世了,儿孙辈也慢慢成为这里的村民,那时没文化的老百姓叫着叫着,让有文化的人一写,就变成现在的付楼了。

付楼村距镇政府4.5公里,辖 6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549 户1912人,总面积3.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965亩,地貌以丘陵为主,属北亚热带季风性大陆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小麦、水稻、玉米、豆类、红薯为主要农作物,香菇、黄金梨为主要经济作物。

付楼村历史悠久,清朝时期隶属平氏保,1942年隶属玉皇庙十六保,1947年隶属桐柏八区周岗乡,1955年隶属安棚中心乡,1976年隶属栗楼公社,1983年隶属栗楼乡,1985年至今隶属埠江镇。

付楼行政村因村委会所在地付楼村而得名。中国共产党张岗地下支部于1927年在付楼村建立,与桐柏县中共中央中原局,豫鄂边省委,七七工作团,中共桐柏区党委、行署、军区机关等120余处革命遗址,共同成为桐柏红色文化的组成部分。

走进付楼村村史馆,我们看到这些大事记:

1937年,中共地下党组织创办学校,以学校为掩护,开展工作。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在留守干部老魏和老哈带领下开展剿匪除霸斗争。

1950年,建立了周岗乡卫生所。

1950年6月,付楼村积极响应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开展为国家捐款活动,为三年经济恢复工作作出贡献。

1951年,响应党中央号召,刘明相、刘修点、刘明德、贺金荣、孙贵斌五名同志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

1954年,周岗乡合并为张楼乡,后成立红星高级社。

1957年,红星高级社经合并,为张楼高级社,6月,分离为张岗中队,后更名为周岗大队。

1976年,付楼大队隶属栗楼公社。

1979年,改造瓦房23房间振兴付楼小学,开设5个年级,招收学生160名。

1982年,清修堰塘12个,修建水渠4000米。

1984年,女青年张永梅、张永珍、张书云自费建起6间草房,成立了付楼村敬老院。其先进事迹被撰写为散文《三颗芳心》,特号发表在《河南日报》上。

1988年,开坡挖地320亩,种桑养蚕。

1990年,新建村党支部、村委会办公楼投入使用。

1996年,建成500米张岗商贸街,供销合作社、菜市场、公共食堂、小吃部、医药门市部、卫生所等,一应俱全。

1996年,村党支部书记张荣霞带队,参加桐柏县淮源风景区旅游公路建设。

2001年,修建农村道路4500米。

2004年,打深水井13眼,建立自来水塔两座,解决了500多人的吃水难和230亩稻田灌溉困难问题。

2008年,硬化修路3000米。

2009年,建成村级敬老院。

2011年,村部改建为上下10间的两层楼房,付楼小学新建教学楼。

2017年,建成村党群服务中心及文化广场。

2017年,成立金芙蓉生态农场,带动12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

2018年,村党支部、村委会、村监委会进行换届。

2018年4月21日,李健竞选村支书,高票当选。

2018年,建成15亩香菇示范基地,成立犇鑫养牛合作社,建成村扶贫就业车间,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35户83人的就业问题。

2018年,8口堰塘清淤,硬化道路8000米,打灌溉水井32眼,建成3个供水站,解决了全村农田灌溉及人畜安全饮水问题,。

2018年10月16日,支部书记李健被评为“全国自强模范”。

2019年5月16日,李健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接见。这一年,李健相继获得“南阳市劳动模范”“南阳市岗位学雷锋标兵”称号;新建村卫生室及公厕。

2020年,新建香菇基地1处,建设高标准香菇大棚23个,种植香菇规模达20万袋。

2020年,新建游园1处,新建村史馆1座。

2020年,参加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付楼村普查登记443户1938人。

2020年,23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841人全部脱贫。

2020年11月24日,支部书记李健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再次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接见。

2021年,村党支部、村委会、村监委会进行换届,李健全票当选党支部书记并兼任村委会主任 ,同时开启付楼村“三委”五年任期新征程。

再看付楼村在几个历史节点处的党支部书记任职:

1959年11月,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七中全会精神,历经变革的付楼大队正式成立,村民张金坡成为首任付楼大队党支部书记。

1975年,随着栗楼人民公社的成立,付楼大队脱离安棚人民公社,1976年村民张录义当选为大队党支部书记;

1978年村民付家旺当选为中共付楼大队党支部书记;

1983年撤销栗楼人民公社改为栗楼乡政府,撤销付楼大队建立付楼村村民委员会,付家旺成为首任中共付楼村支部书记;

1985年村民张永长当选为村委会主任。

此后,付楼村党支部、村委会按照基层党委、村委选举办法,依法依规进行选举,走上稳定健康发展的道路。

付楼村2014年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村,确定187户629名贫困人口,2016年实现整村脱贫,2020年,23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841人全部脱贫。现在,正行进在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奔小康的新征程上。

一座村庄之所以美丽,是因为传统和现代交融绘就的色彩迷人;一座村庄之所以动人,是因为勤劳和奋进创造的故事感人。

付楼村自汉代成村以来,世世代代秉承淳朴、勤劳、节俭的民风,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自力更生,奋发上进,涌现出诸多的先进典型和模范事迹,用新时代的崭新画笔,勾勒出今天付楼村“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乡风纯”的秀美画卷。

付楼,无疑是美丽的。

在这块乡风民俗人情丰厚的大地上,付楼村正在生发出翻天覆地的变化,凤凰涅槃般的巨变。

付楼村的“领头雁”、一村之长,今年50岁的李健就出生在这里。

他家祖祖辈辈都是付楼村民。家中兄弟姊妹六个,因为伯伯在李健幼时就外出了,后在山西定居,两个女儿也一直留在李健家中。加上伯家这两位堂姐,李健兄弟姊妹共八人,李健排行第六。

在李健的记忆中,童年时家里非常穷,兄弟姊妹八个和父母、爷奶住在一起,除了种庄稼,没有别的营生,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童年都在饥饿中度过。那时,李健时常在心里想:能吃饱多好啊!李健至今记得,弟弟出生时母亲坐月子,家里搅点鸡蛋面汤给母亲喝,没等放凉,一转眼几个孩子就偷抢着喝光了,最后母亲只能用开水涮涮锅底来充饥。

后来,爷奶去世,几个姐妹相继出嫁了,哥哥们也分门另过了。李健和父母、有智障的小弟生活在一起。

母亲6年前去世了,现在家里六口人:父亲、弟弟,李健夫妻二人和两个孩子。李健的父亲今年80多岁了,因大腿骨折行动不便;妻子患有慢性病,中风以后,成了一个半身不遂的人;还有一个从小就智障、生活几乎不能自理的二级残疾弟弟。两个孩子,大的已在外上大学,小的仍在上中学。

在李健没有伤残以前,凭着乡下人的吃苦耐劳,他们家的生活与普通人家一样平淡却有希望。父母还能劳动,上地除草,培土,栽秧苗。妻子勤劳能干,屋里屋外收拾得干净利落,一日三餐,饭菜做得可口而营养。两个孩子,一男一女,健康活泼,聪明可爱,每天背着书包蹦蹦跳跳地去上学,学习成绩也很好,不用大人操心。李健本人身体健壮,不但有力气,脑子也灵泛,是种庄稼的一把好手,那些庄稼被侍弄得完美且旺盛,一派生机盎然。而且李健好交朋友,仗义大方,乐善好施,村里谁家有了困难,二话不说,出力出钱。除了种地,他还有一技之长,是村里的电工,也是村里的能人。标准的农家生活,虽不很富裕,但小日子也过得有模有样,滋润而甜蜜。

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谁也没有想到,一刹那间,他成了一个缺胳膊少腿的残疾人——

二、生还奇迹

这天是2011年12月30日,再过一天,就是阳历新年了。

为迎接新年,让乡亲们过一个安宁祥和的春节,李健和工友一起在村里检修变压器。那天风特别大,刮得树枝、电线呼啦啦响。吃过午饭,李健和工友扛上梯子干活,当把梯子靠在电线杆上准备上去检修时,铝合金梯子不停颤抖摇晃,看着同事缩手缩脚、胆怯害怕的样子,一向胆大的李健大声地说:“我上去!”凭着年轻自信和技术熟练,李健在同事惊惧和诧异的目光中爬了上去。一阵大风袭来,李健脚下一抖,眼看着要随晃倒的梯子一起掉落,下意识让他伸手想抓些什么,可一下子便失去了知觉,吓傻的工友忙乱中踢翻梯子,李健随着梯子摔在地上。

“此时他头盔冒着白烟,右手、左腿都着了火,哧哧作响,瞬间,他一条腿发黑的骨头露在外面,上面的肉都没了。”

“出事了,出事儿!电打死人了,电打死人了……”工友带着哭腔大声地呼喊。就近干活的乡邻赶紧跑过来,看到这一幕,人人都胆战心惊。他们立刻把李健送到当地医院,医生看着李健已经成了这副模样,根本无从下手去抢救,无奈地说没有抢救的希望,不敢接收,叫拉回去。一边的同事乡邻面面相觑,急得眼泪都流了下来。

昏迷的李健在病房外的走廊上躺了几个小时,空气里弥漫着烧焦皮肉的味道,来回经过的人都不敢直视这骇人的惨状。得知消息的家属急忙赶来,悲痛欲绝,打听到南阳的南石医院烧伤科条件好,或许有一线生机和希望,家人们迅疾把李健送到南石医院进行抢救。面对如此严重的病情,医生只让他们先交了400元住院费。后来,李健才知道,医生认为他的伤势太重,生还希望渺茫,第二天就有可能被拉走了,交400元只是对家人的一个安慰。

“我时而昏迷时而清醒,看见自己右胳膊都是黑的,彻骨的疼痛令人难以忍受。感觉自己正承受着炼狱般的折磨。惊恐、绝望!”这些感受经常在李健片刻清醒的大脑盘旋,可随后想得更多的是:“我走了,家人怎么办啊?”强烈的求生欲望和对家人深深的眷恋,让李健顽强地从深不可测的鬼门关走了出来,也打破了医生“头天拉来第二天拉走”的预言。

面对生死劫难,顽强的精神和毅力有时可以创造奇迹。

在家人的一再要求下,会诊确定手术方案,医生们下定了决心。经过八次手术的救治,李健暂时脱离生命危险,却不得不截掉右臂。他的左腿因为皮肉血管严重损伤坏死,营养无法输送,按医生的建议也必须截肢才能保命。

“我已经截了一条胳膊,如果再截掉一条腿,那不就完全废了,手不能拿了,腿再不能走,我往后还能干啥,像个植物人般的活死人一样,活不能干,生活不能自理,还净给家里添麻烦,活着有啥意思?”坚决不让截腿的李健,在南石医院住了8个月后,转院到了洛阳正骨医院。

左腿肌肉大都被烧掉了,只能把双腿捆绑在一起,把右腿的皮肉组织嫁接到左腿上,抽取腰部和右腿的骨头再植入左腿,让左腿再造重生,之后再将两腿生生分开……整整两个多月,李健绑在一起的双腿不能动,除此之外,更大的考验是李健要求做手术不用全身麻醉,清醒着做。为什么?回想时,李健情不自禁地眉毛一皱,心酸地说:“身体残了,脑袋不能也残了。为了尽量减轻对大脑伤害,做手术我坚决要求局部麻醉,疼一点算了,不能憨傻。”医生固定好他的身体,让他咬紧纱布,手中握个东西,才开始手术。“咯咯”的锯骨头声音在他耳边回响……“那些声音啊,至今想来仍让人不寒而栗!”

古代有关云长刮骨疗毒,那是条件所限。而李健为保证清醒的头脑不做全麻,这得忍受多大的疼痛,得有多强的毅力,才能让脆弱肉体战胜天大的困难!

“生命奇迹、精神潜能,不可估量,不可估量……”医生们摇着头感叹。

住院两年左右,李健出院回家时,医生断言:“你能活下来已经是个奇迹,往后能站起来就不错了,走路绝不可能!”

三、“我一定要站起来!”

“人的不幸是一种历练,其实也是一笔财富,从某种意义上说,应当感谢命运赋予的种种苦难。”

——李健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往往是不平常之人,也是成就英雄的前提。

回家后一年多的时间,李健躺在床上不能走路。每当夜深人静时,凄凉像无边无际的潮水涌过来,他沮丧而孤独地躺在黑暗里,常常不由自主地喃喃自语:“一直跟着我的小弟是个残疾,老父亲年纪也大了,儿子女儿都正在上学,要是我走不成路,干不成事,一家老小咋办?”一想到这些,勇气就萌生了出来,力量就涌现了出来。“我要站起来!”从那时起,他就咬着牙每天坚持拄拐锻炼。

最初,李健怎么都站不起来,残疾的腿根本不能自主支配。他就拄根拐杖,利用拐杖的支撑慢慢地站起来,慢慢地立定。每一次站起,左脚脚尖一落地就疼得钻心,无法站稳,一次次重重地摔倒在地。不知道摔了多少跟头,晚上睡觉时身上青一块紫一块,那些伤痕的颜色醒目地印在皮肤上,又在时间的流逝里变淡。慢慢地,毅力成就了奇迹,有一天,李健摇摇晃晃完全站了起来。

那天,阳光格外明媚,他的脸庞被光照得温暖而光亮。李健左胳膊架住拐,又试着左脚着地,猛然间,他感觉有些力气,在妻子的辅助下,挪动了几步,走到了屋外。阳光下的李健,又看到了崭新的世界,希望再次升腾,他喜悦得像个孩子。

然而,当他把能站起来的情况和主治医生沟通后,医生却给他泼了一盆冷水:“你这是假站起,偶然因素;就是再锻炼,再恢复,最多也只能到马蹄脚那种程度,一点一点往前挪,想要像正常人一样,不可能!就算能走,也是一辈子离不开拐杖走。”

听了医生的话,李健有刹那间的不自信抑或绝望:“现在一只胳膊没了,如果腿再不能走,今后自己还能干啥,还得治疗花钱,净给家里添累赘,这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可从小倔强的他又想到:自己上有老下有小,是家里的顶梁柱,如果自己倒下了,这个家不也就完了,无论如何不能倒下,他自己给自己信念。

强大的意志力和清晰的现实,让李健再一次勇敢而坚定地选择:活下去,一定要站起来,要像正常人那样走路!

精神的力量,让一个损伤了翅膀的鹰扇动翅膀,再次飞向天空。

他每天天不亮就醒来,醒来后第一件事就是用脚使劲蹬床尾床帮,一下一下地练,不厌其烦地练,机械且重复,从不敢懈怠。他自制了滑轮凳子,一步一挪练走路,一步挪出几寸长,每一步都能疼出泪水。由于腿不能长时间走路,他就走走歇歇,每天如此。家人和村子里的人无不为他的自强而感动,村子里的人看到他都默默地敬佩点头,行注目礼,跷起拇指鼓励:“李健,好样的!”

