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文学类文本解读探究
2022-04-29寻欣茹
寻欣茹
摘 要:现如今,语文教师在对文本进行解读之前往往过度依赖教参,这已然变成了一种普遍现象。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在各类文本中,文学类文本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因此在高中语文课堂中,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文本解读能力和掌握一些文本解读的理念和方法,并给予学生相关的解读路径指导,使学生能够从阅读教学中感受文字魅力和内在价值,提高人文素养和涵养。
关键词: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文本解读;高中语文
一、教师开展文本解读的前提条件
(一)需要掌握一定的文本解读能力
文本解读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而文本解读是阅读教学的基础和出发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的占比很大。写作教学也是以阅读教学方法为主要基础运用的,学生在正确理解和掌握分析文本的过程中就有可能会遇到教师所意料不到的一些问题,如果教师不具备解读文本的能力,则很难采取正确的方法指导学生,学生就会错误地理解文本中的思想和情感。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是有效进行阅读教学的基础,能够成为判断阅读教学是否准确和有效的依据,也是阅读能够进一步深入下去的关键所在。
(二)需要掌握文本解读的各种方法
教师不仅需要一定的文本解读能力,还需要擅长对文学类文本从各个角度进行解读,教师在解读文本前,要以教学设计为依托,给学生提供清晰的思路和思维模式,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进行文本解读。教师要带领学生找到文本解读的突破口,让学生更加快速地进入到文本解读过程,形成对文本的初步认知。通过对题目的了解,直接感知文章写了什么,通过捕捉关键词,把握文章的主旨,通过对课程设计的把握,直接切入文本解读。教师只有用多种方法进行解读和切入,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出现成效。
二、文本解读重要性及作用
(一)去除阅读中的浮躁心理
教师、文本、学生三者之间是有关联的。对于学生来说,学生通过解读文本能够更加深刻地了解文章内涵,拓展新的视野,对问题产生新的角度去思考,获取更高的思想价值。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教师通过更加深层次地解读文本,能够更加正确地把握文章所传递的中心思想,使学生进一步聚焦思想主题,更加正确地理解文本中所包含的内容的同时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发挥语文的育人功能。阅读是作为读者审阅主体、文本解读主体和其他解读主体,从文本表层同化到深层进行直接同化和相互调节。通过文本解读能进一步从学生心理角度去除学生在文学阅读过程中的浮躁心理。
(二)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
从考试层面来看,文学类文本在高考试卷中的占比很大,是现代文阅读中分数占比也是最高的。从文体的角度来看,相比较于其他类型的文本,文学类文本有深层的人文意蕴。课标中对阅读与鉴赏这一方面对学生提出了相关的要求,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文本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细看,我们就能发现分析人物形象领悟文章的内涵,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都是建立在品味文字的基础上,文学类文本解读是从文本语言层面慢慢深入到意蕴方面,逐层渗透,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解读路径
(一)从文章题目进行解读
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标题中的关键词和中心点,这些字眼是文本解读的关键之处,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这些关键之处进行分析,才能进入到下一个环节,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题目设置相应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才能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题目有长有短,但关键词一般都在中间,如果是只有一个词,那么这个词就是最关键,学生需要紧扣题目的关键词,能够进一步明晰解读的过程,确保解读的有效性。题目是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学生先掌握了题目,自然对文本解读也会更加地顺畅,知道应该从什么角度入手。根据题目关键词去解读文章能够将文本解读更加变得有理有序。题目是起引领作用的。从题目再进一步到句子,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到文本中的关键句也就是主旨句。
这些句子是能够反映出文章所想要表达的核心内容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到文章的关键句,明确文章想表达的主旨,对整个文章大意进行感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情感的角度入手,思考和体验作者想表达的思想内容,从而对其寓意展开深入思考。这些关键句有可能是在文章的开头或者结尾,不同体裁的文章,教师也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论点角度去进行分析,学生所产生的阅读感知也会更加准确。
教材中的文本是具有教育意义和价值的,必须着眼于教学设计,适应教学情境,在教学过程中明确目标、内容和方法,引导中学生在文本的字里行间慢慢地去感受和细细品味。
(二)从写作背景进行解读
经典作品的写作背景大多都跟作者的生活环境有关,很多的作品有时候不会用大量的笔墨去介绍写作背景和他所处的生活环境,也不会过多地去渲染传统文化,而是将传统文化与人物结合起来,借这些人物形象去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这就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做到抓关键词去阅读,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关注细节,从而准确地理解人物形象和作品内涵。
例如,在进行古代作品的阅读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自己分析文本想要表达的含义,还要通过一些关键的词句去感受情怀,同时,还要从历史的角度出发,联系历史背景去探究文化内涵。显然,从写作背景入手,有助于学生从作者的内心深处出发,去找到更多的出发点去解读文本。
而现代作品则不相同,例如教师在教学《荷塘月色》一文中,教师引导学生去了解作者所处时期大革命的失败造成作者的哀伤,还是因为家庭的不和谐导致忧郁,只有清楚地了解了作者的写作背景之后,才能正确感受到作者淡淡的忧伤,生成不一样的审美体验。
(三)从情感体验进行解读
文学类文本大多都是经典作品,而文本所蕴含的优秀文化和内在意蕴是值得被大家传承下去,教师要帮助学生通过研究和解读文本达到思想的高度,因为文本所蕴含的思想是作者用心塑造的,具备很高的社会价值,能够对社会产生方方面面的影响。这也是为什么要让学生从小阅读经典的原因,也是现在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需要用心思考的问题。如果让学生进一步去挖掘作品中暗含的思想价值,将文本所暗含的文化内涵慢慢挖掘出来,就必须要认认真真地进行文本解读。
在文本解读过程中对情感体验是有一定要求和建议的,由于面对的是文学类文本则强调学生理解和发现文本意义的过程,需要引导学生设身处地感受和体验作者所表达的感情,重视对文本形象的分析。从这个方面来看,在阅读过程中要通过更加细致深入的阅读,去慢慢实现对文本意义的理解和建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一步准确地把握文本解读的内涵,引领学生去感受文本的内在意蕴,培养良好的语感,解决文学文本教学的不足。
教师从不同视角进行文本解读,需要引导学生遵循文本的客观规律,找到文本解读的切入点,并和学生一起思考如何进行解读,采用什么方法进行解读。文学类文本解读首先是对文本进行题解,在具体语境和写作背景中去感受情感和内涵,但文本解读并不是单纯从字面上进行解读,而是对字、词、句进行简单化的解读,是对文本暗含的多层意义进行理解与建构。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不同于自由式语言阅读和消遣式语言阅读,它所需要的是使学生了解文本解读对自身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感受文本所传达的经典魅力。
参考文献:
[1]于美霞. 语文阅读教学中文学类文本解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3.
[2]尤琦. 高中语文文学类文本细读的实践研究[D]. 银川:宁夏师范学院,2019.
[3]徐哲野. 中学语文教师文学类文本解读问题的调查研究[J]. 语文知识,2014(11):20-22.
(责任编辑:向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