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传承中的主体建构

2022-04-29于巧琳张文羲

当代音乐 2022年12期
关键词:非遗传承传统文化

于巧琳 张文羲

[摘要]作为历史长河源源发展的见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亲历了华夏文化蓬勃发展,目睹了中华文明的交替与变革,凝合了中华民族贯穿了五千多年的精神财富。保护、传承、弘扬好非遗文化,已成为延续历史文脉、增强文化自信、推动文化交流互鉴、促进文化强国建设的必然选择。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非遗文化传承体系必须明确人与文化的相互关系、尊重人的主体地位、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培养人民群众对非遗文化的认同感并提高参与度。非遗传承的主体建构中思想文化源泉的主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机制的主体—多层次法规制度体系、传承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三个主体要素的建构对保护、发展、传承好非遗文化,凝聚民族向心力,激发民族自信心,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意义深远。

[关键词]非遗传承;复州皮影戏;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2)12-0199-03

一、非遗的思想源泉主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数不胜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结了五千年中华民族智慧结晶,源此发展延续出了中华非遗文化。作为沧海一粟,非遗文化在漫长的人类文明演进中传承下来,那些历经时代磨砺的传统优秀文化随着时空的斗转逐渐固化为了人类的特质,其内含的文化基因已融入民族的血脉传承下来,成为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在人类历史中,社会的变革和思想的进步推动着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承,人作为文化的主体,在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中创造了丰富的文化形式和文化内容。

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是现代学术界文化的四个划分类别,其中行为文化是汇集了民间风俗习惯、民俗礼仪并且带有社会性和集体性特征的文化行为。非遗中的皮影文化作为行为文化中典型的民俗文化,它的起源及发展过程呈现出多元的文化现象,源起于本土社会生活、囊括了历史文献、吸取了神话传说以及地方剧种的皮影戏,随着隋唐时期西域佛教文化的传入,为皮影戏增添了“礼佛”与“教化”的宗教功能,皮影戏的文化内涵进一步升华。如今辽南复州境内大小错落的庙宇便是见证者,在那里每年举办的庙会是皮影文化的缩影和重要载体,筹天皮影庆丰收,喜彩皮影庆生子……对于文化水平不高的基层群众来讲,皮影就是他们主要的受教途径,皮影戏表演时的一举一动都可能提高其认知水平和道德水平,起到文化传播和社会教化的作用。复州皮影的制作工艺借鉴于中国汉代帛画、画像石、画像砖以及唐宋寺院壁画之手法、技巧,别具一格,其表演时使用当地流行的曲调或者方言唱述故事,接地气、诉真情,透露出浓厚的乡土气息,这样的民间文化形式接受度高,在传唱与表演中,传统文化也得到了传承与传播。

据《礼记·孝经》记载,始于西周、兴于儒家的“礼乐制度”最早提出“乐者为同,礼者为异”[1]的观点,认为音乐文化能够促进社会发展和谐统一,礼仪能在本原上区别阶级之间的差异。建立在“求同存异”的理念上的礼乐制度利用音乐、礼仪的教化功能巧妙融合个人文化修养与社会道德约束,塑造了相互尊重、邦邻亲和的社会秩序,是中华传统文化兼容并蓄,源远流长的思想根基。

二、非遗传承的机制主体——多层次法规制度体系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非遗传承行稳致远的基础是自上而下建构全国性多层次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当今社会,各文明的文化交流与传播愈发广泛,传播手段多传播速度快,由西方文明冲击引发的文化同质化愈发严重,诸多珍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被“掠夺”和同质化的危机;地方区域非遗保护意识淡薄,重开发、申报,轻保护、管理;少数区域超负荷利用非遗文化;更有甚者为谋求利益发展,篡改史实和艺术内容,使文化发展的根基遭到破坏,文化内容的原真性遭到忽视,非遗传承工作面临严峻挑战。

明确非遗文化保护法的运行机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度,规范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有人、传承人的权利和义务,能够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明确、稳定的保护与传承。

我国2004年8月加入了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随之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非遗项目名录》《非遗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非遗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四级非遗保护体系,建构完整的非遗法律保障体系,对非遗的保护范围、措施、制度及政府职责等做出详细规定,化解民间艺术和非遗传承中的立法保护问题及法律难题,及时提供法律援助与支持。

法规制度明确规范了政府的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坚实作用,提供了民间组织在非遗文化传承中所需要的法律法规,明确政府的责任和义务,如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执法检查机制,加强政策法规的监督检查;另一方面给民间自然传承留出空间,如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取和收益分享机制,运用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地理标志等各种经济措施来激发民众对非遗保护和传承的参与热情,合理平衡政府引导与民间传承的关系,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市场化条件下得到有效的传承。