半年多后,他终于甩开了拐杖站了起来,走路也不那么费劲了,还能帮家里干点轻活。久违的笑声又出现在这个风雨飘摇的家里。

就这样,凭着惊人的毅力和信念,李健再一次奇迹般地打破了医生的“不能正常行走的预言”。

“我一定要站起来!”的心愿实现了。

四、坚持就是胜利

“宁肯苦干,不要苦熬。在奋斗的过程中,不要惧怕失败,因为失败是成功之母;不要轻言放弃,因为坚持就是胜利。”

——李健

李健看看房前屋后,看看脚下的土地,又抬头看看天空,白云飘荡,轻风拂面,一种劫后余生的幸运感扑面而来,虽然他还不知道以后能干什么,但是“总算活过来了”“总算能行走了”“总算又变成了一个人”,李健在心里说。

他开始考虑以后的生活了。作为一个贫困户,一没钱二没技术,一家人要生活下去,还要发展,该怎么办?困难像一双巨大的手,又从另一个角度紧紧地卡住他的心,使他禁不住叹气,壮士断腕,猛虎折腿,望着苍茫的天空和大地,有种前所未有的苍凉,沮丧、颓废的情绪又不由分说地袭了过来。站在迷茫、陌生的十字路口,李健有些胆怯、不自信。正在这样的时候,镇长王诗东与他相约,朗声劝慰:“李健,不要担心,有党和政府呢!”并义无反顾地选择和他结成重点帮扶对子。

一种温暖,一种雪中送炭的加持,再次点燃一缕摇曳的火苗。

王诗东要让这火苗越烧越旺,直至熊熊之火,可以燎原。

他一有空就去李健家,鼓励鼓劲,找问题,想办法,帮助解决李健的家庭困难,并主动担起李健工伤后治疗费和赔付金的商谈善后工作,为李健争取最大利益,和扶贫救济各项政策的落实。无数次,无数趟,多少口舌,多少心血,多少汗水,王诗东像亲人兄弟一样地关照和支持李健和他的家。

村干部们也经常去李健家,嘘寒问暖,希望他重振起来,尽快干点事;尤其是老革命、本家老三爷,不顾孱弱、年迈的身体,天天往李健家跑。还有兄弟姐妹、左邻右舍、亲戚们更是三天两头往他家跑,帮干活,拉家常……李健的内心变得敞亮,感受到了大家的温暖。他又开朗起来,每天干些力所能及的轻活、碎活,并顽强地坚持锻炼,每天都能在村子里看到他从容坚强的身影。

自从被定为贫困户后,李健享受到了到户增收项目,每年入股分红650元;村里按政策对他家的危房进行了改造,天阴下雨不再犯愁,再也不用担心因房屋漏雨而无处栖身,听不到雨水打落在碗盆上发出刺耳的滴答声;孩子上学都有了教育补贴,看着孩子们背着书包轻快的脚步和可爱的笑脸,李健由衷地感到欣慰。村里打了深水井,自来水通到了家,费力而沉重地挑水的情景从此不再上演,打开水龙头那哗啦哗啦的流水声,多像一首美妙的音乐;享受到了医疗合作大病救助政策,生病治病也不做难了;他的弟弟享受到了最低生活保障,他和妻子也都享受到了残疾人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就连种植艾草也有化肥和种苗补贴。这些好政策,让李健有了基本生活保障和生产能力,他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党和政府帮助农村农民脱贫致富的决心和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希望,感受到了强大有力的国之爱、党之爱、组织之爱。

但作为受了扶贫政策特别照顾恩惠的一户,总不能永远靠政府救济。下一步怎么办怎么干?李健想,虽然自己胳膊残疾了,但是自己脑子还管用。他便开动脑筋,想一些可以赚钱的门路。根据付楼地域环境、土质、雨水等情况,也根据别人的经验,最后决定:种大葱。

资金短缺,他就找亲戚朋友借,好在大家熟知他的为人,尽可能地帮助他,很快就筹资了25万元,在村委帮助下流转土地150多亩,没钱付乡亲们的租地费,他就找村干部协调,先欠着;整地、购买化肥和葱种需要钱,也找村干部帮忙,暂且欠着。种植大葱的技术,自己学点,不懂就向别人请教。这百亩大葱像他的命根子一样,除了找别人帮忙管理,李健天天起早贪黑待在地里,看着这些油绿的生命箭头一点一点地在他面前茂盛成长。每个清晨到黄昏,他的身影都在那片庞大而壮观的葱地里游走,除杂、施肥、浇水、培土。天旱了,赶紧抽水浇;遇到下雨时间长了,立马排涝。长时间奔跑劳动,让他本来就带伤的腿肿了起来,疼得几乎不能站立,他就坐上轮椅,再苦再累,他都忍着坚持下来。

但努力不一定都有收获。由于李健想急于赚钱,市场信息不畅,也没有深入调查分析市场需求,盲目种植,结果,因当地种植面积过大,导致遍地大葱。虽然丰收了但农作物滞销,价格不抵成本,大葱一毛钱一斤,甚至连挖葱的人工费都不够,成片的大葱贱如荒草,只能犁掉掩埋作肥。每一犁下去都是在犁割李健的心啊!辛辛苦苦,拼死拼活,一年下来不但没能挣钱,反倒净赔了20多万。20多万啊!这是向大伙借来的血汗钱啊!李健心疼而自责,懊悔不已,整夜整夜地失眠,连头发都掉得稀疏了。那一个个漫长的夜晚,他都在焦灼且无奈中度过,茫然、无助、后悔、不知所措的感觉,让他头痛欲裂,浑身疼痛。

屋漏偏逢连夜雨!不幸再一次降临,李健的妻子因这件事受到惊吓,加上日夜操劳,高血压突犯,脑出血偏瘫,住院又花去6万多元,命虽保住了,却落下了身体左半侧失去知觉不能活动的后遗症,还刺激得精神有点障碍。每当李健走过去给妻子盖滑掉的被褥,妻子吓得不停地哆嗦,仿佛看到了坏人。妻子还经常双目呆滞地看着李健,仿佛看着一个陌生人,不理人也不说话。多少次李健看着憔悴而瘦弱的妻子,悄悄地掉泪。亲弟弟从小智障,需要人照顾;老父亲因他种葱外出借钱时遭遇车祸,造成大腿严重骨折,现在走路还拄着拐棍;两个孩子正在上学,一个朴实敦厚的乡村家庭,转眼像被台风洗劫一空,又因种植失败变得一贫如洗,举债度日,李健一家,转眼成了村里一个几近不能过的特困户……眼瞅着家不像家,人不像人,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李健心如刀割。

干事难,残疾人干事更难。“厄运咋就光落在自家头上呢?老天啊,你咋这样对我呢?是自己命不好,还是上辈子欠了谁什么?”李健再次陷入无边的黑暗之中。“该怎么办呢,难道没有一点希望了吗?”父亲布满褶皱衰老的脸庞上两行浑浊的泪水流淌着。李健走过来,抱住父亲的肩膀失声痛哭。以后连续几天,李健经常一个人在黑夜里徘徊,想一死了之的心都有。

正当李健一家的生活再度陷入绝望和困顿的时候,镇里领导了解了情况,李健口中常说的“贵人”“恩人”再次出现。已升任埠江镇党委书记的王诗东,作为李健家的帮扶对子和脱贫责任人,再次伸出了超越工作职责的大爱和援助之手。

他带着自己的工资和积蓄来到了李健家,分析李健现在的家庭情况和种植大葱亏损的原因,理思路,找办法,寻找解决和帮扶的途径。而要想找到解决办法和以后这个家庭发展的途径,最重要的是李健的思想和精神状态。

李健是家里的顶梁柱和主心骨,如果他不站起来,这个家就站不起来。不说脱贫,这个家能不能过下去都不好说。而李健要站起来,一定得有希望和精神支撑。

王诗东书记每天还要忙镇里繁重的工作,但他有点空就往李健家跑,谈家庭,谈人生,也谈苦难,谈国内外伤残人奋发有为、身残志坚干大事创大业的故事。

他开诚布公地说:“李健,你不能消沉。像你家庭出现的情况,在农村确实少见,三个重残疾,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两个正上学的学生,如果你自己不能站起来,这个家就要垮下去,说句不该说的,谁也帮不了你。扶贫这块只能解决一时的困难,只能让你有最低的生活保障,你想要家庭彻底摆脱困境过上好日子,你非得自己振作起来干实事,指望别人都是救得了一时救不了一世。我是你的帮扶人也是你的兄弟,我说的都是掏心窝子的话。哪重哪轻,你自己掂量吧。”一席话,让李健无地自容,又让他热血沸腾。我可以像英雄们一样,李健对自己说。还有村里的党员干部、父老乡亲们也都鼓励他:不要泄气,困难是暂时的,还有我们大家伙呢。只要努力,肯定有收成的那一天。已长大的儿子的一句话更是让李健热泪盈眶,记忆犹新。儿子说:“爸,赔了没事儿,这说明你又重新站起来了,能干事了,咱振作精神,继续苦干就是了!”

王诗东书记还给李健讲苏联民族英雄保尔柯察金为国而残,却以钢铁般的意志成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角,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无畏地顽强工作和生活,激励了中外一代代人;党的好书记焦裕禄,身患肝癌仍带领群众防风治沙,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硬是让贫穷的兰考变了样,让人民过上了幸福生活;世界级大科学家霍金终身残疾瘫痪,却用智慧的大脑,用高远的毅力和胸怀为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我们的习总书记知青下乡时和农民一起战天斗地,改变当地的贫穷落后面貌。一个个人物,一个个故事,王诗东书记讲的故事像温暖的阳光,一寸一寸激活和照亮着李健此刻冰冷的心。那时候,又适值国家精准扶贫政策落地开花,李健又被村里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生活基本保障无忧。

王诗东书记的鼓励,老三爷每日的守护,众多人的关心,李健心态逐渐稳定了下来。

想想几年来的治疗和康复生活,住院期间,村委干部轮流守护,那时,王诗东镇长、老支书张华峰几次去南阳、洛阳看自己,把家中事情尽揽下,乡亲们自发对钱捐款;在家康复中,过去曾得到过自己一点帮助的村邻们自愿帮家人犁地收割;门口那偷偷放下的菜、粮、水果、土特产,哪一项不是乡亲们对自己的爱。还有村里镇里,所有的救济项目样样都不少,王诗东书记把自家当成兄弟,多少次深更半夜到家促膝而谈,并走街串巷,调查访问,在互联网上找信息,在产业政策上找项目,帮自己出点子,想办法,甚至自费帮自己买书找资料协调关系……我要不自强自立,活得像个正常人样,我对得起谁呀!

他更想起了自己深爱的母亲,正是在卖葱赔钱的当口,79岁的母亲突然得了心肌梗死,送到医院不到24小时就去世了。他知道,母亲是因为他吃了那么大的苦,借了那么多的钱,结果,又赔了那么多,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又无能为力,一急,就犯病了。可怜的母亲,一辈子没有享过福,又为自己着急猝死,她对家庭操劳付出,她对自己的爱护都还历历在目,童年时期的每一个黄昏,放学的时候,母亲做好了晚饭,就站在村口,等归家的儿子,因为那时候的李健很是贪玩,每次放学都会在村口那个大土坑和同伴一起,兴致勃勃地玩打仗的游戏。玩到天黑都不知道回家,所以,母亲就在村口候着,等他玩得差不多了,就拉他回家。母亲身上还带有做饭时被饭菜浸润的香气,她拿袖口边擦拭李健满脸汗水混杂着泥土的颜色,一边慈爱地说,淘气啊!

但是现在母亲却和他阴阳两隔了,李健心痛得无以复加。

“我如果就此躺下,怎对得起我的亲娘啊。我也不能把欠人家的债带到棺材里。”李健流着泪说。

党的关怀和家人的鼓励,李健下定了决心,在哪里跌倒就要在哪里爬起来!

“我可以,一定可以!”李健攥紧了拳头。

行动,用行动改变未来。

他背上干粮,悄悄到临县学习种植技术,取到了增收的“真经”,并积极付诸实践。

种植香菇,再种植大葱,以此批发调节蔬菜。

为了及时掌握市场信息,方便跑销路,李健独臂学会了开车。他把周边的城市都跑遍了,与各大蔬菜市场批发老板交流,留下联系电话,通过网络与省外的蔬菜批发商保持联络,根据市场需要,通过电话沟通,供应市场需求。

他与许多外地的批发商进行业务往来,很多都没有见过面,靠着诚信,李健建立了自己的销售渠道和领地。现在,他种植的各种蔬菜销往周边和省外10多个城市,经常供不应求。

经过两年时间的探索和实践苦干,在县、镇、村三级“志智双扶”的措施下,李健又重新出发,把原来流转的一百多亩地又种上大葱、花生、枇杷树。2016年,他家的种植获得了大丰收,除了种植业收入,加上贫困户入股分红、种粮补贴等收入,当年家庭收入超过百万,不但还清了以往所欠的一切债务和开支,还净收入了13万多元,一举摘掉了贫困帽子。

两年的艰辛探索和努力奋斗,李健深切认识到:想真正脱贫,有了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基层党委政府的好引导,关键还要靠自己的用脑用心,身体力行,自强不息、艰苦创业。

鲜花和掌声总是眷顾勤奋的人,成功和喜悦也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李健成功了,一个残疾人擎起了一片蓝天。

成功之后,总有人向他讨教致富法宝。他说,哪有什么法宝,人哪,宁肯苦干,不要苦熬。在奋斗的过程中,不要惧怕失败,因为失败是成功之母,只要咬牙坚持,历经风雨,总会有云开日出的时候!也有人问他,从一个正常人到残疾人,内心有着怎样的煎熬,他坦然地说,有些事儿,你躲不过去,与其终日唉声叹气,不如面对现实,人生的不幸也是一种历练,因为,它让自己感受到另一种艰苦的生活,就人生经历来说,也是一笔财富,从某种意义上说,对不幸也应该表示谢意。

水有源头,屋有根基,小家后有大家、国家,是党、党员干部、党的脱贫攻坚政策重新点燃了李健和他一家人生活的希望。这温暖和希望,是阳光,照耀大地,也照耀中国亿万农民的心;更是灯盏,像星星之火,点燃起万家灯火,点燃起人们对新时代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李健坚持住了。

“坚持就是胜利!”

五、“我要入党!”

