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幼儿本位的班本课程推进与实施策略
2022-04-29何丽梅
何丽梅
【摘要】遵循“课程追随儿童”教育理念,基于幼儿本位,在兴趣及学习需求的基础上设计和实施的中班班本课程——“有趣的蚂蚁”,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重视幼儿的发展规律,捕捉幼儿的兴趣需求,关注幼儿的动态发展,以多种形式推进班本课程的有效实施,使幼儿在活动中获得直接经验与深度体验,促进幼儿的认知、情感等全面发展。
【关键词】幼儿本位;探究学习;班本课程
一、班本课程的涵义
班本课程基于园本课程而产生,以班级为实施基地,立足于班级,以幼儿的兴趣及最近发展需求为课程设计和实施的前提。该课程是依据班级幼儿的兴趣和经验,围绕幼儿感兴趣的某个主题,在教师的支持和帮助下进行探究的课程。
本文中的班本课程有效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纲要》《指南》)中“课程追随儿童”的课程理念,切实关注周边环境、充分挖掘自然资源,使幼儿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并进行实践操作,整合园内、家长、社区等方面的优质资源,建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班本课程。该课程满足幼儿的兴趣与需求,能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二、推进班本课程实施的行动路径
《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为了贯彻这一理论,“有趣的蚂蚁”班本课程设置了小蚂蚁的初见、再次相约、相伴相生等环节,全程以孩子的兴趣和需要为主,追随孩子探索的脚步,师生共同开启一段“蚂蚁”的探究之旅。
1.以“问题导向”为课程线索。问题导向是以幼儿的生活经验或兴趣为基础,通过以一个真实、有吸引力、有挑战性的驱动性问题为导向,进行持续探索,引导幼儿自主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合作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核心知识和经验,形成表达表现的一种活动组织方式。班本课程“有趣的蚂蚁”线索如下:
3月的春日里,万物苏醒,菜园里招来了成千上万只蚂蚁。有的排着队顺着竹竿爬上爬下,有的在花苞上钻来钻去,有的在叶子上闻来闻去……引来孩子们的驻足围观,他们围成一团,吱吱喳喳地讨论起来:
“快看,这里有很多蚂蚁。它们排着队去哪呢?它是从哪来的?”“蚂蚁喜欢吃什么?蚂蚁会把食物搬到哪里?蚂蚁洞是怎样的?”
……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重要。小蚂蚁的出现激起了孩子们对蚂蚁的探究兴趣,发现问题—聚焦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引发新问题,这一循环方式持续推进班本课程的有效实施,课程不断纵向生长,逐步引导孩子们获得直接经验与深度体验,促进其全面发展。
2.用“猜想验证”汲取经验。猜想验证是幼儿根据已有的科学原理和事实对未知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做出的一种假设性、说明性的主观认知,并通过丰富的材料自主探究、动手操作等,对猜想问题进行验证。
关于小蚂蚁的点点滴滴,教师会让孩子们进行大胆猜想,引导他们联系生活经验作出推测性的判断,最终通过观察得出结论。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孩子们本着科学探究的精神,用实践验证了自己的猜想,收获了经验。
3.以“体育游戏”为活动方式。《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是幼儿自然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幼儿理解自然、社会与人生的手段,是幼儿生活的主要方式。
游戏是孩子最感兴趣的活动形式。在孩子们对蚂蚁的生活习性进一步了解后,教师组织幼儿模仿蚂蚁开展“蚂蚁搬豆”“蚂蚁运粮”“蚂蚁排队走”“蚂蚁爬树”等体育游戏,幼儿通过手膝着地爬、手膝离地爬、向上攀爬、同手同脚爬等动作技能得到锻炼,在亲身体验、实际操作中发展身体机能与协调性。
