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推进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举措浅析
2022-04-29林荣冯
林荣冯
摘 要: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是指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形成统一的核心价值观,同心同德、同频共振,以此为基本思路,运用系统工作方法,从而取得促进企业高质量改革发展的实绩实效。本文从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建经营深度融合的时代要求出发,以思想认识、思维行动、机制规则等为主要内容,浅谈推进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有效实践举措,以期形成一定的有益参考借鉴。
关键词:国有企业;党建经营;深度融合;推进举措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持续得到更高重视,党组织作用发挥更加具体,特别是在党的十九大明确国有企业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职能后,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的融合更重紧密,并作为重要内容写入《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党建经营深度融合的时代内涵不断丰富,为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总要求提出了更高标准,也为加强党建工作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
党建经营深度融合是国有企业需要长期坚持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新时代国有企业领导体制下的党建工作价值体现、制度优势体现,是国有企业在建强国家治理体系、推动治理能力现代化上的担当和作为,必然也是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促进企业做大做优做强的有效路径。基于此,为紧跟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趋势方向,促进党建经营深度融合并创造更大实际价值,笔者认为应当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常态下,持续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内容。
一、提高思想认识,发挥党建引领独特优势
思想认识是指导行动的先决条件。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只有“深度融合”才能更好地发挥党委领导作用。只有党组织对企业经营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才有能力决策,才能体现决策的科学性。党务工作者不了解生产经营、不了解企业管理、不了解基层如何运行,党建工作就缺乏生命力,就不能发挥好党委领导作用。另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只有“深度融合”才能更好地体现制度优越性。通过坚持党的领导和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执行力的优势,把党组织理想信念的力量和党性修养的力量深度融入到企业的经营管理当中,使企业在建立现代制度形成竞争力的基础上,又增添党建工作所带来的竞争力,这就是党建经营“深度融合”所体现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独特优势。
二、统一思维行动,培育一体化的工作习惯
实现“深度融合”,就必须使管理者,不论是党务还是行政工作者,都从思想源头上一体化思考,形成一体化的思维习惯,“深度融合”才有思想根基。同时,还要以此为前提,在推动工作中,形成一体化的行为习惯,这样“深度融合”才能真正形成党政合力,体现“抓党建从生产出发、抓生产从党建入手”的工作原则。具体实践中,应明确“一体化思考”导向,引导各级组织在布置行政工作时思考党建工作如何提供保障、在推进党建工作时把行政工作作为工作目标,党组织书记有行政工作经历、行政领导有党建工作经历,形成并运用一体化的思维习惯、行为习惯,逐步消除“两张皮”问题。思维习惯的形成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坚持、循序渐进。
三、构筑和谐规则,健全完善公司治理体系
“深度融合”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实现企业党政间的工作和谐,而和谐的前提是规则。因此,党组织在“深度融合”中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定规则,并营造良好氛围。党章规定,党组织发挥领导作用,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依照規定讨论和决定企业重大事项。这是党组织履行责任的纲要,落实到企业管理中,必须在“决定权、把关权、监督权”上,与企业经理层、董事会、监事会等公司治理主体之间厘清权责边界,不断形成和谐规范的决策共识。一方面,要牵头制定规则并遵循规则,“深度融合”才有基础,能够支撑深度融合的推进;另一方面,要在建规则的基础上,努力构建“深度融合”的和谐组织氛围,与行政工作间形成相互尊重、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多换位思考的融合氛围,这是推动“深度融合”取得成效的基本保障。
四、务求实绩实效,彰显党政协同合力价值
党建经营深度融合要有生命力,就必须为企业发展带来推动,为员工带来收获。一是应通过制度机制建设,树立鲜明的党政协同导向,把推动企业实现更好经营发展作为协同推进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此提升“深度融合”的规范性,并在强力支撑价值创造的过程中提升工作有效性。二是应保障资源匹配,在人、财、物上充分投入,即建强队伍、落实经费、壮大阵地、保障硬件,并随着企业发展进程、员工诉求演进而持续跟进。三是应着力突出解决“急难险重”问题导向,充分调动党建经营的优势资源力量,针对性地开展联合攻坚,并以此为重要途径,探索运用“深度融合”见实效的具体丰富措施,并持续做好巩固深化,创造党政协同价值。
五、坚持以人为本,增强人才队伍根本保障
只有建立“既懂党务又懂业务”的干部人才队伍,“深度融合”才有根本保障。这是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在企业的努力方向,也对党务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是应推行行政领导有党务工作经历、党务干部有行政岗位历练,加大党务和业务干部“双向交流”,逐步提出更加刚性的管理要求,打造复合型的干部人才队伍。二是应推动队伍素质能力提高,提升思想境界,增强理想信念,增强创新能力和结合能力,学习高质量党建、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跟上党建工作和经营工作的发展步伐,跟上党建创新要求学,跟上不断变化的经营管理方法学,跟上时代进步的节奏学,不断满足“深度融合”需求。三是应运用好企业人才培养政策,加速培养党建专家队伍,吸引企业内外更多优秀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加入到队伍中来。
六、强化责任落实,形成深度融合闭环管理
管理的关键环节在于推动工作实现闭环,而落实责任考核是促进工作闭环的重要方法。为此,企业可在推进党建经营深度融合的过程中,着力研究部署、推进实现责任考核。一是制定考核评价办法,从制度建设层面固化工作开展机制,形成倒逼责任落实的共识,充分纳入“深度融合”的指标内容,着重体现党政合力的协同促进作用。二是完善构建考评体系,确保党建责任落实项点与生产经营目标内容形成紧密挂钩,并突出行政经营性指标占比,设经营业绩指标类的加分项点,以及质量、安全、环保类的否决项点。三是把握好考核主体与被考核主体之间的关系,实施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双向考评机制,保障上下联动贯通,促进公平公正,构建科学化的考核工作程序。四是注重强化考核成果运用,把考核打分及评级结果与被考核主体的绩效奖金充分挂钩,在评优评先的过程中作为重要参考依据,激励引导党建经营深度融合更趋紧密、更具长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