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中国文化大背景中探讨音乐的文质观

2022-04-29李聪慧

当代音乐 2022年12期
关键词:音乐审美中国文化

李聪慧

[摘要]文质之辩由来已久,孔子就当时社会上的人出现的问题在《论语庸也》[1]中所提出来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虽然孔子在这里针对的是个人的修养问题,但后世代的人也把它当成是孔子的审美理念。就是这一审美理念,影响中国人和文艺界几千年,同时也奠定了中国人的审美基调。本文主要采用寻根溯源的方法来剖析文质观,探讨其对中国文化和音乐产生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中国文化;文与质;音乐审美

[中图分类号]J6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2)12-0047-03

一、文质的源头

那么文和质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本文依然是采用寻根溯源的方法来进行剖析。文在《说文解字》[2]中释义为:“象形字,甲骨文像一个正立的人胸前刻有美观的花纹;文,错画也,象交文,反文之属皆从文。”

孔子在《易经序卦传下》[3]第二章中这样说:“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天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里的文是指自然之文,通过观察天上地上的文理人们开始做八卦,目的是让人们可以类推知道人事。《易经序卦转下》第十章对文的解释更具体:“道有变动,故曰爻;爻有等,故曰物;物相杂,故曰文。文不当,故吉凶生焉。”一切事物都陈杂在一起就会杂乱无章,所以需要文来进行调和与修饰,让这些物能够和谐的在一起。如果文没有起到它该有的作用,就会有凶险。

以上是对文的根源的追述,接下来说一说质,首先看《说文解字》中的释义:“质,会意字,小篆从贝,会以财物相抵之意;质,以物相赘。”

《易经序卦传下》第九章是这样说的:“易之为书也,原始要终,以为质也。”质在这里是指宇宙最根本的那个东西,抑或是宇宙的本源,用老子的话说是“道”。这个东西不管如何修饰,它始终都不会变。万事万物无时无刻的都在变化,唯有这个质是不变的。

二、文与质的关系

文与质之间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为何人们都为之争论不休呢?很有名的一次争论就是孔子的弟子子贡和棘成子,这次争论记载在《论语颜渊》[4]篇中,原文是这样说的;“棘成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为文?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棘成子是卫国的大夫,不是孔子的学生,他与孔子的学术观点不同,他认为君子只要有质就行,还要那些表面的仪文干什么?子贡继承了孔子“文质彬彬”的观点,就反驳棘成子说:真遗憾夫子您这样谈论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本质就像文采,文采就像本质,都是一样重要的,就好像去掉了毛的虎豹皮和去掉了毛的犬羊皮没有任何区别。

宗白华先生则认为《易经》中的贲卦“讲的就是文与质的关系问题”[5],贲的本意为装饰。孔子亦是《易经》的爱好者,曾为贲卦做彖辞说:“贲亨,柔来而文刚,故亨;分刚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往。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6]象辞,卦辞和爻辞相传是文王所作,而彖辞和序卦是孔子所作。“彖者,言乎象也”,就是说一个现象出来,有智慧的人就加以判断,就好像生病了的人去看医生,医生根据这个病人的现象来诊断其病情,再对症下药。这个彖辞的意思就是要用柔来修饰这个刚,文在这里是指修饰,装饰之意,贲卦的上卦艮(山)是岿然不动的,是刚的,下卦离(火)是柔的,柔火(强火会把山烧了)才能把这个山装饰得很漂亮,往来有小利,并非大利;天文因为刚柔交错所以能生生不息,而人类的文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要懂得适可而止,这个“止”就是贲卦上卦中艮卦,告诉我们文明是不可以无限地发展,一切都到合理的度为止,不然就会出问题。

