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双减”的哲学思考
2022-04-29张增光
张增光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朝诗人高鼎的《村居》一诗描绘了草长莺飞、春意盎然的二月天,孩子们快乐地放风筝的温馨情景,充满着生活的情趣和美好。
令人遗憾的是,这样的场景在如今社会中似乎成为了一种奢侈。且不说学生散学的早晚,单是空余的时间也不会呈现放风筝等快乐的场景。他们要么在家里奋笔疾书,要么在回家的路上步履匆匆,甚至还有一些眼神呆滞的孩子穿梭于各个辅导班教室。他们背上沉重的书包,那里有着繁重的作业、频繁的考试、焦灼的排名等等,所有这些把孩子挤压到一个逼仄的空间里,导致他们丧失了玩乐的机会,甚至没有长舒口气的时间,更可悲的是,整个家庭的生活理念和方式也随之被迫改变。
改变已迫在眉睫。党中央、国务院以壮士断腕的决心,下达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的文件,用雷霆方式,希望改变整个社会教育理念走向,期待孩子能减轻压力,释放天性。
如今“双减”已落地近一年,我们不难发现,学校、教师的理念悄然之间已经发生改变:课堂上知识讲授少了,学生活动多了;被动听课的少了,自主探究的多了;知识识记的任务少了,能力发展的空间多了;单向灌输的少了,合作互动的多了;低阶思维的东西少了,深度学习的东西多了……过去一味在意、关心分数,而现在慢慢开始关注分数背后孩子们的心理;学生在校的时间虽然并未减少,但是却能够自主选择,参加各类社团和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学生作业总量并未减少,但是教师的作业设计理念和实施行为已经发生改变,机械性、浅层性、记忆性作业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趣味性、践行性、探索性、跨学科性、综合性”作业正悄然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
为此,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双减”问题。任何一种改变都无法一蹴而就,任何一种进步都需要过程和时间。不经历阵痛,何以完成涅槃重生?更何况“双减”原本就是一场艰难的破冰之旅!
作为教育工作者不能做观望者、被动的执行者,应该是认真领会“双减”精神,发挥自身能动性,创造性地执行国家政策,成为“双减”的主角,而不能完全依靠政策的强制。学生所有的减负都应该基于教师的理念和行为。“双减”要求教师先从自身开始。从理念改变开始,减掉只重成绩的观念;从行动开始,减去“无效时间,无效作业,无效课堂,无效评价”的教学行为。
学生的成长不应该仅仅理解为是一种知识的获得、一种学业质量的单纯提高,而应该是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的综合提升,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教师首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这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根本保障,也是让千万个家庭和每一位学生从“双减”中获得满足感和幸福感的保障。
教师不能继续抱守时间是学生学习质量的保证、大量作业是学生提升成绩法宝的观念。苏霍姆林斯基《和青年校长的谈话》曾提到:不能把课外作业当成课内作业量的追加,课外作业应该是他们掌握课堂知识的准备,能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能使学生的知识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为此,我们应该让学生在课外去观察自然界、关注社会现象,发现个人的爱好和多方面的智力需求,进行分析、研究、比较—这些积极地思维活动应该贯穿在做家庭作业的整个过程中,这样学生就能把读书跟观察、劳动结合起来。教师要有“作业是学生人生成长和学习的需要,作业应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意识。智慧、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作业理想的生成过程和体现过程;问题、困惑、知识、能力、情感、兴趣需要等应是作业的生长点。
一个高明的教师应该有这种认识:你不能占据学生的全部学习时间,一定要解放学生。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一直强调“解放儿童”。我们期待“双减”后,学生能有时间走进图书馆、艺术馆、博物馆,走进社区、自然,释放天性,陶冶情趣,回归那“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的快乐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