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耕地域文化 增强文化自信

2022-04-29徐莹

新闻文化建设 2022年16期
关键词:系列报道商丘副刊

徐莹

摘要:作为地方主流媒体,《京九晚报》文化副刊坚守文化本位,始终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守护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紧盯地域文化这一资源富矿,深挖地方历史文化内涵,将时代精神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出了一大批深受读者喜爱的优秀作品,既提升了报纸传播力,也赋予了历史文化新时代的温暖。

关键词:报纸副刊;地市报;地域文化;文化自信

文化副刊是报纸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其重要的文化传播功能。不同城市拥有不同的历史沿革、文化传承、地理面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历史积淀、文化内涵、民俗风情。因此,地域文化是地方媒体采集、制作新闻报道,尤其是文化新闻报道方面的重要资源。身为地市报的《京九晚报》,明确自身文化副刊聚焦地域文化的定位,不断探索、实践,把具象化的历史遗存、抽象化的文化遗产与读者需求相结合,努力讲好地域文化故事,使地域文化更具温度和感染力,使报纸更具传播力,增强了本地区的文化自信。

一、让历史遗存活起来

商丘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文化名城,是商人、商品、商业、商文化的发源地,是商文明的诞生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河南时所指出的“殷商文化起源于商丘”。有超过5000年的建城史、1500年的建都史,商丘拥有数量众多、种类丰富、分布广泛的历史遗迹和遗存。

(一)文物古迹的文化符号

地市报副刊能够有效吸引读者,主要源自读者的“接近性”心理。[1]这里的“接近性”,是指新闻事实在地理、心理等方面与读者之间的关联程度。关联程度与读者关注度、新闻价值大小呈正相关关系。[2]基于紧握接近性提高报纸传播力,提升读者文化自信的考虑,《京九晚报》副刊策划了“古城申遗”“探秘商丘故城”“历史上的繁星”等系列报道。《隋唐大运河与商丘的千年姻缘》讲述了隋唐大运河带给商丘的繁华和灾难,记录了隋唐大运河的衰败和遗产。《千年古城故事多》系列报道,梳理了商丘古城的历史脉络,揭示了商丘古城建筑设计的众多文化因素和现实考虑,分析了护城湖、土城墙、砖城墙等商丘古城组成部分的现实功能,化解了数百年来世人对商丘古城“龟背城”这一称呼真实含义的误解……令沧桑、古朴的商丘变得多姿多彩、生动活泼起来。《风雨沧桑郡马陵》《东岳天齐庙不老的传说》《塔中寺洗尽铅华话沧桑》……一座座古老的寺庙,就是一段段被尘封的历史。通过一系列文化报道,《京九晚报》形象而具体地展现了商丘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人文韵味,揭示了历史文化如何与时代发展相融合,进而塑造、提升城市风貌和精神品质。

(二)地理坐标的文化符号

随着城市发展,一些古地名、古村落濒临消失,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大众头脑中的美好记忆。为了使更多人,尤其是更多年轻人了解商丘这座城市的历史,传承别具一格的特色文化,《京九晚报》副刊策划推出了“商丘地名传说”“探访传统村落”“穿越古典与现代的文化记忆”系列报道,刊发了《永城的娘娘河 奶奶庙 秀才营》《营盘 营廓 皆因战事得其名》《张弓与黄岗开国皇帝发祥地》《相让胡同·任家民居·商丘古城》等20多篇稿件,介绍了商丘古地名、古村落印记中的历史风云,讲述了世代相传的人文故事,使读者更加全面地感悟商丘这座城市深沉的精彩。同时,这些系列报道在读者中的渗透式传播,也成为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引导人们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三)地域文化突围中的思考

《京九晚报》副刊文化报道对地域文化的关注并不仅仅局限在对过往的挖掘之中,还大胆地将视线盯在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思考上。《商丘古城申遗道路的抉择》,直击商丘古城是单独申遗,还是与大运河捆绑申遗的焦点话题。《从绵山千年一遇看古城开发的“潜力股”》,结合绵山历史遗产与人文景观开发的成功经验,探讨商丘古城历史传承和资源开发的可行性。《从“焦作现象”看古城开发的创意“缺失”》《从平遥古城的文化效应看商丘古城的开发“突围”》等报道,更是以焦作云台山、平遥古城等处的成功经验做对比,直指商丘古城历史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开发中的短板、弊端,为商丘古城的美好未来大声呐喊。这种不回避差距和不足的文化报道,与广大本土读者产生了共鸣,拉近了读者与报纸的距离,极大地提高了报纸传播力。

二、让文化遗产传下去

商丘位于豫、鲁、苏、皖四省接合部,是河南省的东大门,连接南北,贯通东西,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突出的地缘优势,使商丘形成了兼容并蓄的多元文化体系,形成了自具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是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情感样式的集中表达,也滋养了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3]

