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翻译中的功能等值与功能对等

2022-04-29左毅文

东方娱乐周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原语奈达等值

左毅文

一、文化翻译理论

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翻译不仅是语言转换,也是文化转换。自20世纪末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cultural tum)以来,更多的翻译家开始从文化角度来对翻译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斯内尔-霍恩比(Snell-Homby)在其《翻译研究:综合法》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中,扌巴翻译视为文化间的互动,并提出应该从广义人类学的角度,把文化理解为所有受制约的人类生活方式的方方面面。她还建议学者们抛弃“科学”态度,把“文化”而不是“语篇”视为翻译单位。这也让斯内尔-霍恩比成为“文化转向”的领军人物之一,其提出的相关理念标志着文化翻译观的基本形成。

自20世纪80年代初,翻译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翻译的文化论。这标志着文化转向的出现,文化翻译观理论形成。人们不再把翻译看作静止、纯语言的行为,而是把它看作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的文化交流过程。文化翻译观的倡导者、英国翻译理论家苏珊·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以下称“巴斯奈特”)强调文化在翻译中的地位及翻译对于文化的意义。直截了当地指出:“翻译就是文化内部与文化之间的交流。翻译中的等值不是同一的,而是多层次的对等,最根本的是原语和译入语在文化功能上的等值。”

英国翻译理论家巴斯奈特认为,翻译就是文化内部和文化之间的交流,翻译等值就是原语与译入语在文化功能上的等值。以她为代表的文化学派对当代社会需求和翻译的总体状况进行了自觉反思,提出了文化的翻译观。在翻译领域引起了巨大反响,使翻译研究另辟蹊径,前景豁然开朗。在她们看来,翻译绝对不是一个纯粹的语言行为,它深深地植根于语言所处的文化当中,文本也不是语言中静止不变的标本,而是译者理解了作者意图,并将这些意图创造性地再现于另一种文化的语言表现。因而翻译绝不仅仅是复制和模仿,更是文化协调和操控。巴斯奈特认为,翻译的基本单位不是单词,不是句子,不是语篇,而是文化,基于词语对等或篇章对等的“忠实”根本不存在。

巴斯奈特认为,文化是决定信息核心的关键因素,翻译中的语言和语用变化应偏向于满足译入语文化的需要,注意信息传递的效果,即读者的接受性,译者有充分的自主权。她的“文化翻译观”主要内容包括:翻译不仅仅是简单的“解码一再编码”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一种交流的行为。翻译不仅仅是双语交际,更是一种跨文化交流。翻译的目的是扫除语言障碍,实现并促进文化交流。翻译的实质是跨文化信息传递,是译者用译语重现原作的文化活动。翻译的主旨是文化移植、文化交融,但文化移植是一个过程。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翻译原则和规范,但这些原则和规范最终都是为了满足不同的需求。翻译不应局限于对原文的描述,而是该文本在译入语文化里功能的等值。语言不是翻译的操作形式,文化信息才是翻译操作的对象。翻译是满足文化的需要和一定文化里不同群体的需要。

在这个理论指导下的翻译,就是译入语读者在读完译文后会产生与原语读者相同或相似的感受,能传递文化信息。但原语和译入语的文化系统又存在差异,因而如何最大限度地实现译入语文化和原语文化在功能上的等值,以及译入语读者与原语读者在接受反应上一致,有效传递文化信息,使文化交流与融合,就是译者的根本任务。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在文化翻译观视野下,原作和译作都是文化产物。文化翻译不仅重视诸如意识形态、诗学、社会历史背景等宏观文化,也重视文本中从段落到词的具体语言层次所蕴含的微观文化因素。在全球化时代,在中国文化仍然处于弱势文化的时代背景下,译者要肩负起文化传播的神圣使命,在翻译中必然要考虑文化信息的移植和再现。尤其在汉英翻译中,不应只追求语言文字层面的达意,而是要从文化传达和移植的高度来进行翻译,积极考虑如何用英语传达汉语特有的语言和文化特征,从而促进中国文化在目的语文化中的传播。从这个意义上讲,在探讨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去这一具有战略意义的命题时,文化翻译观对译者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其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文化翻译观的实质与意义

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主张必须承认译入语文化中存在缺少类似原语文化习俗的情况,要求译者在翻译中尽量保持与原语文化的差异性,当文化个性造成词汇空缺或冲突时,译者应该根据译文的接受者和原语在原语文化中的功能,将译入语进行功能等值,同时将原语的文化功能通过译者的重写传达到译入语文化中。因此,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与归化的翻译方法实质上是殊途同归。