数年来,经过多方人民坚持不渝的努力,我国的非遗生存大背景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非遗工作的重心从依法“保护”的基础上,转移到非遗文化的传承发展。当前我国非遗工作紧随时代发展脚步,及时调整发展方向和策略,从“抢救性保护”到“有效性传承”,从“单一保护”到“多元传承”,以实现文化底色的革故鼎新为方式,通过个人和群体的文化活动,更加贴合当今我国国情“合理利用”“振兴传统工艺”及“培育和扩大传承队伍”上来,但核心目标只有一个:不断完善多层次、广维度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法律体系,依法保障非遗的成长性和现实性,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的旺盛生命力。

三、非遗传承发展的实践主体——人民群众

中国人民群众是华夏文明的创造者,是繁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主体。人民群众在非遗传承和发展中的参与感和认同感,是非遗文化得到继承发扬的先决条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繁荣复兴离不开人民群众作为文化主体不断创造出选秀的文化产品、文艺作品;在传承发展的同时激活非遗文化的内生动力;坚持非遗文化活态发展、建设非遗文化生态、振兴传统民族工艺、创新新媒体传播路径、构建文化发展的新模式,使经典的非遗文化活跃在大众视野当中,不断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深入基层乡野,走入百姓心间。

(一)复州皮影的文化渊源。

非遗文化发源于民间,体现了特定文化传统环境下对于特定的文化主体产生的影响,蕴含着各个时代人们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域特色。皮影戏作为非遺具有代表性的活态文化,源自古代先民日常休闲娱乐的需要,以民风民俗、节日传统为根基,在戏本当中记录着社会变迁下的庙堂之音、市井生活……影戏剧目繁多有单本戏、连本戏以及折子戏;种类丰富多样,历史演义戏、民间传说戏、武侠公案戏等无所不有,在当时的环境里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之一。

复州皮影是中国北方影戏下辽南皮影戏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史料记载,复州皮影戏兴起于明代的辽南皮影,最初由陕西到东北戍边的官兵以表演的形式传入,从军营流传到民间后得到迅速的传播,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清嘉庆年间,自河北滦州而来的皮影艺人迈进东北地区,皮影戏也呈现逐渐繁荣发展的态势,逐渐塑造了辽南皮影艺术别致的艺术风格,在长期的发展和积累之中,复州皮影文化扎根本土、保留地方特色最终得以传承发展至今。

(二)影戏的文化价值

论皮影戏的文化价值,其民间文学艺术的词格风格、声韵的独特性,思想主题的教化功能以及内涵底蕴的丰富性皆是无可取代的珍贵文化遗产。影卷作为影戏表演的参考剧本,以物质载体的形式支撑着影戏的传承及传播,内容相对稳定,以人物的唱词、对话及舞台提示等为主要组成部分,传抄、保留于民间影戏班中,戏本内容的创作携手文人墨客,为特定时代下的人们传递文化信息,提高了受众群体文化水平,体现了非遗文化与文化主体彼此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同时,影卷作为影戏传承的基础,与影戏演员的出神演绎共同打造了完美的皮影艺术,使传统非遗文化内涵与影戏的活态文化张力高度契合。

在皮影文化中,影卷作者担负起教育者的角色,他们笔下创造出的影卷文学为知识文化传播的贡献不容小觑。“雅俗共赏”成为皮影戏的显著特征,作为民间艺术的影戏,其受众群体多为普通百姓,而作为其剧本的影卷顺理成章地具有程式化、通俗化、民俗化的独特审美价值。与此同时,根据史料,明清时期文人对影卷编写的参与,为影戏融入了金石之声。影卷本身的文学价值得以提高,表现手法极大丰富、人物个性不断丰满,其蕴含的艺术性和思想性可见一斑。

非遗保护工作组的专家魏力群曾指出,从古至今,影戏的戏文都有着在社会层面传播伦理道德的目的,纵观历史,民间大众的多数传统观念常来自戏文,“民不知书,独好观剧”(清·王宏)乃有此意。清末冀东张景于《退学斋》一句“亦能寓劝惩,善恶昭鉴炯”,道破影卷文学中劝善惩恶之功用。结尾处“离合悲欢乃是戏,阖家欢乐大团圆”,揭示圆满结局,一笔一画中浓墨重彩地渲染着“劝世”色彩以及重德重教化之思想。