(一)非遗项目引出关注度

据统计,商丘目前已有4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3个项目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30个项目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这些非遗项目为中心,《京九晚报》副刊策划推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报道”。《一人独演的二鬼摔跤》关注起源神秘、传承隐秘、表演形式独特的民间舞蹈。《虞城花鼓戏》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了风格独特、自成一系的稀有剧种。《“国家非遗”四平调的“苦乐人生”》讲述了国家级稀有戏曲剧种四平调的前世今生,着力刻画四平调传承中的起起落落、后继乏力,并以此为代表反映出非遗项目在传承中所面临的重重困难。系列报道以鲜活的文字和图片集中展示了雕刻、戏曲、舞蹈、民间故事等非遗项目,既唤起了读者有关地域文化的深层记忆,也吟唱出非遗项目散发出的带有时代光芒的艺术魅力,为传承和弘扬地域文化添柴助力。

(二)民俗文化提高传播力

商丘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很多民俗文化渐渐被新的时尚文化所取代,很多民俗用品、传统特产已彻底从大众生活中消失。挖掘地域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可以很好地满足读者精神层面的需要,填补民俗文化离去后的心理失落。[4]2015年,《京九晚报》副刊策划推出了“寻访即将消失的技艺”,把关注点聚焦在了民俗文化上。《刻章 刀尖上正在消失的方块字》介绍了商丘古城街头艺人邬宏家族已传承五世的刻章技艺的失落。《白铁加工 叮叮当当声渐远》记录了“老商丘”最后一位白铁加工艺人86岁梁士华最后的倔强。《杆秤 正在遗落的“星星”》记录了星秤老艺人刘再敬在新世纪的苦苦挣扎。《打铁 千锤百炼也老去》写下了有着祖传手艺的铁匠祝新建的无奈老去。连续54篇报道,用感情饱满、色彩鲜艳的文字原汁原味地展示了民俗文化的瑰丽奇异,一方面让更多读者对商丘各具民俗文化特色的老技艺有了深入认知,另一方面也帮助一些民间老艺人“焕发第二春”。例如,《剃头 已配不上磨刀石的剃刀》刊发后,剃头匠刘超迎来了客流高峰,有了再次施展梳、编、剃、刮、掏、剪、捏、染、补、接等十多门手艺的机会;《虎头鞋 传承不是钱能买来的》刊发后,75岁的王秀荣在南方某文化产业园实现了“再就业”。

三、让无形文化有生机

历史遗迹、地理坐标、非遗项目、民俗技艺等都属于地域文化中具有实体的部分。在此之外,地域文化还包括姓氏文化、品德家风、诗词歌赋等相对抽象化,不具有实体的部分。《京九晚报》副刊从“接近性”入手,寻找这些无形的地域文化与读者之间的关联点,推出了一系列使读者切实感受到与自身相关的文化报道。

(一)溯源姓氏民族

《京九晚报》副刊推出“认祖归宗”系列报道,以姓氏溯源的形式拉近与读者距离,弘扬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商丘 千余姓氏起源地》写出了商丘仅帝喾一系就派生出姓氏1249个的恢宏历史。《庄严一脉 民权有祖曰庄子》写出了庄姓族人是地地道道的殷商后裔。《郇:散财高节 持笥精忠》《商丘5000“宿氏”探源》《虞城一个村庄有800“池”姓》等报道,写出了分布于商丘的诸多稀少姓氏的血脉轨迹。“族源商丘”系列报道中,《天下水族源睢水》《苗族源蒙敬盘瓠》《白族祖棘源永城》《傈僳族源栗陆氏》等报道写出了水族、瑶族、苗族、白族、傈僳族等少数民族与商丘鲜为人知的历史渊源。在“讲自家事”的娓娓道来、潜移默化中,积极引导读者投入到文化自觉的实践中;这种“老祖宗很牛”的感染力,更使读者为商丘地域文化的精彩绝伦而自豪,更加牢固了他们的文化自信,更令他们以饱满的激情投入到新时代城市文化、城市精神的建设中。

(二)解析诗词歌赋

诗歌源于上古时代的社会生活,是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原因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从诗歌可以记事这点入手,《京九晚报》副刊在2017年推出了“诗词中的商丘”系列报道,以整整40篇的宏大规模,对300余篇作品进行解读,还原了商部落的传奇,微子启的宋国情缘,梁园的真实与虚幻,江淹的离恨别愁,李白、杜甫的梁宋之游,应天书院的琅琅书声,张方平与苏轼、苏辙的深情厚谊,东林羽翼的骨鲠正直,侯方域的壮年之悔与宋牧仲的西陂优游……其中,既有大家耳熟能详的诗词,也有通过征集、整理而来的孤篇单卷,一方面展现了历史的多面性,使读者更全面地感知商丘的灿烂文化;另一方面为读者提供了古诗词阅读参考,增强了大众读书热情。

(三)解读名士古国

春秋战国时期,以商丘为圆心,方圆200公里以内的一片区域汇集了大量先贤名士,被称为“中华圣人文化圈”。《探秘伊尹》《宋国始祖微子之仁》《陈胜首义与历史的镜子》《刘邦政治神话中的“芒砀云气”》……记者笔下的历史人物不再是刻板的学术形象,而是从时光深处缓缓走来的带有喜怒哀乐的活生生的人。对他们得与失、成与败的分析解读,弘扬了传统美德,鞭挞了糟粕陋习,引导读者逐步形成高尚的情操。“商丘古国史记”系列报道,着眼于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一个个古国,国君对利益的垂涎,国民在生活中的坚守,礼乐在朝代更迭中的兴盛、衰败,再一次使读者体会到民风、家风、品德的重要性。

