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内在关联性的高校课程思政融入模式研究与实践

2022-04-29刘鹏李后卿王辅之沈庆群

关键词:宫崎骏多媒体技术育人

刘鹏,李后卿,王辅之,沈庆群

(1.蚌埠医学院 卫生管理学院,安徽 蚌埠 233000;2.中南大学 信息安全与大数据研究院,湖南 长沙 410012)

教育强则国家强,人才兴则民族兴。“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为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政工作、发展高等教育事业指明了行动方向[1]。

高校课堂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随着高校课程思政持续开展,高校教师围绕课程思政的融入模式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这些模式大致可以归纳为一维模式和二维模式,一维模式即采用课上或课下的单一维度的课程思政融入模式,二维模式即采用课上和课下有机结合的两个维度的课程思政模式。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维模式有如下模式:贾艳红提出GIS 课程思政教育新模式,让本科生参与GIS 案例库构建的科研实践,在培养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同时,厚植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专业认同感[2];姜国峰引入物理学的“点频共振”概念,形成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协同效应模式[3]。极具代表性的二维模式有如下模式:马捷在吉林大学图情档学科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探索中,提出了“思创融合,协同育人”的模式,即创新创业元素与思政元素相结合,实习单位业务实践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共同协作育人模式,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思政融入模式[4];邢文利引入圈层结构理论,依据思政元素育人作用的大小,将研究生的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机结合,创建了育人主体圈层、育人课程圈层、育人课堂圈层三位一体的研究生课程思政模式[5];李晓辉设计了基于思政案例大赛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将课堂思政与课下思政有机结合,思政大赛使学生在实践中有效锻炼了思政的相关能力,教师的思政胜任能力也得到了提升[6]。

总体来看,高校教师是课程思政模式研究和实践的主力军,他们对课程思政模式改革开展了大量的探索和创新,也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是无论是一维模式还是二维模式,融入思政元素时并没有将其建立在与课程的高度内在关联性和学生感兴趣的基础之上,这会使立德树人的成效大打折扣。一个高效的课程思政模式必然需要兼顾学生的兴趣以及思政元素与课程的内在关联性,因此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1 可行性分析

文章从学生兴趣角度出发,基于蕴含正能量事物与高校课程之间的内在关联性的视角,提出一种高校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创新模式,就其可行性作如下分析:

1.1 高校课程思政与蕴含正能量事物在教育作用上具有趋同性

作用趋同性是指两种事物相互融合、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使两种事物之间在作用上的差别逐渐缩小,以至完全消失[7]。高校课程思政与蕴含正能量事物在教育作用上具有天然的趋同性:高校课程思政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高校课程,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蕴含正能量事物通常以案例形式被引入高校课程思政中,传递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健康的、向上的社会秩序的信息,引领大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践过程中,趋同性促使两者相互融合,形成合力:由于两者之间在教育作用上的趋同性,能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也使抽象的思政元素在现实生活中找到落脚点,使高校课程思政有了更加具体,更加鲜活,更加有力的载体和抓手[8]。

1.2 蕴含正能量事物的属性促使思政元素与高校课程完美融合

能够传递正能量是蕴含正能量事物的核心属性,这与课程思政的教育作用是趋同的,这也是其被引入高校课程的前提条件。蕴含正能量事物的关键属性是它与高校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形式、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评价当中的若干方面存在一定的内在关联性,基于两者之间的天然紧密的内在关联性,蕴含正能量事物与高校课程知识点可实现“无缝衔接”,而蕴含正能量事物在教育作用上与课程思政趋同,因此这种“无缝衔接”实质上是为课程思政提供了自然的切入点,最大限度地降低了高校课程与思政元素融合产生的突兀感,实现了思政元素与高校课程的完美融合[9]。

