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技术视角看新闻报道的引导力与传播力

2022-04-29周青莎

新闻文化建设 2022年5期
关键词:传播力新闻报道影响力

周青莎

摘要:引导力和传播力都属于新闻报道作用力的范畴,影响新闻报道引导力和传播力的原因有很多。本文分析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升新闻报道引导力和传播力的现实意义,并从技术视角出发提出提升新闻报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的策略,以期提高新闻报道的采写水平,提高其引导力和传播力,推动新闻事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关键词:新闻报道;技术视角;传播力;影响力

新闻报道发挥引导力和传播力的前提条件是新闻生产。有新闻生产及其传播才有新闻舆论及其传播,才谈得上新闻报道引导力和传播力的发挥,新闻报道的价值才能在政治、社会和传媒等三个维度得以实现,从这个意义上看,提高新闻报道的水平质量至关重要。本文围绕新闻报道的写作技术来探讨提升新闻报道引导力和传播力的策略。

一、阐述新闻报道的引导力和传播力

(一)新闻报道的引导力:通过引领公众舆论而体现

引导力是新闻报道本身固有的,是客观存在于新闻报道的。新闻报道以客观事实为基础,客观公正是其显著特征,这一点毋庸置疑。但对客观事实的选择和提炼却是人的主观意识在发挥作用,新闻报道反映什么以及如何反映都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具有强烈的倾向性,这就是引导舆论的体现,也是新闻报道引导力的体现。新闻报道价值的本质在于认知和教育,新闻舆论要吸引和引领公众,要“在人的心灵里搞建设”,就要通过新闻报道的感染力和引导力来实现。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优秀的新闻报道受到读者欢迎,不断地产生影响,引发读者共鸣,新闻舆论才能有效地引导社会大众。

在信息过载、声音多元的今天,传播技术和传媒生态都已产生深刻变革,新闻生产方式、受众接收方式也随之产生了深层次变革。新闻报道要在这样的形势下发挥并提升引导力,新闻工作就要发挥深入一线调查采访、及时报道新闻事实、新闻生产制作专业、提供信息权威等强力优势,以精心选择的事实说话,以真实感人并富于启发性和具有新闻价值的新闻事实来说话,在讲好故事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体现引导力。[1]例如,《陕西日报》于2020年12月22日刊登的《杨叔的脱贫日记》,记者跟随扶贫人员走访脱贫户时,发现宝鸡市车辙村73岁的杨叔家里有14本日记。这些跨越几十年的日记里记录了老人家庭在帮扶干部帮助下一起共同努力战胜贫困的经过。记者先后六次来到杨叔家深入采访,精心提炼新闻素材,以蘸满情感的笔触刻画成文,在故事叙述中穿插日记内容,叙事清晰流,畅结构安排巧妙,人物形象有血有肉,主题鲜明立意高远,获得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如果一味宣传脱贫成绩会让读者感觉单调枯燥,唯有生动鲜活的故事才最能打动读者的心。记者讲述故事的过程就是成风化人的过程,让读者阅读新闻报道时不知不觉就被感染和感化,进而潜移默化被引导,这就是新闻报道引导力的典型体现。

(二)新闻舆论传播力:关键在于有效传播

社会是衡量新闻价值大小的天平,是评价新闻传播有效程度的标尺。新闻报道要自上向下、由内向外、从虚向实地面向社会、转向基层、走近群众,要着眼于社会效果才具有传播力。无论哪种类型和哪种内容的新闻报道,其终极目标和价值都是为了促进社会发展与服务群众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报道一定要有效传播才具有生命力。

新闻传播是新闻舆论传播的基础,新闻报道生产的目的就是要使其在广为传播中形成新闻舆论,进而影响和引导公众舆论。新闻报道要发挥传播力就要满足三个方面:一是传播力发挥作用的首要条件是新闻报道传播渠道要畅通,要让新闻报道及其形成的舆论能够顺利抵达读者;二是新闻报道的传播要覆盖目标受众。一般来说,新闻报道的覆盖面越大,其传播范围越广,传播效果也就越好;三是务必实现有效传播。如果新闻报道传播后不为人知,这样的传播根本谈不上传播力,不足以影响公众,即使能够形成一定的舆论,其发挥的引领作用也极其有限,更谈不上引导舆论。例如《北京日报》于2020年10月26日刊登的《丢失纪念章31小时后,老人获赠新奖章》,这篇不足800字的新闻报道很好地把握了时、度、效,老人丢失奖章获补颁刚好发生在重阳节及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日,在此大背景下及时报道这一新闻有着不寻常的意义,不仅弘扬了崇尚和关爱英雄的社会新风尚,还从侧面展现了政府部门主动作为、快速高效办实事的新气象。新闻报道以极强的现场感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很快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让充满正能量的暖新闻得以广泛传播,收到了很好的社会传播效果,获得第31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二、新闻报道提高引导力和传播力的现实意义