信仰是一种理想、信念,一种无形的光芒和动力,催人奋进,驱动着人明白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李健

每个时代,民间总是以自己的方式,贡献自己特殊的人才。

李健因祸致残,因致残而立志,因立志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现在,他要以自己的方式,去改变一个村庄的命运。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脱贫致富了的李健,想的不仅仅是自己和自己的家。灾难和意外带给他突然的人生变故,也带给他坚强的意志和毅力,更带给他一颗感恩之心。他要感恩党和组织,更要回报帮助过自己的许许多多父老乡亲。

他想起了从小到大陪伴自己教育自己的三爷——一个一生光明磊落、无私无畏、乐于助人、顶天立地的老共产党员、老英雄。

三爷是自己的远房族爷,按血缘关系并不近,只是他和李健父亲交好,情分近。从记事起,三爷就一个人生活,几十年如一日。后来知道,三爷是个老革命,从土改时就跟着武工队干,党龄比自己的岁数都大,解放后还当过乡里武装部长,为村里办了不少好事。他无私、公正、廉洁,深得村上人敬重。因为不识字,没有文化,在三年困难时期,看到村里饿死了那么多人,拿着枪让村里开仓放粮,结果以破坏“大跃进”反革命罪,撤了职,挨了斗,进了“班房”,出来后回到付楼成了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后来虽平了反,却终身未娶。他曾有两个女儿,女儿出嫁后剩下他一个人生活。后来父亲告诉李健,他的两个女儿是别村人家的孩子,战争年代战友死了,老婆丢下两个孩子偷偷跑了,三爷就把烈士的两个孩子领过来自己养,又当爹又当妈,一生没结婚。

因是一个人生活,三爷时常帮李健家干活,也时常在李健家吃饭闲坐。有时在吃饭的间隙,三爷会突然顿住,他正了正有些驼背的腰身,睁着有神的眼睛,认真地对李健说,你这孩子有个性,脑瓜子灵,好好干,将来一定有出息。还时常向李健讲红军路过付楼,在这里养伤,帮助村里穷孩子打土豪参军的故事;讲解放军在桐柏、埠江战斗的中那些党员干部带头冲锋,一个个在炮火中倒下,有的还是个娃娃,连个姓名也没有。解放后县里普查,陆续找回一些烈士遗骸埋到烈士纪念园。李健从三爷的嘴里埋下了正直、善良,帮助别人,爱共产党的种子。尤其是李健电伤出事故后在家养伤期间,七八十岁的三爷,把一生积攒养老的钱都拿了出来,拉着李健的手说:“这是三爷的一点心意,不多,你先拿去用。病好了,你娃有出息了就好,我的眼不瞎,不会看错。”李健心酸地看着三爷,看着他穿着陈旧得看不出颜色的衣服,看着他深陷的双目含着让人暖流涌出的东西,接过三爷颤巍巍的手中递过来的钱,那一刻,李健心情澎湃,这分明是捧到一颗火热而滚烫的心。三爷那双浑浊的眼睛迸发出明亮的光,他专注地盯着李健的脸庞:“你还年轻,趁自己还有冲劲,去干自己想干的事情吧!”李健从三爷的脸上看到了希冀和期盼,不由攥紧了因激动而抖动的手,连连用力地点头。

三爷走路缓慢,但天天拄着拐棍来陪他,每天听到有木棍捣击地面发出的沉闷且熟悉的声音,李健就知道三爷又来了。三爷让李健躺好,用那双干瘦的手给他按摩麻木冰凉的腿,还动手帮李健做上肢运动,如此反复,自己累得气喘吁吁。李健心疼三爷,要三爷停下来歇歇,不用再按摩,不用再费力时,三爷正色地告诫李健,一定要挺住,挺住了就会有希望,千万别往别处想,更不能轻生糟蹋了生命。三爷生怕李健走想不开的路,不止一次地鼓励和劝慰,像对待自己孩子那样上心。

“放心吧,三爷,我会好好活着!”李健握着三爷青筋瘦骨的手真诚地说。

李健行动不便的父亲拄着拐杖,站在院里那棵粗壮漂亮的桂花树下,八月的桂香也不能除去他心头的担心和忧愁,他那张布满岁月沧桑的脸写满了感动和歉意。父亲对三爷说:“老哥啊,你看你一把年纪了,还为孩子操心操劳,我们全家……”三爷连连摆手:“一家人,不说外气话。”挺了挺有些驼的腰身,又说:“能让孩子振作起来做点事,我这个老党员做这点事情不算什么。”

然而,三爷却在几年前离开了人世。那天天气阴郁,风声呜咽。三爷在气息将止的时候,拉着站在床边泣不成声的李健的手说:“孩子,挺着,要像红军、解放军、共产党员那样,不怕苦,不怕困难,就一定能成事……咱付楼穷啊,你一定要带领大家让付楼富起来。”李健不停地点头许诺。

这几句短短的话,让脸色已经灰白得像土灰一样没有血色的三爷说得颇费力气,他气若游丝,不停地大口喘气,说完便闭上眼睛,停止了呼吸。

空气仿佛凝固不动了,万物都仿佛停止了运行和转动,那一刻,戛然而止的是世界,世界都滞留在了李健对三爷的悲痛之中。

李健眼睁睁地看着三爷慢慢合上了双眼,心像被挖掉一块,他久久地立在那里,许久都没有任何反应,也不知过了多久。李健才发现自己如同风雨中的一片树叶,颤抖摇晃,泪水不受控制地往下落。

他在想:一个孤独清苦一生的老革命,一个无儿无女的老党员,一个至死都在劳动的瘦老头,临终还在想着乡亲,想着付楼,我一个五尺多高的大汉子,身体有点残,心没残,脑子也没残,有什么理由不为乡邻、付楼做点事?

“人家三爷才是真心为大家,为乡亲办好事的老党员、老革命。我是党组织和众多好心人救过来的,没有大家,就没有我的小家。”李健坚定地调整着自己的心态。

现在的李健早已今非昔比,不再是过去那个生命怯懦如同小草一样的李健了。现在的李健果敢坚强,尤其是三爷的教导和鼓励,锥心穿肺,“我要不辜负三爷的期望,勇往直前,百折不挠,向着自己心中的目标奋进”。

曾有一个企业形象广告,也让李健终生难忘。

画面上,一位芭蕾舞演员,一只脚穿着舞鞋,光鲜亮丽;另一只脚却赤裸着,扭曲变形,伤痕累累。配文:我们的人生,痛,并快乐着。

李健说看到这张图片时,禁不住惊呼:“这不就是我吗?”

“痛并快乐着!”自己从死亡线上走出,几年的挣扎、抗争,不就是那位“痛并快乐着”的演员吗?

想起灾难过不去日子里,有个常年在外打工的亲戚曾力劝他去大城市要饭,说只要把残胳膊和残腿露出来,往地上一坐,装可怜,哭穷,就会有人给钱,一天整个三百二百,养活两个学生,一家人饿不死,肯定还绰绰有余。

李健眼前出现了繁华而拥挤的都市,路边、桥下,那些衣衫褴褛的人,有意把自己的伤残暴露,有意将悲惨和不堪的以往曝晒,以求引起过往行人的同情,而投掷些钱财到面前的破碗里。还有嘲弄和不屑,还有冷漠和敌视,总之那些投过来的目光复杂极了,乞讨者那刻犹如一个被观赏的动物,也如同行尸走肉,没有思想,没有追求,没有人格和尊严,那活着又有什么意义?

“何况,在农村,最没志气的人才会去要饭。我要饭了,孩子们怎样想怎样看,说自己有个会要饭的父亲。他们长大了,怎么抬起头,再苦再难,我坚决不会去要饭!”李健生气地拒绝了。

他忘不了这些年来,村里、镇里更多的人,尤其是发生灾祸后,王诗东书记,后任刘启群书记对自己的鼓励、教育、帮扶。李健对党的认识已不再是一般化、表面化的想象了,而是深入思想、血脉的灵魂震动。

“一个人要做成事,光靠自己绝对不行,一个人要干一番事业,离开群众、离开党和组织绝对不行。共产党就是为人民谋幸福,带领大家一起过上美好生活的,我要感恩党,感恩大家,带领大家一起致富。”李健在入党积极分子心得中真诚写道。

尽管这些年来身体伤痕累累,李健仍铆劲往前冲,最终实现了一次又一次成功转身。而这转身的背后正是党的脱贫攻坚政策和许许多多老党员、老领导对自己的关心支持。

“饮水思源,是党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是党组织给了我现在一个完整幸福的家。

想起三爷,想起王诗东书记、刘启群书记,想起党组织对自己的帮扶、关怀,一种由衷的感恩和向上奋进的决心喷薄而出——

我要入党,用实际行动报答党恩,向党汇报!”

中国传统的做人核心正像大儒朱熹所说:“仁者,以天下为己责也。”老百姓有俗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李健从灾难到脱贫,从脱贫到致富,大家的关怀和互助给了他巨大的力量,正是众人无私帮助,他才能走到今天,走向初步的成功。

他思前想后,坚定地认为,个人有楼有车有存款,再富也是小日子,大家共同致富,全村过上幸福生活才是大日子。

“我今后的价值取决于大家对我的信任和需要。大家需要我了,才说明我是个有用的人。”

人和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有理想信念,有尊严价值。信仰是一种理想信念,一种无形的光芒和动力,催人奋进,驱动着人明白活着的价值和意义。

“我也要有尊严有价值地活着,我要入党!”像一声母亲的呼唤和战斗进军号,像一缕明媚阳光,时时召唤着李健,照耀着李健的重生之心。

他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以党章的要求对标着自己。

但任何一条走向风景成功的路,都布满艰辛、荆棘,甚至委屈和泪水。

李健想为村里做点事,总去村委提些意见和建议,有时坚持自己的观点,和人辩论,日子长了,有些村干部就烦了,甚至发生一些矛盾。在一次争吵中,有个干部说:“李健,你算老几?你一不是党员,二不是干部,你有啥资格在村里说三道四,指手画脚?不是看你是个残疾人,早收拾你了。”

李健啥也不说了,憋着黑紫的脸走了。

“是啊,自己算老几,一不是党员,二不是干部,有啥资格管人家村里事?”

李健回到家,不吃不喝睡了两天。老父亲含泪在床前走来走去,妻子流着泪水端来饭菜,默默抹泪。李健又想起了三爷,三爷为革命命都不要,为大家官都不做工作不要,甘愿处分当农民,到死都孤身一人,自己这点委屈算得了什么?!

后来,老支书张华峰知道了此事,把那名干部叫去狠狠教训批评了一顿,并领着他给李健道了歉。但李健仔细琢磨,还是自己做事不周全。如果自己用行动,用成果感动了大家;如果自己用奉献、用贡献帮助了村里……而不是仅仅用想法和意见,那又会是怎样的结果呢?

还有一次,李健碰上两家吵架,处于公道公心,李健拉架调解中劝说了其中一家几句,结果,遭到人家一顿猛打,伤残的腿疼了好多天,不得不住院治疗。后派出所介入,处理了打人者,并让他给李健道歉,赔医疗费,李健坚决不要。那家人接受了教育,很感动李健的宽容大度。

但李健很委屈,在乡下,想做点事,想做点好事咋恁难呢?

乡村的事,人头、人情、宗族、亲戚、关系,道理、公理、公序良俗、道德与法,看似简单,实则错综复杂。“清官难断家务事”;要服人,一定得有深得人心、德高望重的威信,一定得有让大家服气的理由。

在医院住了半个月的李健想了很多很多,主要是自己调解的方法,操之过急,让人误认为偏向了另一家,结果很糟糕。

要做大事,要感恩回报大家,李健没有计较这些,而是一步一步做着事,磨炼着自己的脾气,培植着自己的威信和大家的理解。

但要求入党的信念坚如磐石。

经历过生死与诸多不幸磨难的李健,在人生灰暗时刻仍然想着要入党,这让镇党委书记王诗东有些欣喜:

“李健要求入党,不仅是人站起来了,心灵上也真的站起来了。从李健伤残、脱贫,他每年都有很大的变化。一直奋进,一直自强,一直充满着正能量。”

在镇电管所两位前同事老党员的带领培育下,经过党组织的严格考察考核,2015年6月25日,是李健一生铭记难忘的日子。这一天,他如愿以偿在鲜艳的党旗前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宣誓完了,一向坚强的他,热泪盈眶。

李健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变换了角色和身份,像春天即将破土的壮苗,浑身充满了劲头。他暗下决心:要做个致富能力强、带富村民能力强的“双强”党员,进而成为一名优秀干部,带领更多的村民脱贫致富。

六、做村庄的领头羊,带领群众奔小康

我不是牧羊人,我只是一只领头羊,风雪艰险我在前头,跳崖探险我也在前头。

——草原谚语

李健在政治上成长的过程中,同村一起长大的老支书张华峰功不可没。他是引路人,也是助跑者,他助推了李健入党和竞选村支书的勇气,也鼓励他在村里可以大有作为,成就理想和梦想。因从小和李健一起长大,彼此很熟也很了解。李健也很佩服他。张华峰是职专毕业,毕业后在外当了几年工人,因所在企业改制合并,就回村当了支书,岁数和李健相当,却已是好几年的老支书了,他对李健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张华峰2014年就已考上镇公务员,到镇上工作后还一直兼任着付楼村的村支书。李健伤残后致富,他看准了李健。他曾多次找李健,对他说:“李健,天灾都扛过来了,现在家庭生活也可以了,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今又入了党,眼光要看远一点,锻炼锻炼,打磨打磨,取得大家信任,再当个村干部,不但自己致富,更要带领大家致富。我这几年镇里村里来回跑,耽误事,两头都没干好。你看看现在村里情况,‘两委班子软、散、乱,没个主心骨,群众不满意,意见也很大,镇里更不满意,这样下去,再没有个人当家,咱村非烂不可。现在这么好的政策,你脑子好,点子多,见识广,有毅力,不但站了起来,而且站出了样子,站出个榜样。现在,大家都很佩服你,希望你领着他们干。你帮大家做了不少事,威信也很高,过渡一下,我给镇里说说,换届时,把竞选村支书的候选人推荐给大家,把担子交给你。”

张华峰还对李健说:“要想为大家做点事,要想形成一股合力干事业,个人有天大的本事也不中。需要组织,需要集体智慧和力量。”

多次推心置腹的谈话,感动着李健,温暖鼓舞着李健。成为党员的李健,有了更高的追求:我要做领头人,我要竞选村支书。

但李健知道,在农村,你要当个干部,为大家做点事,带领大家一起致富,你就要有威望,大家信任你。只有信任,大家才能按着你的想法,听你指挥,即便是刀山火海,一起冲!农村带头人更像一只领头羊,特别是树立起了威望和信任以后,大伙儿信你了、服你了,就会凝聚成一种宏大力量,一呼百应,一声令下,排山倒海,势如破竹。凡是你做的,对也对,错也对,大家愿意跟着你干。

所以,一个团队,一个集体,领头羊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想当支书,当一只领头羊,愿望是好的,可也不是想当就能当上的。要经过组织选拔,群众拥护,党员选举,才能实现。达到这个愿望,还需过好多沟坎。

“行动不便,生活不便,身体二等残疾,怎能为大家服务?自己才刚致富,是不是瞎猫碰上个死老鼠都难说,那一点点经验,还指不定中不中。别是受了别人一点帮助,为了感谢,一时冲动想当干部,热劲退了怎么办,遇着困难了怎么办……”

一连串的猜测和议论如冷风穿心,冷水扑面。

首先出来反对他竞选村支书的是他的妻子付家六和他的最要好的朋友任得伟。

李健的妻子,一个勤劳贤惠、朴实善良、普普通通的农家媳妇。她不让李健竞选支书,有她朴素的理由和道理。

她说:“我不想让他当,一是怕他身体吃不消,他身体那样儿,不能干重活,药不断,他也不能太劳累。当了支书太多的事,我怕他身体扛不住。二是家里这一摊子,我身体也不行,一条腿一只胳膊不方便,做饭干活都麻烦,两个孩子在外上学,家里还有一个80多岁的老人和一个智障残疾弟弟,都离不了人,主要还得他照顾。三是家里日子好起来了,收入一年比一年多。他办法多,人际关系广,挣钱的门路也很稳定,也不需要干村支书多收那点工资。现在这个家过得很得劲,何必要操那么多的心。”

李健妻子的话说得实实在在,合情合理。毕竟李健是个重度的残疾人。

李健多年的铁哥们儿,当了近20年村干部的任得伟,更是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反对李健竞选村支书。

说起李健竞选村支书的事,爽快的任得伟有啥说啥,他对李健说:“你入党我双手支持你,可你当村支书我坚决反对你。为啥?首先你身体受不了。村里的事,大到国家政策落实,小到一家吃喝拉撒,针头线脑,一村一两千人,一家一人一个事,你跑得过来?二是穷村工作难干,积累的问题一大堆,还都臭硬臭硬,倔得不行。三是你性子急,又不会拐弯,整不好就对立起来,气个半死。过去,你给人家调解过事,不仅受过嘲笑,还挨过打。那才是一两件事,你干了村支书,这种事多了,还不得指着鼻子说难听话,甚至骂你,你能受得了?你肯定急。”

作为多年好友,任得伟了解李健脾气直且性子急,办事过于认真;他干了多年的村干部,深知村里的工作不容易。更重要的是,李健现在收入不错,又有门路,照这样下去,要不了几年,李健准是村里的首富。犯不着为了那几个工资丢掉太多。如果当了村支书,李健自家的产业必然受到影响,损失太大。

这也是一个多年好友的肺腑之言,掏心窝子的话。

但李健听从内心最真实的声音:“太多理由不让我去竞选村支书,可付楼软弱涣散村的帽子戴了多年,我想把付楼变得更好!”“为了村民一起富,我要竞选村支书!”

