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东方符号学“DIMT模式”解读李子柒短视频
2022-04-29梁一帆
梁一帆
摘要:李子柒的短视频带有强烈的古风特色,为大众呈现了一种世外桃源般的理想生活,给予快节奏下高压人群“逃离社会”的想象。本文以李子柒为例,从符号学角度深入分析其视频传播中文化符号的构建过程,以东方符号学中的“DIMT模式”解读其如何影响受众进而产生良好的传播效果。
关键词:短视频;李子柒;符号
1990年,李子柒出生在四川绵阳,幼时父母离异后跟随父亲一起生活,父亲早逝后被爷爷接到家中抚养。李子柒从小就跟着奶奶学做饭、帮农活,幼时的乡村生活为她之后的短视频制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来源。2016年,李子柒初次尝试制作短视频,尽管从专业视角来看,当时的李子柒运用镜头叙事的手法还十分青涩,但她很快在不断试错的过程中找到了窍门,并在新浪微博的流量扶持下迅速积攒起庞大的粉丝基础;2017年,她在团队支持下正式打出“李子柒”这一个人品牌;隔年,她在YouTube上传的原创短视频赢得了国外网友的广泛好评,10月订阅量破百万,并获得 YouTube 白银创作者和烁金创作者奖牌; 2019年更是被央视点名表扬,配文称其没有一个字夸中国好,但讲好了中国文化,讲好了中国故事,并号召大家要像李子柒一样热爱生活,活出精彩、活出自信!这一赞誉随后在网络上引起了一波热议,也让“李子柒”传入更多人耳中。截至2022年3月,李子柒的抖音粉丝数量突破5386万,微博粉丝数量达到2705万,B站(哔哩哔哩弹幕视频网)的粉丝数也超过了785万。
一、李子柒短视频中的符号意义构建
李子柒的成功不仅因为其精美的视频制作,更在于视频背后的符号意义和精神内涵,从宏观视角出发,李子柒短视频融入了强烈的古风元素,其短视频内容主要可以分为美食制作和传统手工艺传承两大类。前者通过展示一道美食的原材料来源、食材处理过程、烹饪技巧细致描绘了“原材料”的一生,因此每期视频制作时间跨度大;后者不仅有生活类用品的手工制作(如千层底、羊毛披风、秋千),还有非遗手工艺品的传承(文房四宝、蓝染、蜀绣、活字印刷),一期非遗手工艺品短视频的制作往往需要经历学习、实践、修正、制作四大环节,为此李子柒在其中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也正是在她不断努力下,李子柒短视频逐渐构成“美食+田园生活+乡村+中国风”的内容矩阵。
从微观视角出发,李子柒在创作中通过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融合形成了一种具有复古风格、田园意境、自然恬淡特点的文化符号体系,以此为内核辅以极具抒情意味的多元视听语言共同描绘出一幅超然世外的诗意田园山水画。考虑到文化基因的相通性,本文以东方符号学中的“DIMT模式”分析其视频中中华传统文化符号意义的构建。
二、以东方符号学“DIMT模式”解读李子柒短视频
“DIMT模式”用东方传统文化中表示阴阳变化的太极图来反映“言—象—意—道”的整体性及其变化规律,构成了话语(言,Discourse) 、形象(象,Image) 、 意义(意,Meaning) 和作为宇宙人生最高意义之源 (道,Tao) 四大要素有机统一,相互消长的模式。为了契合东方“阴阳球”从“老阴”到“少阳”的传统生成原理,该图不同于数理学科的直角坐标系,而将左下与老阴相对应的区域命名为第Ⅰ象限(详见图1)。
(一)第Ⅰ象限:乡音缭绕引乡情
第Ⅰ象限对应于“老阴区”市场,模式图中是“言”向“意”转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在生活中的具象体现为“日常话语”。从符号学角度出发更侧重于通过语言符号进行“能指”的信息交流和“所指”意义传达,从而起到理性说服的效果[1]。
“老阴区”市场并不单指“中年成熟女性”,也可泛指柔性、保守、沉静的消费人群,对于这部分人群,在语义说服中加入情感诉求往往能起到更加显著的传播效果。通过分析李子柒在B站上传的136个短视频,总结出四川绵阳方言是视频中最常出现的语言符号,运用场景主要出现在与奶奶的交谈、与邻居的交流以及与小动物的互动中,其中李子柒与奶奶的互动最为频繁。在《听说爱吃螺蛳粉的朋友,都很可爱啊!》中,李子柒外出采摘竹笋回来后和奶奶开玩笑:“你看这个竹笋比我脑壳还大。”奶奶回应:“你这个算啥子哟,我们往年拔的笋子(比这个还大)!”此类交流经常出现在李子柒视频的前、中、后段,处理食材时会和奶奶一起分享采集途中的有趣经历;餐前摆盘会吆喝奶奶准备用餐;用餐过程中会询问奶奶今天的饭菜是否可口、叮嘱奶奶适量用餐……其乐融融的乡村田园生活跃然于荧屏之上。
李子柒短视频中的“言”并非用于理性说服,而仅仅承担最基本的信息传达功能,尽管如此,方言依旧能勾起许多人对故乡、乡音的追忆,触动到内心的柔软,如《【手工合集】趁着晒谷子这些天,鼓捣了一堆温馨有趣的小玩意儿》中就有弹幕“四川人表示听到好亲切”“江油人,无敌亲切”“亲切的方言”等,语言符号极具感染力。
