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十九讲 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

2022-04-29陈小强

党课参考 2022年22期
关键词:亿万人民伟力中华民族

陈小强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已经用团结奋斗谱写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壮丽史诗,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征程,只有依靠人民持续奋斗才能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这一重要论断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坚守人民立场,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厚的人民情怀。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只有凝聚亿万人民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才能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一、亿万人民奋斗创造书写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

人民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培育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中国人民奋斗出来的!”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人民群众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奋斗、创新创造,共同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

(一)亿万人民奋斗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

兵民是胜利之本。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群众在血雨腥风的革命年代,一心向党、永远跟党走,怀着必胜的坚定信念,开展不屈不挠的斗争,以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奋斗姿态彰显了人民战争的伟力。毛泽东同志指出:“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力量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军力和经济力是要人去掌握的。”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解放战争时期我们党同国民党的大决战,既是兵力火力之战,更是民心向背之争。辽沈战役胜利是东北人民全力支援拼出来的,淮海战役胜利是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渡江战役胜利是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经过28年浴血奋斗,亿万人民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国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纪元。

(二)亿万人民奋斗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

一首豪迈激昂的《社会主义好》,唱出了人民群众以冲天干劲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在激情燃烧的建设岁月里,亿万人民以无私奉献、集体至上、团结肯干、敢啃硬骨头的奋斗姿态,全身心投入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当中,共同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庄严宣告了中国人民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也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三)亿万人民奋斗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

东方风来满眼春。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人民群众只争朝夕,大胆地试、勇敢地闯,春天的故事响彻中华大地,亿万人民共同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改革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举世瞩目,我国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这些伟大成就的取得,是亿万人民意气风发奋斗创造出来的。

(四)亿万人民奋斗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亿万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团结奋斗、砥砺前行,焕发出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如期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我们坚持精准扶贫、尽锐出战,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960多万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搬迁,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重大贡献。十年来,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114万亿元,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18.5%,提高7.2个百分点,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39800元增加到81000元。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87026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0%,比上半年加快0.5个百分点,经济总体呈现恢复向好态势。事实胜于雄辩。新时代,党团结带领亿万人民书写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亿万人民自信豪迈地向全世界展示了巨大的创造伟力。

二、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须坚持和弘扬伟大民族精神

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就积淀蕴含在我们的伟大民族精神当中。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这一中心任务,必须在坚持和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

(一)充分发扬亿万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

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里,中国人民辛勤劳作、深邃思考,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无论是数量可观的思想巨匠、文艺精品,还是令人惊叹的伟大工程、科技成果,都充分展现了人民群众的丰富智慧,充分彰显了中国人民的巨大创造伟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广大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充分施展,创新创造充分涌流。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举办的“知识产权这十年”专题新闻发布会暨国家知识产权局10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的数据,2012年至2021年,国家知识产权局累计授权发明专利395.3万件,年均增长13.8%,累计注册商标3556.3万件,年均增长25.5%。截至2022年9月,我国发明专利有效量为408.1万件,其中国内(不含港澳台)发明专利有效量315.4万件,有效商标注册4152.3万件,累计批准地理标志产品2495个,核准地理标志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6992件,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累计发证5.9万件。我国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最新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的排名由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22年的第11位,连续10年稳步提升,位居中高收入经济体之首。世界五大科技集群中,中国独占两席,科技创新更加活跃。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必须进一步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亿万人民的创新创造活力前所未有地竞相迸发,努力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谱写更加绚丽的华章。

(二)充分发扬亿万人民的伟大奋斗精神

奋斗创造历史,拼搏成就辉煌。伟大奋斗精神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明特质,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实践要求。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无一不凝结着亿万人民的不懈奋斗、艰苦奋斗。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三件大事”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勠力同心、砥砺奋进的三座历史丰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必须进一步发扬亿万人民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让千千万万的劳动者在努力奋斗中继往开来,不断创造出新的更大的人间奇迹。