两年多的努力,近千日的默默表现,出色的致富帮扶,李健赢得了民心、党心和组织的信任。

从生命低谷走出,反而能帮助别人,李健尝到了一种有用和被尊敬的幸福。他说,帮助村民赚钱的那一种快乐,和自己赚钱还真的不一样,这快乐里有一种特别的自豪和骄傲!

适逢付楼村“两委”换届,2018年4月21日,李健以高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看着台下黑压压的人群,看着一双双真切信任的眼睛,李健被深深地感动,他的心仿佛有一股热流滚滚地翻腾着,他握紧拳头:一定要在付楼村好好干出个样子来,让付楼变“富楼”!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采访中总是禁不住点头佩服,感叹唏嘘。面对脆弱、残疾的自身,面对看似荒诞、向死而生的生命,我们依然可以选择一步一个脚印,像西西弗一样,坚定地一遍又一遍推着巨石上山。

不问西东,那推动巨石上山的过程,就是追求生命的意义和人生价值的过程。

在网上,读到一则关于领头羊的故事。

传统观念里动物世界甄选头领的唯一指标就是强健、彪悍、力量,然而对于人类而言,实际的情况却不尽然,比如项羽和刘邦,比如智慧的运动员和没脑子的运动员,这给我们不少的启示。

故事的起因是一位农场主为了解决某块草皮过于茂盛又无暇修剪的困扰,从朋友的牧场买来了两头羊。其中一头体形较大,另一头比较瘦小。

刚来农场的时候,大的领着小的。过了几天后,它们被散放在外面,由一只小狗看护着它们,狗的个头比它们小得多,却异常凶悍,总喜欢追着它们玩。起初,狗一追赶,两只羊吓得只顾埋头四窜,直到有一次,小个子羊停下来昂着头朝狗冲来的方向顶了过去,大个的羊却吓跑了。狗和小个子羊对视了一会儿后悻悻地走开了,于是小个子羊并不觉得狗那么可怕了,经历了这件事后,小个的就领着大个的。

渐渐地,农场主发现,大个的总是跟在小个的身后,小的去哪里,大的也去哪里,而到了一个新地方,先吃草的一定是小的,小的已经成了带领大个的领头羊了。

为什么小个的最后反而成了大个的领头羊?冷静和准确的判断力;勇于接受挑战和反抗精神;接受新事物和开拓能力;把握机遇抓着机会的能力。

付楼村曾经是一个贫困村,穷得只剩一家一家,没了集体,没了公益。基础条件太差了,即使在附近的9个贫困村里也是倒数。2018年以前,全村基本上没有一条像样的公路,一下大雨,满村的泥水,出门都难;全村用上自来水的户很少,安全用水没保障;村里电路老化,供电跟不上,大热天浑身冒汗也不敢开空调,一开准跳闸。别说家庭小作坊,小工业了。至于村民活动室,文化广场、敬老院啥的,也都是个摆设,基本没有内容,硬件设施更不用提,基本上是过去的原乡。

虽然脱了贫,但大部分农民还没有走上致富之路。俗话说,人穷心涣散,村穷是非多。接手后,李健才真正发现付楼村村干部之间、干群之间的矛盾是很突出的,安排工作难,干工作难,除了感情,他深深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更沉重。要想改变付楼村的现状,绝非一日之功。

俗话说,时势造英雄,领头羊总是在同质中有更优异的一面。

李健要做付楼村的领头羊,他有哪些过人的方法和特质呢?

(一)当好“领头羊” 必须能服众

上任后的李健,首先从改变村“两委”的工作作风做起,“四议两公开”,把有利益的事情放在桌面上,阳光下。事事自己和班子先带头,用行动,用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行动取得大家信赖。党员干部要吃苦、吃亏在前,办事、处理事用群众公认的“公平、公正、公开”的方法开路。

“没出事故前,李健就是个热心人。他家里也不富裕,可做电工的时候,五保户、困难户实在缴不上电费的,他都自己垫付了。种葱的时候,给困难户垫葱种、垫肥料都是常有的事。由小积大,由少积多,几年下来,李健垫付的钱有几万元。大家打心眼里佩服他!他办事公道,能服众。”付楼村委原主任张荣山说。

有一个小故事,颇能说明李健在大家心目中的威信:李健当上村支书头一年的夏天,天气炎热,没有一丝风,树木都静静地立着,地面发烫。在付楼村村部里,两个村民分站在门的两边,两个人表情僵硬,还时不时地瞪对方一眼,他们一直在等村支书李健。两家人宅基地有纠纷,闹了多年矛盾,吵了无数次了,架也打无数次了,一直没有解决好。这天,因为雨后排水的原因,两家又发生了争吵,想让李健给主持公道,解决解决。

“咱让李书记评评理,他说啥都中。”他俩异口同声道。

“去县里协调香菇项目,回来晚了。”说话间,穿着浅色衬衣的李健汗流浃背地进了屋,黝黑的脸上汗水密集,右边的袖子空荡荡地甩着。

顾不上寒暄,他忙把两个村民叫进里屋。

问明了情况,他苦口婆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停地抬起手擦脸上冒出来的汗水,嘴唇干裂,几个小裂纹正悄悄地往外渗出些血丝。两个刚才还剑拔弩张、情绪激烈的人,在李健耐心的劝说下,慢慢地,脸色好转,并且露出不好意思的笑容。

“中,李书记你为人厚道,又有本事,我们听你的,就按你说的办!以后再也不闹了,腾出时间用来动动脑筋多想想发家致富的事,要不,穷争穷吵,净让人看笑话!”两人几乎同时说道。他们相互握了握手,走出了村部办公室。

送走俩村民,已是晚上8点多了。夜色渐浓,月光皎洁,清辉洒满大地。有风吹过,似乎凉爽了许多,李健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腰背,肚子却发出咕咕的叫声,原来还没有吃晚餐,饿了。

“公正、厚道的人果然好办事儿。”一位前来办事的人打趣说,“看来,大家伙认你啊,什么麻缠事儿到了你这里,都不算事儿。”李健微笑着不语。

李健“厚道”的口碑是从他早年当电工时就传出的。当年,大家都穷,有时连电费都缴不上。每遇到乡亲们谁家有困难,一时钱不凑手的,他就先自己垫上,久而久之,欠钱的人有的忘了,有的实在有困难缴不上,积攒下来的白条子就有几沓子,估计有几万元。妻子埋怨他说:“你傻啊,人家都把你当猴耍呢。我们自己也缺钱,你就去挨个要回来吧。”李健淡淡地回应道:“都乡里乡亲的,肯定是有困难,几个电费,谁有钱了能不缴?咱就别盯着这些了。”妻子生气,一连几天都不说话,李健只是默默的,在外忙完了,回家有什么活总抢着干,只要能干的,一刻也不闲着。渐渐地,妻子便不再提人家欠钱的事情了。

“这是个厚道娃。”乡亲们都说,他们说李健厚道的时候,好像在说自己家的亲人、孩子一样,发自心底,带着爱意和自豪。

李健是个有脑筋有公平心的厚道人。他能干事,也能干成事,大家信任他。觉得跟着他能够成事。这几乎已经是被大家伙儿公认的。

李健常说:“在村里,与人打交道,要厚道,还要一碗水端平。凡事向善,得有大度量,不能小肚鸡肠,给人穿小鞋。对于闲言碎语,这耳朵进,那耳朵出,不然在村里干不成。人过一百,各样各色。有的人,你给他一些好处,他感谢;再给几次,他就觉得这是应该的;如果不给,给别人了,他就记你的仇。办事关键是公平,让各方感到公平,慢慢就互相理解宽容了。”

有情怀才能干大事,有胸怀才能包容矛盾。

河南日报记者的采访手记说得好: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当好“领头羊”,必须能服众。只有办事公道,真抓实干,吹糠见米,不怕吃亏,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当好发展的“顶梁柱”;还要有敢于担当的“铁肩膀”,硬功夫,才能一呼百应,带领群众同心干,踢开“绊脚石”,打掉“拦路虎”,将群众带到致富奔小康的正路上。像李健这样守信念、讲奉献、有本事、重品行的基层带头人多起来,党的执政基础就能坚如磐石,乡村振兴就会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乡村全面振兴,我们需要更多李健这样的‘领头羊。”领着我们一起采访的南阳市委组织部李恒德副部长深有体会地说。

(二)像舞龙舞狮 让龙头狮头舞起来

要领导大家,一定提升班子凝聚力,像舞狮一样,狮头强了,狮身和狮尾才能舞得精彩。

一个村班子,就像是一个家庭,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互相补台,好戏连台;相互拆台,一起垮台。作为支部书记和村“两委”成员彼此之间要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支持,才能保证班子和谐,工作顺利。李健给新的村“两委”班子 “约法三章”:第一,凡事班子带头。遇事他都先跟村“两委”干部个别沟通,逐个达成共识,大伙再坐一块儿形成决议。大家一起定了的事,都要带头落实好,干好。第二,村“两委”成员一律不准参与村“两委”实施的项目和工程。第三,重要的村内事务一律通过“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决定。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村“两委”干部的工作作风有了明显改善,工作合力明显提高,大伙的气也顺畅了,干劲也足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了团结干事的良好局面。同时理顺干群关系,提升班子形象。李健是土生土长的村里人,对村里情况十分熟悉。他知道影响干群关系的主要原因是个别干部与群众争利,部分工作不公正、不公开或不作为。归根结底就是两个字“公正”。“民不患贫,而患不均。”抓住了这些症结,也就解开了群众的心结。

他从群众关注度最高、意见最集中的贫困户和低保户入手,实施了“两项整治”:第一项是对贫困户进行动态调整。由于原来贫困户识别退出程序不规范,把关不够严,个别贫困户识别不精准,符合脱贫条件的贫困户退出不及时。随着扶贫政策的全面落实,出现了新的不公。2018年底,他抓住全县开展“大走访”活动这一有利时机,借助贫困人口动态调整的机会,首先从自身做起,从村“两委”成员亲属开始,逐户审核。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发动群众自己评定。这一年,全村稳定脱贫87户,新增2户。贫困户识别精准率大大提高,群众满意率也有了很大提升。第二项是强力整治低保。村内低保情况与贫困户情况类似,办理不规范,群众意见很大。2018年,正好县里开展低保户集中整治摸底活动,李健感到好机会来了。对照县里十三条标准,采用召开群众会的办法,宣讲政策,让群众评,让低保户自己在会上讲,把条件摆到“桌面”上,把家庭状况也摆到“桌面”上。这次整治,群众对低保对象的确定心服口服。通过贫困户和低保户的整治,群众看到了公正,感受到了公平、公正,重新树起了村“两委”班子的龙头狮头形象,龙腾飞起来,狮舞动起来,威信、威武,改善了干群关系,形成了班子的凝聚力。

(三)见贤思齐 求贤若渴 技术领先

如何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让贫困户真正脱贫致富,是李健当上村支书后一直思考的问题。

按照“村里有产业、集体有收入、村民有岗位”的思路,只有产业兴,才能让大家致富。可要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兴产业,谈何容易?一没资金,二没技术人才,三没特色资源。资金还可借助国家政策,凑一凑,借一借,资源也可以再造,可技术人才去哪里寻?

这时,一则报道深深吸引了李健的眼球。

郭进定,中共党员,从事香菇产业化发展28载,所创办的桐柏县进定香菇种植专业合作社拥有社员386人,种植香菇1500余万袋,带动250余户农民致富,被誉为桐柏山区“香菇大王”,先后获得“河南省劳动模范”“南阳市拔尖人才”“南阳市十佳新型农民”等荣誉称号。

“就是他!”李健惊讶地喊出,“这个郭进定,我一定要跟上他,贴上他,拜他为师!”

说起李健拜师“香菇大王”的事,这里面还有一个故事。

通过媒体宣传和县里介绍,李健就盯上了“香菇大王” 郭进定,他四处打探,托人求人帮忙,终于见到了郭进定。

“香菇大王” 郭进定,名声大,事也忙,要拜师也不是容易的。他整天在香菇基地、种场、料场忙碌,李健请不过来,就数次去往朱庄,跟在郭进定左右,郭进定嫌烦,就下了逐客令。可李健就是不放手,说了无数的话,找了无数的人,死缠软磨要当郭进定的徒弟。郭进定说,你我岁数相当,况且你已是致富能手和先进模范,我们就交个朋友吧,有啥需要帮忙的我帮忙就是了,啥师傅徒弟的。李健不同意,坚决要拜师。后来干脆把铺盖卷也背过来不走了,扎着架子要拜师。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郭进定看李健是铁了心要拜师取经,帮助大家致富,就答应收下他这个徒弟。又在几个热心同行、朋友、亲戚鼓撺下,以茶代酒热闹了一番,算是举行了拜师仪式。从此,郭进定不但成了付楼村的技术顾问,而且成了李健的香菇种植师傅。师徒二人因香菇而结缘的佳话,传遍了朱庄、付楼。

见贤思齐,求贤若渴,是李健的心声。他说,咱是个没知识的人,非常羡慕有知识有技术的人。技术不但能发展产业,而且能带来财富。我曾六上南阳,聘请老师,按他们提出的技术要求种植,种出的香菇,不但产量高,而且质量品质好。普通的香菇3块钱左右一斤,技术跟上了,生产的菇6块多一斤,在不增加原料成本的情况下,一斤多卖3元多,你说技术有多重要!

