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使用与满足”理论视角下对弹幕视频的分析研究

2022-04-29康凌宇

新闻文化建设 2022年2期
关键词:使用与满足局限性理论

康凌宇

摘要:弹幕视频是科技发展催生下的产物,其形式非常奇特新颖,更突出强调评论的重要性。该模式虽然发展历程不长,但发展势头良好。弹幕观影在网络领域发展的同时,也逐渐融入了传统的影像领域,影像已经不再作为单一的主体而存在。弹幕视频的交互性、共情性、趣味性和吸引力等都远高于传统影像模式,但由于其历程短暂,外部影响因素多等原因,专家学者未意识到其发展潜力,研究不够深入,专业领域的使用不够完尽。本文从“使用与满足”理论视角对弹幕视频进行较为系统的阐释和探究,希望对今后弹幕视频的发展和传播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弹幕视频;“使用与满足”理论;同质化群体;局限性

一、弹幕视频概述

“弹幕”一词最早是军事中的专用名词,指通过大量炮火进行的密集的炮击。在现代影视行业,“弹幕视频”是指在视频播放的同时,观众通过终端发送评论,评论会随即覆盖在视频上方或下方。弹幕未出现前,视频评论区和视频播放是一种分离的状态,点开评论区会对视频的播放产生遮挡,或者强制暂停视频播放,影响观影效果。弹幕出现后,评论随着视频的播放而滚动,对于同一时段发表的评论,会显示在该时段的播放片段。视频观看量巨大,弹幕评论成千上万条在屏幕上滚动,场景犹如“万枪齐发”,所以把此现象称之为“弹幕”也非常形象。

二、弹幕视频特点

弹幕视频区别于传统的影视作品,主打观众的参与度和互动性。弹幕视频的特点可以总结为共时性、互动性和干扰性三部分。

(一)共时性

从时间和感受两方面分析,可分为参与共时性和情绪共时性。弹幕视频的特点是观众的评论会跟着视频的播放顺序进行呈现,而视频的播放顺序是线性的,是提前拍摄好的,观众按照播放顺序进行的评论也是线性的,这里称之为参与共时性。观众在这个过程中全程参与其中,他们似乎在一个虚拟的空间里共存,一边和网友讨论视频一边讨论。用户观影所产生的思维是孤立存在的,他们渴望有一种新的形式,将自己的思维与外界产生碰撞,有表达的舞台,弹幕可以满足这一需求,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构建观众群和其他用户思维交互的网络。弹幕的发布,使观众即便独自一人观看,也会从弹幕中产生共情。弹幕之多足以证实观众的投入度。在观看时,观众将自己的情绪、脑洞点、笑点、吐槽点等通过弹幕评论进行分享,不仅有助于表达和发泄自己的主观情绪,也有助于了解其他人观看视频时的态度和情感走向,通过这些评论来创造更多的情感点[2]。在集体评论的覆盖下,人们找到了一个共同的心理认同感。

(二)互动性

互动性是弹幕视频与传统的影视作品最大区别,也是最大的优势所在。弹幕视频强大的互动性,给观众带来了更为舒心的体验感,对视频产生更大好感及更高评价。观众在观看过程中实时发送评论,这些评论信息中可能包含对节目内容的看法,也可能只是一种毫无意义的符号语言,都是观众观看视频时产生的反应。在看到他人发来的连珠炮式的信息后,观众会对这些信息进行回复,互动变得更加直接和具体。互动性作为弹幕的核心特征之一,对弹幕视频生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对弹幕视频进行深入开发和延伸设计时,必然会仔细考虑、升级或改进。因为观众喜欢弹幕,在很大程度上,是针对它的互动所包含的生动感和人性化的触摸。

(三)干扰性

弹幕覆盖在视频上,对其进行“枪林弹雨”的猛烈轰炸,对视频的观看造成一定的干扰性。一方面,弹幕会干扰视频表达的内容。表现形式只是传递信息的载体,就像信息可以通过文字传播,也可以通过影像传播,但并不是信息本身,而是通过再加工的“拟态环境”所呈现的信息。但意义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通过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特定符号的具体理解。因此,在不同的生活背景之下,人们会有不同的意义共通空间,对事物的认知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偏差。弹幕式视频在原有视频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观众的点评内容,这意味着视频前的大部分观众不仅在观看视频,还观看了其他观众的评论内容,而这些评论会影响他们对视频内容的理解和传播者的表达意图;另一方面,弹幕会对观看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视频作为一种信息载体具有强大的表达能力,它整合了摄影、图像和声音等多种表达方式。观众在对视频进行观看时,从情节发展、镜头移动、场景变化等方面感知整体,捕捉细节。弹幕视频是一种视频加评论回放的形式,在视频播放时会直接覆盖对原视频的评论,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观众对视频信息的获取。同时,当弹幕式评论密集时,评论会充斥整个屏幕,如此一来对视频画面进行遮挡,对观众的观看造成了非常严重的视觉感官干扰。

