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学科视野下的社会工作在新媒体平台中的运用

2022-04-29沈孟帆

新闻文化建设 2022年5期
关键词:美好生活弱势群体社会工作

沈孟帆

摘要:在新媒体平台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社会工作的形式也有了更多的转变和丰富。如何融合社会工作与新媒体,在扶贫、慈善、消除数字鸿沟等方面加以运用,是亟待突破的新议题,伦理、收益透明度、信息真实性等问题亦是运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痛点。

关键词:新媒体;社会工作;弱势群体;美好生活

当今社会正处于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引领之下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中,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新媒体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指出,伴随着5G商业化时代的开启新媒体发展迎来了技术与内容的双维爆发式发展,成为社会治理智能化和专业化的重要帮手,保持着生机勃勃的行业活力。智能化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世界无时不刻不在进行着信息的交流、碰撞、共享,为人们的美好生活带来了无限的可能。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我国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规模达9.44亿,较2020年12月增长1707万,占网民整体的93.4%;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达8.88亿,较2020年12月增长1440万,占网民整体的87.8%。新媒体和我们的生活已经密不可分。

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指出:“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变革人类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娱乐方式,一句话,人们的生存方式。”而在各个产业中,如何谋求发展,亦是如何跟上时代,将它们的未来和数字化对接。社会工作亦是如此。

在信息饱和的今天,弱势群体如老年群体、贫困人口如何运用智能化的新媒体传播满足精神需求、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展现个人风采?如何运用新媒体技术更好地助推社会工作的运行?社会工作应如何对待社交媒体带来的新机会?社会的发展迎来的是机遇更是挑战。

一、新媒体与社会工作

新媒体是相较于传统媒体而言的一个相对概念,“新”可以从支持技术、视觉表现和创作思维层面来理解[1]。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熊澄宇教授认为,新媒体是“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之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它不再局限于传统媒体,我们通常将互联网和移动网络划归到新媒体的范畴[2],它是利用数字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

而社会工作则是指秉持利他主义价值观,运用科学的专业的方法,帮助弱势群体解决其生活困境问题,协助个人融入其社会环境的职业活动。它帮助社会上的贫困者、老弱者、身心残障者和其他不幸者预防和解决部分经济困难或因生活方式不良而造成的社会问题。而脆弱群体恰恰是社会上心理承受力较弱的群体,是社会结构的薄弱带,社会矛盾将首先从这一最脆弱的群体身上爆发。因而,社会工作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职业化的帮助脆弱群体的活动。这几年,在国家层面的不断扶持下,大量社会工作机构不断涌现,社会工作正朝着多元化、专业化的趋势不断蓬勃发展。但与此同时,国家、社会、人民对于社会工作有了更多的了解、需求、期望。新媒体有传播速度快、传播成本低、互动性强、信息展现形式丰富等种种优点。因此,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展社会工作是大势所趋。

二、社会工作在新媒体平台中的运用

(一)“扶贫+新媒体”

“精准扶贫”是对传统扶贫观念的创新,而“扶贫+新媒体”不仅是一项对于传统扶贫的创新,亦能助力精准扶贫。而媒体思维要紧跟国家政策、主流思想。

近年来,个人微纪录片和短视频等媒介的传播已在扶贫领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它结合了国家的扶贫政策和新兴的网络信息技术,帮助贫困地区的产品、群众走入大众视野。一部分社会工作者和乡村工作者甚至是一些网红明星,利用新媒体平台吸引流量,通过农产品销售、旅游业推广等助力脱贫。

目前“扶贫+新媒体”从主体出发可以概括为三个类型:一是来自贫困地区的自媒体工作者,自发性地分享个人生活、家乡美景、农产品,从而帮助村民脱贫。这样的扶贫下沉到底层,信息传递更为个性化,但通常无组织,扶贫效率低;二是当地政府、媒体邀请网红、明星主动性地为当地宣传。这种宣传扶贫效率高、扶贫力度大。对于公众的影响更为深远,但是成本高、具有一定的时效性;三是在外务工人员,通过短视频看到家乡发展后自发性返乡建设,同时也促进了扶贫工作的进一步推行。这样的融合和治标不治本的物质补贴不同,它让贫困地区的人民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财富,是更为彻底的社会服务工作。让粉丝变顾客,拓宽销售渠道、提供新的销售渠道,增加就业机会、宣传文化,促进文旅发展、走向美好生活。

