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新闻”对当代新闻传播的借鉴意义研究
2022-04-29王晨歌
王晨歌
摘要:《诗经》和《史记》,一个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一个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但从另一个角度上讲,《诗经》和《史记》在内容、编纂、传播等方面也包含着新闻意义,具有一定的新闻工作特征,故而本文将这一部分称为中国早期的“新闻工作”,关于这一点本文将通过分析《诗经》《史记》与新闻的关系来具体阐述。“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本文将从历史与中国早期“新闻工作”当中找出对当代新闻业发展值得借鉴之处。
关键词:《诗经》;《史记》;历史;新闻;新闻工作者
《诗经》和《史记》,两个看似与新闻毫无关系的作品,实则与新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可以说在其内容、编纂、传播等方面具有很强的新闻性,可称为中国早期“新闻工作”。《诗经》编撰过程中的“摇铎采诗”类似于新闻工作者的采访,采诗官和乐官可以分别看作是新闻记者和新闻编辑,而“摇铎采诗”也能算得上是新闻传播和记者的代名词了。研究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新闻”,不仅仅能够更加深刻地研究历史,更能对当下的新闻传播带来明显的启示价值。
一、《诗经》与新闻的关系
(一)摇铎采诗
在《论报馆有益于国事》一文中,梁启超先生率先将《诗经》与新闻联系起来,认为采诗活动与近代新闻工作者的采访相近,并把《诗经》比作《民报》。据《汉书·艺文志》记载:“《书》曰:‘诗言志,歌咏言。故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诵其言谓之诗,咏其声谓之歌,故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相传周朝时设立了采诗官,他们到了春天就到各地去,摇着木铎搜集歌谣,这些歌谣或可反映百姓的欢乐,或可反映其悲惨的生活。由于采诗官总是会通过振动木铎来引起人们的注意,于是后来人们便将这一过程称为“摇铎采诗”。
正所谓“下情上达”,一方面君主可以宣传教化百姓;另一方面,普通劳动人民也可以向君主传达民意。这也常常被认为是新闻采访的源头。笔者从中发现,采诗官与今天的记者极其相似,他们都是信息收集者,他们的工作需要行走于各地,通过观察、访问、倾听等方式搜集有价值的素材。采诗官主要收集各地方流传的民谣、谚语,而且他们会有所取舍地记录这些内容。采诗官整理编订后的歌谣还会被进一步加工处理,这就需要乐官。乐官继续对这些歌谣进行筛选,然后对其内容进行二度创作,使其文辞更加优美,具有艺术欣赏性,避免歌谣落入俗套或不合礼法。除此之外,乐官还要按照礼仪要求为原本清唱的歌谣谱曲,配上音乐后唱给天子听。这是君主了解政治与民情、“观民风得失”的一种方式,可以作为施政参考。因此,可以说,乐官与新闻编辑的工作是颇为相似的,而《诗经》的传播过程也近似于现在新闻活动中的记者采写、编辑修改、稿件刊发。[1]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真正意义上的新闻业在近代中国产生,摇铎采诗的方式已很少再使用了。因为单一的以木铎采诗实现上情下达、信息交流已经不能满足近代社会对于信息的需求了。然而,即便如此,摇铎采诗依然被保留了下来,虽然在社会变革的浪潮中它的形式运用有所引申和改变,但是它的本质并没有变。因为受到西学东渐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和提倡民主,舆论监督对于统治阶级而言随之显得更为重要,摇铎采诗便可就此发挥其作用。例如,近代报人就将木铎采诗与现代西方新闻传播事业中的舆论监督、公众喉舌等概念相联系。总之,摇铎采诗可以被称为中国早期新闻活动的一种形式,也可以作为新闻传播与新闻记者的一种象征。
(二)《诗经》内容的新闻性
《诗经》的内容丰富,涉猎广泛,既有对天象、气候与地貌景观的表述,也有对人与动植物关系的描写,生动地记录了周朝的社会生活,主题多样,包括劳动、战争、爱情、婚姻、民俗、宴会等。
新闻六要素,通常被概括为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原因、发生过程。下面笔者将据此,以《小雅·十月之交》为例进行分析。
“十月之交,朔月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丑。彼月而微,此日而微;今此下民,亦孔之哀。
日月告凶,不用其行。四国无政,不用其良。彼月而食,则维其常;此日而食,于何不臧。
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哀今之人,胡憯莫惩?