三、用户的“使用与满足”在弹幕视频中的体现

“使用与满足”研究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当时以启蒙、教育和修养为目的的“好节目”听众数量低于“格调低俗”的轻喜剧、肥皂剧和猜谜游戏等娱乐节目,这种现象引起了学界的注意,并开始了对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及其背后的心理动机的研究。1962年,伊莱休·卡茨提出了“使用与满足”的基本假设: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及心理属性决定了他们以何种方式使用大众媒体。他强调,核心问题并非是大众媒体对人们产生了什么影响,而是人们如何使用大众媒体。

用户在观看视频的同时,会通过发送弹幕的方式,将自己对视频的看法用文字或者表情符号发表在视频的飘屏上,这就是最基本的用户对弹幕的使用行为。这些评论一经发送,观众不可删除,同时具有匿名性。当视频播放到该言论发表的时间点,如视频播放到第36分钟,某观众发表了一句言论,该时间点之后用户每播放到第视频的第36分钟,都会显示该评论(设置屏蔽弹幕除外),这样一来,即使一个人观看视频,也会产生一种“众人网络讨论”的大场面。

观众在观看视频时,接触弹幕存在一定动机。参与弹幕讨论的观众以中青年人群为主,他们对网络和终端接收设备的使用熟悉,存在网络使用的必要性。无数条弹幕形成的“热闹景象”,反过来刺激个体参与其中,形成一种更加活跃的用户情绪状态,无形中给用户形成一种心理暗示,加深对视频内容以及各种观点的印象。视频作为一种信息交流的载体,它是在人类的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它的社会性质不可或缺。在过去没有弹幕时,视频相对比较单一,冲击力和吸引力相对浅薄。而拥有了弹幕的视频,仿佛拥有了一件华丽的外衣。视频是线性的,如果一开始抓不住眼球,观众往往会选择退出,而如果拥有了弹幕,各种各样新奇有趣的评论会勾起人们的好奇心。

弹幕一经出现,便迅速占领人们的视野,人们对它的接受速度非常快。

第一,它满足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需求。弹幕是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应运而生的网络言论发表形式,它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共同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使志同道合的人在同一视频之下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同质化的圈层。弹幕不仅局限于视频的播放,还有直播的观看,如各种学习平台的直播,像“一起考教师”“考虫考研”“有道四六级”等直播平台,通过视频内容的不同,把有共同需求的人们聚集在一起。例如,观看“一起考教师”相关视频直播或者视频回放的观众,他们的共同需求就是“考招教”,他们的弹幕评论区的内容会围绕着“考教师”展开讨论,从中还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除了学习视频或直播,喜欢观看游戏视频或直播的观众,他们的弹幕评论区会以游戏为话题展开讨论,同样也会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弹幕的讨论实现了网络上的大聚会,人们沉浸在需求信息池中。

第二,它满足了受众社会交往的需求。人们在观看视频的时候发送弹幕评论, 每一条弹幕的后面有一条小爱心,看到评论的其他用户双击该评论或者点后面的小爱心,类似于获得了一个赞。一般情况下弹幕字体颜色是白色,如果获得足够点赞,该条弹幕颜色会变成橙色,更加引人注目,意思就是该条弹幕获赞率高,该条弹幕是一条有趣的评论。用户看到和自己感受或者观点高度吻合的优秀弹幕, 会有一种想“随声附和”的感受,类似于当初贴吧的“跟帖”行为[1]。这样一来会使弹幕的氛围更加活跃,激发人们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也满足了人们的表达欲,虽然看起来是独自一人在看视频,但在精神上已经和弹幕评论有了“一万次的碰撞”。在当今高压的社会环境之下,很多人对事物的看法不能畅所欲言,秉承着“少说少错,不说不错”的理念,压抑着自己的表达欲望。但在弹幕的匿名世界里,人们不仅可以畅所欲言,还在一定意义上与人们保持着灵魂的沟通和互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社会交往的需要。弹幕视频将孤独的个体通过评论联系在一起,人们现实生活中虽然是一个人在观看视频,但内心的情感和欲望通过文字得以释放,灵魂得以碰撞,在精神层面,孤立的个体又是热闹非凡的。受众的情绪通过弹幕表达出来,获得认同感的同时,大幅增强了用户的归属感。

第三,它满足了受众的休闲娱乐需求。在这个物质资源得到充分满足的世界,人们的精神世界仿佛更加空虚和匮乏,人们时常感受到无趣、没动力,究其原因,是丰富的物质资源同落后的精神资源不匹配的结果。人们发弹幕评论是在寻求一种对外界的交流,一种渴望被认同和倾听的心理。当人们通过发送弹幕来对心理的渴求进行一定舒缓时,心情会变得轻松愉悦,同时新奇有趣的评论会引人开怀大笑,充分满足了人们的休闲娱乐需求。