四、让报纸副刊有灵魂

(一)突出策划驱动

在文化报道,尤其是强调深度的文化报道中,策划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京九晚报》的“古城申遗”“探秘商丘故城”等连续报道,在策划方案确定之时,即已敲定了高层次的采访对象,明确了采访路径,这才使记者采访到了平时难以接触到的资深专家学者,最终形成了包含最新学术研究成果,有思想、有深度、有温度、有趣味的稿件。“历史上的繁星”这一系列报道,也是因为在策划之时已充分考虑执行中的内容广度和时间跨度,在绩效考核层面给予记者自由度,允许记者灵活执行采访计划,才最终完成了这一鸿篇巨制。

(二)创新内容形式

在报道形式上,《京九晚报》副刊从“历史上的繁星”这一系列报道开始,尝试以“单人、专题、口述”模式创作稿件,给受访者足够的空间展示研究成果,行文时“去专业化”,充分体现第一人称口述的亲切感。这一转变在实现“历史化”的同时实现了“草根化”,拉近了读者与文化报道的距离,调动了读者阅读兴趣,提高了报道阅读渗透率。[5]在报道内容上,《京九晚报》副刊在文化报道中加入辩论内容,针对某一主题,从不同身份背景、持不同学术观点的受访者那里采集信息,按“单人、专题、口述”模式形成相互具有针对性的稿件。例如,围绕微子启是圣贤还是叛徒、宋襄公是迂腐还是大智等问题,记者先后采访了民间学者身份的刘秀森、商丘师范学院人文学院原院长李可亭,在报道内容中实现隔空辩论;围绕与商丘有着深厚渊源的历史人物贾谊、范仲淹,记者先后采访了民间学者孙纲、商丘师范学院汉梁文化研究中心学术骨干陈功文、商丘师院历史与社会学院学术骨干马媛媛。

(三)展开文化思辨

在对地域文化的挖掘中,地市报主动站位在弘扬传统文化的角度,在报道中单纯侧重历史的悠长、文化的灿烂、传承的有序,缺少了对部分文化传承不力、日趋弱化的反思。《京九晚报》副刊大胆尝试,走出了一条文化思辨之路。从“古城申遗”系列报道开始,《京九晚报》文化报道主动揭短、露丑,进行反思。“是发展,难免要打破瓶颈。而我们的瓶颈是不是就是遗存遗址的缺失?”“古城的开发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像旅游管理不够科学、景点内涵不足、投资渠道单一、旅游产品不够丰富、旅游产业配套不足等。”“我们的景点缺乏精心的策划和包装,在景点上缺乏层次和厚重感。”一系列反思的进行,说出了商丘大众一直想问、想说,却无从问、无从说的问题,立刻引起了大众的共鸣。类似的这种文化思辨,不仅增加了报纸与读者的亲近感,提高了大众在文化报道中的参与度,而且培养了大众的文化自觉性,也为地方文化发展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五、结语

奋进新时代,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地市级晚报,肩负着成风化人的重任,要立足本土文化的深厚土壤,坚守正确的民族文化立场,充分理解和发掘地域文化的精髓,不断探寻、创新晚报文化报道的采编手法和传播策略,丰富文化副刊的内涵和活力,让读者能真实、通俗地感知本土文化的博大与深厚,由此产生对本土文化的喜爱,继而发展到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热爱,最后真正地树立文化自信。

同时,我们要加快媒体融合,借助新的传播技术,把文化报道制作成新媒体链接或短视频,通过移动客户端等其他新媒体平台传播出去,最大限度地影响报纸影响不到的文化受众,占领时代的话语权,赋予主流媒体更广泛的主动性,让文化报道实现全媒体、全天候、全覆盖的传播效果。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晚报的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公信力,才能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

参考文献:

[1] 段飞.报纸专副刊方言文化特色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 2012.

[2] 辛欣.论报纸副刊的本土化发展趋势[J].采写编,2007(3): 42-43.

[3] 郭晋丽.论报纸副刊在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坚守与传承[J].传播与版权,2017(03):61-62.

[4] 郭起华.依托传统文化 激活文化报道[J].新闻爱好者, 2004(8):26.

[5] 陈旭照.在副刊本土化中注重“历史”与“草根”[J].中国地市报人,2010(9):48-49.

猜你喜欢

系列报道商丘副刊
商丘师范学院美术作品选登
商丘师范学院美术作品选登
商丘之旅
让更多企业在商丘长得大、飞得高
《今年两会不一般》系列报道之四 不简单:从议案到提案都成“金点子”
《今年两会不一般》系列报道之三 不容易:从路上到云上都有“黑科技”
第三届“三晋新农人”风采展示系列报道 蜂为媒:追蜂逐蜜 向健康出发
报纸副刊,还有新空间吗
守正与出新——羊城晚报副刊的转型之路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