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视阈下的传统文化传播

2022-04-29丁杰

新闻文化建设 2022年10期
关键词:传播传统文化新媒体

丁杰

摘要:新媒体产业是当前乃至未来主要的发展态势和方向,新媒体的出现使传统文化的传播速度和范围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新媒体的冲击会使人们的文字书写能力弱化,而且还会导致传播趋于娱乐化,因此本文从新媒体下的传统文化传播进行论述,根据其现存的弊端和不足制定有效措施,希望能够促进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播,让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并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新媒体;传统文化;传播

现阶段,网络信息技术获得了飞速的发展,新媒体技术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传播的载体也不断更新,新媒体传播传统文化模式呈现出全新的面貌。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文化的传播出现了文字弱化和语言滥用以及文化趋于娱乐化等问题。为了能够将优秀传统文化有效渗透在社会各个领域,必须不断探索出新的传播途径,消除新媒体和传统文化的矛盾,将它们完美结合,让更多人认识并了解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

一、新媒体和传统文化的概述

(一)新媒体

新媒体主要是依靠互联网信息技术,运用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为用户提供信息资料以及娱乐等服务,如微信、微博以及小红书、抖音短视频等社交软件,都属于新媒体的范畴,都需要借助互联网提供各种服务[1]。随着社会的发展,互联网信息技术已经逐渐扩展到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利用新媒体来传播和发展传统文化是大势所趋。新媒体主要具有三个突出的特点:第一,交互性特点。通过新媒体,可以实现信息发布者和接收者的交流互动,使彼此之间能够及时发表观点和探讨;第二,多样性特点。和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可以实现通过图像、视频以及表情、文字等方式进行信息传播,增添了趣味性,更容易吸引用户的注意力;第三,便捷性特点。新媒体主要是借助电脑、手机等移动终端为信息载体,可以不受时间和位置的限制,可以随时发布信息,人们可以利用碎片时间进行浏览和娱乐。

(二)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主要是由多年发展的文化积淀形成的,范围比较宽泛,包括了古代文集、诗词乐曲、戏剧唱词、书法绘图以及传统节日等[2]。这些文化内容主要是以文字的形式或习俗的方式对人们生活产生影响。但是由于时代久远,传统文化和当下人民生活方式存在很多差异,甚至连语音、语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鉴于种种差异的影响,在传播传统文化时难度明显。现阶段,社会中缺乏正确的传统文化教育,多数年轻人群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和认识都过于浅显,而且还存在不小的偏见,认为其古板迂腐,内心缺乏认同感和民族文化自信心。另外,随着社会发展,各国文化的涌入和交融,大量外来文化入侵,使得青年人过度追捧西方节日和文化,对国内的传统节日以及文化态度却比较淡漠。由此可见,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过于表面且不深刻,并没有感知其中深厚的智慧和文化底蕴,这才造成了现今的局面。因此,应该利用当下流行的形式和方式来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播,将新元素融入传统文化中,并借助新媒体来进行传播推广和发展,这样不仅可以消除旧文化和当代人们之间的文化差距,而且还可以实现继承和发扬更新传统文化。

(三)新媒体下传统文化的影响

新媒体的诞生,彻底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模式。由于时代背景不同,传统文化受到新媒体的影响,开始重新加以建构。新媒体技术手段对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以及发展形态进行包装,使传承由学术性、专业性转变成生活化,有效扩大了中国传统历史和文化的受众范畴,使传统文化不只是被文化底蕴丰厚的人才认知,还令传统文化呈现出平民化日常化特征,让人人都能听懂、明白并感知,普及度大幅提高。在新媒体的传播带动下,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影视剧和综艺逐渐出现,如《中国诗词大会》《最美中国戏》等,都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融入新时代元素,结合大众传媒进行呈现的。通过结合现代传媒技术,将枯燥晦涩的文化内容变得生动活泼,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进行展示,使年代久远的传统文化变得具体可感,逐渐深入百姓视野。另外,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具有一定的继承性和连续性。优秀传统文化起初是按照类型传承发展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发展,受到了各种环境、背景以及语言等差异的影响,导致传统文化和现在生活相差甚远,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传播推广的阻碍,和人民大众的生活不太贴切,进而导致人们在学习和了解时常会出现片段化的现象,再加上新媒体传播模式的特殊性,久而久之就会出现一些传承性较高的文化被反复传播的情况,而那些晦涩且偏离现实生活的文化就很容易被忽略。在新媒体时代,人们越来越关注传统文化信息的质量把关,但由于传统文化较多,进而导致呈现内容时常会以碎片化形式出现。这种情况完全影响了传统文化传承的整体性,也严重妨碍了人类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全方位深入的学习和研究。传统文化传播自身是一类严谨且逻辑性强的内容,如果过于包装,很容易丧失传播的本心,失去传播的真正意义。

