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后南京市工业设计发展研究

2022-04-29彭颖

文学艺术周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轻工业南京江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政策的调整,通过公有制企业转型,“军转民”等政策,造就了轻工产业大繁荣的景象。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南京社会变迁与工业设计发展融为一体,纳入同一研究视野,有助于对中国工业产业及设计历史进行深入研究。

一、南京市现代工业设计的历史回顾

南京市的工业设计与整个江苏省的工业化进程密不可分。1949年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家工业基础薄弱,工业产品占生产总额的比例较小。而随着经济的恢复,工艺美术行业得到了大力发展。20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末,在中国制造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西方现代工业设计概念逐渐被引进(包括流水线生产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对我国的工业化和产品设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中国社会跨入了天翻地覆的新时代,先进的西方科学技术以及先进的工业化产品涌入中国,对国内工业产品造成重大冲击。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民族资本以轻工业作为突破口,以轻工业产品作为工业设计的载体。就南京而言,各个轻工行业领域建立起一批非常有影响力的南京品牌,如“熊猫牌”电视机、“伯乐”冰箱、“蝙蝠牌”电风扇等。当时的南京品牌产品炙手可热、一“货”难求,反映出当时中国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本土民族企业研究西方先进技术和企业管理的同时,也不断地研究工业设计在轻工业产品中的尝试,通过技术创新与设计创新的结合,一起面对全球化贸易带来的风险与机遇。这个时期的企业家和设计教育工作者、设计师基本都是在学习、模仿中摸索前进。

1978年到2008年是我国民族工业大起大落的时期,改革开放初期带来了海外技术和资本,在人口红利的加持下,中国制造业发展迅速,成为“世界代工厂”。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国内企业也逐渐走上快速产业化转移的道路,步入了产品自主研发、独立知识产权的创新发展道路。“十一五”规划大力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发展,江苏省涌现了像苏州“春花”吸尘器厂一类的非公有制企业,而南京曾有过众多有着数码代号的军工企业,民间俗称为“代号厂”的军工厂。20世纪80年代后,国际形势呈现趋缓态势,军工行业被迫开始“军转民”,进行产业政策调整。很多军品企业都经历了从军工限产到全面停产,最后军转民的艰难历程。例如1979年南京国有新联924机械厂生产出的伯乐冰箱是全国第一台全国产冰箱整机,辉煌时期曾占领全国冰箱市场份额的百分之二十,也曾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十大电子知名品牌。原南京国有无线电714厂,则是著名的熊猫集团,1953年中国第一台收音机、1992年中国第一条录像机生产线、1993年中国第一台移动电话均于此产生,被称为中国电子工业的摇篮。原长江机械制造720厂,始建于1943年,这家生产雷达的军工厂转型后自主研发设计的蝙蝠电风扇是第一个获得国际设计奖的国产产品。2008年,中国经济伴随奥运会的巨大成功而快速发展,仅两年时间,中国GDP(国民生产总值)就越超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几十年发展,旧军工厂们伴随着国家经济政策,根据原厂办厂特色和技术,纷纷探索新的生存路径。南京军转民企业有一些依旧活跃在市场上,如2007年南京熊猫集团并入中国电子集团,在南京2021年百强制造业企业中排名第二位。而有一些则被兼并或逐渐消失在市场当中,如青岛海信于2005年收购伯乐冰箱,随人们生活方式改变而走向消亡的红叶收音机、大桥自行车、熊猫缝纫机等。

另一方面,综观古今,南京作为全国教育重镇之一,更是名副其实的“学城”。西方现代工业设计的渗入,早期是从高等教育开始的。1960年,无锡轻工业学院设计学院成立,创建了全国首个“轻工日用品造型美术设计专业”,成为中国工业设计教育的开端。2008年9月,南京艺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独立建制,是中国最早以工业设计命名学院的高校之一。与西方不同的是,工业设计在中国的开始,首先从教育播种,然后再到企业开花。工业设计教育和设计产业的兴盛离不开前辈设计教育家们的呕心沥血,南京涌现了陈之佛、张道一等开天辟地的设计先驱。

伴随着艺术设计学科的创建和发展,中国现代工业设计便也开始逐渐兴起。改革开放后,中国的艺术设计快速发展,紧随世界设计浪潮。社会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国民的生产生活,新城市、新生活提升了人们对新产品的需求。而随着21世纪全球一体化进程,新材料、新技术、新政策等多元因素,伴随新思想、新观念的融入,预示新时代工业的开始,本土企业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而新时代工业设计也开启了新篇章。同时,轻工业产品的内需,反过来凸显了工业设计人才的紧缺,促进了工业设计教育的进步与发展。

二、江苏省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江苏历来便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省区之一。2021年,首季度GDP﹐江苏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5878亿元,同比增长19%以上,两年来平均增长6.4%,稳定位列全国第二。改革开放40余年,江苏省前后经历了“农转工”“内转外”“创新驱动”等阶段。