老师有了,技术有了,激发内生动力,让群众长本事,有活干,从心里愿意干,才是根本点。

要让群众除了在外打工,还要能在家门口挣钱。他首先确定把“一菌一果”作为全村优势产业来培育。“菌”就是香菇。“果”就是以黄金香梨、优质桃和软籽石榴为主的小杂果。其次是带动发展。主要实施“三带”:一是党员带群众。在香菇产业上,他首先动员一部分党员试种,每户带头种3万袋。他把自己所掌握的香菇种植技术毫不保留传授给他们,收获时帮助销售香菇。当年每户就赚了10万元以上。群众看到党员种香菇赚了钱,纷纷效仿,一个产业很快就被带动起来。二是基地带农户。通过招商引资和争取上级资金,建成了香菇种植基地。基地采取三种模式帮助贫困户种植香菇:一是对有资金有种植能力的贫困户,基地无偿提供技术服务,并按市场价回收香菇。二是帮助协调符合贷款条件的贫困户金融贷款,基地提供香菇棒,贫困户进行管理,基地无偿提供技术服务,按市场价回收。三是对没有资金又不符合贷款条件的贫困户,由基地向贫困户赊销香菇棒, 由贫困户进行管理。香菇收获后,扣除香菇棒的费用。仅此一项,每户增收10000至30000元。产业带就业。产业势头强劲,蓬勃发展的同时,有力地带动了就业。同时,建成了扶贫就业车间、生物颗粒厂各一家,带动近百名群众就近就业。目前,全村已建成占地1.2万平方米的香菇种植基地,全村香菇种植达100余万袋,黄金梨、软籽石榴等小杂果600余亩,绿化苗木1100余亩,催生了农民专业合作社4家,家庭农场2家,90%以上脱困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实现了户均2个以上稳定增收渠道。

(四)强筋壮骨 让集体壮起来

付楼村过去没有一点集体经济,收入是零。村里所有开支靠上级一点点财政拨付。一个村一年的经费,还不如一个家庭收入,让村班子举步维艰,办事很难。李健认为,手中无米引不来小鸡,要增强村支部的凝聚力,就必须为群众办实事。要办实事就得有经济实力。要以村支部为依托,主动向上争资金,外出跑项目,全力提升集体经济实力。一是“借鸡下蛋”。借驻村第一书记发展资金项目入股县内大型企业分红。二是“筑巢引凤”,争取县扶贫就业基地建设项目。借政策资金总投资116万元,建成一个576平方米扶贫就业基地,购置缝纫机30台,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服装加工企业一家,主要从事服装基础加工,按照县里规定,收取租金。三是建“聚宝盆”创收。争取到上级集体经济发展资金760万元,建设高标准香菇基地,建成香菇大棚17个,可种植香菇30万袋。同时,通过招商引资,引进香菇种植企业一家。村集体经济项目的实施推进,一年可收入10万元,到2021年底,累积集体经济收入可望达到30万元。

(五)村姑华彩 让村庄美起来

有了集体收入和积累,就要装扮村姑新娘。

付楼村依岗在小平原中,依陵而居,择水而邻,黛瓦石墙的农舍和古朴的村落,如遗落在大地上的一块璞玉,不经雕琢,自在美丽。为了留住部分村落这份浑朴和天真,在村庄的建设和美化上,李健和其他村干部颇费了一番心思。

古旧的石磨、石碾、石臼,这些从村民家里收集的废弃之物,稍一构思,变成了村里两个文化休闲广场的主要元素。光滑的鹅卵石铺成弯曲小径,造型别致的树根,矗立成广场风景,巧思慧心,修旧如旧,让广场休闲的群众真真正正看得见记忆,摸得到乡愁。

漫步付楼村头,沿路整齐的景观树葳蕤生姿,干净整洁的党群服务中心,宽阔平坦的综合文化广场,功能完备的健身器材和高杆太阳能路灯,又为这个民风淳朴的小村增添了丝丝现代气息。茶余饭后,老人们坐在广场或荷塘边、村史馆前说着话,聊着天,笑声在绿树荫里传出好远……

几年时间,付楼村先后新建了党群服务中心、村集体卫生所、公厕等设施;硬化了村组道路;整修塘堰8口;建成游园一座,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户户用上自来水,组组通上大喇叭;按照留住乡愁、修旧如旧的原则,改造房屋、庭院3万余平方米;改造户用厕所400余个。建成了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史馆、文化广场、文化书屋等文体设施。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组建广场舞、戏曲乐队各一个。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坚持每年开展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等评选表彰活动。深化文明村镇创建,广泛开展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成为市级文明村,省级传统村落。

“光等着靠别人帮助,只能解决基本生活,解决不了真正的贫困。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残疾人脱贫户,一定要给乡亲们树立个好榜样!现在国家对残疾人这么重视,对乡村振兴这么支持,我更要干出新成绩,让父老乡亲们尽快走上小康之路!”李健深有感触地说。

村庄美,长歌善舞,羽霓虹彩,深闺的村姑成了美丽新娘。

中国乡村的大地,需要大的手笔去描绘;中国乡村的天空,需要年轻的臂膀去托举;中国农村的未来,需要智慧的头脑去谋划。

李健,走在路上,行在其中。

(六)做专职村支书 为群众服好务

“李书记就是一个‘专职村支书,家都丢一边,钱也不挣了,一心都扑在村里。”埠江镇党委副书记、付楼村包村干部杨吉鸽非常佩服李健。

图啥?李健的媳妇曾掰着指头不止一次算过账,如果李健安心做自家生意,一年能多挣几十万元。

李健的账却是另一种算法:2018年刚上任时,全村人均年收入3000多元,如今,数字变成了13500元,硬是翻了两番,村集体收入“无中生有”,年底能达20多万元。“有了集体财富,办事就有了底气。能给群众办点实事,感觉比我自己挣钱都开心,这就是我最大的财富。”

正是这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李健曾应邀参加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外记者见面交流会,介绍当地脱贫经验;荣获2019汉江流域创客英雄汇“创客英雄奖”,2020年度全省脱贫攻坚优秀个人,连续跻身2020、2021年度“南阳市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大比武擂台赛”十佳党支部书记……一系列的荣誉,李健的眼睛更亮了,信念更坚定了,视野更开阔了。

他说:“农民是最讲实惠的。榜样、典型、致富模式、标本往那儿一放,不用你苦口婆心,也不用你喊破喉咙,磨破嘴皮,群众就会自发效仿,跟着你去做。”

李健乘着南阳市打造好营商环境,大力招商引资的东风,和镇领导一起,走南闯北,上濮阳,下山东,想在特色蔬菜、果木种植等特色农业上下大功夫,现已谈了几个合作意向,正在考察、论证。

“明年春上,就会有几个项目落地,让付楼特色有机农业动起来。”李健信心十足地告诉我们。

要当好村支书离不开村民的支持,要得到村民的支持,就必须深入村民,了解一家一户,和他们交朋友。对于这点,李健心知肚明,奉为圭臬。他经常利用晚上时间走村串户,到村民们家中喝喝茶,拉拉家常,谁家的生活、生产碰上困难,谁家需要哪些帮助,他都记在随身携带的小本上,以便能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每逢过节或村里举办重大事情,李健还会带领村“两委”成员去慰问村里的老党员、老干部、困难户、孤寡老人、残疾人,送上一些慰问品。村民们信赖李健,愿把他当知心朋友,有事都找他商量,或是到家中,或是打手机,无事也经常与他唠唠嗑,说说想法。哪怕说上几句不痛不痒的话,心里也是踏实的。

“被人信赖是幸福的。”李健微笑着说。他那张因长年累月在田间地头被风吹日晒糙得有些发黑的脸,此时也微微地泛着红光。

回忆走过来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坷,李健说:“基础党建、班子建设是个宝,充分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先进作用,让群众信服,特别是联合党支部建设,跨村越界联合办事,解决了过去想都不敢想,根本办不成的事。只要有党的领导和集体的力量,没有办不成的事。”至于个人,李健说,虽然觉得有点累,有时也有不满和委屈,但更多的还是欣慰。如今,付楼村贫困帽早已甩掉,面貌也大有改观,各项产业已向规模化、专业化发展。但他深知,脱贫致富只是开始,乡村振兴建小康还在前进的路上。他要带领村里党员干部把两委班子建设得更加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环境环保综合治理、教育养老等各个方面都要有新的起色,按规划快速发展,决不辜负父老乡亲对自己的信任与支持。

“残疾人要和健全人一样,不但善于驾驭命运,而且要敢于创造奇迹!这种奇迹,不但要在自己身上发生,更要推己及人,唤起更多人创造奇迹的欲望!要坚持走共同富裕之路,尽力为乡亲们干点事,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感、荣誉感;不但要自己幸福,还要让更多的人幸福。”谈起残疾人如何走出困境,发展壮大,李健有说不完的话。

七、蝶变的付楼蝶变的人

“命运可以斩断我的手臂,但是斩断不了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李健

2021年10月17日,阳光明媚,一条好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在付楼村迅速传播开来:继去年夏天成功获评市文明村镇后,付楼村又被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授予“河南省传统村落”荣誉称号。

村民们开心地奔走相告,他们从此后可以挺起腰杆,再也不怕被人嘲笑,再也不怕作为付楼人,走在人前身子好像矮了半截。

李健清楚地记得,前些年村里的年轻小伙子娶媳妇都困难,到了婚娶的年龄,少有女子愿意嫁过来。一提说是付楼的,头摇得像拨浪鼓。村子的小伙付三贵长相端正,身高一米七八,个有个,样有样,初中毕业在南方打工多年,攒了些钱,和一位外乡的女孩相恋。这年春节,女孩提出到他家来看看,三贵满心欢喜地带着女友回乡了。那个回乡的旅程格外甜美,他们依偎在绿皮火车窗前,看着一路的山水到了家。可是,就在女友踏进村子的刹那,看着村子里到处是破败的房舍,加之那天下雨,道路泥泞不堪,粪便和垃圾到处都是,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气味,而中原冬天的农村,树木萧条,枝干叶落,整个村子都显得暮气沉沉,缺少生机。女友的眉顿时皱了起来,原本活泼的她沉默起来。到家后,看着斑驳的土墙和旧瓦,看着三贵家人寒酸的衣着和堆满杂物的房间,看着三贵母亲花的白头发和佝偻的身子,端给她的荷包蛋茶飘着零星的油花,他母亲还带着谦卑的笑容和怯怯的表情,女友退缩了,第二天一大早便借口离开,自此从三贵的身边消失了。为此,这个一度充满青春朝气的俊帅的年轻小伙消沉了很久。他离开了家乡,很少再回来。

爱情在贫困面前一文不值,感情也终究败给了贫困。

而如今的付楼人走出去是自豪的。他们在人前,在集市上,在人多的地方,被人问起是哪个村的时候,总会将目光放开,声音洪亮地大声说:“付楼的!”

“付楼,那可是个好地方!”听到的人赞叹道,“听说家家都富裕,村子像花园,房子像城市,路面宽阔平坦,走在上面,咯噔咯噔,可气派舒服哩。”

外村的女孩也格外青睐付楼的男孩,一打听说是付楼的,马上放下矜持,要进一步攀谈接近。好像嫁给付楼人,就等于嫁给了幸福,掉进了福窝。

相对于一块块纷至沓来的金字招牌,蝶变中的付楼村,更让返乡游子惊叹!

2020年夏天的一个晚上,外出打工几年没回来的李飞,一下出租车就有点发蒙:“哎哟,妈呀!这是我的家付楼吗?我是不是被拉错地方了?”他扭头问正掉转车头的司机:“你确定这里是付楼村?”司机白了他一眼:“我就在这附近的邻村住了几十年,闭上眼也能走到,哪还有错。”

李飞愣在那里,依然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这还是记忆中的家乡吧?过去逢雨季一步一坑的泥水路,现在变成了笔直通畅的水泥路,明晃晃的路灯映照下,光泽而平坦地伸向远方。村子的破旧老宅也不见了,它们摇身一变,变成了青砖灰瓦的徽派建筑,且古典、高雅,墙上各式的彩画栩栩如生,那些林荫花丛中像飞龙走禽飘逸灵活,似乎都要飞起来。绿色植物到处都是,硕大丰美的月季花正散发着浓郁的清香,在风中摇曳多姿,好像在向进村的每一个人热情地打着招呼。

啊!这就是如今的付楼。

付楼村,换了人间。

生活在付楼村的人是幸福的,他们因李健而扬名,成为有尊严而被人羡慕的人。

付楼村有一个肖自学,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当年自己从一个颓废消沉过不成的人,一跃变成了如今神采奕奕、充满活力的人。

这个艰难蜕变的过程,也离不开李健,跟李健执着地奔走帮扶与苦口婆心地劝说,都有很大关系。

那时的肖自学父母早逝,家徒四壁,经常吃了上顿没有下顿,到了娶亲的年纪,他眼睁睁地看着别人喜气洋洋地迎娶到娇美的新娘,而自己仍然是形影只单。突然有一天,远方亲戚介绍给他一个长相普通的哑巴女人,对方并无太多要求,只要能过日子就行。肖自学虽然心有不甘,但无奈实在没有更多的选择,只能接受眼前的事实。“能传宗接代也好啊。”他想,就这样,两个苦命的人搭灶过起了日子。

一年后,随着“哇”一声哭叫,孩子出生了。看着白白胖胖的大胖小子,肖自学乐开了花,笑得合不拢嘴。“来,吃糖。”他对每一个前来道喜的村民说,并递上了简易粗制的花花绿绿的糖果。村子里的人都说,肖自学的家这才像个家了。

肖自学干活也更卖力了,哑巴女人不但生活能力差,连冷热也不自知,大冷天的穿个短衣就敢出门,冻得发烧也不管不顾。肖自学每天都把老婆的衣服穿戴整齐,把婴儿塞到她怀里喂饱,大人孩子都安顿好了才出门。

孩子一天天长大,肖自学惊讶地发现,儿子有点不正常,首先是目光呆滞,和哑巴母亲如出一辙的呆滞。其次是,除了含混不清地会叫爸爸、妈妈,其他人的称谓一概教不会,无论教多少遍,都是呜呜啦啦。家里来了客人,只是呆愣愣地站着,再不然就躲起来,叫他出去和同村的小伙伴一起玩,他出去还是像个木桩一样。“傻子!”不知谁喊了一句,紧跟着一群孩子一起起哄。肖自学的心都要滴血了。他不甘心,东拼西凑些钱,带着儿子到各大医院检查,医生们都遗憾地说:“孩子是智障。”在回家的路上,肖自学眼泪不能自抑地往外流。一年多后,第二个孩子出生给了他重新的希望。看着同样白白胖胖的孩子,心想,这个孩子应该正常吧,自己应该不会那么倒霉,什么不好的事情都摊在自己身上。可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肖自学惊恐地发现,这个孩子仍然是个智障,他有着和前一个孩子一模一样的反应,呆滞、迟钝,不认识人。

肖自学彻底绝望了。那晚风雨交加,雷声大震,都没能掩盖他响彻云天的号啕大哭。“天哪,我该怎么办!一家四口人,三个残疾、智障,还叫人活下去吗?!”

