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沉浸式艺术作品的受众分析

2022-04-29张依宁

文学艺术周刊 2022年4期
关键词:艺术作品虚拟现实感官

新媒体时代,艺术作品的创作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虚拟现实技术(VR)的发展使沉浸式艺术作品的创作发生改变,受众感知沉浸式艺术的方式突破限制,传受双方的地位互换且渐趋融合,受众自主性增强,地位提升。沉浸式艺术作品的变化导致新的审美需求得以形成,不仅将美学推向全新阶段,更对传统艺术审美产生冲击。

新媒体时代,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飞速发展,使得艺术作品的创作方式产生了巨大变革,依托不断迭代的数字技术呈现的沉浸式艺术作品更是如此。在艺术传播过程中,受众往往位于传播链的末端,但随着新媒体时代沉浸式艺术的发展,受众在艺术传播过程中的角色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一、沉浸式艺术

(一)何谓沉浸式艺术

“沉浸”一词,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含义均与水有关。美国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在其著作《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Flow: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中,将“沉浸”解释为当人们完全参与某种活动,会出现“一种时空抽离,伴随着高度的兴奋及满足感,最后获得忘我的愉快体验”。德国学者奥利弗·格劳在《虚拟艺术》一书中将“沉浸”解释为人的一种精神状态的集中与投入,“其特点是减少与被展示物体之间的审视距离,而加以对当前事件的情感投入”。国内对于沉浸式艺术的定义可以参考学者黄鸣凤在《新媒体与西方数码艺术理论》一书中提出的概念,即基于沉浸技术产生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主体对客体全方位的置入和包围,艺术家设置特定空间,观众则置身其中,观众和艺术作品之间存在丰富的可互动性。沉浸式艺术并不是数字时代的独特产物﹐从原始时代的洞穴绘画到中世纪的教堂,均营造了一种沉浸环境,这种沉浸以物理上的环绕为基础,从生理上给人以沉浸体验。另一种以阅读等方式产生的沉浸体验则是心理上的,依靠个人的自我想象实现。

(二)新媒体时代沉浸式艺术的发展

新媒体时代,与沉浸式艺术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技术便是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的本质在于“创造真实”,使用者可以运用逼真且令人信服的方式,通过自己的动作和行为创造并影响虚拟世界,即能够与这个虚拟世界交互作用。童芳在《新媒体艺术》一书中描绘了虚拟现实技术的基本场景,即通过各种技术增强计算机的表现能力,包括显示具有立体感的三维视觉图像,围绕整个环境的环绕式投影图像,以及三维声音定位,这些技术都基于人类的生理反应。

虚拟现实技术作为技术基石,通过与全息投影等其他技术的结合,促进了新媒体时代沉浸式艺术的发展,极大地拓展了艺术创作的空间,为观者带来了身临其境的感受和互动体验。沉浸式展览就是该技术的衍生产物,即将观众放置在一个特定空间内,运用数字化虚拟技术合成并重构视觉图像所形成的世界,融合相应的艺术情境,为观众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心灵场域。近年名声大噪的无界团队(teamLab)展出的主题作品《花之森林:迷失、沉浸与重生》(Flower Forest: Lost, Immersed and Reborn)就通过全息投影等技术,结合场地灯光、声场等,为观者营造出一种在花海徜徉的感觉。

比虚拟现实技术更进一步的是混合现实技术(MR),混合现实技术结合了虚拟和现实,包括虚拟现实技术和增强现实技术(AR),能更为直观准确地输出真实和虚拟两重信息。在弱人工智能时代,混合现实技术将虚拟现实技术中的虚拟三维模型(3D)融入现实中,使用者借助头盔、眼镜等辅助性穿戴设备在真实世界里与虚拟物件实时互动。在未来强人工智能时代,真实与虚拟之间的界限将更加模糊,未来的沉浸式艺术将会是强人工智能虚拟技术和交互技术完美结合的产物。谭力勤在《奇点艺术》中提出,在不远的未来,纳米机器人将在人类的大脑中占据每一个与感官连通的神经元,虚拟现实艺术的最终形式是神经元混合虚拟现实形态,高强度的完美拟真得以实现,人类肢体将彻底解放,体验者将进入一个全感知的、交互的、完全身临其境的情感和物体体验中。这种全沉浸式艺术体验突破了身体和情感的界限,艺术家被重新定义,艺术创作过程走向未知,体验者的角色也将完全颠覆。

二、受众感知艺术作品方式的转变

受众介入艺术作品有两个过程,一是受众对于艺术作品的再理解过程,二是受众直接参与与艺术作品互动的过程,后者甚至成为作品的一部分。受众感知沉浸式艺术的方式更为主动,更易进入情境,且富有新鲜感,他们对艺术作品的解读需要调动除视觉以外的更多感官。视觉是最直接的感官体验,用以获取图像;听觉仅次于视觉,用以认知声音;触觉认知材质、形状;嗅觉认知气味;味觉认知味道。2010年,在上海世博园的冰岛馆里,参观者可以“嗅到”冰岛当地特有的花香﹔在石油馆观看四维(4D)电影时除了能感受到运动,还能闻到相应的气味;热门沉浸式戏剧《不眠之夜》(Sleep No More)不仅为观众带去了传统戏剧的视听享受,更使得观众可以游走于剧场空间内,与演员近距离接触互动,调动自己的感官去寻找故事的真相。

新媒体时代,沉浸式艺术的形式更加多样,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混合现实技术组合运用,充分调动观者的视觉、听觉及触觉,相较于传统传播方式对感官的分离,沉浸式艺术受众的各种感官能够相互配合与沟通,增强了其体验深度。受众的全感官体验为艺术家的创作提供了更多探索空间,也拉近了受众与艺术作品之间的距离。