20世纪60至80年代,江苏省经济体制转型,“社队企业”蓬勃发展,而其正是乡镇企业的前身,开始于人民公社时期的社队工业,属于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1984年3月,中央4号文件将其更名为“乡镇企业”,并强调:“乡镇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国营经济的重要补充。”随后20世纪80至90年代,苏南农村农民开始大胆探索新的集体工业模式。1983年出版的《小城镇·再探索》中,费孝通第一次提出“苏南模式”,将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联合起来看作是集体工业,是全国发展社队工业企业的典型,邓小平称之为“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开辟了中国农村工业化的道路。到1978年年底,江苏省已有55496个乡镇工业企业,在职员工近250万人,年总产值达62.56亿元,居全国前列。1978年,农、副、工各产业中总产值比较,乡镇工业产值约占38%,副业产值约占11%,农业约占50%,乡镇工业与副业产值相加与农业产值相当,冲击了江苏长久以来比较单一的产业结构。

而1996年后,苏南模式下的乡镇企业出现经济效益下降、增长速度缓慢的巨大问题。乡镇企业在江苏省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也开始渐渐下滑,苏南模式的优势逐渐弱化,同时逐渐显现出类似公有制企业的弊端。首先是乡镇企业产权划分不清晰,乡镇企业领导同时也是乡镇政府官员和党组织相关人士,政治和企业关系不明确,人员方面产权意识、竞争观念淡薄,平均主义思想严重。其次是所有制形式单一,公有制国有全资企业无法得到市场融资,限制了企业的发展。1992年至1997年期间,乡镇企业经过两次改革,转变所有制结构,转公有制为私有制和混合所有制,由此经济学家吴敬琏首次提出“新苏南模式”。新苏南模式开始学习“温州模式”,加大对个体、私营企业的鼓励与投入以及加入助力上海浦东大开发,得到外资企业的青睐,慢慢走出旧苏南模式的困境。

三、江苏轻工业衰落的缘由

分析产业问题,以广东、江苏两省的工业模式进行比较。《财富》杂志2020年榜单中公布的世界500强企业中,从数量上看,广东有14家,而江苏只有4家,前者分布较为广泛,囊括金融、房地产、互联网等多种行业,而后者以重工业居多,只有苏宁属于零售相关行业。从制造业分布情况来看,江苏在纱、布、化学纤维、钢铁、乙醇等产业链上游产品方面强于广东。而在下游产品中,2020年广东生产手机6.2亿台、空调6700万台、彩电1.12万台等,相比较﹐江苏手机产量为4900万台,广东占据很大优势。相比较而言,广东工业属于产业链模式,上下游产业均衡,特别是下游以市场为导向的制造业企业。而江苏工业模式偏向重工业,体现出重工立省的特点,下游轻工制造业偏轻,出现不协调状况,制约了轻工业品牌的发展。2015年,江苏省发布《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其中有关电子信息的发展内容还是以光纤光缆和路由器等设备为主,装备制造业还是以数控机床和船舶制造为主,节能环保产业以建筑环保材料为主,新能源产业以新能源汽车为主,电子信息产业以电源控制芯片、传感器、主板生产为主。由此可见,轻工业制造并不是江苏的优势产业,从政策导向上看也不是江苏的主导产业。2020年《南京市推进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提出,在“十四五”规划中全面建成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产业链安全高效的先进制造业体系。其中南京产业链主攻方向有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集成电路产业、人工智能产业等,形成以钢铁、石油化工、电子信息、汽车制造为支柱的产业结构。

另一方面,2020年江苏常驻人口约为8500万,而广东常驻人口有1.26亿,江苏人口相比广东较少,且增长缓慢,江苏历史上相对优越的农业工业条件,也使得江苏成为老龄化比较严重的地区,属于老龄化和少子化相交织的地区。根据《2020年江苏省老龄事业发展报告》,直到2019年年底,江苏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约1800万人,约占户籍总人口的23%,江苏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老龄化和人口体量问题,也让江苏不敢过于在低端轻工徘徊,需要不断地淘汰落后产能,更加重视基础工业的发展。

工业设计紧贴轻工业制造,南京传统轻工产业的问题,限制了轻工业中艺术设计的发展。但从世界设计组织(ICSID)第四次工业设计定义的提出中可以看到,工业设计可能从互联网、服务业领域衍生出新的可能,这样看来,南京互联网、电子信息以及旅游文创业的发展可能会带来新的设计前景。

四、小结

工业设计是非常贴近日常生活的亲民行业。以南京为背景,从工业设计的视野看江苏的工业化进程﹐工业设计实则为轻工业发展锦上添花,不断为轻工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在创新驱动力。但南京轻工业发展的内外因素限制了南京轻工业的发展,放慢了紧贴传统工业设计行业的脚步。如何改变这一现状?要从江苏经济政策导向、产业化平衡布局以及国际上对工业设计新的定义寻找突破口,打破工业设计载体局限,从南京优势产业出发,寻找工业设计与产业共同的创新型发展模式。

基金项目:2021年6月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课题“改革开放后南京工业设计发展历程研究”。项目编号:2021KYCX21_2005。

[作者简介]彭颖,男,汉族,安徽人,南京艺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硕士,研究方向为产品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

猜你喜欢

轻工业南京江苏
南京比邻
“南京不会忘记”
郑州轻工业大学成果展示
数读江苏
数独江苏
数读江苏
江苏
2018年7月轻工业景气指数88.24
2018年7月轻工业景气指数88.24
2018年7月轻工业景气指数8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