(三)影戏文化的美学价值

诗有韵,戏有辙。皮影戏影卷的唱词部分对于韵辙是极为考究和重视的,“辙”是“韵”相对通俗化的一种叫法,是对文辞作品进行吟诵、演绎的特殊谐声方式,即皮影戏的唱腔文化。辽南复州皮影戏的发展传承中,通过不同的演唱腔调为观众刻画人物,再现生活场景,比起书面化的影卷文本,在“韵”与“辙”的灵活表现中,影戏的内核更能得到直观的传达。细究唱腔,可依照不同角度分为多种门类。按表演时的行当及发音来分:一曰“大嗓”,一般多用于演绎净行或者老旦行。运用真声,字重腔圆,音色浑厚粗犷洪亮;二曰“小嗓”,应用于生行、旦行所表现的人物,艺人以假嗓细声唱念戏曲。重咬字,轻声缓送为其独特之处;三曰“阴阳嗓”,适用于丑行。演唱时真假嗓互换,虚实结合;以方言土语为主,塑造“油嘴滑舌”的诙谐形象。按节奏节拍及演唱方式来划分:慢板、二六板、三顶七;五字锦、三字赋、搭拉句子等,种类丰富,一齐构成了影戏独特的唱腔体系。

除了声腔的表达,作为皮影戏在帏幕上展示形象的重要载体,影人艺术造型被美学工艺赋予了皮影戏活的灵魂,即便在皮影美学文化中,人也积极地发挥着能动的主体作用。在辽南皮影影人制作方面,一般取材于本地幼驴的皮料,因其透明的特性,更利于影人色彩的分辨。通常,影人色彩的差异表达,实际上是以美学手法突出人物形象。辽南皮影的现代头茬用来刻画泾渭分明的烈性男角,多用于净角。白净角浓眉大眼,颧骨高提,鼻似鹰钩,咬肌下撇;红净角眼若丹凤,眉似卧蚕,塌鼻梁、高脑门,义气凛然。一刻一画,鲜明有趣,栩栩如生。

(四)传承实践中的主体认知

非遗传承的实践主体是人民群众。如何在非遗文化的传承中提高人民群众的主体认知,发挥群众作为文化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非遗传承发展的良性循环,已成为当前必须重视的课题。汲取国内外优秀传承案例的有效成果,应该着力培育适宜非遗生存的良好社会氛围,从文化与情感维度上拉近两者间的距离,创作出有情怀、有共鸣的传播作品,使非遗与人们心灵发生情感共振。首先,利用各类新媒体平台推进相关非遗文化的传播工作,要紧扣时代脉络,丰富宣传手段,拓宽融资渠道,鼓励新闻媒体创设非遗专题,支持创作相关题材纪录片;再者,应充分利用当地公共文化设施如美术馆、图书馆、博物馆等,举办有关专业性学术培训交流活动,在宣传、展演环节上突出展示非遗文化的区域性和专业性;同时,应抓住传统文化节日,协调政府部门,合作开展大型文化博览会、文化遗产节等活动。在此基础上将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区提上日程,进一步完善区域性非遗文化生态保护,增强非遗文化自身的生命力以及应对现实挑战的能力。

非遗传承常态化宣传机制的建立有利于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产生对非遗的文化认同感,激发人们作为非遗文化主体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为今后非遗的传承发展奠定扎实的群众基础。

(五)传承人的培育实践

非遗传承发展与传承人的基本素质培养以及审美和鉴赏水平的提升密不可分,培养高素质代表性的传承人,宜早不宜迟。将非遗文化作为美育教育的一部分,使青少年自幼就对非遗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激发青少年对于非遗文化的兴趣;要积极推进“文化进校园”计划,配备专门师资力量,安排专业科研人员、非遗传承人,有序开展传承人的教育培养工作;要优化传承人培养扶持政策,通过政府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为非遗传承人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结语

历代人民的心血凝练与智慧凝结的中华民族文化,滋养了非遗文化的成长与演进。中华民族人文精神价值,承载了非遗文化的兴盛与繁荣,贯穿中华民族文化,纵横西方文明历史。人民作为非遗的传承主体,有责任有义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守望中华优秀非遗文化,建构有中国特色的非遗传承和保护机制。

注释:

[1]

胡平生,陈美兰译注.礼记·孝经[M].北京:中华书局,2007:111—157.

(责任编辑:庄唯)

猜你喜欢

非遗传承传统文化
浅谈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的传承与创新
“三维协同”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关于尕妹子回族剪纸生产性方式保护的具体实施与成果
基于非遗传承的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研究
川东竹琴在非遗传承中的创新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