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对翻译研究具有重大意义。首先是巴斯奈特将文化作为翻译的单位,突破了传统词、句子、段落或是语篇的翻译,最终达到了文化等值的翻译。据此,文化功能的等值将翻译研究带入了一个新的研究阶段;其次是巴斯奈特将译入语接受者的文化功能等值作为评判标准,提供了较为客观的评判标准;最后是文化翻译观以其独特的宏观性将文化纳入翻译中,为翻译拓宽了视野。巴斯奈特强调译者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译者的主观能动性,以译入语接受者为考量对象,顺利进行文化间的交际。

三、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

在翻译理论中,曾经最深入人心及最被广泛引用的可能是尤金'奈达(Eugene Nida,以下称“奈达”)倡导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了。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的前身是“動态对等”翻译理论。“奈达即用动态对等翻译理论来指导《圣经》翻译的实际工作。”后来,奈达在《翻译科学探索》一书中区分了“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两种翻译原则:“形式对等”指对原文形式的忠实再现,而“动态对等”则指原文与译文具有相同的超语言的交际效果。

“动态对等”翻译原则的目的是要使译文表达自然流畅,尽量在译文接受者及其本族文化语境相关的行为模式之间建立联系,使译文和原文的功能对等。虽然当时奈达尚未提出“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但是他在该书中提出了“功能对等词”(functional equivalent)的概念。奈达解释,有时由于译入语中根本不存在某种现象,不存在某种词汇,也因此不可能做到形式对等。例如,对“雪”没有任何概念的人,他们在形容白色时可能会说“像落下的木棉花一样白”,这则比喻可视为英语中“像雪一样白”的功能对等词。

奈达还认为,使用功能对等词而非强求形式对等词,其目的在于实现较高程度的动态对等。“动态对等”翻译理论问世后在译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但也有不少人提出质疑,如动态对等究竟指的是什么?奈达在其与泰伯合著的《翻译理论与实践》(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一书中力图对动态对等的概念做进一步的解释:“所谓翻译,是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首先是意义,其次是文体。”在这一定义中,“切近”是指“切近原语的信息”“自然”是指译语中的表达方式;“对等”把上述二者结合起来,强调的是信息对等,而不是形式对应,即“内容为主,形式为次”。但这一说法还是引起了不少误解,有的人认为翻译只要翻译内容,不必顾及语言的表达形式。于是,各式各样的自由翻译都被称为“动态对等”。

后来,奈达为了更清楚地表达其思想,就在《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论〈圣经>翻译中的功能对等》(From one language to another:Functionalequiva?lence in Bible Translation)一书中把“动态对等”改为“功能对等”。他们认为这一新名称可减少误解,且它的使用“强调了翻译的交际功能”。在功能对等中,奈达对信息做了进一步的界定。他指出,信息不仅包括思想内容,而且包括语言形式。功能对等的翻译,要求“不但是信息内容的对等,而且尽可能地要求形式对等”。而功能对等的程度则可以通过比较原文接受者理解和欣赏原文的方式与译文接受者理解和欣赏译文的方式得以确定。

四、“对等”翻译理论的主要观点

“对等”翻译观是奈达翻译理论的重要观点。“对等”这个词语最初出现在里欧(Rieu)的写作中,被称为“有效对等原则”。随着语言学和翻译研究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翻译对等”成为以语言学为导向的西方翻译理论研究的中心。奈达翻译理论在中国被称为“对等理论”“有效对等理论”“功能对等理论”。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奈达的翻译理论在中国翻译理论界遭遇到了强烈的批评,被认为是不切实际的,因为他们认为在翻译时是不可能实现对等。

然而,奈达所说的对等并不是绝对的对等。1964年,奈达第一次提出了“动态对等”,这是与“形式对等”不同的理论。直到1969年,奈达意识到了给“对等”下定义的重要性,定义如下:“翻译者必须努力争取对等而不是争取翻译的个性。在某种意义上,这是强调信息的再生产的另一种方式,而不是保留话语的形式。”

奈达不止一次地强调,翻译时取得绝对的对等是不可能的。他还认为,翻译不是要得到完全的相似,而是要产出“最贴近、最自然的对等”。

(一)“形式对等”