社会在不断发展,形势在不断变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新闻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这对持续做好新形势下的新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新闻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要积极适应新变化,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发挥更大作用,为推动我国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特别是当前社会在不断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不断得到改善、文化水平日益提高,更要提高新闻报道的水平质量,让新闻工作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社会发展需要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与此同时,当前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我们处在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新闻工作较以前有了很大的变化。各种各样的新媒体平台方便人们表达意见和观点以及频频披露信息。人们既可以从其他自媒体平台源源不断地获取新闻信息,也可以通过自媒体平台持续不断地向别人输出新闻信息。在此背景下,各种新媒体平台让新闻报道发挥引导力和传播力受到了极大的挑战,新闻报道的地位、作用乃至传播渠道都受到了巨大冲击。所以,新闻报道要服务好大局,要发挥其舆论引导力和传播力,就要深入贴近社会大众,采用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提高新闻新闻报道的水平质量、生动性和可看性。[2]

三、从技术视角提高新闻报道引导力和传播力的策略

有可读性的新闻报道才有生命力,才有故事和情怀,才能与广大读者构建起感性的桥梁,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传播趋势发挥出引导力和传播力。以下从新闻报道的写作技术角度入手,提出提高新闻报道引导力和传播力的策略。

(一)立意新颖有境界

文重立意。立意决定着一件新闻作品的高下。立意是对新闻事件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是新闻报道的核心所在,也是讲好故事的关键所在。对同一新闻事件的报道,有的成为精品,有的却流于平庸,关键就在于文章立意。有的新闻报道即使能够反映当下现实,但未能把新闻事件置于全局里判断和审视,立意不新颖、境界不高,反映不出时代精神,所以新闻价值不高。

新闻报道要有新意,要么抢到独家事实制作独家新闻,要么在立意上要比别人棋高一着。这就要求新闻报道的立意要能够敏锐把握时代发展趋势,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来观察和分析问题,从事物发展规律中找出胜于别人的新闻点,然后用数字和事实来说话,这样的作品才有新闻价值。同时,立意的境界要高、要宽、要厚。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准确为新闻事件进行社会定位,透过现象究其本质,从多个层面揭示新闻事件的本质和真相,从多个维度开拓新闻的价值空间,将平面信息立体化,将浅显内容深刻化,在为读者提供广泛信息视野的同时,让新闻报道有思想有厚度且充满情感震撼力,既充满生活气息又与时代主旋律相吻合。这样的新闻报道给人启迪、令人深思、让人喜欢,自然就具有了良好的引导和传播效果。

(二)多维立体的新闻故事化叙事

故事化叙事既能让新闻报道富有趣味性和人情味,又能提升其客观性与可读性。这要求新闻报道不靠叙述和议论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要以讲故事的方式打动读者。立体多变的新闻故事化叙事有助于复现新闻事件本身的复杂性,让人们找到事件中的戏剧性乃至幽默性的情节和细节,从而在回味中领略其蕴含着的深邃内涵。[3]新闻故事化实质上就是运用文学技巧来营造矛盾冲突,使新闻报道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呈现出勃勃生机。这既是技术层面的要求,采取读者喜闻乐见的故事化叙事方式也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

新闻故事化可以分为两种:一是以人为故事主体,从人入笔,以人的视角关注新闻事件对人的价值意义。故事讲述过程中要挖掘体现人性人情的色彩因素,要有理性思索更要有情感因素,在生动传神的讲述中展现人的生活境遇和人性真善美,让看似简单平实的事件成为富有人情味的动人故事;二是建立多维立体的故事叙事。可以采取第一人称叙事视角,以事件人物视角作为主体叙事,以人物在现场的耳闻目睹来叙述故事,让故事具有真实性和可信性,让读者产生现场感和亲近感。也可以采取公众代言人的故事化叙事视角,让记者成为冷静客观的旁观者,从公众视角去不动声色地记录新闻事件和捕捉新闻价值,启发读者的理性思考。还可以采取第三者故事化叙事视角,借助他人的眼睛和嘴来叙述新闻事件,复原新闻场景。

(三)从细节里写出“独一篇”