皇父卿士,番维司徒。家伯维宰,仲允膳夫。棸子内史,蹶维趣马。楀维师氏,醘妻煽方处。
抑此皇父,岂曰不时?胡为我作,不即我谋?彻我墙屋,田卒污莱。曰予不戕,礼则然矣。
皇父孔圣,作都于向。择三有事,亶侯多藏。不慭遗一老,俾守我王。择有车马,以居徂向。
黾勉从事,不敢告劳。无罪无辜,谗口嚣嚣。下民之孽,匪降自天。噂沓背憎,职竞由人。
悠悠我里,亦孔之痗。四方有羡,我独居忧。民莫不逸,我独不敢休。天命不彻,我不敢效我友自逸。”
此篇是由周幽王时的一个小官吏所写,记录了周朝境内发生了日食、月食、地震,以及发生的时间和发生的过程。由于不理解这些反常的自然现象发生的原因,作者便将其归因于朝廷和君主用人不善、社稷垂危以致上天示警。不得不说,《十月之交》记述了当时的一则重大天象地质“新闻”。[2]
二、《史记》与新闻的关系
(一)历史与新闻的关系
新闻与历史看似是一对“反义词”,但是今日之新闻终将会变成明日之历史,正如李大钊先生在《报与史》中所言:“报的性质,与记录的历史,尤其接近,由或种意味言之,亦可以说‘报是现在的史,史是过去的报……故新闻记者的职分,亦与历史研究者极其相近似。今日新闻记者所整理所记述的材料,即为他日历史研究者所当搜集的一种重要史料。”1898年,谭嗣同在《湘报·后序下》提道“新会梁氏,有君史民史之说,报纸即民史也”,最先提出了“新闻即史”的观点。梁启超也在1902年的《敬告我同业诸君》中明确地指出“报馆者现代之史记也”。[3]
(二)史官与新闻工作者
“昨日的历史是其时之新闻,今天的新闻将成为明日之历史。”历史与新闻血肉相连,史官与新闻工作者亦是。
史官有记录类和编撰类之分,后来逐渐演化为起居注史官和史馆史官。史官记事就如同记者在记录新闻,诸侯卿大夫等也有侍史来记录他们的日常。《史记·孟尝君传》中记载的“孟尝君待客坐语,而屏风后常有侍史,主记君所与客语”,就反映了这一点,这里的“侍史”就有一点早期新闻工作者的影子。关于史官与新闻工作者的关系,诸多学者做了研究。李敬一教授在《中国传播史论》一书中将史官记事看作是一种中国早期专业新闻传播活动,并明确指出史官就是专业新闻传播者的缩影。
(三)“太史公曰”与新闻评论
司马迁的巨著《史记》不仅客观真实地记录了历史事实,还包含他自己对一些人物、事件的评论,即文章后面的“太史公曰”,以此来表达他的个人见解,也就是“一家之言”。这些评论有褒有贬,具有感情色彩,与“编后语”等新闻评论类似。一方面,太史公的评论明确地褒贬人物及其所作所为,具有帮助人们明确是非观、劝人向善的作用。例如,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这与新闻评论引导人们宣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相一致。另一方面,新闻学强调在新闻传播时,事实陈述与观点表达需要区分开来,不能将观点写入对事实的陈述中,以保证其客观公正,而《史记》中的史实与太史公的主观评论相分离也正符合这一点。
(四)太史公以《诗》入史
在《史记》中,司马迁将《诗经》作为写作资料的直接来源之一,将其改写载入史册。司马迁说:“余以《颂》次契之事,自成汤以来采于《书》《诗》。”例如,在《殷本纪》中,采用了许多《商颂》中的《玄鸟》《长发》等诗作。其中有关商汤征伐夏桀的记载,如“武王载旆,有虔秉钺”被改写进《史记》,“汤自把钺以伐昆吾,遂伐桀”,使其更加生动,细节也更加丰富饱满。司马迁将《诗经》引入《史记》当中并非是毫无缘由的,因为《诗三百》的确较为真实地记录了周朝从盛到衰约五百年的历史,即当时的社会风貌,就如笔者之前提到的《十月之交》那样,不仅记录了自然现象,也反映了当时的政治情况。这也印证了前文历史与新闻的关系,“昨日的历史是其时之新闻,今天的新闻将成为明日之历史”,《诗经》作为彼时之“新闻”,被司马迁写进了当时之史书。[4]
三、中国早期“新闻工作”对当代新闻业的启迪
(一)从历史中挖掘新闻
在新闻报道雷同现象日益严重的今天,报业竞争也愈来愈激烈,因此,今日之新闻或许可以从已成为昨日的历史中去找寻,从“旧闻”中得到新认识、新发现,开辟新的新闻报道领域。《解放军报》采访了三百多位开国将军和英模人物,梳理出老干部们的经历,用历史的眼光还原了军人的光荣传统,使前辈们的精神得以传承和发扬。《大河报》的“厚重河南”专栏也是用今天的眼光重新解读历史,刊发了“玄奘之旅”“大宋南迁”“河南曲艺”“新‘国保”等一系列报道,从历史故事、民俗风情中去探索河南。《史记》和《诗经》也可以发挥这样的作用,如《史记》中的不同人物、事件,以及《诗经·国风》本就是各地区风土人情的真实写照,这些都具有现代新闻价值。如此不仅能够缓解新闻资源有限、雷同现象严重的问题,还能够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丰富人们的历史知识,同时培养媒体自身的责任感,树立积极正面的形象。