方言独特的语音语调渗透着一方百姓的民风民俗、蕴含着民俗文化认同和精神培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必不可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承载的是一段文化的传承、是一方水土的共同记忆。此类语言符号的运用,无疑拉近了李子柒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尤其对于习惯以普通话进行日常交流的都市人来说,熟悉的乡音总能抵达内心最温暖的地方,唤起浓浓的乡情。此为第I象限“言”向“意”转变的途径,即通过语言符号渗透民族文化和精神价值,在李子柒“美食+田园生活+乡村+中国风”的内容矩阵下,“言”“意”高度融合,相较于同类视频更具文化内涵和感染力。
(二)第Ⅱ象限: 诗意栖居的山水画
第Ⅱ象限由“意”入“象”,以意象符号创造符合视觉审美的图像信息,它对应于“少阴区”市场,同样地,“少阴区”市场也不单指“年轻女性”,也可泛指柔性、感性、活泼的消费人群[1]。李子柒短视频取材于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具有典型的山地地貌景观。该地带属亚热带山地湿润季风气候,气候宜人、降水充沛,四季下的绵延山脉,或生机盎然、或青山如黛、或红衰翠减、或银装素裹。这些独特的自然风貌景观与当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家生活相互连接、相得益彰,构成了人们心中对世外桃源般诗意生活的幻想,描绘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诗意山水画。
李子柒在短视频中使用的镰刀、草帽、背篓、草鞋等工具和灶火台、锅盖窑等厨具都贴近了印象中的传统乡村生活,摆盘时使用的荷叶和原木餐具更增添回归自然的生机,这些符号的“所指”均指向一种古朴自然、怡然自得的农家生活方式;家居装饰上有竹排围墙、竹器/实木家具、原木秋千、茶壶熨斗、插花竹筒等物件,其中花瓶内的插花还会随季节更迭不断更换,在短视频中也起到提示时间变化的作用,这些道具皆充满了生活的仪式感,符号“所指”均还原出一种超脱于凡世之外的田园生活,营造出幽静怡然、诗意栖居的生活氛围。在这里,人的日常居所与自然景观紧密相连,李子柒以镜头为笔,通过艺术性的画面、精致多元的视听语言,“意”“象”结合,为观众谱写出一首视觉的诗,创造出了体现中国传统审美追求的独特空间艺术[2]。
除了视频中的“物象”外,李子柒本人的“人像”也具有符号意义,她犹如一个从古代穿越而来的女子,在世外桃源过着令人艳羡的诗意栖居生活,她也是一个心灵手巧的农家女,任何简单、朴素的原材料在她手中似乎都会焕发出别样光彩,与她对传统手工艺品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契合。
然而,无论是诗意栖居的田园生活还是李子柒精致的妆容都与实际现实中“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家生活相去甚远,李子柒以一个仙气飘飘的“仙女”形象出现而非灰头土脸的“村姑”示人,其肖像符号的建立是背后专业团队精心“包装”后的成果。而这样的肖像符号也的确提升了李子柒在受众心中的好感度,将“农家女”形象地“女神化”也为她之后视频的发布奠定了粉丝基础和认可度。
此外,视频中奶奶的出镜不仅彰显了中国传统的孝道文化,还为视频平添了一份温馨。无关文化背景、叙事场域,视频中自然流淌的温润亲情突破了异域文化间的传播隔阂、戳中了受众心中最柔软的部分,李子柒也在对家庭、生活、爱的叙述描摹中激发情感共鸣,形成共通的意义空间,最终实现文化增值的传播效果。
(三)第Ⅲ象限:城市外的异托邦
第Ⅲ象限是由“象”入“道”,它对应的市场是“老阳区”,即以中老年人为主,“老阳区”市场也可泛指刚性、沉稳的消费人群。这一象限所对应的内容,不仅满足于一般层面上的情绪感染和共鸣,而是力图深入观众心灵深处,使人们产生信服感和归属感。在宗教式微、精神空虚的现代,起到了“准宗教”的作用[1]。李子柒短视频中由“象”入“道”的过程主要体现在“异托邦”的营造上。
福柯在《另类空间》中提出了“异托邦”,其概念在“乌托邦”的基础上具有一定超越性:“乌托邦”强调的是理想化、不存在的虚构社会,而“异托邦”强调的是真实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但因与主体生活少有交集需要凭借自己的想象力来理解它的真正含义。
李子柒在短视频中的诗意田园生活被许多网友称为“向往的生活”,也有人将其比作魏晋山水田园派诗人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但其实并不准确,世外桃源是一个完全理想化、虚构的乌托邦,而李子柒视频中的田园生活则是真实存在的,只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十分遥远,是一个需要借助想象去理解的异托邦,也正是由于其存在性与未知性并存,更易吸引到大众对它的关注和崇拜。