彖辞将文与质的关系做了一个大概的解说,要对文质的了解更深入就必须看每一爻的爻辞,这里不再赘述。

这个卦并不是为了告诉我们文没有质重要,而是为了告诉我们文与质是相辅相成的,就像太阳和月亮挂在天上发出耀眼的光亮,那是因为有天空在背后做它们的依托,花草树木之所以能长得那么绚丽是因大地在默默地做它们的依托,人们容易被绚烂耀眼的东西所迷惑,忽略掉那个背后根本的东西;但是质是隐藏的,不容易发现,如果不经过外在绚丽的文修饰,人就不能知道隐藏的质的可贵。对此进行总结,文和质其实就是一个事物的两面,一方面是一切外在的修饰,它的实质是要提高人的品德修养,另一方面是看问题做事情,不要光被表象所迷惑,一定要了解到它的内涵。

三、文质观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影响

学习中国文化一定要把思路和心胸打开,因为我们老祖宗的智慧是高度概括的,它可以运用到各个领域,正如孔子说的“一以贯之”。接下来谈一谈文质在国家历史文化层面的运用。司马迁在《史记汉高祖本纪》[7]中有一段非常著名的论述:“太史公曰:夏之政忠。忠之敝,小人以野,故殷人承之以敬。敬之敝,小人以鬼,故周人承之以文。文之敝,小人以僿,故救僿莫若以忠。三王之道若循环,终而复始。周秦之闲,可谓文敝矣。秦政不改,反酷刑法,岂不缪乎?故汉兴,承敝易变,使人不倦,得天统矣。”忠和敬可以理解为质,亦可指民风淳朴,夏朝和殷商崇尚质朴,但他们的流弊是“小人以野”“小人以鬼”,所以周朝在继承前朝文化的时候有所发展,革除流弊,走文的路线,文可以理解为礼乐,但是礼乐也有它的弊端,走向繁琐的形式化,治理这个流弊还得需要“忠”。三王治国之道就是这样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所以汉朝建国的时候,就懂得借鉴历史,在继承的基础上同时懂得避免前朝的流弊,走文质并重的路线,因此汉在中国历史上成为大一统四百多年的王朝,这不是历史的偶然,而是历史的必然。

西汉前期走的是质朴的路线,到汉武帝开始走文的路线,“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之后文风越来越盛,西汉就开始走下坡路,到了东汉文风绮丽的汉赋和骈文特别兴盛,汉朝也走到了尽头,这是历史的规律。再看唐朝,前期不管是文的方面还是质的方面都发展得很好,把文质并重发挥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所以才铸就了历史上的大唐气魄,至今都让人惊叹不已。到唐玄宗的时候,文艺达到了巅峰,随之而来的就是衰败。后来的朝代看的就更清楚了,到宋朝明显就弱了许多,因为宋朝一开始就是走重文轻质的治国路线,宋朝出现的文人之多在历史上是很惊人的,所以只是统治了半壁江山,后代的王朝基本没有超越这个历史规律。

四、文质观对中国音乐的影响

音乐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它是在中国文化的土壤中孕育而成的,所以在谈及音乐时很有必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了解,这样就避免对中国音乐的了解趋于表面化和片面化。前面我们探讨了文质观对中国历史文化和个人影响之巨大,毋庸置疑它对中国音乐的影响也是巨大的。那么在音乐中文和质又是指什么呢?文和质又是如何影响中国音乐的呢?要想弄清楚这两个问题,我们首先得了解中国古代音乐的含义。

(一)中国古代音乐的意义

中国古代音乐的意义和我们现代所表现的意义是不同,在古代,音乐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许慎在《说文解字》[8]中解释:音,声也。生于心,有节于外,谓之音。从言含一。从“音”的字形演变中可以看出“音”与“言”同源,后面渐渐分化,音是在言字的「口」中加一横,是表示有节奏的声音。《礼记·乐记》[9]说: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但不要认为“音”就是“声”,它们之间是有区别的,“声”包括“音”,音是属于声的,正如《礼记·乐记》所云: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说文解字》对乐的解释说:乐,五声八音的总称;荀子在《乐论》[10]中解释:乐则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由此可以看出音与声是乐的表现,乐则是音与声的本质或本体。庄子在他的《天运》[11]中这样解释:夫至乐者,应先知以人事,顺之以天理,行之以五德,应之以自然,然后调理四时,太和万物。这句话就说了乐是先天本源,自天地而出,在天地万物中保持本真的存在,乐在与天道保持相互贯通的过程中,体现的道德意义和圣人境界。正如《吕氏春秋》[12]说:乐之所由来者远矣,生于度量,本于太一。