2 内在逻辑与实施路径

2.1 内在逻辑

兴趣是求知学习的最好动力,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必须同学生的兴趣保持一致[10]。只有和学生兴趣吻合的内容,才能促使学生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从而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最终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因此从学生兴趣角度出发,去筛选蕴含正能量事物,这些事物需要具备一种特性:即与高校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形式、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中的至少一方面存在内在关联性。这些内在关联性使高校课程与蕴含正能量事物之间形成“无缝衔接”,这种基于内在关联性的衔接是自然且紧密的,可以降低学生在接收偏离课程知识以外的信息时心理所产生的抗拒感和突兀感。两者产生衔接的同时,也就形成了思政的切入点,高校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切入点,自然地将思政元素融入高校课程之中。这种思政融入模式可以提升教师课程思政胜任能力[11],激发学生学习内在动力,强化学习主动性,完善高校课程思政体系建设,使高校课堂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抓手和阵地[12]。具体逻辑思路见图1。

图1 基于内在关联性融入课程思政模式的逻辑

2.2 实施路径

该思政融入模式需要借助网络学习平台来开展,从学生的关注点出发寻找他们感兴趣且蕴含正能量事物,基于该事物与高校课程之间的内在关联性,深挖线下和线上的课程思政的切入点,从这些切入点出发,从目标定位、教学计划、指导思想、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多层次、多方面、多角度来为线下和线上的课程思政赋能[13]。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和教室面授的双平台,突破时间与空间限制,利用“互联网+”的信息化优势,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丰富知识的内容,增加结构的趣味性,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同时也让思政元素的融入更加自然顺畅,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思政的融入,真正实现思政与高校课程的“水乳交融、润物无声”的融合效果[14]。网络学习平台上的大数据可以为课程思政的育人质量评价提供完整全面的反馈数据,这些数据不仅可以用来对学习者学习结果进行检验,也可以用来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依据评估结果,分析线下教学和线上教学中各环节中的课程思政的效果,进而不断完善和优化教学模式和方法,达到育人目标,发挥教学评价的反哺效应[15](图2)。

图2 基于内在关联性融入课程思政模式的路径

3 实践案例

下面以面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的《多媒体技术》课程第一章内容“多媒体技术概述”为例,介绍该模式的具体做法。

3.1 备课阶段

3.1.1 学情分析

通过与学院辅导员交流、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在校生和毕业生的调研、以及对该专业的学生常年的观察等形式,了解到蚌埠医学院信管专业的学生存在一些典型的思想观念问题:(1)蚌埠医学院信管专业的很多学生都是由于高考成绩不理想,被迫放弃医学专业而选择了医学院校分数线相对较低的信管专业,他们对该专业认同感较差,部分学生出现自暴自弃或转专业的现象。(2)学生以“00后”群体为主,多为独生子女家庭,自我意识较为强烈,团体意识和关怀意识较为淡薄。

3.1.2 教学目标

充分挖掘课程中所蕴含的育人资源,强化育人理念,构建“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1)知识传授目标:掌握媒体、多媒体及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及特点;熟悉多媒体技术的研究内容;了解多媒体技术应用领域及发展前景。

(2)价值引领目标:针对该专业学生的学情分析暴露出来的思想观念问题,在集体备课中进行探讨之后,最终确定本次课的课程思政目标是提升学生专业认同感,培养其社会关怀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

(3)能力培养目标:①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能力;②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③具备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3.1.3 教学环境设计

教学环境是教学物质环境和相关人际环境的组合,其中既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又有良性的人际互动因素。

(1)物理环境设计:①为充分满足多媒体技术教学的物理硬件要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摒弃了理论教学楼的公共教室,多媒体技术的理论课和实验课均使用学院搭建的多媒体电教室。多媒体电教室由大屏幕投影显示、多媒体音视频信号源、音响、切换和中央集成控制组成,既可以满足传统基本的教学要求,还能够提供优美音质呈现清晰图像,为多媒体技术教学的教学效果提供了强力保障。②为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实现对传统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采用基于蓝墨云班课的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在线上,使用蓝墨云班课给学生课前推送教学视频、宫崎骏的动漫作品、PPT等教学资源,推动学生的课前预习,拓展课程思政导入的渠道和方式。在线下的课堂上,利用蓝墨云班课开展包括抢答、讨论、测验、头脑风暴等在内的课堂参与式活动,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为课程思政的引入提供更多可以利用的方式。