二、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文化缺失现象

(一)文字弱化

在新媒体时代下,纸质读书、书面写字能力逐渐被电子键盘和平板笔触所替代,这类方便、快捷以及方便保存的书写模式逐渐深入到学习者日常,越来越多的人群享受着新媒体带来的便利[3]。央视有一则公益广告,记者主要采访不同人群,调查大家会不会写“未雨绸缪”,结果发现不少人都书写错误,而且书写美感也较差。由此可见,新媒体对人们的冲击是巨大的。中华民族文化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汉字是我国一种典型的文化形式,所以文字弱化的影响要格外重视,否则将对文明传承的品质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语言滥用

网络是新媒体一种典型的表现形式,它的传播强度和范围都很大。如今,网络上各种热词横行,虽然这些网络热词都风靡一时,但是它们热度保持时间往往很短,难以经受住时间的考验。由此可见,这种破坏语言规则的现象对文字文化的发展是没有益处的。语言文字是文化的特殊表现形式,虽然现当代社会提倡言论自由,但是破坏语言规则寻求新意无疑是不可取的。

(三)传统文化呈现娱乐化

传统文化从大的方向来划分,可以分成两大类,即道统和世俗。世俗思想文化主要指中国传统民间习俗的大众审美心态,它和孔孟之道的士大夫传统思想文化有很大区别[4]。世俗社会文化比较贴近人们的生活,也离不开娱乐,但是当前运用娱乐态度歪曲文化内容现象越来越多。另外,2012年的语文书本上的杜甫画像被人们在网络上修改涂鸦,这种以娱乐为主的文化宣传显然是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扭曲,通过反讽和自嘲的方式来展现,深刻反映了当下人文精神的消亡,对传统文化的敬畏意识也在逐渐弱化。

三、传统文化传播的难度

(一)传播碎片化

在新媒体时代下,碎片化是较为明显的传播特征。中国文化产品可以按照复制技术来实现批量生产,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化工业生产无法磨合,批量生产会消解传统文化价值观,电子媒体会造成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破碎化。更多依赖于文本平面符号形式的文化有更多的意象特性,而广大受众人群却更乐意聆听戏说的历史文化逸事,文化被编造成虚拟历史文化影响受众。“内容为王”对传统文化广播一样有效,在传播过程中可以进行艺术再加工,但内涵不宜流俗。

(二)多元文化泛滥

在现代数字化大潮的裹挟下,文化发展呈现全球性特征,而在当代快节拍的生存压迫下,各种缺少内涵的真人秀节目充斥网络,给人们造成了视觉文化审美精神心理疲惫。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神奇的东方色彩,优良传统文化发展已经形成了固定的独立体系,对于文化传统充满自信,唯有保留中国文化民族特色,才能做到在全世界进行最好的宣传。新媒体时期,创造性发展是传统民族文化宣扬应坚守的发展方位,要尝试利用融媒介推进传统民族文化宣扬,在电视节目制作发展理念上拓宽思维,推广有品位的传统民族文化电视节目。

四、传播路径

(一)不断丰富传播手段

随着当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对传统知识深度把握难度提高,社会公众也对传统文化逐渐产生了集体遗忘。应意识到优秀传统文化是最重要的中华民族财产,是中华民族崛起的坚实基础。新媒介时代,传统民族文化传播应紧密结合于社会背景,新媒介时代应突出多媒体的技术资源优势,给广大受众带来沉浸式感受,从而使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播变成展示影响力的新门户[5]。比如抖音的知名美食博主李子柒,因具有古法风味的原创美食视频而走红互联网,原创短视频也在海外运营圈粉。由此可见,文化传统适应性重塑是对宣传途径的重构,根据中西文化差异,需要不断强化传播手段,以提升传统文化传播的效率和质量。