自此,肖自学一蹶不振,到处打牌赌博,甚至把过去的一点积蓄都花光了。没钱了,就四处去借。家里饭都吃不上了,孩子们都饿得嗷嗷叫。他打着这个旗号去借钱,刚开始人们还相信,借钱给他。慢慢地发现不对劲,孩子和老婆在家里饿得团团转,门口种的萝卜拔起来,带泥就往嘴里送。人们愤怒了,不再借钱给他。没了钱的肖自学就坐在门前的石墩上,懒洋洋地晒着太阳,看着村里的人忙碌地进出,看着太阳一天天地落下去。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神态,还有了小偷小摸的恶习,稍不注意,甚至有犯罪的倾向。

李健得知了肖自学的遭遇后,刚从村委办公室开完会,家都没回,直接驱车赶到他家。月亮已挂在树梢,李健将车停在肖自学家的门前空场。肖自学正坐在石墩上发呆。屋里的灯光亮着,两个孩子和哑巴女人已经睡着。

“书记,你来啦。”借着月光,肖自学看着李健甩着空荡荡的右边袖子,一脸正色,黝黑的皮肤似乎挂着汗珠。此刻正值春末夏初,村子里榆树、白杨以及月季花的气味清爽而沁人心脾。

李健说:“自学,我来看看你。”

“我有什么好看的。”肖自学嘟囔道。

“你该走正道!不是我说你,一个大老爷们儿,整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不嫌丢人?”

“你说咋办?一家四口三个傻子。”肖自学反问道。

“再傻也是一条条性命,共产党不叫饿死人,有村委和大家呢。”李健的脸色冷峻而认真。

那晚他们交谈了许久,李健从自身的经历谈起,怎样一步一步从鬼门关爬出来,又是怎样在镇领导以及在大家伙的帮助鼓励下振作,入党,当村支书,到今天的脱贫致富。肖自学听着听着,心中似乎豁然开朗,消极的面色也好转起来。

“我家的父亲残疾,老婆残疾,弟弟智障残疾,我自己也是重度残疾,难道不比你更苦?你一家四口人,我一家六口人,难道不比你更难?”李健激昂动情地说,“但我们不要屈服于自己的不幸,要敢于面对现实的挑战。现在有地,国家政策又好,一个壮劳力,还不能养活一家?你主要是精神垮了,振作起来,啥都有了,孩子大了,兴许能帮你养你。”说罢,从左手口袋里掏出500元钱递到肖自学手中,说:“我家也还不宽裕,这点钱先养家糊口,照顾好老婆孩子,咱们一起想办法,解决你家的困境。”

肖自学推让着不接,李健说:“接着,这钱是让你振作起来重新起步的钱。你不接,就是还想颓废下去。”肖自学接过李健左手递过来的钱,“扑通”一声跪下,李健忙扶起他,说:“咱们都是乡里乡亲的,一家有难,八方支援,以前是我工作没有做好,你跪什么跪啊,只要振作精神,我们会全力帮扶你的。”

那是个令人激动而难忘的夜晚,肖自学第一次感觉到自己又找回了重新生活的勇气和力量。

此后的日子,李健有空就过来,谈心,讲政策,在李健的奔走努力下,肖自学一家三口智障残疾人得到了村里镇里特别的救助,公益岗工作的收入,让他们有了生活保障。肖自学又白天黑夜地去田间耕作,庄稼地被伺弄得风生水起,季季丰收。

一天,刚从地里收工的肖自学回到家,就看到李健匆匆地赶来,他擦了下额头的汗水,兴冲冲地说:“自学,明天你就可以去附近的碱矿加班了,给你联系好了加班活。不耽搁种地又能加班挣工资,就是累点,可你年轻。好好干,以后你们家又多了一项收入。”肖自学望着李健,百感交集,憋了半天,话还没说出口,眼泪就顺脸而淌。 “李书记,你救了我,也救了我全家呀,没有你,我还不知道混成什么鬼样子呢。”李健看着眼前的肖自学,看着他振奋的表情,想想当年别人劝自己的情形,不由得眼睛也湿润起来,但他还是笑了。

笑中也有泪。李健忘不了为给肖自学安排碱矿上班,跑了多少腿,说了多少好话。肖自学以前有前科,因赌博偷过矿上的东西,被碱矿保卫部抓住过。一开始人家说啥也不要他,说李支书你不能给我们送个“坏人”,你管不了,难道叫我们背黑背亏?因碱矿建设占有付楼村的荒地,是友好单位,李健没有泄气,耐心地解释说:“这个人本是个守规矩的实在人,因家中三个憨傻残疾,失去了生活信心,现在,村、镇政府和国家都按政策给予了充分的照顾,基本生活都已解决了,要想根本拯救这一家人,非得你们帮忙照顾不可,有了工作,有了工资,这一家人就活了;如果你们不照顾,还任他破罐子破摔,这一家人不但完了,而且,他还可能再到你厂里偷盗、赌博,不仅造成隐患,而且会形成你们和村里的矛盾。我和村里做担保,他一定老老实实在矿上干活,干不好,我和村里来领人,如果有损失,我李健自己财产补上。”好说歹说,矿山上才答应说:“那就使用一段时间吧,看他表现,真不行,你们领人。”李健不但在担保书上签了字,还摁了手印。那鲜红的印油指纹,仿佛李健一颗红彤彤的心。

肖自学总算没有辜负李健和村委的心愿,非常珍惜这份加班工作,干得非常好,非常出色,年底还得了打工先进,领了奖金,戴上了大红花。李健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

村民们更忘不了,李健带领大伙冒着严寒酷暑,奔波在田间,种植各种蔬菜,从播种到收获,除草、施肥、灌溉等一样都不少,李健从来不顾自己的残疾带来的种种不便和不适,和大伙一起,起早贪黑,那片土地上洒落了他多少的心血和汗水。他亲自联系客户,打电话或者开车把客户从较远的地方带过来。看着乡亲们辛苦种植的蔬菜被一车车拉走,看着乡亲们乐呵呵地数着钞票,李健的心是醉的,他的笑容和每天的阳光一样,明媚起来,欢快起来。村子里的乡亲们一旦改善生活,总爱过来叫李健。“健哥,今天中午柴鸡炖香菇,到我家吃饭吧,一起喝两杯。”村东的大旺兴冲冲地来请李健。那时的李健正琢磨着怎样打动客户,让客户实地参观香菇种植车间后,好多下些订单。听到大旺的话,他笑着摆了摆左手:“不去了,家里你嫂子已经做好了猪肉炖粉条。”大旺仍坚持着说:“走吧,健哥,喝两杯,是俺老娘的心意。俺娘说,你是咱全村的大恩人,帮村里干了那么多好事,有好吃的就该先请你过去吃。”李健说:“你代我谢谢大婶,实在是有事。”大旺走时,李健望着大旺离开的身影,心不由得猛地一颤,多朴实的乡亲啊。

乡亲们记着自己的点滴付出,他们心里明镜似的呢。李健的身上刹那感觉被注入了无穷的乡情和力量。

李健带领乡亲们种植黄金梨,积极地找技术人员探索黄金梨如何更加多汁和甘甜,如何高产丰收。从梨树的开花到挂果,到金灿灿的果子沉甸甸地压满枝头,他片刻都不敢含糊,经常一有空就到梨树园走,独自注视着这片能给大伙带来甜美生活的梨子,憧憬着、想象着丰收的喜悦。

他构造的香菇车间更是壮观,那几层楼高的金属架上,培植出来的香菇也一茬一茬地收割着,菇头鲜嫩肥硕,散发着特有的菇香气。

这些,都是乡亲们赖以致富的摇钱树,在李健的不懈努力和坚持下,在李健的带领下,生活蒸蒸日上,村子大变了模样,付楼村的人也大变了模样!

“付楼和付楼人的精彩蝶变,源于李健这个旗帜型村支书的决策和带领,他扑下身子、用尽脑力带领村两委班子,不断地创造着奇迹。”埠江镇党委书记刘启群说。

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在“乡村振兴联合党委”,村“两委”班子带领下,一幅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壮美画卷迅速铺开。

“付楼是整体脱贫了,但真正大富起来的农户仍是少数,离绿色崛起、美丽富民的目标还远得很。”李健与市供销社派驻付楼第一书记杨晓东商议,让大家的钱袋子永远鼓起来,还得靠产业——在充分利用好现有的服装精准扶贫车间基础上,做大做强香菇、黄金梨种植业,筹备引进上市企业做养殖种植基地。

科技就是第一生产力。十几幢现代化的香菇大棚,清一色的钢铁骨架,耐用实用,棚内通风顺畅,温湿可控。被李健“六请”来的王万斌望着自己的菇棚,自豪地说:“同样的菌种和劳力投入,因为品质好,所以价格比一般农户的要高一倍。”付楼村乡村振兴联合党委书记、桐柏县委常委、组织部长赵国臣到现场看后立即表示,这棚可做示范推广。当场建议县里计划的1300万元种植专款投放在这里,筹备成立食用菌产业园,建设更大规模的现代化菇棚,租给农户,并提供菌种、技术服务,助农民增收。听到这里,李健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

因为干得出色,又有实战经验,2021年,村“两委”班子换届,李健又全票当选村支书、村主任,并被推选为南阳市第七次党代会代表、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

“市七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南阳现代化建设最大的短板和潜力在农村,大家大有可为。”10月14日,省党代会刚结束,李健就带着大会满满的“干货”走进该村金芙蓉生态农场,宣讲大会的精神。接着,又与村“两委”班子成员一道认真研读省市党代会报告,找出适合付楼发展的闪光点。望着身边年轻的村“两委”成员,他精神振奋,踌躇满志。“这次村‘两委换届,一批党性强、作风正,有知识、有能力、有情怀的优秀党员进入了班子。平均年龄全镇最低,仅为36.4岁,比上一届足足低了20岁,真正换出了新气象、新活力。”李健自信又自豪地向我们炫耀着。

他们紧扣南阳市“十四五规划”中“绿色崛起、美丽富民”这根主线,紧扣省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的“支持南阳建设副中心城市”这一战略,研究付楼今后怎么办怎样干?

付楼村是革命老区,红色革命遗址多达120余处,这是宝贵的财富,要充分利用好这笔财富。他说:“在开启第二个一百年的新征程上,付楼不会缺席,再经过几年的乡村振兴,付楼一定会更美,处处鸟语花香,欢声笑语,是乡村中的城市,城市中的乡村。”

作为基层党支部的模范带头人,在桐柏大地上,李健成了党员心中的模范标杆,村民心中的时代英雄。

八、英雄是这样炼成的

一种精神基因从“活过来”到“干起来”屡创奇迹,打破医生“断言”,李健身上彰显出来的自强不息、坚韧不拔、顽强拼搏、执着进取的精神,正是南阳跨越发展、高质量发展所需要的精神基因。

——摘自中共南阳市委书记朱是西9月25日关于向李健同志学习批示

一群新“桐柏英雄”由“孤雁单飞”到“群雁高飞”,雁阵计划助力乡村振兴。通过实施“雁阵培育计划”,计划用三年时间,集中培育一批全市推得开、全省叫得响、全国有影响的新时代优秀村党支部书记群体。

——摘自中共南阳市委组织部《关于实施“雁阵培育计划”助力乡村振兴的工作方案》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我们敬仰英雄,我们渴望英雄,我们需要英雄的回归和红色精神的回归,我们更需要平凡的英雄、农民的英雄。我们不需要无德无才的脸蛋明星充斥影荧媒体,不需要“娘炮”们嗲声嗲气的扭曲形象到处传播,更不需要给我们的青少年追星族提供不健康的理想导向。李健是英雄,是平平凡凡的农民英雄,是自强不息的残疾人英雄,是优秀党员和基层党支部的模范代表。他的心中,装的是人民群众的小康致富和美好生活,他的精神,是为民精神的薪火相传,是红色基因的传承和对那片土地深深的爱!

从一个断臂残腿的贫困户到脱贫户、小康户,再到党员、党支部书记,到带领全村230户841人贫困户全部脱贫,到全村近2000人过上小康日子……坚韧不拔、自强不息,让他实现了诸多身份的转换和超越,有信仰有担当让他先后当选全国自强模范、全国劳动模范、省市两级党代表,两次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

“桐柏自古出英雄,李健就是我们村的英雄。他不仅自己熬过了那么多的苦日子,还带着我们一起追求美好生活。”李健被乡亲们奉为好人大英雄、新时期“新桐柏英雄”。

英雄归来,英雄已经归来。

一个曾经极度贫困的小村庄,一个曾经“软、散、乱、瘫”的不完整村委班子,短短几年间,因李健的带领而变了容颜。李健成了人们心中的英雄,成了时代模范。回望昨天,英雄是怎样锻炼出来的?

珍惜崇尚英雄才会英雄辈出——

早在2019年5月23日,《南阳日报》就在头版位置刊发了《新时代的桐柏英雄——记“全国自强模范”桐柏县埠江镇付楼村党支部书记李健》,报道了桐柏县埠江镇付楼村贫困户李健因工致残后,不等不靠、奋发自强、勤劳致富,不但自己光荣脱贫,还被推选为村支书,带领付楼村全村群众脱贫致富。在北京举行的第六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上,李健作为“全国自强模范”代表,受到中央领导的接见。2020年7月21日《河南日报》以《独臂书记的“厚道劲儿”》为标题,报道了李健的事迹,时隔一年后的2021年9月19日,《河南日报》一版又以醒目位置刊发长篇人物通讯《新“桐柏英雄”》, 9月24日,刊发赵志疆的署名文章:《乡村振兴需要李健这样的领头雁》。

文章写道:

9月23日是丰收节。丰收,凝结着农民和“三农”干部的辛勤耕耘,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丰收节里话“三农”,不得不说说乡村振兴路上的领头雁。

作为曾经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残疾人李健面临的困境比普通人要大得多,他不仅家徒四壁,连一个好身体都没有。然而,李健人穷心不穷,身残志更坚,他深信“与其苦熬,不如苦干”,硬是凭着与死神搏命时的顽强,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李健的成功逆袭,不仅得益于顽强拼搏的精神,而且受惠于扶贫政策的支持以及基层干部的帮扶。“天上不会掉馅饼,但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对我的帮助,还有各项政策的实惠,可真是幸福从天降啊!”怀揣一颗感恩的心,李健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想把这份爱和力量传递下去。

事在人为,事靠人为。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振兴,而人才资源短缺是“三农”问题的最大瓶颈。……乡村振兴不仅需要想干事、肯干事的魄力,而且需要能干事、善干事的本事。遴选甘于奉献、勇于担当的农村领头雁,通过人才队伍建设强化乡村造血功能,为更多有能力、有魄力的人提供大展身手的空间,就能激发乡亲们的干劲,为向往的美好生活奋斗,激活“三农”一池春水,走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李健的事迹在各媒体发出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在社会各界引发强烈反响,中原大地掀起了学习李健热潮。

2021年9月25日,南阳市委书记朱是西对南阳市优秀基层党员干部代表李健事迹作出批示:李健是全面小康进程里涌现的一位平民英雄,他受尽人生磨难,但始终不屈不挠,靠着个人努力和组织帮扶,不仅自己脱贫致富,而且成为村民主心骨、致富带头人!作为南阳广大农村党支部书记的一个代表,李健身上彰显出来的自强不息、坚韧不拔、顽强拼搏、执着进取的精神,正是南阳高质量跨越发展所需要的精神基因,广大党员干部应该学习并践行这种精神,为南阳出彩作出更大贡献!

