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2022-04-29易娟
易娟
【摘要】打好文化课程基础固然重要,在音乐课程中也需要让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学习更多的音乐常识和音乐技能,激发学生在音乐方面的潜能和优势,使学生可以始终保持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拥有积极健康的生活心态,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运用声势律动教学法,帮助学生轻松、快速掌握音乐韵律和节拍,促进学生审美能力和学习音乐兴趣的提高,实现高质量的音乐教学。
【关键词】声势律动;初中音乐;鉴赏能力
一、声势律动教学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意义
1.有利于充分挖掘学生艺术天赋
声势律动教学法对学生的身体部分没有任何规定、规范性的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不需统一学生的动作,学生可以在学习中自由发挥,选择一种能够表达自己对音乐中所含有感情的理解的动作和方法,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在音乐课堂中的学习兴趣,更敢于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情感,对于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和节奏感知能力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并且可以根据自身优势来挖掘自身在音乐方面的潜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注重对学生想象力、音乐感悟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提升学生对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思乡曲》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播放歌曲,先让学生对这首歌曲产生兴趣,随后给学生传授知识,这样可以提升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构建音乐知识结构的时候,可以将对每句歌词的理解和情感状态都充分表现出来,有助于加强对歌曲的深入学习和理解,积极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可以表达出作者感情的方式,充分挖掘学生在音乐方面的艺术天赋。
2.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当前大部分初中生对于音乐基础知识和音乐技能的掌握还存在不足,大部分家长和学生都认为音乐这一门学科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教师也将中心放在文化课程上,没有注重对音乐课程的创新,这样就会降低学生在音乐课程中的积极性,导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性也明显降低。而声势律动教学法的运用通过要求学生可以用一些简单化的肢体动作去配合音乐的节奏或者是打拍,有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这些动作可以选择简单的拍手方式打节奏,也可以选择复杂转体动作的方式打节奏,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的协调性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化的调整,促使教学内容能够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抽象的节奏在这种动静结合的教学方式上可以促使教学方式变得更加具体,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可以直观地感受到音乐艺术的魅力。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促使学生身体协调能力得到提高,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音乐与肢体协调的方式方法。在音乐课程中需要让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学习更多的音乐常识和音乐技能,激发学生音乐潜能,保持对生活的热情,拥有积极健康的生活心态。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和积极主动参与音乐学习中的兴趣非常关键,这样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上更加主动,有助于思维模式的发展,进一步推动初中音乐教学顺利开展。
3.有益于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
初中学生面临着关键的中考,学习任务也非常多,无形中压力就会产生,如何在学习的过程中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则是教师和家长需要关注的问题。学习音乐就是很好的一种减压方式。音乐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见,如果生活中没有音乐那必然是枯燥乏味的。学生聆听自己喜欢的音乐曲目可以从精神上感到放松,从而消除负面情绪。学生通过欣赏一些欢快活泼的音乐,可以产生积极乐观向上的情绪,促使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都可以充满正能量。基于此,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这种简单附有趣味性的教学方式来教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可以将内心的负面情绪宣泄出来,有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4.全面提高初中生的节奏感
音乐与舞蹈有相通之处,人们听到动感、优美的音乐曲目时,身体不由自主地就会随着音乐舞动起来,可以说明人的动作也带有一定的节奏性。行走、跑跳等很多基本活动都为音乐教学中动作节奏的讲解和学习提供了素材。教师需要充分挖掘学生在音乐节奏感方面的潜能,提升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并在教学中明确节奏的训练目标。一方面,可以提高身体协调能力;另一方面,提高把控能力,通过多元化的身体动作可以发掘学生潜在的音乐天赋,寻找准确的节奏感,从而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发育的重要阶段,对外界的感知力非常强,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身体都相对比较协调,而且反应速度非常快,可以通过训练相关动作来充分把握音乐的节奏,提升节奏感,同时还可以从音乐中获得不同的审美感受。
二、声势律动教学法运用于音乐教学中的原则
第一,适度性原则。教学应用过程中切记它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方式,不可过度依赖,长此以往则会导致学生将重心放在表演中,忽视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不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无法保障高质量教学课堂构建的目标;第二,指向性原则。音乐教学中融入声势律动教学模式不单单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要注重对学生节奏感的培养。因此,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标准,教学目标的设计一定符合指向性的特征,确保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朝着目标迈进,可以帮助学生音乐知识程度和学习效率得到显著的提高;第三,典型性原则。充分发挥声势律动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可以将其运用到多种类型的舞蹈中。学生通过借助舞蹈来表达学生对音乐曲目中所含有感情和认知,提高自身的音乐技能,同时在舞蹈基础编制中可以形成良好的气质。舞蹈类型的选择上一定要给予高度重视,并不是所有的舞蹈都适合用于声势律动教学法中。
