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五育 向美而生
2022-04-29华丽芳
华丽芳
教育形势发展呈现新动向,育人成为发展核心追求。“五育并举,学科融合”是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教育要走向现代化,需要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德智体美劳简称“五育”,说明每一个学科都肩负育人的责任和使命,如果学科教学都是单打独斗,则难以建立完整的教育体系,学生获得的知识是零碎的,教育的功效也是低下的。因此,要推出“五育并举、学科融合”的策略,唯有营造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围,才能获得学校教育的理想效果。
“五育并举,学科融合”要围绕教育目标打造高质量的教育体系。我们的国家发展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际,社会发展大幅度提速,教育发展要贴近立德树人,选拔人才要考查能力,这些因素的共同制约,形成了共同指向—“五育并举,学科融合”。学科融合是一种关联性的育人思维体现,时代发展要全能、兼修、明达、健康型人才,“五育并举”教育策略应该是最佳选择。“以德为先,以智为本,以体为基,以美为质,以劳为能。”这是育人的基本要求,也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五育并举,学科融合”要善于整合育人资源,创造良好的融合环境。学科教学有自身特点,如何才能形成融合和兼顾,这是学校教育规划者需要解决的问题。学科教学有鲜明的教育目标,而育人目标带有共性特点,这是学科兼容和融合的重要切入点。学科融合追求的是赋能式的“教育合力”,而不是简单的数量加法,只有合理运用各种育人资源,在学科教学中渗透融合意识,才能形成教育合力。对教材进行深度发掘,建立跨学科教育意识,能够创造丰富育人条件;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为“五育并举,学科融合”奠定坚实基础,组织教师教学培训,强化学科教学研究,都能够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成长。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肩负育人的重任,唯有全校一盘棋,才能赢得育人的成效。
“五育并举,学科融合”要关注学科融合前景,做好学科融合研究,建立完善的育人规划。学科融合不是教师单方面的事情,学校教学组织要发挥关键作用。首先,教育理念的统一和共享,让学科教师在执行教程中有共同追求,落实“五育并举,学科融合”策略才有保障。其次,学科教学融合,要对教学目标做科学设计,对教学执行进行技术干预,让学科教师有意识进行协同合作,在信息共享、横向交流、兼容共建中达成育人目标。最后,学科融合需要统筹安排,教育专业研究势在必行,学校组织各种调研课题,围绕“五育并举,学科融合”展开研究行动,不仅能够开阔教师的视野,也能够促进科学思想的构建,为学科教学带来更多启迪。
“五育并举,学科融合”要强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策略的落实,形成教育教学理念和制度。教育需要先进理念的支撑,也需要有不断改进和发展的意识,积极探索符合时代发展的新策略,为育人事业注入新动力,无疑是教师的重要追求。全员育人、全心育人,从思想上、从行动上保持一致,如果能够达成更多教育共识,学科融合会顺利推进,育人效果也会令人期待;全过程育人、全科育人,从具体设计和执行中渗透育人理念,将育人目标渗透到每一个教学环节,真正做到细致入微,这样的学科融合,必然带来全新的教育局面;全线育人、全方位育人,强调育人的范围和强度,育人是教育的核心目标和追求,不能是“一阵子”,更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要全线落实,真正做到全域育人,才能真正达到“德美仁和、向高致远”的境界。
教育是国家大战略的组成部分,从不同层面理解教育策略,能够获得不同的感知和体验,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做好当下工作,为教育健康发展贡献微薄之力。“五育并举,学科融合”是一项系统性育人建设工程,需要教师、家长、学校、社会的关注和介入,为育人制度的建立、推行、改进、落实提供有力支持,确保学生在健康、快乐、向上的环境中成长。“五育并举,学科融合”需要专业支持,更需要精神内化,明确目标和方向,才能聚力而发,实现育人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