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外媒体对中老铁路的隐喻建构
2022-04-29李秋水李卓燃
李秋水 李卓燃
摘要:中老铁路作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标志性工程,有关其建成通车的国内外报道包含了丰富的隐喻。以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为理论框架,发现中国、东南亚、英国、美国和印度的新闻样本,在“交通实体”隐喻、“连接”隐喻和“发展”隐喻上存在明显的同构性;同时也显示出“热关注”与“冷报道”共现、期待与担忧并存的多元化隐喻建构。
关键词:中老铁路;隐喻;“一带一路”倡议;跨文化传播
2021年12月3日,“一带一路”倡议的标志性工程——中老铁路(又称“中老昆万铁路”)全线开通运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下各个具体项目逐渐投入建设、完工和运行,媒体讨论的焦点也逐渐从“一带一路”倡议构想层面,向“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效果与影响方面转移。本文研究国内外新闻媒体对中老铁路建成通车报道中的隐喻建构,试图发现媒体有关“一带一路”倡议隐喻的延伸和变化。
一、文献综述
认知语言学创始人莱考夫和约翰逊认为,人类的概念系统是通过隐喻来构成和界定的,即“概念隐喻”。概念隐喻的本质是,人们“通过另一种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当前的事物”,或是“以一种经验来部分建构另一种经验”[1];前者是源域,后者是目标域,源域投射到目标域的属性为映射项[2]。
研究发现,隐喻在“硬”新闻中广泛出现。有关政治和经济的公共话语中蕴含着丰富的隐喻,这些隐喻建构出特殊语义联想关系与序列,隐含着框架、焦点和内涵意义,透露出身份认同、文化与意识形态冲突以及权力关系的博弈等。隐喻在媒体话语中成为巧妙地、不露声色地传达意识形态、偏见、刻板印象的最佳工具[3]。
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有关“一带一路”倡议和国家形象建构的新闻话语研究成为热点。相关研究发现,中国主流媒体在国内的“一带一路”话语生产模式是“家国同构”与“天下大同”[4];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更多关注“一带一路”倡议可能带来的“风险”和“担忧”[5],甚至给中国贴上“威胁”或“扩张”的标签[6];哈萨克斯坦等“一带一路”倡议沿线的发展中国家,将中国整体形象呈现为“迅速崛起的和平大国”,报道态度总体中立偏正面,但是一定程度上也存在偏见和误解[7]。总体而言,国际新闻所建构的“一带一路”话语,总体呈现出一幅多元而又充满矛盾的图景[8]。
二、研究方法与设计
本文以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为理论框架,采用计算机研究工具的辅助与人工语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老铁路建成通车隐喻的特性与多样性,洞悉不同国别、不同立场的传播主体的传播意图;以期丰富“一带一路”主题的跨文化传播研究,进而探讨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所面临的问题与可行性路径。
本文以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和道琼斯Factiva全球新闻数据库分别作为中外媒体报道来源,国外媒体选择美国、英国、东南亚和印度4个国家和地区的英文媒体;选取报道较集中丰富的2021年10月至2022年1月为考察时间段。经过查重和删减低相关文本,最终获得147篇新闻样本,共计2229050字/词次(详见表1)。
三、研究发现
通过量化统计和质化分析发现,中国与东南亚、英国、美国和印度新闻媒体的隐喻建构,呈现出同构性和多元化并存的特征。
(一)同构性隐喻建构:交通、连接与发展
以源域为基准对隐喻进行分类和横向比较发现,东南亚、英国、美国和印度新闻媒体与中国新闻媒体,有关中老铁路建成通车话语的隐喻建构存在明显的同构性,主要表现在“交通实体”隐喻、“连接”隐喻和“发展”隐喻三大类上。
“交通实体”隐喻由作为铁路工程的中老铁路直接建构而来。该隐喻集的主导词汇有“路/ road / roads”(中文总计出现728次,英文总计出现108次)、“桥/ bridge / bridging”(中文299次,英文34次)和“hub”(33次)等。这些词汇在某些语境中隐含了沟通与连接的隐喻。比如,轮毂(hub)作为车轮的中心部分,起到支撑轮胎、促进转动和行进的作用,“connectivity hub of the region”以此建构中老铁路促使老挝成为区域交通枢纽的作用。