在《翻译的科学探索》(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 )一书中,奈达提出:“翻译时,应该寻找最贴近、最可能的对等,根本上有二種不同的对等,一种叫作‘形式对等,一种叫作‘动态对等。”

“形式对等”主要关注信息本身,包括信息的形式和内容。翻译者关心目的语的形式和内容是否与原语相对应,如英汉诗歌互译时要关注诗歌形式对等问题。从形式的取向上看,翻译者应该关注的问题是,目的语信息要尽可能和原语不同语言元素相贴近。“形式对等”翻译基本上是以原语为导向的,也就是说,要尽可能翻译出原语信息的形式和内容。因此,“形式对等”翻译试图产生几种形式元素,包括语法单位的一致性、词汇用法的一致性、原语信息的含义。语法单位的再产出应该体现在保留词汇的形式,例如翻译时把名词翻译成名词,把动词翻译成动词,保留所有短语和句子的成分完整;保留所有形式的指征,如标点符号、段落划分等。

“形式对等”的翻译旨在允许目的语读者尽可能地以原语读者的思维来思考问题,尽可能地理解原语的习俗、思维方式、表达方式。对以传播信息为主的内容进行翻译,“形式对等”翻译可称为是完美且有效的翻译。

(二)“动态对等”

“动态对等”起源于里欧假设的“有效的对等原则”,它以读者的反应为导向,翻译者关心的不是如何把目的语信息和原语信息相匹配,而是关注翻译时的一种动态关系,也就是目的语读者对信息的反应基本上和原语读者对信息的反应要相一致。在这类翻译中,翻译的中心转变了,不再关注原语信息,而是关注目的语读者的反应。为了达到翻译的自然贴近,以目的语读者为导向的翻译方法应该考虑词汇、语法和文化元素的改变。

奈达把“动态对等翻译”定义为“对原语信息最自然、最贴切的翻译”,这个定义包括以下三个基本的术语内容:其一,“对等”是对原语信息的对等;其二,“自然”是翻译成目的语时,译文的语言表达要自然;其三“最贴切”是以最高程度的近似把“对等”和“自然”结合起来。翻译者有义务做出适当的调整,诸如改变词汇顺序、用动词代替名词、用名词代替代词等。

(三)“功能对等”

奈达在他的两部作品《翻译的科学探索》和《翻译理论与实践》中,运用“动态对等”陈述了他的新的翻译观点。之后,奈达在《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论〈圣经〉翻译中的功能对等》一书中使用了“功能对等”,即把原语翻译成目的语时,在内容上尽可能要求对等,且还要求尽可能使形式也要对等。“功能对等”要求译文与原文能够达到充分的对等,使目的语读者与原语读者有近似的理解和欣赏,所以他认为不能达到这一要求的译文是不理想的,且不易被目的语读者所接受。

根据奈达的语言与文化观不难得出,两种语言与文化之间肯定存在一定差异,任何翻译都不会达到绝对的等值。两种语言存在着不同语音、语法和不同的词语等表达形式,翻译者要做好准备,认真研究这种差异,以使目的语读者得到与原语读者相同或相似的感受和欣赏。翻译者应该在形式、内容、意义和文体上找出最佳对等语言,使译文最大限度地贴近原文。

五、文化翻译中的功能等值

首次明确提出“翻译等值”理论的学者是苏联语言学派代表人物费道罗夫(中egopoB),他认为原文与译文之间可以确立完全对等的关系,并在著作《翻译理论概要》中将翻译的等值阐述为:翻译就是用一种语言把另外一种语言在内容和形式不可分割的统一中已表达出来的东西准确而完全地表达出来。然而,翻译理论界的一位重要人物沃尔弗拉姆·威尔斯(Wolfram Wilss)在《翻译学:问题与方法》中指出:“由于译者不可避免的主观性、文本的复杂性和接受者之间的差异,翻译在力求等值的同时,损失不可避免,完全等值是很难达到的。”因此,等值概念本身具有一定的模糊性,等值概念的理解应该包括对“等值度”的考虑,即译者在翻译中要力求实现最高的“等值度”。