(2)人际环境设计:①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其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所以无论是线上教学还是线下教学,都需要给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包容的学习氛围,对于学生正向积极的表现,应给予及时正向的肯定和评价。②基于蓝墨云班课建立包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内的多方之间的有效对话,强调教学过程中信息的流动,并以此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

3.1.4 教案讲稿设计

(1)素材的设计:针对本次课程的教学目标,从学生兴趣的角度出发,最终确定本次课程的思政素材选取的是“宫崎骏和他的动漫”,原因如下:①与学生兴趣相吻合:大学生群体对动漫普遍表现出极浓厚的兴趣,宫崎骏作为动漫领域的代表人物,凭借在动漫领域的卓越贡献,获得了奥斯卡终身成就奖,在大学生群体中受欢迎程度较高;②与蕴含正能量事物的核心属性相匹配:宫崎骏的众多作品都极具代表性且能够传达正能量,并且宫崎骏具备极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工匠精神”;③与蕴含正能量事物的关键属性相符合:动漫与《多媒体技术》课程在教学形式、教学内容以及处理的对象层面存在着天然紧密的内在关联性。

(2)切入点的设计:在集体备课中,从基于宫崎骏的动漫与多媒体技术课程之间的内在关联性的视角出发,通过头脑风暴的方法确定了本次课的最佳思政切入点,即多媒体构成元素这一知识点。基于这个切入点,在原有的教案讲稿基础上,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元素。

3.2 授课阶段

3.2.1 线上教学

在课前通过蓝墨云班课推送本次课的教学视频,完成知识的传递与预习。在讲解“多媒体构成元素”知识点的视频节点上,引入学习任务:(1)利用课余时间自行观看宫崎骏的代表作《千与千寻》,并完成以“从多媒体技术角度来分析《千与千寻》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的原因”为主题的线上讨论;(2)以小组为单位,组内分工协作,搜集宫崎骏及其作品的相关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小作品,内容要求从人文内涵的角度介绍宫崎骏的动漫作品,优秀作品会作为制作素材,在线下授课中进行展示。

这两个学习任务,既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团队意识、团队协作能力、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和信息素养能力,又能引导学生在制作多媒体作品的过程中,去感悟宫崎骏透过作品所传达的正能量,将思政元素潜移默化地融入进来。以上两个学习任务也为线下教学中的高阶性讨论话题的开展奠定了基础,保证线下课堂讨论活动的顺利开展和课程思政目标的达成。

3.2.2 线下教学

在线下的课堂教学中,以“多媒体构成元素”知识点为切入点,通过PPT 超链接方式,链接到多媒体作品《宫崎骏和他的动漫》,该作品通过文字、动画、视频等形式完整具体、生动形象地呈现了多媒体的构成元素,然后通过提问的互动方式让学生总结出多媒体的构成元素,这与“多媒体构成元素”的知识点形成了无缝衔接。基于该多媒体作品,引申出在线讨论活动,主题为“从多媒体技术应用和情感交流角度,分析宫崎骏动漫作品跨文化传播成功的因素”。为了达到事先设定的课程思政目标,对学生的讨论实施了适度的引导和干预,防止讨论目标的偏离。