记者都想写出“独一篇”,让自己的新闻报道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脱颖而出。有时细节往往决定新闻报道成败,当“内容为王”被一再提及,寻找更多细节来支撑新闻报道内容是必备的写作思考维度。恰如其分的细节运用能起到画龙点睛之效。细节是新闻报道中最丰富生动、最能吸引读者眼光的部分,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能体现人物和事物的特征,丰富新闻报道的情节和内容,让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新闻报道只要有富有特色的细节作支撑,就能够满篇生辉,让读者易读、悦读,增强其感染力、引导力和传播力。新闻报道是采取高度概括、既笼统又宽泛的语言来表达,还是用具体生动的新闻细节来表达,两者的表达效果可谓天壤之别,对读者的吸引力也大相径庭。捕捉精彩细节离不开记者的观察力和掌控力,要从事件的社会属性和新闻属性等方面迅速判断价值意义,并以此为方向处处留心观察和思考。细节的捕捉考验记者的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记者身临其境到现场一线,有细致精微的观察,有深入理性的分析思考,从大量凌乱信息中去芜存精,以最真实的精彩细节让读者从新闻报道中得到现场感,从新闻报道中还原新闻场景,在阅读新闻时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选择细节要注意既要让细节吻合并有助于表现和深化主题,也要在细节取舍上权衡利弊,要顾及社会效果和影响。

(四)巧选角度出新意

不同的角度能挖掘出新闻事件里蕴藏的不同价值,要准确鲜明地表现新闻事件里有新闻价值的部分,就要选择好合适的角度。除此之外,独特的角度还能让读者眼前一亮,最大限度地吸引读者,使新闻事件发挥出较大的社会影响。如何抓住纷繁杂乱的新闻信息里的亮点部分和新闻价值,需要慧眼和创造性思维从多个角度去观察分析,敏捷捕捉现实生活里变动的信息并衡量其中的新闻价值,才能在众多素材里找到发现新视角,找到不一样的“风景”,才能突出新闻报道的创新点,展现新闻之美,让其更有阅读价值。[4]

(五)谋篇布局结构巧、逻辑顺

高明的讲述往往在不动声色间让鲜明观点进入读者内心,新闻报道的写作既要实事求是,也要分寸得当,在谋篇布局时应抓住结构和逻辑这两个关键词。结构安排要照顾到前因后果,逻辑关系要清晰有序,讲清楚来龙去脉,让文章通顺易懂,这是所有新闻报道的共性要求。结构和逻辑是新闻报道编写的艺术,是新闻报道的内在支撑。要在有限的篇幅内把一件事情说清楚,把最为实质的新闻内容表达出来,既不能成为“标题党”,也不能以文害意,让最为实质的新闻内容埋没于华丽辞藻中。新闻报道要提炼出最有特点的内容,开头与结尾要呼应,远近疏密要恰到好处,还要注重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让读者阅读新闻报道时接收到的不是大量堆砌的凌乱信息碎片,而是一个层次分明、逻辑清晰、色彩丰富的现实社会变化景观。

(六)表述方式顺应时代风向

新闻报道引导力和传播力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闻报道与读者距离的远近。新闻报道与读者的距离近,就会让读者产生亲和力,新闻报道的吸引力更强,引导效果和传播效果更好。现今可供社会大众选择的媒介众多,为此,新闻报道要积极顺应时代风向,从社会最关心、最能引起读者注意的问题或事物入手,融合新媒体时代的表述方式和语言风格,让新闻报道生动活泼、平易近人。如今,读者对新闻报道的趣味性和接近性等价值要素更感兴趣,记者在坚持新闻报道真实性情况下也要有所侧重,要站在读者的角度,想象自己作为读者会对什么内容和风格的新闻报道产生兴趣。读者意识藏在新闻报道的字里行间,有读者意识的新闻报道才有可读性和趣味性,才会让读者觉得新闻报道观之可亲且令人信服。

四、结语

新闻报道有引导力和传播力,在立意、内容、表达和叙事等多个方面都要立得住、传得开。除此之外,在当前信息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要发挥引导力和传播力,新闻报道还要在数字技术领域和文学、传播学等人文科学领域适应传播方式的发展变化。新闻工作者更应随着时代发展的浪潮,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多去体验生活百态,不断观察思考和分析总结,怀着激情和责任感投入新闻报道工作,做真正有态度、有品质、有思想、有感情的新闻报道。

参考文献:

[1] 胡佳音.浅谈如何提高新闻舆论引导力传播力影响力[J].传播力研究,2020,4(19):45-46.

[2] 白树亮,巩建宇.建设性新闻视域下增强主流媒体新闻报道贴近性研究[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20,35(6):17-21+33.

[3] 赵改荣.新闻报道故事化的叙事学研究[J].新闻爱好者, 2021(11):89-91.

[4] 冯斌.融媒体时代新闻写作模式创新思考研究[J].新闻传播,2021(22):81-82.

猜你喜欢

传播力新闻报道影响力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天才影响力
黄艳:最深远的影响力
新余广电新媒体的探索与实践
我国新闻网站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影像的力量源于用心交流,用爱拍摄
《承德日报》:舞好“指挥棒”定好“风向标”提升传播力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新闻报道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