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绘本模块课程彰显传统文化魅力
2022-04-29柴瑜蔚
柴瑜蔚
【摘要】道德与法治是小学教育阶段的关键性课程,同时也是落实小学生德育教育任务的有效途径之一。其中蕴含丰富传统文化内容,可以为绘本资源开发提供助力。基于此,本文深度分析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环节开发绘本模块课程渗透传统文化的实践策略,供广大教育同仁参考。
【关键词】小学教育;道德与法治;传统文化;绘本课程
绘本作为一种融合性载体,可以有效激发小学生探索兴趣与学习欲望,一直被学术界誉为小学生教育环节当中的理想教材。单就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而言,绘本教学可以凭各种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传统文化精髓,使抽象晦涩的传统文化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出来,提升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与认知程度。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效率,发挥传统文化教育功能,助力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核心素养发展,早日成为国家发展所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与社会主义建设者。
一、科学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细心观察
课堂导入是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关键性环节之一,同时也对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绘本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环节,教师可以合理利用绘本教学来提升课堂教学指导效果,凸显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并且合理引入传统文化对小学生展开思想教育、行为引导[1]。与此同时,道德与法治教学材料当中蕴含丰富的绘本资源,教育人员可以抓住绘本资源的教育优势,使学生结合绘本内容展开深入思考,这也是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效率的重要保障。为保证学生可以在教学材料当中吸收知识,将理论知识合理转化为实践能力与思想素质,教育人员应当对绘本当中的传统文化开展深度挖掘,在实际教学环节,引导学生通过细心观察的方式,来提升对绘本内容的理解程度,配合趣味性教学情境,使学生更加积极、更加主动地参与到理论知识学习环节,完成知识迁移与知识内化[2]。
例如,《这时应该怎么办》绘本故事就为学生描述在升旗期间忽然下雨,小朋友应该如何选择这一生活场景。在课程教学之前,教育人员首先应当为全体学生预留了解国旗知识这一自主预习任务,然后在课堂教学环节结合绘本描述的场景来展开下雨升国旗这一问题探讨,鼓励学生在课堂研讨环节各抒己见,并且将这一教育故事转化为实践探索活动。要求学生结合国旗相关知识查找这一任务,得到启发,形成良好的爱国情感。
二、发挥绘本教学优势,加强文化渗透效果
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环节,拥有大量绘本形式,这些绘本当中蕴含丰富的人生哲理以及传统文化内涵,对小学生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与教化作用。整体而言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内容通常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讲求生活化教学,在教学环节引入各种生活元素,以此提升学生对教育内容的理解程度。再加之小学生拥有极强的模仿能力以及可塑性,因此通过绘本教学材料学习,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综合应用能力、激发课堂学习兴趣。针对低年级小学生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材料包括《我爱我家》《心中有规则》等德育教育主题,这些都是基础教育内容,以浅显易懂的知识为主,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以及多元化发展需求,因此需要得到传统文化资源的助力,顺利实现德育教育目标[3]。在实践教学环节,教师应当结合绘本教学材料,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并且对学生的行为观念、价值观念展开科学引导与教育。需要注意的是,当学生掌握绘本基础内容后,教师应当为学生预留充足的自主拓展空间以及独立思考空间,使学生将同一章节当中图画串联起来,形成完整传统文化故事,以此提升传统文化渗透效果。除此之外,也可以将全体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在小组当中展开相互讨论,要求学生结合主干故事丰富故事情节,深挖其中的人生哲理与文化内涵[4]。
例如,在《有多少浪费可避免》这一课程教学环节,为有效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提升学生注意力,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与认知能力,合理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讨论日常生活当中的浪费行为,然后借助多媒体投影设备为学生播放绘本教学内容。向学生展示很多小学生将没有吃完的食物倒进泔水桶,结合这样的绘本教学主题,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有关食物哭诉的人文教育故事。然后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为什么泔水桶当中的食物在哭诉呢?学习本课后你想对那些浪费食物的同学说些什么呢?”通过这样的引导式教学,可以使学生通过自主思考以及小组研讨等方式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与行为观念,意识到浪费可耻,同时接受勤俭节约教育,接受并且认同中华传统美德,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德育水平。
三、科学整合绘本内容,发挥学生主体优势
为使小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学习活动中,教育人员可以加大绘本素材教学比例,这样可以显著提升学生的参与兴趣,发挥学生在学习环节的主体优势,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与综合素质。单就客观形势分析,任何教育活动都讲求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因此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环节,各个绘本教学主题当中也存在密切关联,可以实现相互融合、彼此促进,对小学生的人文素养与思想品德展开科学分析与有效塑造。为此,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环节,教育人员应当对绘本教育内容展开科学分析,有效整合传统文化教学材料,同时将传统文化资源与绘本教学材料有机融合。将传统理论教学模式转化为更为生动的思想教育、行为引导,从而帮助学生完成理论知识迁移与理论知识应用,结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目标,并非使学生机械记忆各种理论知识,而是显著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理解程度,并且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当中,完成理论知识内化与理论知识迁移,同时有效凸显学生主体学习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为实现这一目的,教育人员应当结合实际教育内容,使学生在互联网绘本教育资源基础上,结合主观意愿来开展绘本自主创作。
例如,在《我和我的家》课程教学环节,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思维特点来对学生展开科学引导,要求学生提前准备全家福,并且向全体学生介绍家庭成员,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演唱“吉祥三宝”这首歌曲,并且将《孔融让梨》作为拓展教学内容。《孔融让梨》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传统文化故事,幼儿时期学生会在同伴与家长耳濡目染下对故事内容有所了解,通过《孔融让梨》这一故事讲解,可以培养学生谦逊有礼行为,与此同时《孔融让梨》绘本教学不仅可以显著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而且可以提升小学生家庭幸福指数与和谐指数,结合这一目标,《孔融让梨》可以与《我和我的家》课程有机融合,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内容与拓展教学内容学习可以感受到中华传统美德,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程度与掌握程度,在实践教学环节通过传统文化与绘本教学模式融合,可以起到良好的文化渗透效果以及教育效果,这是由于小学时期学生生性好动,对各种陌生事物充满好奇。因此以传统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模式对学生展开引导,很难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可以通过绘本教学模式,使学生更加积极、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环节。为实现以上目的,教师需要结合学生认知能力及兴趣特点作出科学设计、精准安排,积极整合各种优质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除课堂教学外,可以使学生在生活实践当中感受各种人生哲理,同时在遇到各种问题时,可以现身说法,使传统文化精髓在学生的思想层面以及心理层面生根发芽,对学生起到良好思想教育,行为引导效果。
总而言之,绘本教学模式与小学道德与法治当中的传统文化资源,二者之间具有诸多互通之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通过科学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发挥绘本教学优势,加强文化渗透效果、科学整合绘本内容,发挥学生主体优势等方式来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在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效率的同时,也为小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综合素质发展奠定坚实而稳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管叶青.让法治教学接上童气—以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人大代表为人民》教学为例[J].基础教育课程,2021(12).
[2]吴玉萍.在道德与法治课堂开展法治教育的实践—以《人民选出的代表》一课教学为例[J].广西教育(义务教育),2021(6).
[3]刘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文本的层进性对学生深度思维的培养策略分析—以部编版教材中七、八、九年级法治教育内容为例[J].考试周刊,2021(61).
[4]马玉龙.批判性思维视角下的道法课教学新探—以道德与法治四上《这些事我来做》主题教学为例[J].课程教学研究,2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