三、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1.与音乐知识和技能相结合,提高学生感知节奏的能力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首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此目标,帮助学生对学习音乐、感受音乐独特魅力产生浓厚的兴趣,节奏感作为音乐的整个核心,掌握良好的音乐节奏感,有利于掌握不同类型的音乐,掌握更多音乐内容。教师教学利用声势律动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根据音韵和节拍用自己喜欢的动作跟着打拍。因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喜好进行打拍,可以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有助于激发学生参与兴趣,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感知节奏的能力。在整个教学中,教师需要仔细观察每位学生感知节奏的过程,给予针对性的指导,有助于帮助后续教学内容达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在讲解《一二三四歌》音乐课程时,教师利用声势律动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首歌曲整体的音乐节奏感非常强,部分学生非常崇拜军人,有的学生理想就是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人,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这种教学模式的优势引导学生聆听《一二三四歌》,在学生熟悉这首歌曲旋律之后,可以教学生军人走路的姿势,有助于更好地带动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掌握音乐知识的同时,能够引导学生更加了解军旅生活。
2.帮助学生感受音乐中蕴含的情感
在初中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实现对学生审美能力和音乐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教学发展的主要趋势,通过在初中音乐教学活动中加强重视学生对音乐情感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时可以不知不觉地感受音乐歌曲中所含有的情感,以此来全面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1]。因此,教师采用声势律动开展教学音乐时,可以选择舞蹈与音乐相结合的方式。活动开展过程中需要充分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创造力,避免在教学上出现由教师给学生传授舞蹈内容的现象,要让学生通过感受音乐中所含有的情感来设计舞蹈动作,让学生明白这也是表达音乐情感的一种有效方式。
例如,在学习《伴随着你》的音乐知识时,教师可采取舞蹈与音乐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声势律动教学,教师先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展示此歌曲创作的背景和影片内容,让学生可以对歌曲内容有正确的理解,深层次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创作与音乐情感内容相符合的舞蹈动作。小组合作学习法是不错的一种学习方式,可以说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另一种突破,组织小组成员学习交流,共同编制舞蹈,体现出自己对音乐情感的一种理解,通过小组比赛的方式来考核学生对音乐情感的一种体验。小组合作中学生可以对感受到自己的主体地位,扬长避短,提升学习感悟。
3.促进学生鉴赏能力的有效提高
教师在音乐教学中需要采用有效方式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可以从各个韵律与节奏中感知音乐所要表达的情感,可以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高音乐的鉴赏能力,能够从各种韵律与节奏中去感知音乐情感,可以从内而外地感受到音乐情感,并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2]。因为声势律动教学法能够通过让学生利用动作感知音乐,教师可以采用同样的方式帮助学生提高音乐的鉴赏能力,欣赏过程中可以与作者一同体验音乐中含有的情感,与之产生共鸣。除了采取有效方式以外,平衡课堂的活跃度,也是确保音乐鉴赏教学有序进行的关键,虽然课堂教学提倡师生平等交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勇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但是为了确保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同时,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则需要教师平衡好课堂的活跃度,控制好学生情绪,切记不可以放任不管,要保障学生课堂的活跃程度在课堂本身所需要的秩序范围内,强化实现提升学生鉴赏能力的效果。
例如,在讲解“长江之歌”歌曲时,因为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养育着世世代代的人们,在音乐中歌唱长江的时候,一定要充分体现出对长江的敬佩之情及爱国情怀,要深入体会长江在历代人们心中的地位和形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合理应用声势律动教学开展音乐教学,有助于更好地帮助学生感受整个歌曲所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想法。音乐教学中,歌曲作者主要将长江比喻成母亲,教师在讲解词方面的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感受母亲的怀抱,歌曲中“健美的臂膀”运用“拥抱”与“抚摸头发”等歌词来表达母亲对自己的慈爱,通过采用描述的方式将动作具体操作展现给学生,有助于表达作者内心对长江的赞美和爱国情怀,学生在掌握音乐情感的同时可以与音乐产生共鸣,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编制歌词、韵律及节奏所表达出热爱祖国、坚持长江精神品质的情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够力,树立正常的价值观,有助于实现高质量的音乐课堂教学目标。
4.加大音乐节奏的训练力度
为了能够更好地在音乐教学中体现声势律动的教学价值,教师需要结合教学所需,科学合理地编制教学内容。以往教学中教师习惯采用理性的方式分析文本内容,侧重对教学知识的灌输,学生学习被动化,如同“听众”采用游戏化的方式开展与音乐节奏相关的训练活动可以实现教学内容表现形式的多样化,游戏化教学的中心是以学生为主体,这样学生会以轻松愉快的心情积极地参与到游戏之中,能够成为游戏活动的主人。运用此教学方式时,需要注重对日常教学内容的创新与优化,游戏化教学可以使古板的传统的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游戏化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音乐节奏、曲目及类型,引导学生更好地感受身边相关事物,例如:教师可以将下课铃声划分为不同的节奏,将音乐知识与日常生活相联系,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更多音乐律动;再例如,教师开展游戏化教学,可以先从简单的开始,循序渐进增加游戏的难度系数,播放曲目后,让学生打出相应的音乐节拍,之后让学生按照前后座的顺序依次进行打拍接龙,后一个学生需要将前一个学生的节奏次数准确说出。游戏化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积极性,提高音乐教学效率,还可以让学生将复杂东西简易化,熟悉并掌握音乐节奏的变化。另外,为了提升节奏训练的效果,教师需要合理控制游戏开展的节奏,给每位同学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并给予适当的鼓励,有助于维持良好的课堂氛围,提升学生的节奏感,从而为构建高质量的初中音乐课堂奠定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当前音乐课堂教学的需求和标准,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与作者音乐情感产生共鸣,不利于音乐节奏感的提升和音乐素养的养成,易降低学习的主动性。因此,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式,更新教学理念,合理应用声势律动开展教学,优化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帮助学生深入感悟音乐作品中的情感及具体内容,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推动音乐艺术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月娥.音乐教育新体系—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北方音乐,2018(2).
[2]张鲁宁.在体验中发展学生的音乐思维—以苏少版七年级上册《伙伴进行曲》欣赏教学为例[J].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20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