社会工作者在利用新媒体扶贫时必须紧跟国家战略政策,“以人为本”“为民服务”。利用新媒体手段搭建农业、产业、旅游业、服务业等平台,让贫困地区“走出去”,大众视野“走进来”打破信息“剪刀差”。信息匮乏是贫困的一大表现,也是导致贫困的一大重要原因,所以“扶贫+新媒体”需畅通信息交流渠道,打破信息“剪刀差”,让贫困地区也成为新媒体的重要发展和覆盖的区域,实时与外界交互。

扶贫先扶智,社会工作者们还可以利用新媒体,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更优质的教育。如定期开授网课、线上答疑等。

(二)“慈善+新媒体”

与传统慈善以政府、国家为主体不同,新媒体慈善的主体下沉到广大老百姓中,让其更有发声权、参与感。在传播方式上,传统慈善更多的在报纸、杂志、电视上进行宣传,宣传成本高且见效慢。而新媒体更多的在抖音、快手、微博、微信上发布,宣传成本低、见效快。在社会监督方面,传统媒体慈善互动性差,行业不透明,主要依靠公众对慈善机构的信任进行,以记者、社会工作者自身监督为主。而新媒体慈善互动性强,在工作过程中双向回馈明显,更为透明。主要以广大的网民、媒体、平台监督为主。“新媒体+慈善”的优势不言而喻。

因此,对于一些无法进行劳动罹患病症的特殊群体,利用好新媒体能起到重大的作用。不同于公益视频,慈善在短视频领域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以第三方的身份介入,对弱势群体进行拍摄、记录,希望通过大众的关注,给被记录者提供帮助,利用大众的同理心,为他们提供物质、精神层面的救助、帮扶。新媒体通过延伸受众的视觉、听觉,多方面的展现形式,使受众感同身受,展现弱势群体生活的艰辛。利用大众的同理心,为他们提供物质、精神层面的救助、帮扶,也能够反映一些社会痛点、社会议题。

“慈善+新媒体”可以分为两个类型,即浏览帮扶和持续帮扶。前者是拍摄者进行的一次性的拍摄过程,反馈活动较少。但设计帮扶对象多,具有代表性,以引发公众关注为主;后者是拍摄者会持续跟踪拍摄弱势群体的生活,反馈活动较多。主要侧重于帮扶被拍摄的主人公,多为了解被帮扶对象的邻居、社会爱心人士等拍摄。从主体分类,可以将其分为“个体新媒体慈善”“组织新媒体慈善”“平台新媒体慈善”“国家新媒体慈善”等。现如今,这种“慈善+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已经使慈善活动很好地得到了推广,爱心人士越来越多,让弱势群体获得了帮助、尊严,也收获了更多阳光。

(三)“老年群体+新媒体”

传播学中的“数字鸿沟”,是指在全球数字化进程中,不同国家、地区、行业、企业、社区之间,由于对信息、网络技术的拥有程度、应用程度以及创新能力的差别而造成的信息落差及贫富进一步两极分化的趋势。“数字鸿沟”的本质就是以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在普及和应用方面的不平衡现象,这种不平衡不仅体现在不同地理区域、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之间,同时也体现在一个国家内部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之间[3]。2020年11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在新时代数字媒体高速发展的进程中,老年人似乎是被时代遗忘的群体。而在如今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的背景下,保留传统服务方式是一种不得不采取的手段,但更重要的是要帮助他们跟上时代跨越数字鸿沟,切实帮助老年人对于新媒体新技术的使用。

美国学者普林斯基依据人们的数字化生存模式划分出两类人——数字原住民和数字移民,前者是引领新媒体浪潮的年轻人,后者是亦步亦趋适应新媒体浪潮的中年人。这一划分标准忽视了另一个被边缘化的重要群体——老年数字弱势群体[4]。在与老年群体的接触过程中不难发现,其自我价值的追求可能比年轻人更为强烈。在网络中,我们看到“阿木爷爷”“卢正义的雕刻时光”“敏慈不老”等老年人活跃在社交媒体中,他们自信地展现自我,传授自己丰厚的人生经验。但也不得不承认,在日常生活中,更多的老年人是不太会使用电子产品、无法从中满足精神需求,如老人无健康码乘地铁受阻、94岁老人被儿子抱起艰难“刷脸”、老奶奶冒雨交医保被告知不收现金等新闻。新媒体具有两面性,因而留给社会工作者、留给社会的难题就是怎样更好地运用它,我们不希望看到老年群体被淘汰、代际差异拉大、“数字鸿沟”加深。我们希望看到的是越来越多的老年群体活跃在新媒体中、享受新媒体的红利,融入新媒体社会,拥抱美好生活。