(二)历史中的“新闻工作者”对于当代“新闻人”的借鉴意义
1.求真求实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史者,记事者也,从又持中,象手执简形。”所以,客观记载历史事实是史官们需要坚守的原则,正所谓“书法不隐,直笔实录”。这种良史精神在太史公司马迁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在《史记·李斯列传》中,司马迁既记载了李斯辅佐秦始皇建立大一统国家的功绩,又指出了他后来贪污腐败的行为;在《史记·吕太后本纪》中,司马迁客观地阐述了刘、吕之间的政治矛盾,承认吕太后在位期间,百姓脱离了战乱的苦难,逐渐富足起来;在《史记·李将军列传》中,司马迁记录下了李陵投降匈奴的这一历史事实。由此观之,司马迁始终坚持求真求实,尽力去还原真相,这对今时的新闻工作者来说是值得借鉴的。
将中国古代史官著史的精神应用于新闻业这一点,梁启超先生早就提出来了。“治此业(报馆事业)者,不可不有史家之精神。史家精神何?鉴以往,示将来,导国民以进化之途径者……政府人民所演之近事,本国外国所发生之现象,报之客观也……而要以向导国民为目的者,则在史家谓之良史,在报界谓之良报。”故而,新闻工作者把握好文章的内容,客观真实地报道近来发生的事实,还要如同历史学家一般学会分辨信息的真伪,杜绝虚假新闻,去伪存真,做到“新闻是历史的初稿”,就像《诗经》一样,成为司马迁写《史记》时的重要资料来源之一,今日的新闻也很可能成为后人进行历史研究的资料。
2.尽善尽美
在内容上,要像《史记》一样,能够起到“向导国民”,警示后人的作用,在求真求实地记述所发生之事的基础上,还要有主观评价。梁启超先生说:“比近事,察万象,而思所以抽绎之,发明之,以利国民,报之主观也。有客观而无主观,不可谓之报。主观之所怀抱,万有不齐,而要之以向导国民为目的者,则在史家谓之良史,在报界谓之良报。”近代著名新闻记者黄远庸,尽管他身处一个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遭到多次追杀,他也依然坚持自己的新闻观点,以他犀利的文笔、鲜明的观点、独到的见解,抓住了读者的内心。因此,新闻工作者需要培养辩证思维,以辩证思维看待新闻,才能做出深刻的分析。另外,还要有关心社会的意识,为人民群众呐喊,以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为己任,真正做到“向导国民”。
在文字上,要像《诗经》一样,传递中华文字之美。中国被称为“诗歌的国度”,“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诗韵”,在新闻作品中也应该展现出来。因此,在事件基本情况表达完整的基础上,也要注重逻辑感和语言的生动与美感,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减少表情达意,杜绝错字、病句。《诗三百》流传千年至今,依然广受欢迎,与其生动形象的语言紧密相关,而当代新闻要想受到公众的欢迎,新闻工作者也要提升自己的写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结语
《诗经》中的很多诗篇都具备新闻要素,具有新闻意义。历史与新闻是可以随着时间变化而互相转换的,司马迁以《诗》入史便是很好的证明,而今天人们对历史的新认识也可以成为新闻。史官与新闻工作者同样也是血脉相连,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中“太史公曰”与新闻评论也具有相似之处。早期“新闻工作”为当下新闻业提供了借鉴:“新闻”可以从“旧闻”中挖掘,“新闻人”的工作需要坚持求真求实,需要有独立的思想、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较高的写作水平,做到尽善尽美。
参考文献:
[1] 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0.
[2] 李楠编译.诗经[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19.
[3] 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简史[J].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
[4] 方汉奇.1949年以来大陆的新闻史研究(一)[J].新闻与写作,2007(1):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