(三)充分发扬亿万人民的伟大团结精神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前进。中国人民具有和衷共济、风雨同舟、同甘共苦、共克时艰的文化禀赋。无论是抵抗外来侵略,还是面对重大自然灾害,中国人民都能同心同德、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共同面对。从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到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从对口支援、结对帮扶到脱贫攻坚、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这些理念政策深层次体现的是中国人民顾大局、讲团结的崇高品质,折射出的是亿万人民的伟大团结精神。特别是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亿万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举全国之力实施规模空前的生命大救援,用10多天时间先后建成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大规模改建16座方舱医院、迅速开辟600多个集中隔离点,19个省区市对口帮扶除武汉以外的16个市州,最优秀的人员、最急需的资源、最先进的设备千里驰援,在最短时间内实现了医疗资源和物资供应从紧缺向动态平衡的跨越式提升,这更是伟大团结精神的生动写照。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只有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实现社会各阶层的大团结、各民族的大团结,让14亿多中国人民齐心拧成一股绳,56个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才能形成勇往直前、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

(四)充分发扬亿万人民的伟大梦想精神

梦想引领未来,梦想创造未来。中国人民对梦想的追求融入在灿烂的中华文明里,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嫦娥奔月、愚公移山等神话故事,既反映了中华民族勇于追梦的执着精神,也传递出通过改造自然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人民对梦想的追求还体现在对理想社会的憧憬上,“大同思想”“小康社会”自古便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人民对梦想的追求从来都是同时代紧密相连的,具有极其鲜明的时代性。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勤劳善良的中国人民明白一个朴素的道理,梦想不会自动成真,幸福不会从天而降。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人民不懈追梦、执着圆梦。如今,“神舟”飞天、“嫦娥”奔月、“天眼”巡空、“蛟龙”探海……那些曾遥不可及的梦想已经一步步实现,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憧憬也已经变为现实。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当今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纪疫情相互交织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提出了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吹响了亿万人民继续团结奋斗、追梦圆梦的冲锋号。我们坚信,在伟大梦想精神的激励下,在中国梦的巨大感召下,中国人民一定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三、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青年的生力军突击队作用

人民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历史的“剧中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中国人民从身边的变化可以体会到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既对新时代十年的伟大成就倍感自豪,更对未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充满信心。党的二十大科学谋划了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使中国人民坚信“更值得骄傲的还在后头”。只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真正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9600多万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数以亿计的新时代中国青年充分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14亿多中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肩并肩、心连心,团结奋斗,充分发挥创新创造伟力,就一定能够绘就更加恢宏壮丽的时代画卷!

(一)全体党员应牢记“三个务必”,勇做推进伟大事业的先锋队

共产党员来自于人民,是亿万人民中的先进分子,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终身的先锋战士。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党群关系好比鱼水关系。如果党群关系搞不好,社会主义制度就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制度建成了,也不可能巩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上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为人民幸福而奋斗。”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党的二十大报告号召:“全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批评和监督,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新征程上,全体党员要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要自觉用党的二十大精神统一思想和行动,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充分发挥“火车头”“领头羊”作用,始终与人民风雨同舟、与人民心心相印,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在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不懈奋斗,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

(二)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听党话跟党走,争做推进伟大事业的生力军和突击队

青年强,则国家强。作为亿万人民中最富有活力和创造精神的群体,新时代中国青年接受了良好教育,认知能力强,想象力丰富,较少墨守成规,敢于打破条条框框,具有很强的创新创造潜质。比如,航天报国的嫦娥团队、神舟团队平均年龄33岁,北斗团队平均年龄35岁,C919大飞机试飞测试工程师团队平均年龄不到30岁。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冲锋在抗疫一线的“90后”“00后”们,用臂膀扛起了如山的责任,充分展现了青春一代激昂的风采。毋庸置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时代中国青年是新征程上堪当重任的生力军和突击队。特别是从时间上看,从2022年到2035年,当下的青年正处于学习和成长的黄金时期,从2035年再到本世纪中叶,这一批青年正值年富力强,一定能在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各条战线打头阵、挑大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一场历史接力赛,必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续奋斗中变为现实。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胸怀“国之大者”,主动担当作为,不断在思想洗礼和实践锻造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努力用青春的创新创造激荡起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在新征程上奋力谱写激昂的青春乐章。

讨论题:

1.党的百年历史中,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书写了怎样的恢宏史诗?

2.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坚持和弘扬伟大民族精神。

猜你喜欢

亿万人民伟力中华民族
凝心聚伟力 奋斗铸辉煌
延安精神的伟力
亿万人民谱写新时代绚丽的华章
奋进十年:以热爱接续传承
奋进十年:以热爱接续传承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灯塔颂歌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