(二)加强传统文化微传播

传统文化传播并非只是在当下产生的新传播现象,传统文化也伴随着人们自身的历史生活,而且传统文化也正是在人们历史生活中所产生的有关思想观念与习俗。宣传活动是完全无意识的,但自从人类产生了社会文化,知识宣传活动很快便开始蓬勃发展。而传统文化在民间传播内容形态是有意识的,是根据传统文化所宣扬社会生活功用确定的。当前,文化与民俗宣传的主要活动都与社区化以及移动媒体的出现密不可分,其中社交媒体一直引领着民俗传播狂欢,而微信等自媒体平台也已经成为新媒体时代文化与民俗宣传的主要渠道。微传播是分众化传播的发展趋势之一,微传播的传播范围相当广阔,而一般普通公众也能够自由选择以各种形式实现。传统文化传播利用了微信视频等互联网视频,借助微信等公共账号进行传统文化的推广活动,并利用微媒体将各种社会背景的人民群众联系到了一起,从而迅速建立并发展文化宣传网络。

(三)运用新媒体打造文化精品

随着新媒体技术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民族文化精品应运而生。很多国外的网络游戏和动画作品以及影视作品都逐渐开始利用中国文化,如美国的《功夫熊猫》、韩国游戏《传奇》等,特别是2010年世博会上的《清明上河图》惊艳亮相,利用高科技技术让现场观众一饱眼福。《清明上河图》的人物、动物变得生动鲜活,国外游客纷纷叹为观止,称其是“国之瑰宝”。在微博上也被大量转载上热搜,使清明上河图产生了更为深远的影响和意义。由此可见,以新媒体能够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能力。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经济社会发展、中华民族崛起和繁荣都具有重要推动力,所以在新媒体时代下,要在保存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实现再创新,努力打造并传播民族传统文化精品,使之在新媒介空间中占有主要地位,从而使民族传统文化走向全球,进一步提升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与认同感。

(四)加强传播制度约束和引导

在运用新媒体传播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还需要注重制度方面的引导和约束。应该制定传统文化保护和挖掘的政策和制度,并对其进行深入优化和健全,在此期间,要遵循“去粗取精”的原则,制定正确指引新媒体传统文化的资源开发制度,从根本上严把和传统文化有关的影视剧和文化活动质量,针对那些过分追求娱乐性和演绎性较强的传统文化加以严格管理,营造一种健康良性的新媒体文化传播环境[6]。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对新媒体行业的监管,并借助机制作用引导新媒体,使其能够更加注意自身的职业道德,并增强文化意识,防止其为了过于追求热度罔顾传统文化价值。此外,对于触犯法律法规和滥用传统文化的不良行为必须加强执法,并严格地依据法律规定对恶劣言行的自媒体、个人及其平台实施处罚。同时,要及时关闭传统消极文化传播通道,以发挥新制度的威慑力,让传统文化可以在新媒体环境中健康发展。

五、结语

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中华文化传承与发扬的重要基石,同时也是提高中华民族文化价值的重要途径。新媒体时代为传统文化的传播创造了崭新的宣传载体与方法,有效避免了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弊端。在具体传播中应该消除传播困扰,规避可能存在的传统文化传播弊端,并积极融入新兴媒介的宣传途径,进一步拓宽对传统文化的宣传途径,创新宣传途径,构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并存的传统文化传播新格局。

参考文献:

[1] 韩静怡.新媒体视域下的传统文化传播与发展[J].汉字文化,2021(7):169-170.

[2] 郭子超.新媒体传播视域下传统文化的良性传播:以《典籍里的中国》为例[J].大众文艺,2021(16):118-119.

[3] 田金良.谈新媒体视域下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J].美术教育研究,2020(14):61-62.

[4] 李琦,韩玉洁,黄运连.新媒体视域下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路径研究:以李子柒为例[J].采写编,2021(11):95-96.

[5] 许嘉琛,刘旺余.新媒体时代视觉传播视域下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研究[J].河南农业,2021(6):56-58.

[6] 陈丽萍,陈雪梅,李晓龙.新媒体视阈下传统民族文化传播策略研究:以云南文山苗族“花山节”为例[J].新闻传播,2021(4):115-116.

猜你喜欢

传播传统文化新媒体
浅论吕剧艺术的传承与传播
当代传播视野下的昆曲现象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