随着对翻译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等值翻译的理解也不断得到了完善。现代西方翻译理论从三个方面探索了翻译中求得对等的途径:语言学方面、交际学方面和翻译学方面。语言学方面的代表人物是雅各布逊(Jakobson ),他认为在语际翻译中,符号与符号之间一般不可能有完全对等关系,只有信息才能用来充分解释外来的符号和信息,因此翻译所涉及的是两种不同语言符号中的两个对等信息在不同的语言现象中如何求得对等。而在交际学方面,奈达认为,语言是一种多功能的交际工具,为了达到交际的效果,话语应以接受者为对象,使译文读者所做出的反应与原文读者所做出的反应基本一致。后来,他又提出翻译就是从语义到语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言再现原语信息;翻译追求自然贴切的等值而非统一;翻译的要点是翻译的信息和内容,兼顾信息的语体;功能对等优先于形式对等。而翻译学方面诺伊贝特(Neubert)运用符号学理论探讨了翻译的对等问题,发展了“语用对等”的概念,为翻译克服文化差异的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由此可以看出,西方的等值理论所追求的并不是完全的、绝对的等值。等值是相对的、多层次的、有局限性的。译者应追求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尽可能多的层次上求得翻译的等值。

六、翻译等值理论的内涵及实质

顾名思义,“翻译等值”中的“等值”可理解为原作和译作的等值;换言之,译文读者在阅读译作之后获得的信息与原文读者相同。翻译作为语言信息的语际转换过程,主要是在译入语中再现原语的信息内容,把原语语码承载的文化信息用译语语码再现出来,以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等值理论认为语用因素是构成等值的主要因素。从而把等值划分为两大类,五个层次。第一類,传达原文功能语境内容的翻译等值,包括交际目的层次、情景等同层次和情景描述手段层次;第二类,传达语言单位语义时的翻译等值,包括句法结构意义层次和文字符号层次。科米萨罗夫(Komissarov)认为,等值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是保留话语的主要功能,而交际的目的是属于语用因素范畴,就是说在对翻译的要求中,语用等值居于首位。还有学者把等值分为三个层次,即句法层次的等值、语义层次的等值、语用层次的等值。其中在语义层次中又区分出成分层次和所指层次。认为等值不等于等同,对“等值”与“等同”这两个概念进行了区分。可见,翻译理论家确定了等值翻译的层次性,划分了等值的类型,使等值理论的研究具有了一定的可操作性,其成果对翻译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然而,不同民族的语言承载的民族知识、经验、价值、态度等是不同的,不同的语言之间存在着语言结构、语言背景、思维方式和表达方法等方面的差别。因此,翻译实践中对翻译等值的认识不能停留在一个层面上,因为翻译本身作为一种文化活动就是多层面的。因此,尽管“等值”这个术语来源于数学术语,但是翻译中所追求的等值不可能如同数学中的等值那样绝对,翻译中的等值是有层次的、相对的。

正是由于翻译的等值是具有层次的,因此也是有条件的、是相对的。在翻译实践中,译者应着重追求译文与原文在交际功能,即语用上的等值和语义信息传达上的等值,在此基础上寻求形式上的等值。也就是说,在翻译过程中,应首先做到语义上的等值,为了达到译入语语义与原语语义的等值,可以运用与原语完全不同的结构形式。而要达到语用上的等值,有需要根据译入语的结构特点、文化背景适当地改动原语词汇的语义。同时等值又是相对的,等值所追求的是译语从语义到语体同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言再现原语信息。因此,在研究翻译的等值理论时,不能脱离其他语言学和翻译学理论,应该随着各种相关美学学科的不断丰富和发展而发展等值理论,同时在运用等值理论检验翻译成果时也应认识到它的多层面性、相对性和动态性。

【参考文献】

[1]阎燕.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看国际商务英语翻译中的文化信息等值问题[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 11(04):35.

[2]高凤平.文化翻译观与语际翻译中的文化因素问题[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 02):81-83.

[3]王妮娜.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J].青年文学家,2012(04):124.

猜你喜欢

原语奈达等值
测试原语:存储器故障最小检测序列的统一特征
紫杉醇、奈达铂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评价
异步电动机等值负载研究
翻译是科学还是艺术?
——再论奈达对翻译本质属性的认知
密码消息原语通信协议介绍及安全分析
电网单点等值下等效谐波参数计算
比较培美曲塞或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尼妥珠单抗联合奈达铂和三维适形同步放化疗对鼻咽癌的疗效、安全性及对TGF-β1、S100A8和S100A9的影响
基于戴维南等值模型的静稳极限在线监视
汉语国俗语义在维吾尔语中的等值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