第四,它满足了人们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世上不缺千里马,缺的是发现千里马的伯乐,作为现代伯乐的“弹幕视频网站”,经常会发现和挖掘一些优质的内容,鼓励观众进行二次加工和创作。某些网站会定期举办创作活动,并且设置有奖励。观众在此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最终通过自身努力获得奖励和荣誉,弹幕及其衍生作品得到大家认同和喜爱,从而实现自我价值。

四、弹幕视频的局限性分析

弹幕视频作为后起之秀,由于发展历程短,又基于网络技术之上,用户人群鱼龙混杂,出现很多不可避免的问题,下文将从弹幕视频的受众、内容等环节入手,对其问题进行分析。

(一)受众群体的局限性

弹幕视频形式新颖,需要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参与,这限制了它的观众群,其中大部分是中青年人。而这部分观众则是活跃在社交媒体中的新一代观影群体。但对于老观众来说,“弹幕视频”这个新鲜的事物似乎与自己的观看方式不匹配,因此,弹幕视频的受众群体是有限的,如此一来,它的销售模式、推广模式等都需要更加精准的定位和推送。

(二)类别的局限性

从很多现代电影可以看出,其卖座率很多都是因为明星阵容等带来的粉丝。它们在互联网上有大量的流量和讨论。但对于讲述历史、宣扬价值观等的作品则不适合用弹幕,弹幕自身的“低门槛发送”就注定了用户的多样性,在这些题材面前,弹幕用户的言论显得比较浅显、不严谨,阻碍宣扬正能量。

(三)弹幕言论管理的局限性

观众想在短时间内表达自己的观点是困难的。弹幕所能携带的信息量非常有限。把一个沉浸式的观看空间变成了一个活泼的聊天室,这种创意在一开始就被注入了游戏的精神和消遣的性质。因此,问题不能归结为弹幕的娱乐性,而要考虑是否所有的内容都能以弹幕的形式呈现出来。同时,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弹幕传递信息的真实性。由于观众的受教育程度、自身素质、网络虚拟化、匿名性等原因,其也可能通过弹幕传递负面甚至违法违规行为。当一些不文明的语言跳上大屏幕时,会直接污染观看环境。

五、弹幕视频的发展建议

弹幕视频是一种非常灵活的表达形式,在未来的发展中也应该找准自身的优 势,同时看到自身的问题,对问题进行一一进行破解,以下是对弹幕视频今后发展的两点建议。

(一)平台对弹幕言论进行净化

弹幕视频可以在机制和技术和方面着手进行改进。要使用实名制系统代替游客登陆模式,方便后期的问责、追踪环节的进行,后台工作人员一旦发现有违规行为,需要对其进行警告、限制发表弹幕甚至其他强制性手段。从技术层面来说,可以开发和引进智能弹幕审查机制,更加及时、快速地甄别违规弹幕,降低时间和人工审查成本。

(二)视频坚持“内容为王”原则

弹幕视频具有很强的娱乐营销属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忽略视频的内容定位。弹幕被用来吸引眼球,但不能使视频成为附庸[3]。弹幕视频作为一种新型的影视产品,对大多数观众来说更像是一种早期的观影娱乐体验,一旦这种体验被 过度消费,可能会造成极端逆转的局面。面对层出不穷的市场,致力于拍电 影的初衷需要坚定不移,不能舍本逐末。制片方在考虑市场营销的同时,也必须考虑视频的社会责任。只有平衡好视频的艺术性和商业性,才能使城市的生存和发展得到强大的艺术生命力的支撑[4]。

六、结语

弹幕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观众的精神需求,通过弹幕的形式将不同性别、年龄、阶层用户对于影视作品的观点和看法聚集在一起,于作品本身来讲也是一种反馈。观众喜欢弹幕视频,因为弹幕视频带给他们的不仅是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还有获取其他观众看法的功能,同时又满足了人们娱乐、实现自我价值等其他需求。要清楚地认识到,一切弹幕的评论都是基于视频或内容本身,都是观众对视频内容的原始感受,是最直接的反馈,因此要求视频内容生产制作者要以优质的内容为核心,以弹幕为互动形式,最终实现视频内容与用户需求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 梁剑豪.网络废话的基本特征、成因及其对策探究[J].新媒体研究,2021,7(16):107-109+119.

[2] 路倩.弹幕视频的传播特性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6, 7(2):186+214.

[3] 侯春旸.媒介融合语境下中国弹幕电影发展现状与对策[J].中国报业,2018(24):56-58.

[4] 同[3].

猜你喜欢

使用与满足局限性理论
局限性皮肤瘙痒症案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微信红包传播中的用户心理分析
从“使用与满足”看网络流行语的病毒式传播
“使用与满足”理论下受众的动漫媒介接触动机研究
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宣纸文化传播新模式探究
胸腹部局限性Castleman病的CT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