南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李永同步作出批示:李健同志是基层党建的一个先进典型,也是南阳市实施“头雁计划”的丰硕成果。各级组织部门要持续开展村级带头人队伍优化提升行动,打造南阳先进群体,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骨干支撑。

这些,都在助推着英雄模范人物的正能量和示范意义。而乡村振兴,也正需要像李健这样的基层带头人、“领头雁”,推进乡村振兴,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

英雄成长要有成长的土壤——

我们常说: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英雄的产生和出现也绝非偶然。

我们从付楼村史馆中看到,从古代圣人到治世名人,付楼人把他们好的家风家训贴在墙上,铭记在心。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一系列重要论述也赫然在目。

每个公民要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自我做起,从一家一户做起,把实现个人梦、家庭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之中,就能汇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从周恩来总理的“十条家规”,到焦裕禄“不能搞特殊”的焦门家风,再到杨善洲对家人的“苛刻”教育,优秀共产党人留下的动人家风故事,成为每个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天下之本在家”。尊老爱幼、妻贤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耕读传家、勤俭持家,知书达礼、遵纪守法,家和万事兴等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铭记在中国人的心灵中,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中。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不是抽象的,最终是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从革命战争年代母亲教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到新时期新农村每个党员干部先大家后小家,为大家舍小家,中国人历来讲求大爱报国,精忠报国。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优良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以家风促党风带民风、涵养清朗的文明家庭,进而支撑起社会的好风气。

公序良俗,传统美德,优良的家风家训家规,都是先进模范人物成长的道德土壤。而基层党建、基层党组织、基层党委就是党员成长,英雄孕育的“孵化器”。

埠江镇现在有个“5S”党员政治生活馆。馆内五个展示厅:党史厅、党事厅、党誓厅、党示厅和党视厅。因“史、事、誓、示、视”5个字的拼音第一个字母均是“S”,故合称为党员教育“5S”馆。

5S政治生活馆5个展厅分别有不同功能,党史厅主要展示中国共产党建党的光辉历程,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等内容,进行党史教育;党事厅主要展示党的基本知识、埠江镇发展历程等,展示党建成果;党示厅主要展示加强廉政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内容,开展警示教育;党誓厅主要展示党的纲领、党员权利义务、入党誓词及党员风采等内容,强化党员党性教育;党视厅主要通过红色影像资料展播及党建知识问答等形式,丰富党员学习形式,该厅还设有谈心谈话室,为党员提供心灵交谈场所。

生活馆以开放性、全覆盖、一体化、有活力为工作理念,通过内容展示、情景再现、观看党建微视频等形式,重温党的历史、关注党建动态、传播党的理论、展示党建成果,为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提供涵盖“党史教育、党员风采展示、警示教育、视听学习”等多位一体的政治生活服务。展示中国共产党光辉历史的埠江镇党员5S政治生活馆自开馆以来,已然成为全县党员干部、学生、群众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基地,同时也成为各单位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必选之地。截至目前,埠江镇5S政治生活馆已被确立为桐柏县中小学德育基地、桐柏县专武干部党建教育基地、桐柏县退役军人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基地。

“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提出5S概念,一方面用5个S涵盖党的思想政治组织作风制度建设各个方面,另一方面旨在对党员干部思想信仰信念作风能力进行全方位立体式保养升级。李健就是在这样的党员教育氛围中,一步步成长起来。”埠江镇党委书记刘启群自豪地说。

李健的成长、成功,源于自身的坚韧不屈的性格,更源于党组织的培养和引路人的帮扶。老党员老革命三爷的耳濡目染,老村支书张华峰的有力支持,镇老书记王诗东和新书记刘启群的帮扶培养和保驾护航,都是培育信仰和追求进步的母乳和温床,而这种信仰和追求具体到情感和行为上,则是一种爱。

——爱让自己起死回生的人,爱帮助过自己的人,爱引领自己超越自己的人,爱一个不忘初心为民的党和组织,爱一个凝聚伟大力量的伟大祖国。

李健带领付楼人经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和成绩,上自党和国家,下至各级党委、政府都给了李健和付楼村无上的荣誉。各媒体精心的报道、宣传,各部门大力地推介和宣讲,都助推了李健成为英雄模范的成长。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里面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和推动力——学习效应、模仿效应、连锁反应。

试想,一个残疾人,一名党员,在短短的几年内,华丽转身,脱胎蝶变,这是多么神奇的力量!如果一个乡一半的村、一个县一半的乡、一个省一半的县出了十几、几十、几百、几千、几万,千千万万个李健,我们的乡村振兴何愁不早日结出硕果,我们追求的中国梦,我们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何愁不能早日实现。

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让英雄精神和人民一起创造伟大历史。

英雄要有时代精神——

“70后”一代人,他们的成长期正赶上拨乱反正、国家运势的上升期,他们的青春期也正是社会思潮、社会矛盾的的凸显期,处于改革开放新旧交错的探索阶段,繁华迷眼,鱼目混杂。他们的眼前,有前人不曾拥有的机遇,也有前人不曾经历的挑战,更有“摸着石头过河”的不确定性。那时,李健作为农村的新一代,面临各种诱惑和考验。他虽脑子聪明,但思想认识不够,又不好好读书,还贪玩。农民家庭又目光短浅,有把力气有碗饭吃就行,缺乏上进的学习和精神提升,他的成长存在着先天缺陷。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合理性、正当性、局限性。如果站在更新的角度、更深的层次、更高的的境界来观察的话,李健的先天不足,李健的思想精神与价值体系,正是一个典型的时代标本。他的成长过程,他的特殊家庭,他出事故后的一切救治和康复过程,社会对他的支持,坚定了他活下来、站起来、能走路,有作为,感恩社会、感恩党、感恩大家,到回报社会、回报党、回报大家的心路历程,给人追问的机会,思考的空间,启迪的快感,也会揭示出一些时代命题。

无论别人怎么猜测、议论、解说,李健抱着朴素的思想:感恩,公平。“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他说:“党和国家的富民政策让我率先富起来,时代救了我的命,给了我们一家第二次生命,我就要舍命报答。贫穷的出身,无情的灾祸,让我必须站起来。而让自己先致富,这是立身之本。自己富了,才使我有能力感恩乡亲,回报社会。我如果两手空空,拿啥反哺乡亲,有啥资格带领全村致富奔小康?”

李健脑子聪慧灵泛,点子多,有智谋,会办事。经过这几年的锤炼,各种机会的学习,通过各种形式的开会、参观、交流,李健的视野更大了,时代感、现代意识、科学意识、政策领会把握意识更强了。他说:“现代社会,注重现代,不能再抱老思想、老传统,要学最新的,最先进的;要活学活用好党和国家的政策,少走弯路或不走弯路。时代性、前瞻性、创造性,甚至冒险性,我都要。”还说:“我入党和当村支书时间晚,呼啦一下,50岁可过了,总觉时间不够用,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只有只争朝夕啊。”

时代感、时代精神,是每一个奋进者、成功者必不可缺少的。

英雄是时代最闪亮的标志。崇尚李健,争做“李健”,在桐柏乃至南阳大地上蔚然兴起。

南阳市委组织部近日出台《关于实施“雁阵培育计划”助力乡村振兴的工作方案》,在市级层面,集中力量培育100名左右旗帜型优秀村党支部书记;在县级层面,持续用力择优选育1000名左右标杆型优秀村党支部书记;发挥典型带动效应,培育一批全市推得开、全省叫得响、全国有影响的新时代优秀村党支部书记群体。

“桐柏县委号召全县党员干部向李健学习。”桐柏县委书记贾松啸在学习李健精神座谈会上指出,要弘扬以李健为代表的桐柏好榜样精神,在全县大力开展新“桐柏英雄”评选,每两年评选一批“十面红旗”村(社区),带动在项目建设、乡村振兴等战线上涌现更多“出彩桐柏人”“基层领头雁”。

在革命和战争年代,在血与火的洗礼中,英雄是战斗英雄。而在和平建设时期,劳模、先进是时代英雄。

无疑,李健是时代英雄,是新时代的“新桐柏英雄”。

弘扬李健事迹新实践——

2021年12月6日,大雪节前一天,豫南大地麦苗青青,阳光灿烂。美丽的小山村磨沟锣鼓喧天,彩旗飘扬。这里,正在进行桐柏县“十面红旗优秀村支书大比武”。

为弘扬“李健事迹”,发挥先进典型的榜样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农村基层干部工作的积极性,桐柏县委决定从2021年开始,在全县范围内持续开展“十面红旗”村(社区)党支部争创活动,着力培育打造一支以“新桐柏英雄”李健为代表,数量充足、素质优良、实干为先、业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村(社区)党支部书记群体,为实现桐柏高质量跨越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把擂台赛从农村党支部向乡镇、县直单位、非公有制、‘两新组织全面铺开,把开展‘新桐柏英雄杯争创活动作为重要载体,不断营造全社会比学赶超常态化,争当‘英雄显身手的浓厚氛围。”贾松啸表示,桐柏县委、县政府正奋力把“桐柏英雄”打造为省市党建工作的桐柏品牌、桐柏经验。

以英雄带英雄,让李健精神催生出更多乡村振兴路上的“新桐柏英雄”

“十面红旗”怎么选、怎么评、怎么定?桐柏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赵国臣介绍说,“十面红旗”村(社区)党支部争创评选活动每两年开展一次,确立了“班子强、产业明晰、集体经济有发展后劲、村容整洁”等4大评分标准,评选程序和办法包括组织推荐、初步审核、观摩评比、现场演讲、绩效评估、命名授奖等内容,每次评选出10个先进典型。

建立保障机制是选“十面红旗”的重要保证。同时加大政治激励、提高经济待遇。将夺得“十面红旗”的村(社区)的党组织书记列入“雁阵培育计划”,优先参加县级以上的相关培训,优先推荐为各级“两代表一委员”人选,其党支部和党支部书记优先作为上级拟表彰推荐人选。在选拔乡镇领导班子成员、考录公务员、招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等方面,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使用。对首次被评定为“十面红旗”的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年度绩效奖励金额上浮一倍,从评定的当年计算。凡连续两次被评为“十面红旗”村(社区)的党支部书记,从第二次被命名为“十面红旗”村(社区)党支部的当年开始享受副乡科级经济待遇,工作报酬比照乡镇副乡科级非领导职务工资标准核发。当选“十面红旗”村(社区)“两委”的其他成员,当年每人分别一次性翻倍给予绩效奖励。

“争创‘十面红旗活动,是桐柏县深入开展向新桐柏英雄李健同志学习,进一步落实‘大抓基层、大抓支部要求,夯实基层基础、筑牢战斗堡垒的一次创新实践。”桐柏县委书记贾松啸在大比武致辞中说。

“我们将以此次‘新桐柏英雄杯‘十面红旗擂台大比武活动为新的起点,以评促学、以评促干,以实绩定待遇,以先进带后进,最大限度激发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在新征程中争当‘新桐柏英雄,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向党的二十大献礼!”赵国臣如是说。

南阳市村支部书记大比武“十佳”优秀支部书记获得者魏广文说,把大比武从室内搬到冬日渐寒的空旷大地上进行,这本身就是对参赛者更高的挑战、对所有支部书记马场练兵的检验。在擂台比武现场,大家又亲自见证了一个个像李健一样的“新桐柏英雄”风采,正如擂台赛响亮的口号——“桐柏英雄汇、建功新时代”“讲好桐柏故事、释放榜样力量”,这是一种红色基因的传承,精神血脉的赓续。

英雄旗帜要众人抱团飘扬——

一个人、一个英雄再有本事和担当,只是大海中的一朵浪花,大地上的一朵小花,没有集体的力量,很快就会干涸,被风吹落。

英雄旗帜需要众人抱团擎起,无数人默默奉献,才能高高飘扬。

我们也有担忧,李健和付楼村现在有了初步的成绩,李健作为一个先进人物,鲜花和掌声已经舞动和响起来,名声在外。可付楼村如何在没有特色资源和决定性支柱产业支撑的前提下,开辟一条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致富之路,让大家长远地富起来,过上美好生活,走向辉煌的明天。

李健和他所在的付楼村能不能把这面典型的旗帜持久地扛下去,并且高高飘扬,这就要有非凡的眼光、创造力和大智慧、大气魄。

旗帜因风而飘扬,因阳光而鲜艳,旗帜需要在乡村振兴的路上,更鲜艳,更漂亮。

因为旗帜会催开精神之花开放!

我们期待,李健会带来更多惊喜,给付楼,给自己,也给桐柏;我们更期待,千千万万个李健式英雄模范,给乡村,给各行各业,给中国,也给世界带来更大的惊喜!