4.以“科学探究”促深入学习。科学探究是在教师和幼儿共同参与的学习环境中,让幼儿亲历科学探究的学习过程,孩子的经验就是从环境中不断探究所获得。当课程推进到蚂蚁窝的形态时就已到尾声,可孩子们的探究欲望还未得到满足。于是,便有了“蚂蚁养殖箱”的加入。把“蚂蚁”真实呈现在孩子眼前,在一朝一夕的观察中,仔细记录蚂蚁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惯和工作方式等,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探究的主动性,引导其通过观察、交流、讨论、记录等方式,满足探究学习的欲望,在探究的过程中不断思考,获得深层次的经验提升。
5.以“课程故事”作记录载体。课程故事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记录课程的运行轨迹,将孩子与孩子的对话、孩子与老师的思维碰撞、孩子与家长的互动都一一记录下来,并揭示故事背后的教育意义,有效提升教师在课程过程中的观察能力、反思能力及课程意识。
在班本课程“有趣的蚂蚁”持续推进的过程中,教师记录了“菜园里的新朋友”“引蚁出洞”“给蚂蚁找个家”等环节的教学过程,记载了孩子们与蚂蚁之间发生的故事,还原孩子们的学习过程,教师可在记录的过程中反思不足,及时调整课程方案,引导孩子深度探究。
课程故事引领教师关注、观察、记录孩子的游戏过程,呈现孩子的学习、实践、建构历程,自始至终以儿童为主体,帮助孩子学会生活、学会学习。
6.以“绘本教学”助拓展视野。绘本是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的幼儿读物,其内容较为贴近幼儿的生活,易于幼儿接受与理解。教师首先抛出问题:“蚂蚁的家是什么样子呢?里面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呢?”接着试着带孩子观察蚂蚁洞,但由于洞穴是在地下,无法直观、形象地观察到蚂蚁洞穴的构造,就可借助绘本来满足幼儿的对蚂蚁洞穴的探究欲望。
绘本《神秘的地下王国》中的内容画面直观、形象地呈现了蚂蚁洞穴的横切面。绘本揭开了蚂蚁洞穴内部的神秘面纱:纵横交错的通道四处延伸,构造复杂却四面相通,洞穴里能容纳9000—10000只蚂蚁,令孩子们惊叹不已。
绘本教学扩充了孩子的知识面,有效拓展了幼儿视野,不仅为幼儿了解蚂蚁提供了途径,也提升了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
7.以“故事表演”引情感内化。绘本对幼儿来说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其内容与幼儿的精神世界非常契合,故事情节具有丰富的情感色彩。绘本故事表演通过语言、表情、肢体、情感的合理配合,生动形象地将故事内容展示给观众,能够触动人的情感,使人振奋。
蚂蚁是一种可爱的小动物,在生活中处于弱势地位,象征着我们的孩子像蚂蚁一样。绘本故事《蚂蚁和西瓜》中的一群小蚂蚁与一块大西瓜,对比强烈、简单有趣。教师可开展故事表演活动,安排幼儿参与“发现西瓜—想办法—找来同伴—搬运西瓜—和西瓜玩”等游戏,让孩子们沉浸游戏中,被蚂蚁的勤劳、乐观、聪明和团结合作的精神所感染。
“故事表演”能够促进幼儿的情感健康发展,使其对美好生活产生向往,唤醒幼儿关注自然、热爱生活、尊重生命的情感,从而产生珍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意识并将其逐渐转化为自觉行动。
8.用“家园共育”让教育升华。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在孩子的影响下,家长也加入我们的班本课程,有的帮助孩子查阅资料、有的陪同孩子寻找蚂蚁窝、有的加入保护蚂蚁的队伍中……
比如,爸爸援助团在孩子们探究蚂蚁窝时就给予了莫大的支持。我园通过实地寻找、录制视频的方式,一方面向家长展示班级课程扎实的推进过程,一方面加入家长资源,让家长树立遇到困难不退缩的正面榜样,让亲子关系更加紧密,家园共育为班本课程的推进注入养分,整个活动的意义得到升华。
一次与小蚂蚁的邂逅,衍生出丰富多彩的班本课程,这是大自然赋予孩子们的礼物。与其说是与小蚂蚁的约会,不如说是与课程建构的相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7.
[2]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3]张斌,虞永平.童心发现大自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
[4]张俊.看得见儿童找得到课程[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