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病友:请别在饮食上给自己挖“坑”
2022-04-29姚佳梅
姚佳梅
饮食中的嘌呤经过分解代谢产生尿酸,当机体嘌呤代谢紊乱产生的尿酸过多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时,会形成高尿酸血症,最终导致痛风。尿酸盐晶体沉积在关节表面形成痛风石,导致关节红肿热痛,沉积在肾脏则造成肾脏损伤。
最新版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指出:痛风已成为我国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类疾病。我国高尿酸血症的总体患病率为13.3%,痛风的患病率为1.1%,且近年呈现明显上升和年轻化趋势。
很明显,痛风的发病与饮食不当有着密切的关系。于是,痛风患者便在自己的饮食上挑毛病,不幸又落进了自己挖的坑。以下是痛风患者常见的几个饮食误区:
误区一:将动物蛋白等同于高嘌呤食物。
有些患者认为,鸡鸭鱼肉等荤菜都是高嘌呤食物,于是对所有的动物蛋白都敬而远之。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
动物蛋白中,海鲜和动物内脏确实属于高嘌呤食物,一般的肉类只属于中嘌呤食物,而牛奶、蛋类甚至是低嘌呤食物。可见,并不是所有动物蛋白都需要控制。
动物蛋白是富含人體必需氨基酸的优质蛋白质,同时含有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营养素,是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来源。一概予以拒绝,无异于自断营养供应。
对于痛风患者来说,海鲜和动物内脏等高嘌呤食物应该尽量避免吃,鸡鸭鱼肉等中嘌呤食物可以适当吃,牛奶(酸奶不行)和蛋类则可以放心吃。
误区二:将素菜等同于低嘌呤食物。
有些患者认为,素菜中嘌呤含量低,不需要特别限制,平常的饮食坚持以素为主。这种认识也是不正确的。
诚然,与动物内脏、海鲜甚至一般肉类食物相比,果蔬类食物的嘌呤含量总体来说确实要低一些。但一定要注意,也有一些蔬菜并不属于低嘌呤食物,将素菜等同于低嘌呤食物,坚持“宜素不宜荤”的做法是片面的。
痛风患者要控制含嘌呤较高的素菜类食物的摄入量,比如菠菜、芦笋、紫菜、菌类、豆类及其制品等,特别是在痛风急性发作期,要少吃或不吃这类蔬菜,缓解期减少进食次数和进食量。
误区三:喝汤比吃肉好。
有些患者认为,我不吃肉,只喝汤,这样就不会增加嘌呤的摄入了。这种认识也是不正确的。
事实上,嘌呤易溶于水。在烹饪过程中,大部分嘌呤溶于汤中,因此各种肉汤、菌菇汤的嘌呤含量极高。
痛风患者应避免喝汤,尤其是肉汤、菌菇汤。烹饪方式上也有学问:在烹煮前,先把食物切成小块汆一汆水,然后再下锅,这样可减少食物中的嘌呤。
误区四:不需要控制总能量的摄入。
有些患者认为,痛风患者的饮食原则无非是少吃嘌呤含量高的食物,其他方面就可以无所禁忌了。这种认识也是不正确的,至少是片面的。
2019版的中国痛风诊治指南指出,痛风与长期高热量饮食密切相关,体重指数也与高尿酸血症呈正相关。可见,对于肥胖或超重的痛风患者来说,除了限制摄入嘌呤含量高的食物以外,还更应该控制每日总能量的摄入。
肥胖或超重的痛风患者,可在原每日摄入能量基础上减少10%~15%,每月体重减少0.5~1公斤左右,逐渐使体重降至理想范围。同时应注意,此期间切忌减体重过快,否则易引起痛风的急性发作。
误区五:啤酒、茶水、咖啡有利于尿酸的排出。
有些患者将医生所说的“多饮水有利于尿酸排出”错误理解为多喝啤酒、茶水、咖啡或饮料也可以促进尿酸排出。殊不知,啤酒本身含有嘌呤,而且酒精代谢可以使尿酸排泄降低。浓茶水、咖啡等饮料有兴奋自主神经的作用,更有可能诱发痛风发作 。
所以,痛风患者应多饮水, 一般每天饮水量至少要达到2000毫升,伴有肾结石的患者最好能达到3000毫升(但肾功能不全或心肺功能异常者要根据病情限制水的摄入量)。但多饮水是指饮白开水、矿泉水,或者果汁和淡茶水,而不是啤酒、浓茶、咖啡之类的刺激性饮料。
编辑/古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