“连接”隐喻是5个国家和地区新闻媒体相关话语中最为普遍和显著的隐喻。主要的隐喻映射属性是以连接的形式、程度和状态,来认识和理解作为“一带一路”标志性项目的中老铁路的作用和意义。构成该隐喻集的主导词汇包括“连接/联通/ connect / connection / connectivity”(中文238次,英文106次)、“共同体/ community”(中文67次,英文18次)、“link / links / linking”(129次)、“cooperation / cooperate”(66次)等。这些词汇凸显出中老铁路连接老挝和中国等周边国家的作用。例如,《人民日报》海外版(2021年11月30日)报道:“作为‘一带一路‘硬联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老铁路将极大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互联互通和经济一体化。”并且,该隐喻从中老铁路在交通和地区上的“硬连接”功能,衍生出了经济关联和文化融合等“软连接”作用。此外,“连接”隐喻还流露出各国新闻媒体总体上认为中老铁路带来的“连接”是正面的、有益的,如“beneficial cooperation”“形成互惠共赢的利益联合体”等。
“发展”隐喻延伸了“连接是有益的”这一价值判断,进一步建构了中老铁路的积极意义。其主导词汇为“发展/ development”(中文536次,英文116次),典型表述为中老铁路“将为老挝各行各业发展带来新机遇,推动老挝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promoting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等,从多维度、多层次建构了中老铁路建成通车的积极意义和美好前景。
(二)多元化隐喻建构:热冷并存,喜忧交织
在同构性隐喻外,各国新闻媒体有关中老铁路建成通车的新闻话语,也呈现出“热关注”与“冷报道”共现、期待与担忧并存的多元化隐喻建构。
中国媒体相关话语中有不少独有隐喻,如用“伙伴”“邻居”“朋友”等拟人化的隐喻建构中老两国一衣带水的密切邻国关系,这一点也体现出中国在此新闻事件中的核心利益关系。还使用了“大动脉”的人体隐喻、“黄金线/黄金通道/黄金走廊”的贵金属隐喻,强调中老铁路在推动两国经济贸易联通和区域合作的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国外媒体常用的“rail link”更加具有价值判断色彩和生动张力。
此外,中国媒体相关新闻话语经常使用“友谊之桥”等隐喻,借用道路和桥梁等的连接沟通作用,着重强调中国与老挝和东盟的合作与友谊。国家级主流媒体经常出现“在老挝人眼前”“对于老挝来说”“将会使老挝”等表达,使原本具有双向性的“道路”和“列车”隐喻,更加强化由中国到老挝的单一方向。这样的表达建构了中国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首倡国和主导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带领老挝等其他发展中国家走向美好未来的“兄长”姿态。而在中国地方新闻媒体的相关话语中,更强调中老铁路促进本地发展的方面。
老挝、泰国等东南亚国家也将中老铁路视为本国、本区域经济建设的机遇。例如,老挝Vientiane Times(2021年12月17日)报道称,老挝经济将在“中老铁路带来的机遇与利好的驱动下”实现增长。同时,中老铁路的开通运行也引发了东南亚国家的担忧。泰国媒体提醒道:“泰国工商总会担心中老铁路会打开中国商品涌入泰国的大门”,其中用防洪闸(floodgate)一词,将物美价廉的中国产品建构为泰国市场的潜在威胁。但值得一提的是,此隐喻只在一篇报道中作为标题出现,“机遇”“合作”等关键词具有数量上的绝对优势。
相比之下,以英语为官方语言的英国、美国和印度对此持“冷报道”态度,形成一“热”一“冷”的对比。英国报道该新闻事件的主流新闻媒体只有BBC,报道篇数13篇;其中很少有专篇报道,大多数都是整合性新闻,报道相关性不强。美国没有主流或知名新闻媒体对中老铁路加以报道;新闻样本以资讯网站转载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的内容居多;新闻样本还报道了其他与中老铁路弱相关的议题,如民主问题、人权问题、中印关系等。印度媒体的相关报道只有5篇,语料明显不丰富。不过,这三个国家的“冷报道”并没有明显的贬义意味。美国媒体并没有用“殖民”“威胁”等词汇来报道中老铁路,而是将中国与东盟视为两个由“边界”(“border”,12次)分隔在“两边”(“sides”,30次)的“市场”(“markets”,23次),中老铁路在二者之间“提供双向服务”,也就是说,美国媒体侧重建构中老铁路在经济方面的双向作用,而非只关注中国带给东盟或老挝的经济机遇。英国媒体大多呈现出“无情感”的客观立场,报道的主体事件只是中老铁路视频通车仪式,并且所有报道中的“link”一词均作为“video link”出现(23次),没有“连接”隐喻的用法。印度媒体在为数不多的报道中颇为关注中老铁路的供电技术,将中老铁路建构为一个运作的大机器,从侧面透露出对中国技术实力的认可。