社会工作在新媒体中还可以有哪些方面的运用?“医疗+新媒体”“青少年+新媒体”“农民工+新媒体”等,都是社会工作与新媒体的融合。新媒体作为全新的传播媒介在信息的传播方式和传播速度上有着传统媒体无法相比的优势。

三、社会工作在新媒体平台中的运用可能出现的问题

(一)伦理问题

这是社会工作不论在哪个领域都会出现的问题,而在媒体平台中更是如此。在进行伦理选择时第一是生存需要,第二是能力需要,第三是尊重需要。但是每个人都存在三观差异,对美好生活都有不同的理解和期许。帮扶过程中与帮扶对象之间的差异、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差异、受众个体之间的差异……因而在“新媒体+社会工作”中,产生伦理问题是不可避免的。

在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的过程中,要注意对特殊群体如残障人士、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的隐私保护,未经允许需要打码、匿名化。但在生活中,还是会看到一些新媒体工作者将受助者甚至家庭地址等信息暴露,给受助者带来很大困扰。

(二)收益透明度问题

收益透明度一直是社会工作中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虽然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更为透明双向,但新媒体平台毕竟也不是面对面交流,难免会让一些心怀不轨之人有可乘之机。公信力的构建过程中打着扶贫名号销售不合格商品、打着做慈善的名号吸引流量变现、滥用慈善款等行为都会让公众丧失信任。这就需要在进行社会工作时做到收益透明化。这不仅需要社会工作者的自我监督,更需要新媒体发布者与公众密切联系,获取反馈、落实收益并及时公布。

(三)信息真实性问题

随着技术赋权,有些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将真实性抛于脑后,不惜通过策划摆拍的方式营造戏剧效果以增强视觉冲击力,以此欺骗受众感情非法获取受众的热心捐助,善款变成赃款。另外,慈善机构公信力不足、慈善活动缺乏战略规划、慈善资源动员不足以及对市场机制的不熟悉,构成了慈善事业发展的内在缺陷[5]。作为社会工作者要秉持公序良俗,客观地传递信息,不夸张、不虚假宣传。政府等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对这类信息的筛选核实,增强社会公信力。作为受众,要擦亮双眼,献爱心做好事固然没错,但要小心莫将善意付诸东流。

(四)新媒体的运用局限问题

在创新社会治理的背景下,我国社会工作正在不断地向前发展,但在新媒体的融合上有所不足。

第一,多数社会工作者缺乏创新精神,运用新媒体意识薄弱。社会工作者多将重心放在进行务实的社会工作之中,而忽视了利用新媒体进行传播的重要性。因此,新媒体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第二,在社会工作中投入新的媒体宣传的人力、物力不足。在新媒体这样一个需要快速高效获得用户反馈、发送及时消息、听取用户意见的双向性的传播模式中,需要专人负责运营。但是社工机构往往没有设置专门的部门进行管理,从而造成发布消息不及时、反馈不到位、沟通交流效率低等问题;第三,对新媒体的功能使用不足。新媒体的众多功能没能充被分利用。

四、结语

当前,新媒体以不可阻挡的势头渗透到各行各业中,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推动着社会更快速地发展。社会工作与新媒体融合是大势所趋,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社会工作者应转变和丰富社会工作的形式,更好地利用新媒体这一平台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真诚地帮助弱势群体走向美好生活。

参考文献:

[1] 范玉洁,陈艳梅.新媒体时代设计艺术与文化研究[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9:1.

[2] 陆地,高菲.新媒体的强制性传播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3] 胡鞍钢,周绍杰.新的全球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的“数字鸿沟”[J].中国社会科学,2002(3):34-48+205.

[4] 王萍,王斌.新媒体使用与积极老龄化:对老年人生活质量改善的分析[C]//第六届亚太地区媒体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2008:98-102.

[5] 果佳,阚萍,马梦溪.从“格桑花”危机透视中国网络慈善组织的可持续发展问题[J].中国行政管理,2012(11):64-67.

猜你喜欢

美好生活弱势群体社会工作
卖套房子半生无忧?谁摧毁了北京精明夫妻的“美好生活”
精明夫妻卖北京房子欲半生无忧,不料“美好生活”以血腥收场
弱势群体法律保护的法价值分析
社区退休老人的老有所为与社会工作介入
论弱势群体保护之法律保障机制的建立
以社会工作视角解决四大国有控股银行服务质量提高困境
浅析儒家文化对老年社会工作的影响
论政府在救助弱势群体中的作用
城市隔代教育问题探究及社会工作的介入
民粹风下,台军成岛内“弱势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