不仅如此,李子柒异托邦的成功与当下时代特征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根据“使用与满足理论”,受众使用媒介是为了获取某种信息以达到心理上的满足,快节奏生活支配的都市人越发追求精神上的宁静和心灵上的本真,对城市外“异托邦”的向往也是“逃离社会”现象的一种体现,李子柒精心搭建的“异托邦”为都市人创造了一个精神栖居的“第三空间”:在这里,家庭温馨、邻里和睦,没有房贷、车贷的种种压力,人们也从被金钱异化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劳作不再是机械获取货币的途径,而成为了享受“生活”的一部分……由此,李子柒的田园生活才真正深入到观众心灵深处,使其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详见表1)。
(四)Lim X→0,y→1: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在第Ⅳ象限中,“言”与“道”的要素组成了哲学式的内容。通过“言说”来接近“道”,这本来是哲学的特征,哲学根源于人类对意义的追求和彻底探究精神。它对应的市场区是青年男性消费者的“少阳区”,也泛指进取、主动、开明的消费人群。但由于李子柒短视频中的“言”与“道”交融甚少,不符合第IV象限的符号定位,笔者在此采取极限值设法,令“言”无限趋近于0、“道”无限趋近于1,着重探讨李子柒视频中的“道”和其背后的哲学思想。
李子柒短视频中的“道”表层体现在诗意栖居的田园生活,无论是古朴自然的生活环境或是古色古香的道具、服饰,都传达出对生活的热爱及仪式感。深层则体现在视频的制作理念遵循了古人尊重自然、顺应四季轮回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李子柒在微博“超级红人节”——《四季留声,岁月留痕——李子柒的时光故事》的采访中提到,自己的视频从来不写脚本,因为无论制作美食还是传统手工艺都有其按部就班的工序,农作物的生长有其自然规律,材料的处理、加工也有相应的步骤,并不需要人为地多此一举,刻意的脚本反而会限制思维的延伸,而生活本身就是最好的脚本;包括反复拍摄的一些农作物对象,只是因为“在生活”“没有必要刻意避开”,如入冬时种植油菜、小麦,开春以后育苗各种蔬菜瓜果,4、5月份种植一些花生、玉米,5、6月份油菜和小麦收割完后就开始插秧,9、10月份等待玉米、花生、水稻收割完后就又开始准备新一轮的油菜、小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看似一样,又充满未知的变化,李子柒作为一个讲故事的人,只是将自然中的故事挖掘出来呈现给观众,再重新投入生活的怀抱获取新的灵感,这样循环往复、周而复始。那些植根于人们心底的农耕文化记忆被李子柒一一唤醒,她用创作展现了千百年来人源于自然、归于自然、取于自然、馈于自然的和谐共生理念,引领着观众在与自然对话的过程中感恩、敬畏。
三、结语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乡土田园的叙事空间被不断压缩,李子柒作为短视频行业中一位成功的内容创作者,在其垂直细分领域的精耕细作成功打造属于自己的个人IP特色,通过对其短视频中中华传统文化符号意义的构建,让农耕生活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回归大众视野,并向受众传递了关于中华传统美食、非遗传统手工等方面的知识及热爱生活的积极正能量;通过描绘一幅诗意栖居的山水画、构建一个城市之外的“异托邦”,给身处“快节奏”高压下的大众提供了精神栖息的“第三空间”,使其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获得一种替代性满足。
尽管李子柒短视频并非十全十美,网络上也曾出现例如“摆拍”“滤镜”等质疑的声音,但李子柒视频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开掘,为短视频行业树立了一个借鉴学习的榜样,对未来短视频创作者如何打破异域文化的传播隔阂、如何走出一条诠释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新路径有着不可忽视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思屈.东方智慧与符号消费:DIMT模式中的日本茶饮料广告[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2] 安倩.跨文化传播视域下李子柒短视频中的非语言符号分析[J].视听,2020(12):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