在未来,强人工智能时代的沉浸式艺术将突破传统意义上的五感,纳米机器人可接入神经元,受众可以体验他人的视角和所处场景,感受其生理反应与情绪体验,受众感知的渠道甚至可以拓展到记忆、基因等,科幻小说《人人都爱查尔斯》所描绘的场景或将不再遥远。艺术家克里斯·米克尔曾指出,在虚拟现实中,人的意识就是媒介,彼此交流的时候不再只通过语言,而是通过脑中原始的思维。在此类沉浸式艺术中,受众的介入方式突破了物理空间的界限,感知的穿透力愈发强大。

三、受众角色的转换

本雅明肯定了受众作为一个主体在作品传播过程中的存在,指出受众并非是作品的一个被动接受者。随着新媒体时代沉浸式艺术交互性的增强,传统意义上的受众日益向艺术创作参与者转变,受众与艺术家之间的地位如何变化成为艺术理论家所关注的问题。

一方面,受众和艺术创作者及艺术传播者的身份更趋融合。传统媒体环境下,艺术传播是一个单向的线形传播过程,受众只能被动接受。而在新媒体时代,受众在沉浸式艺术中可以进行实时反馈和再解读。以近年来较受欢迎的沉浸式装置艺术作品《雨屋》为代表,这个以体感技术为基础的作品可以被称为沉浸式艺术在当代发展中的一个典型代表。该作品的主体是一个100平方米大小的室内空间,空间内的天花板不断飘落人工雨滴,体验者仿佛置身雨中,但是却不会被淋湿,因为体验者走过的区域雨会自动停止。传受关系在互换的同时亦在融合。在未来的沉浸式艺术传播中,受众可以通过数字化的虚拟“身体”进行艺术体验,进而转变为艺术创作者和传播者。

另一方面,受众的自主性得到增强,受众的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新媒体时代,艺术作品可以针对不同受众打造独一无二的艺术作品,充分考虑受众的自主性诉求,受众成为主导传播的主要因素,也拥有了更大的自主选择权。新媒体时代的沉浸式艺术给予受众更多“以人为本”的体验,人们看到的是自己想看到的。早在20世纪80年代,由基特·加洛韦(Kit Galloway)和谢里·拉比诺维茨(Sherrie Rabinowitz)发布的电子艺术作品《空间洞》(Hole in Space),就已经为受众塑造了这种交互体验。他们将分别位于洛杉矶和纽约商场内的两个大屏幕通过线缆连接起来,使得两地的人们可以相互观望交流,就像搭建了一个超大型的视频电话场所,一个压缩了地理空间的“洞”,人们可以在这种当初看来极富想象力的通讯方式中完成初识寒暄、亲友相见等社交活动,受众也成为这种想象力的真正实践者。

四、审美的转变——从静观到沉浸

审美是一个美学概念,在审美主体中可以找到受众的“身影”,但审美主体的概念较之受众概念更为宽泛。接受美学发轫于文学研究领域,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末,这一美学思潮围绕读者能动性在文学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探讨,是以“读者中心论”为出发点的。在新媒体时代,沉浸式艺术的视觉奇观将接受美学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受众审美实践的全过程前所未有地被感官刺激伴随着。

无论是传统的艺术欣赏还是沉浸式艺术,其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创造审美的愉悦感,不同之处在于实现审美愉悦的方式。当代的艺术欣赏已经从传统的“静观”逐渐转变为“融入”,从主体与客体之间保持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逐渐转变为主客体之间相互渗透。沉浸式艺术的重要特点就是满足受众多元化和个性化的需求,全感官、互动性、科技性共同助推受众审美需求的发展。

新媒体时代,沉浸式艺术的审美受众以“主体”的身份进入虚拟现实的艺术空间,既可以获得身体在场的真实体验,也可以在身体缺席的情况下获得身临其境的虚拟体验。无论在场与否,因其与虚拟空间的生理感官相连接,其审美体验的真实性仍旧存在,包括感官上的真实和知觉意识上的真实。沉浸式艺术作品缩短了作品与受众之间的时空距离和心理距离,最大限度地实现作品和受众之间的有效互动,使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之间的距离更近,受众在沉浸式艺术中可以即时得到信息与情感反馈,更容易进入物我两忘的审美境界。

五、批判与反思

像霍尔兹曼所说的那样,虚拟世界的特性之一是缺乏事实上的存在,即使感官有可能沉浸在虚拟世界中,但是物理身体仍旧存在于真实世界。新媒体时代的沉浸式艺术为受众营造的艺术观赏环境始终是基于数字技术的,即使数字技术可以调动起受众五感乃至超越五感的神经元等感官,但与此同时,技术也消解了艺术作品和观众的距离,艺术的“灵韵”消失。本雅明认为,艺术作品的灵韵由在场性、距离感和唯一性三者共同构成。距离感弱化之后的艺术作品观赏者是否还能在观赏艺术作品的同时思考艺术作品的内涵,艺术创作和艺术观赏的门槛是降低了还是提高了,艺术作品的价值又该如何衡量,这些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

另外,商业资本介入下的当代艺术市场,使得沉浸式艺术展览乱象丛生。一方面,一些商家打着“沉浸式”的旗号吸引受众,却鲜见高质量的艺术作品;另一方面,“网红打卡”式的艺术消费愈发普遍,过度娱乐化的体验究竟能赋予受众何种审美享受仍值得深思。

[作者简介]张依宁,女,汉族,浙江杭州人,艺术学硕士,就读于中国传媒大学,研究方向为文化产业。

猜你喜欢

艺术作品虚拟现实感官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感官训练纸模
REALITY BITES
感官并用,形象饱满
感官训练纸膜
风口上的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技术向科幻小说借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