(二)音乐中的文质关系

音乐中的文可以指“声”和“音”,既通过感官把握到的音响(声),还包含着音响中体现的音律和音律中蕴含的情感和心志(音);音乐中的质可以说是“乐”,它不仅指声与音所承载的道德教化和政治理想等人文资源和社会功能,而且还以天地自然之道为其本源。在前面的章节中已经探讨文与质的本源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其实音乐中的这种文质关系正体现了中国文化整体观和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哲学思想。文包含着音乐所有的表现形式和手段,是音乐作品的载体,这些东西都是外显的;而质是隐藏的,不容易被发现,只有通过文将其表现出来。它们是一个整体,是一个事物的一体两面,只有文的音乐不是好的音乐,只有质的音乐是虚无缥缈没有意义的音乐,所谓“孤阴不长,独阳不生”。所以音乐中文与质既相互区别,又相辅相成,是中国古代音乐思想的完整体现。

中国古代的音乐把质视为音乐艺术的最高境界和追求,这是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的重要特征,深深影响了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

影响最大的就是儒家和道家。儒家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13]从这一事例可以看出孔子对音乐艺术执着的追求,这种精神放到现在仍然没有过时,也可以成为我们每一个音乐艺术家努力追求的目标和学习的榜样。道家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老子和庄子,先看老子对音乐的态度,他在道德经中提出大音希声的观点,许多人认为这个“希”是指没有声音,其实在《道德经》[14]十四章中有解释: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老子谈到乐可以说是以道论乐,《文子·道德》[15]对此有精深的论述:“学问不精,听道不深。凡听者,将以达智也,将以成行也,将以致功名也。不精不明,不深不达,故上学以神听,中学以心听,下学以耳听。以耳听者,学在皮肤;以心听者,学在肌肉;以神听者,学在骨髓。故听之不深,即知之不明。”而神听的对象,是希声大音,无声之和,大化流行,宇宙翕辟;老子的继承人庄子在《人间世》[16]这样说:“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道家将听分为耳听、心听、神听三个层次,分属生理反应、审美活动和哲学超越。他们对音乐的体悟达到很高的境界,已经进入到最高层次的讨论,上升到形而上的东西,而形而上的东西都是超出概念的,西方人叫“超验”,就是人们后天的经验和后天建构的一套概念体系没办法对人类形而上本源层次的东西进行描述,正是因为老子知道自己没有办法用语言把它清晰化和逻辑化,所以才会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道至简,大智若愚、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成若缺和大美无言。”

从以上不难看出,不管是儒家还是道家,他们对音乐质层面的东西理解得非常深,因为他们自己已经达到了那个境界,同时他们也希望自己的学生和士人在学习音乐的时候不能仅仅停留于对音乐文的方面的追求,应该深入对音乐质的追求,做人要有远大的理想和追求,学艺更是如此,比如现代人提倡的德艺双馨也是同样的道理。后代人就以此认为孔子他们是重质轻文,还拿出《礼记·乐记》[17]中的一段话来佐证:“乐者,非谓黄钟大吕弦歌干扬也,乐之末节也,故童者舞之;铺筵席,陈尊俎,列笾豆,以升降为礼者,礼之末节也,故有司掌之。乐师辨乎声诗,故北面而弦;宗祝辨乎宗庙之礼,故后尸;商祝辨乎丧礼,故后主人。是故德成而上,艺成而下,行成而先,事成而后。”本末是哲学中的一对范畴,本是指宇宙本源或本体,末是指天地万物。“德成而上,艺成而下”这句话中上下也是哲学范畴,和孔子在《易经序传》[18]说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则谓之器”是一个意思。所以读古人的书千万不能依文释义和断章取义,这样容易曲解原意,也容易把我们带偏,这个就不在这里继续讨论。我们要清楚孔子说教的对象并不是普通老百姓,而是士人,也就是那个时候的知识分子,他们身上承担着建设国家改造国家的重任,对这样一群人要求高点是很正常的事,不同的对象要求是不一样的,这也正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但不能就此说他们重质轻文,这个观点是有待商榷的。