最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加以总结和补充,形成如下关于宫崎骏动漫作品跨文化传播成功因素的结论:(1)宫崎骏的动漫能够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在特效制作、色彩调整、光影设置、声音修饰、动画剪辑等各个环节当中,最大限度实现了技术、艺术与人性相互之间的有效结合[16]。(2)多媒体技术为动漫创作提供了诸多便利,但利用多媒体技术绘制的动漫也存在“画面质感生硬,动作表情僵硬”的局限性[17-18],因此在电脑动画技术发达的时代,为了使想象力得到极致的发挥,人物表情动作的刻画更加生动、细腻,宫崎骏始终坚持手绘,并且对手绘质量有着精益求精的执着艺术追求[19]。例如,《起风了》这部作品中关东大地震的4秒钟镜头,宫崎骏团队花了整整15 个月来制作[20]。(3)情感交流是唯一一种可以跨越文化障碍的交流方式,因此在跨文化传播活动中,以情动人的故事往往更容易获得大家的认可[21]。宫崎骏紧紧抓住了这一特质,利用作品中传达的价值观和情感引起受众强烈的情感共鸣[22]。例如,《龙猫》《魔女宅急便》传递了对女性和弱势群体的关怀;巅峰之作《幽灵公主》呼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保理想;《千与千寻》可以引起受众对于人性的深层探索[23]。

该课程思政融入的设计以生动形象的形式,让学生自主探索“多媒体构成元素”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归纳思维。在线讨论活动则充分发挥了榜样效应对课程思政的推动作用:宫崎骏对待工作精益求精,身体力行地阐释了“工匠精神”的内涵,任何行业无高低之分,一旦选择就应该认可并保持热爱,专注与执着地对待自己的工作,精益求精方能成就卓越,锲而不舍才能水滴石穿[24]。以这个案例来培养学生对待学习和工作的“工匠精神”,强化学生专注和精益求精的做事态度;将宫崎骏透过作品传达的价值观,以学生感兴趣的动漫形式自然地传递给学生,从而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社会关怀意识。该模式设计以学生兴趣角度作为出发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教学活动的参与度、作业完成度和质量得到大幅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学生对于该专业的固有偏见,增强了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可度。

3.3 评价阶段

《多媒体技术》课程思政效果的评价遵循“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原则,目的是科学准确地反映课程思政的融入效果。为了科学准确地反映课程思政的融入效果,对多媒体技术的每次课程都制定了详细的评价指标体系,来对每次课程的思政考核进行单独的量化考核,按照一定的比例纳入最终的考核成绩,本次课程的具体评价指标见表1。通过该评价指标体系对信管专业学生进行多媒体技术概述部分的思政考核,及格比例为100%,优秀比例为22%,由此验证了该模式实现了较好的育人效果,是一种贴合《多媒体技术》课程实际的十分有效的思政融入模式。

表1 多媒体技术概述部分思政考核指标

4 结语

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政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推动高校思政教育的开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部和高校对课程思政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并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课程思政的全面推广普及[25]。随着课程思政在各大高校各个专业全面推进,高校教师和学者们对于课程思政模式的研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26]。但是通过文献综述,发现现有的高校课程思政模式研究重点集中在形式的创新上,普遍缺乏对于思政元素融入成效的根基的关注,高校的课程思政模式的根基在于学生对课程思政模式的适应性和接受性,基于此,文章提出了基于内在关联性的高校课程思政融入模式,它是对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创新性探索,实现了思政元素与课程的“无缝衔接”,学生对于该模式具有更优的适应性和认可度,是一种更加有效且更加自然的思政融入模式。该模式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了教师课程思政胜任能力,将思政元素潜移默化融入高校课程中,最终实现高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目标。

目前该模式在《多媒体技术》课程中的应用,取得了高质量的立德树人效果,受到教师、学生以及教学督导人员的一致好评和欢迎,为全面推广普及该模式打下坚实的基础。未来将在更多的课程中应用和推广该模式,在不断实践和信息反馈中逐步完善该模式,力争真正能够实现“润物细无声”的课程思政最优效果。

猜你喜欢

宫崎骏多媒体技术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嘿,我就是圆滚滚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宫崎骏动漫
谈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
走进“天空之城” 久石让与宫崎骏动漫作品音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