九、付楼启示:

“全域党建、联合党建是个宝”

一个党建标杆从脱贫户到村支书,六请客商誓让付楼变富楼,李健同志是南阳市农村支部书记的一个模范标杆,基层党建的一个先进典型。

——摘自中共南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李永9月23日关于向李健同志学习的批示

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的重要部署。

南阳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市,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任务更加艰巨。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农业强市,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2020年以来,南阳市积极探索、推广运用全域党建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子,充分发挥党建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带动作用,最大限度发挥党建工作应有效能,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2021年11月30日的《河南日报》以《全域党建助推乡村振兴——“跨村联建”的南阳探索》为题,对南阳运用全域党建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经验做法进行宣传报道。

全域党建,是新时期为了适应高质量的党建要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围绕中心、重点及重大工作,打破原来的体制、区域、层级、行业和部门的边界和无形壁垒,重新创新党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按照因需而建、因需而联,应建尽建、应联尽联的原则,整合资源要素、联结单位、共建共享、优化配置,最终达到全领域统筹、全覆盖推进、全方位引领、全社会参与的大党建格局。

“全域党建、联合党支部是个宝,乡村振兴、农民致富离不了。”三年多的支书工作经验,李健感触良深。

(一)用好联合党建 凝聚磅礴力量

初冬时节,天气渐寒。付楼村香菇生产基地和蔬菜产业基地却一派热火朝天的农忙景象,已成规模的蔬菜基地里,菜心、芥蓝、苔菜、趴地菠菜等青翠碧绿,菜农们正有条不紊地采摘、整理、装箱、外运。

“不出家门就能打工挣钱,既能照顾家,又能创收入,俺们的日子越过越有奔头了。”村民们说。

香菇大棚里,有新装料的,有正在生长的,也有可以采摘的,各个棚内都有一番天冷人不冷的新气象。

付楼村按照镇里“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的产业发展要求,把产业作为助推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下大力气抓好产业发展。成立不同产业的种植业联合党支部。联合党支部把项目、人才、技术、资金等优势资源聚集起来,统筹整合,为蔬菜和香菇产业的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李健介绍,通过精准联建组织、强化联合党支部功能,不仅在人才上,而且在技术、资金、销售上都起到了巨大作用。

“人家刘备是三顾茅庐,最终请得诸葛亮出山;我们是六请老王,非得把他请进咱们付楼不可!”在村特色产业推进联合党支部的“牵线”下,情感情动,实干实说,用一颗心去感动另一颗心,李健抱着残躯,驱车六跑南阳,用尽各种办法,与香菇种植专家、老板王万斌数次洽谈,最终让王万斌先生驱车前来考察、论证,商谈产业政策、合作方法,制订三年规划、长远规划,前瞻和希望,未来愿景,终于让不愿来小村的专家满面春风,坚定信心,合作成功。

看似简单的“六请”,实则是李健和村“两委”班子的精心谋划,殚精思考,每一步,都是耗心耗脑、呕心沥血。

王万斌先生说:“我也是被李健的诚信所打动,又有联合党支部多方面的助力协调,觉得在这里政策好,内外环境适宜,可以甩开膀子大干。”

付楼村乡村振兴的大幕已经拉开。村党支部运用全域党建新模式,通过“支部+支部”“支部+合作社+基地”等 “1+X”模式,在全县率先成立了付楼村乡村振兴联合党委,下设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推进、集体经济发展、村容村貌提升四个联合党支部,形成了“全域党建”大格局。在联合党委统一领导下,乡村振兴有了推进力,也撬动了县财政、交通、水利、农业农村等10多个县直部门的联动,大大注入了城乡结合的活力,可谓:筑巢引凤,百花满园。

(二)新形式党建领航,助推产业新飞跃

“南阳市第七次党代会把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南阳必将找准切入点、着力点和突破点,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各方力量凝聚起来,形成乡村振兴攻坚合力。”南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李永介绍说。南阳市各县市区情况不尽相同,各级党组织在认真学习、深入调研、科学谋划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开展工作,做到“一村一品”“一乡一特”,突出“组织相联、地域相联、产业相联、人才相联”。各县市区立足村镇内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等优势资源,合理确定主导产业,创新“联合党组织+专业合作社+企业+农户”产业发展模式,指导经济组织拟定协议、明确各方责任权益,推动技术、管理、资源、资金上的优势互补,辐射带动周边同类产业共同发展,延伸产业链条、扩大产业布局,促进组织建设与产业发展互促共赢。

2021年11月17日,南阳市全域党建助力乡村振兴现场会在唐河县召开,李健参加了现场会,并介绍了付楼用实际行动和已有成果印证全域党建和联合支部在工作中的实际作用,获得了与会人员的阵阵掌声。

全域党建,联合党支部是新时期党建工作又一个新的课题和探索点。

十、付楼村的新愿景

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六中全会向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发出号召: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自从14亿人口的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发出脱贫的声音,全世界的目光一直在紧紧盯着。

2020年11月23日,贵州省宣布:全省贫困县全部脱贫——至此,中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庄严宣告:全部脱贫,中国做到了。

中国贫困村的缩影,小小的桐柏县埠江镇付楼村:2014年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村,确定187户629名贫困人口,2016年实现整村脱贫;2020年,23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841人全部脱贫。

10年的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可能是弹指一挥间,而对一个人,可能是一段铭心刻骨的历史。

李健都在其中,2012年到2014年,他灾难中死里逃生;2014年到2016年,李健的家庭脱贫;2016年到2020年,李健带领全村脱贫;2021年以后,全村致富,走进乡村振兴的快速道。

脱贫路上,一个也不能少。这是乡村脱贫的“硬核”和目标,也是李健带领的村“两委”班子的决心。

10年来,随着精准扶贫的步步推进,付楼村解决了房,解决了水,解决了温饱,解决了道路、医疗、教育、养老……有了大棚温室,有了香菇基地,有了致富车间,有了生态农业,有了集体收入,也有了股份分红,付楼村的日子,已是吃甘蔗上楼梯节节甜步步高。

现在,脱贫攻坚转向乡村振兴,国家提出要“无缝衔接”,李健的理解是富了就不能再穷,要稳定发展,一直走下去,向着更加美好的明天和更加美好的生活。

面向乡村振兴,付楼村又提出了响亮的口号:振兴路上,一家也不能少。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没有等出来的精彩,只有干出来的辉煌。

李健作为一名年轻的党员,年轻的村支书,面对眼前的成绩和一堆荣誉,可以说是鲜花也是担子、责任,也可以说是鞭策、警醒。后来路云海苍苍,任重道远。如果陶醉其中,沾沾自喜,躺在局部的一方天地里,自得其乐,这些成绩和荣誉就可能是一把封喉的利剑;如果以此为起点,作为奋进的号角、旗帜,则会更加勇往直前!

李健现在很清醒,他说:“望前方,光明一片,向前走,如履薄冰。”

我想,这是李健的真话,也是心声。

李健现在,已不是单纯的李健,也不就是李健本人。他是基层党员、基层党支部的一个榜样,是付楼、桐柏乃至中国大地上的一个典型,是鲜艳党旗上的一缕丝线,一片色素,一个符号。

李健的奋进觉悟代表着普遍党员、群众的奋进觉悟。

问起他今后三至五年的规划和打算,李健坚定地说:“现在我们正在谋划全村规划。我们想把每个自然村整体规划整合一下,在原有基础上,盖成庭院式二层楼排房,把道路、水电设计好,保证道路宽敞,大家用水用电安全;同时设计好文化小广场,把健身器材、体育设施、球场、小演出比赛舞台等布置其中,周边竖上宣传栏,把村民公约,致富信息、普法教育、好人好事、先进模范栏目都布置上,随时更新,让村民在劳动之余、茶余饭后、休闲锻炼的同时,自然地接受教育。这样既节省了宅基地,又可把村里脏乱差的闲地、荒地腾出来,有效利用。村庄整齐了就好看,道路整齐了就方便。付楼村的现状,也不能一步就能住上高楼大厦,那对咱农村其实也不实惠方便。

“村里再把养老院、大文化广场、幼儿园建起来,保证老人、孩子有人看,有人管。文化广场一部分露天,一部分在室内,保证不受天气影响,都能活动。”李健一口气说了这么多。

在产业和村民收入规划上,李健说:“现在的香菇养殖已初具规模,又不愁销路。下一步,准备再扩大规模,当成村里支柱产业。以后重在技术培训提高,出好菇,卖好价钱;同时在土地上做文章,因为可耕地的国家红线政策,要保证土地在种植上做文章。我就想,咱能不能与大企业、大酒厂、上市公司联合,让全村的土地集中种植,比如为大酒厂种植特色高粱等制酒粮食,为牧原这些大的养殖企业种植特色玉米等饲料品种,为上市公司提供特色蔬菜等,根据人家提供技术标准和要求,咱提供劳动力种收。让企业承包土地给农民租金,也可以以土地入股的形式给农民分红等,总之得想办法在产业上做文章,保证大家增收致富。”

我们再问今后三至五年的村民收入情况,李健笑笑,似不好准确回答,但他还是自信地说:“从现在的人均收入13500元变成50000元左右,村集体收入突破百万元,总是可以吧。”

我们相视笑笑,一起说:“加油!一定!”

鲁迅先生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作为一个普通农民,李健不能说就是中国的脊梁,但正是千千万万个像李健这样的普通人、劳动模范,共同撑起了中国的一片蓝天。

李健不是很有钱,但他有让大家都有钱的心。他凭着智慧,做成了很多实事;凭着情怀,把感恩变作行动,把爱心向外辐射;凭着执着,把信念化作动力,克服常人不能想象的困难,超越肉体的疼痛,带动百姓致富。作为一名党员、村支书,他是一个立场坚定、讲原则、讲政治的人。他善于运用各种信息资源、新闻平台,提高村荣誉和知名度,所带来的辐射力为村谋事,招商引资,引进人才……这样正能量的典型,越多越好。

几年来,这个出身贫苦的先进典型,这个脱贫攻坚中脱颖而出的劳动模范,身残志坚先进个人,用自己的行动和成绩树起了基层党组织、基层党员在老百姓心中的位置,以率领乡亲们脱贫致富、改变落后面貌的慷慨果断,以付楼村不富誓不罢休的坚强决心,铁血拼搏,以对一方乡亲服务的一腔热枕,创新精神,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为大家能过上美好生活,为基层党的建设、基层村庄、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一个可触可摸可见可感的生动实例。从这个意义上说,李健的价值已远远大于他创造财富的价值。

李健灾难后的生与死,李健经营中的胜与败,李健荣誉中的喜与悲,李健台前幕后的故事,都说明他是个充满色彩的有故事的人。星云大师《有道者的心态》说,“卑屈不以为贱,艰难不以为苦,迫害不以为意,利众不以为烦”,这四者皆表达在李健的人生命运里。无论人生幸与不幸,生活好与坏,他都扛过来了,并且无愧于良知和行动。

无愧我心。李健用党性民心,在为自己的生命意义做着有价值的探索、铺设。

这个来自偏远乡村的基层村支书,当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手与他相握的瞬间,他自小追求的“向善、助人、公正”的梦想绽放得如此璀璨夺目。

这些年,无论生活曾经给予他多少困厄与艰辛,肉体给他带来多少疼痛与伤悲,他的心性始终没有偏离正道信念,他以淳朴的本性承载起一个村落的兴盛,也用行动对自己生命的价值做出了诠释,用自己智慧和劳动成果赢得了一个残疾农民至高无上的荣誉!

2021年,李健从一个基层党员、基层村支书成为河南省党代表,从乡村大地上,走进省会,作为党的代表,庄严履行一个代表的职责,规划着河南发展的未来。

2021年,更是南阳发展史上有极其特殊意义的一年。

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南阳考察调研,对加强水源区保护、做好移民后续帮扶、抓好粮食生产、发展中医药、培育特色产业等作出重要指示。每一份嘱托,都饱含着浓浓深情;每一个指示,都寄托着殷殷希冀。

10月,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召开,明确提出“支持南阳建设副中心城市”。

这对南阳来说,是荣誉,更是一个崭新的起点,一个巨大的发展机遇。

从“盆地”到“高地”,南阳这座豫西南人口大市、文化重镇高标提出了要求——朝着省副中心城市迈进。

白河两岸,大潮涌动;南阳大地,正在发生巨变。

“副中心城市不是封出来的、喊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拼出来的。”南阳市委朱是西书记说,“要拿出敢为人先、敢破敢立的勇气,以思想大解放、观念大更新促进能力大提升、发展大跨越,全力打造好河南省副中心城市。”

从南阳清醒的认识和谋划中,我们看到了这样的视野与格局,信心与决心。

历史一再证明,最震撼人心的进步,一定源自思想的转变;最绚丽多姿的彩虹,一定是在经历风雨之后。

在这样千载难逢的机遇下,南阳需要千千万万个脚踏实地、顽强拼搏、矢志不移的李健;而千千万万个英雄李健也需要时代的潮起,扬帆借风,和南阳,和时代一起成长。

中国从几千年的农耕文明走来,一个中国可以看成一个村,一个村可以看成一个中国。正如南阳籍著名女作家、教授梁鸿的长篇调查报告《中国在梁庄》所揭示的:不曾认识农村,何以认识中国?一个村庄,可以是小小原点——中国行政区划中最小的“细胞”,也可以是一面旗帜,一座峰巅,飘扬起时代的猎猎风采和大山巍峨。

我们从李健身上,从李健十几年走过来的风雨历程及他脚下的这片热土上,约略可以领略中国农村的巨大嬗变和一个古老大国所焕发出的一切奇迹……

几年来,李健奔波在田间地头,一边讲政策,一边聊未来,用辛勤的汗水换来了村民脱贫后的甘甜。几年来,他顶着烈日,冒着严寒,翻过村庄沟沟坎坎,走过田间的曲曲弯弯,有说不尽的苦辣酸甜,有讲不完的成功喜悦。

在村里采访,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听,一路思,一路精彩,一路惊喜。一幅幅热气腾腾的画面,一张张充满喜悦的笑脸,一天比一天红火的日子,都让人难以忘怀——那鲜活真实的帮扶之效,欣欣向荣的小康之貌,让我们感动、赞叹。这无数的新变化,最终指向的是百姓对未来生活的新愿景,是村民思想观念的转变与精神气质的提升。

在采访的间隙,我们问李健:“现在,你是村‘两委一把手担子一肩挑,任务更重了,责任更大了,是不是找个得力副手歇一歇?”李健说:“每个副手都很得力,但不能歇呀。脱贫致富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村里还有不少工作要巩固,乡村振兴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明年更是付楼村的转折点。”

在一个曾经最贫的村里,一支年轻的新班子正朝气蓬勃,一批活力强劲的村集体合作社,一份殷实厚重的村集体产业,一套高效管用的村庄治理体系……这些成功实践,正在彻底改变着付楼的面貌,使昔日的穷乡僻壤变得富裕丰饶,充满活力。

离开付楼村的时候,回望那高大的香菇种植大棚,一望无际如画般的果树果园,碧波荡漾的片片鱼塘,连绵起伏的大棚蔬菜基地,我用手机随手拍下几张照片,发往朋友圈,半晌的工夫,点赞就达几百人,都在问,这是哪儿,这么漂亮?每一张的构图和色彩都那么美!

待明年春暖花开时节,我领你们去看付楼村:看千亩梨园花海似雪,看多彩的桔梗花浪漫多姿,看村头的荷花池小荷尖尖,看白墙黛瓦的村史馆在明媚的春光中熠熠生辉,看一池春水中倒影着老人孩子们幸福的笑脸……再到彩旗飘扬的村文化广场,到几百年树龄的大榆树下,到起伏蜿蜒的村村之间,产业园中,去分享李健和他村庄的田园之美,享受乡村振兴带来的农村新变化和英雄李健的成功喜悦。

明年有约,今年再见——

李健——新时代的桐柏英雄!

猜你喜欢

李健
Anisotropic plasmon dispersion and damping in multilayer 8-Pmmn borophene structures
Gauss quadrature based finite temperature Lanczos method
Glassy dynamics of model colloidal polymers:Effect of controlled chain stiffness∗
李健 藏石欣赏
李健 用平淡演绎传奇
李健:我的才华与温润来自父母的成全
李健作品
李健:音乐诗人,白马王爷 主持
Wave-current interaction during Typhoon Nuri (2008) and Hagupit (2008): an application of the coupled ocean-wave modeling system in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李健美术作品六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