从中国古代音乐的表现形式上看,与西洋音乐相比,好像我们的老祖宗是有重质轻文的嫌疑,难道是他们没有能力创造复杂多变的音乐表现形式吗?当然不是,而是他们不愿意这样做,就像中国的绘画一样,追求简单和朴素,“以水墨渲染为重”,以空白为画底,也可以“启示着心灵和自然的完美合一,既超越自然而又最切近自然”[19]。这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体系和思维逻辑,即《易经》[20]中的“不易为体”“变易为相”“简易为用”这种思维逻辑,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处世哲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基因,这个在中国农民生活和劳作时可以找到太多的事例,就不一一列举了。

小结

想要深入了解中国的音乐及其审美特征,必须先了解中国的文化,因为音乐与文化是密切相连的,所以本文在论述音乐文质时以文化为前提,避免停留于表面的探讨。文可以不断地创新和改变,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音乐形式和风格特点,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以不变应万变,这个东西就是质。人在多变的环境中,容易迷失方向,看不清做人的根本;音乐也是一样,面临多元化的挑战和外来音乐的入侵,各种音乐冲击着我们的耳朵,让我们陷入混乱,不知何为美的音乐,所以我们需要冷静,找到音乐的质。但从另外一面来说,多种音乐的碰撞,让各种音乐的美被人欣赏,对音乐的创新和多元化是有积极意义的。对我们当下的音乐来说,已经达到了文胜质衰的程度,导致音乐泛滥成灾。不过让人感到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这一点,还是要回归音乐的质。因为我们人都有其局限,不是往左倾斜就是往右倾斜。但最理想的音乐是文、质并重,这是孔子对艺术的追求,以及人生价值观的体现,也是中国知识分子(包含艺术家)共同的理想追求。

注释:

[1]论语·庸也[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7:80.

[2]许慎.说文解字[M].沈阳:辽海出版社,2020:720.

[3]孔子《易经序卦传下·第二章》。

[4]论语·颜渊[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7:199.

[5]宗白华.艺境[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329.

[6]孔子《易经·贲卦彖辞》。

[7]司马迁.史记汉高祖本纪[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8:1928.

[8]许慎.说文解字[M].沈阳:辽海出版社,2020:1231.

[9]禮记·乐记[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7:211.

[10]荀子《乐论》。

[11]庄子.庄子天运[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134.

[12]吕不韦《吕氏春秋》。

[13]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7:815.

[14]老子.道德经[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8.

[15]文子《文子·道德》。

[16]庄子.庄子·人世间[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81.

[17]《礼记·乐记》。

[18]孔子《易经序传》。

[19]宗白华.艺境[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262.

[20]《周易》。

(责任编辑:刘露心)

猜你喜欢

音乐审美中国文化
简析高中音乐的审美教学
论音乐教学品德培育的渗透
紧抓音乐课堂教学,突显审美之心
浅谈混响器在后期缩混中的应用
以《最蓝的眼睛》为例看异域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动漫电影中的中国元素研究
浅析汉风壶与中国文化
浅析当代形式下中国文化在德国的影响及渗透
试论普通高等学校高中学生的专业音乐审美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