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费社会与数据统治下的个体绘画创作

2022-04-29李慕君

东方娱乐周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艺术创作油画绘画

李慕君,女,广东财经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专业教师、副教授、广东省美术协会会员。

在国内重要期刊(《美术》《装饰》《文艺争鸣》等)和报刊(《南方日报》《羊城晚报》《画廊》《世界知识画报》等)上发表大量油画作品。2011年发表个人油画作品集,举办个人油画作品展多次。科研立足于绘画艺术、设计美学、广府传统建筑壁画、近代建筑研究。

20世纪以来,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拓宽了生存边界,消费社会以科学技术更迭为基础,人们身处由数据、技术、知识等编织出的一张相互关联的信息大网中,这张大网集成了符号、图像、视听等体验性极强的功能,逐渐成为人们满足对物质本身的占有欲,以及自身价值和地位认同的方式,网络空间甚至被冠以人类生存的“第五空间”并发展为泛滥的网络消费主义。在这样的社会进程中,人们初心是想在创造消费中获取自由,但事实却是人们在消费过程中失去主体性,消费控制,导致哲学失去了批判性质,而生存其中的人们则丧失了反思精神和批判意识,所有的东西被给予和接受,人们对物质财富的疯狂追求和享受导致了城市的精神荒漠、人文危机和社会冷漠等病症。

从高校教师的视角来看,艺术创作同样面临大动荡,新的观察方式让艺术的边界和功能变得模糊,“参与式互动”成为主要发展方向。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创造符合人们精神需要的大众文化作品,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艺术创作的观念、手段、审美是值得思考的问题。笔者在广东财经大学的研究生理论课程《艺术创作方法研究》和本科生艺术实践类课程教学实践中,从鲜活的第一手的资料中,在架上绘画在世界范围的边缘化的背景下,依然坚持自己的具象绘画创作与思考,就是尝试探索以抚慰人心的艺术创作与教学,对抗精神异化。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和与学生交流,自觉地关注大众文化、关注身边的生活,思考时代中人们中所面临的矛盾、困境对世界的认识与看法,直面其中的忧郁和迷茫,在教学、写生与创作油画等绘画艺术的过程中,自我重新审视真实的世界,努力看清事物的本质,保持理性的批判精神。具体体现在教学创作过程中就是不断反思关于绘画艺术语言的清晰性和有效性的问题;学习传统与创新的矛盾;商业性与艺术性的关系;充满变革和动荡的外部世界与大学象牙塔的矛盾;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与人类思想的摩擦碰撞,对这些问题和冲突的思考构成这段时间绘画的创作主旨。

“油画艺术语言是一种自然生命的流淌”,在这样的艺术创作思想的指导下,笔者贯穿在不同的地域写生和创作的风景的实践。如新疆采风,身临其境感受南疆的人文之美,北疆的山川河流之辽阔壮美;而西藏是一个精神净土,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们的乐观、坚毅让人为之动容;广西黄姚古村则呈现的文化历史沉淀之美,都让作者为之心潮澎湃,产生创作的冲动。西方的油画艺术中如画的风景审美意识与中国山水创作精神互相渗透,自然风貌与人文精神追求的观照之中,在不同维度的文化特质与美感冲击下融为一体,形成了这时段的油画基本面貌。

猜你喜欢

艺术创作油画绘画
一张油画
一世哲布尊丹巴艺术创作考叙
《榜样》:艺术创作的一次“出圈”表达
油画《塬下》
油画
艺术创作全面繁荣
丰富艺术创作
《岁月长又长》(油画)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