四、结语
中国、东南亚、英国、美国和印度有关中老铁路建成通车的新闻话语,既存在基于共通经验和互文式认同的同构性隐喻,又存在因新闻关联度、政治立场和思想文化相异而产生的多元化的凸显与隐藏。“交通实体”隐喻和“连接”隐喻之所以在不同国家的媒体话语之间具有普遍性和同构性,一方面是基于铁路能够连接距离较远的多个地点这样的基础事实经验;另一方面是基于新闻价值和新闻专业主义的基本要求,中老铁路建成通车的事实核心就是交通和连接,这是新闻媒体必须报道的信息。“有益连接”隐喻和“发展”隐喻部分基于各国相似的价值经验来建构,这一经验用中国的俗语来讲就是“要想富先修路”。国外媒体建构出中老铁路和“一带一路”倡议是有益的、区域合作和全球化是有益的价值判断,认同并延伸了中国主流话语。
与此同时,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新闻隐喻建构也呈现出热冷并存、喜忧交织的景象,中国和东南亚媒体对中老铁路建成通车保持“热关注”,英国、美国和印度则相对“冷报道”;在中国和东南亚国家这两个新闻当事双方之间,存在对中老铁路带来的“喜”与“忧”的讨论。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主流媒体在报道中老铁路等“一带一路”项目对对方国家的有利影响时,需要重视有针对性地化解对方国家的疑虑和隐忧,并突出每个项目互利共赢的一面,这样才能促使中国话语被对方国家乃至世界其他国家接受和认可。英国、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关中老铁路的新闻话语,并没有使用在报道“一带一路”倡议时所遵循的“国际秩序”和“意识形态”框架,而更强调中老铁路作为中国布局全球的“基建战略”和“市场经贸”的政府政策的一面。鉴于中老铁路建成通车意味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标志性工程落地并开始发挥功能,英美两国的隐喻建构也从“漂亮话”转变为“连接”“合作”与“发展”。总体而言,国外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和项目的新闻话语在向求同存异、客观辩证的积极方面转变和延伸,有利于“一带一路”倡议在全球得到正面认知、尊重和认可。
参考文献:
[1] [美]乔治·莱考夫,马克·约翰逊.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何文忠,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3-5.
[2] 张德禄,郭恩华.多模态话语分析的双重视角:社会符号观与概念隐喻观的连接与互补[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3,36(3):20-28.
[3] 甘莅豪.媒介话语分析的认知途径:中美报道南海问题的隐喻建构[J].国际新闻界,2011,33(8):83-90.
[4] 孙发友,陈旭光.“一带一路”话语的媒介生产与国家形象建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37(11):163-167.
[5] 韦宗友.战略焦虑与美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及政策变化[J].南洋问题研究,2018(4):59-71.
[6] 朱桂生,黄建滨.美国主流媒体视野中的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基于《华盛顿邮报》相关报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J].新闻界,2016(17):58-64.
[7] 佘世红,黄维媛,萨尔托夫·耶地力汗.哈萨克斯坦主流报刊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基于《真理报》2013-2017年涉华报道的内容分析[J].新闻与传播评论,2020,73(1):107-116.
[8] 辛静,单波.海外英文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隐喻建构:基于语料库的跨文化比较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40(6):3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