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对英译汉的影响
2022-04-29朱珊廷谢丽丽
朱珊廷 谢丽丽
摘 要:语言差异性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出思维方式的差异。与其说翻译是种语言活动不如说是思维活动。本文通过对比与举例手法,旨在理清中西方思维模式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本文提出了几种英汉翻译方法有利于进一步理解中西方思维差异,不断扫除翻译障碍。
关键词:思维方式;差异;英译中
一、中西思维模式差异
受历史、文化、地理、生活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往往不同,具有不同的特点。本章就是要弄清楚中西思维方式差异的这种表现形式。
(一)意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自古以来,中国医生就采用传统的方法,通过观察患者的外观颜色来诊断疾病。当然,这些方法确实有效。这些文化习俗表明中国人长期从事形象思维模式。
与中国人的具体思维相比,西方人在源自古希腊的文化中更倾向于“抽象思维”,注重分析和概括。他们具有通过灵活运用各种抽象名词来解释复杂概念的能力。
为了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差异,提供了更多的例子来做一个清晰的对比。
He is still very much in the dark himself with no clear mind.
他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样,思维模糊。
With frenetic affection, the old lady praises her grandson the smartest boy every time she meets an acquaintance.
老太太非常喜欢自己孙子,逢人就夸他最聪慧,真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从以上例子,我们会发现英文中的抽象短语被用来传达具体的意思,而它们的中文版本却呈现出具体的形象,如“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痛;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二)线性思维与圆环思维
卡普兰提出文化影响思维模式的观点,他将东方思维模式定义为循环思维,循环结构自然而频繁地出现在汉语话语中。中国人倾向于间接地表达或行动,这种对待人与物的态度被认为是一种含蓄的情感表达。
例如,这是一个中国人的作文:英语是国际语言之一,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当我们出国旅游时,我们可以方便地与外国人交流。因此,英语交流至关重要。通过交流,我们可以了解英语国家不同的人和不同的文化。所以现在掌握英语意义重大。
从上文不难看出,这篇话语具有典型的循环结构。可以看到,直到最后一句,中国人才阐述了这一段的目的,即掌握英语的重要性。
“现在掌握英语意义重大。首先,英语作为一种国际语言,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其次,出国旅行方便我们与外国人交流。第三,我们可以了解不同的文化,亲近英语国家的人民。”
这种西方话语的结构是:主题句以第一句为起点,然后是三个细分句和一个结论。这是一种典型的反映线性思维模式的结构。
二、中西思维方式差异的影響
上一章已经论证了中西思想的差异,使学习英语的学生能够意识到这种文化差异,从而找出差异带来的影响。
(一)词义确定
汉语用词一般较含糊,而英语较为具体。比如,英文中的“走”有许多类似的对应词,如walk、walk、stagger、stumble、crawl、march等。但在汉语中,我们要在“走”这个字后面加上副词,比如“大步走,艰难地走,重步行走等”。例:
这位知名作家在北京大学的出现让众多大学生激动不已,喜出望外。
1) The famous writer appeared in Beijing University, which left many students excited and overjoyed.
2) The famous writer’s presence in Beijing University was a real bonus for the students with excitement.
显然,第二个翻译的句子比第一个更地道和流畅。因为“presence”“a real bonus”和介词短语“with excitement”使得句子更接近英语的说话方式。
(二)语篇理解
语篇分析可以定义为对文本的分析,而不仅仅是句子的排列。其实,英文话语与中文对应话语的不同之处,也反映了形合与意合的对比。
英语中,经常强调句型和结构的完整性,并且使用了很多连接词和从句,这是典型的外接衔接。内聚关系在英语句子中不仅丰富而且多样。
但是,中文句子并非如此。所以在英汉翻译中,关系词和连词总是被省略。例如:为什么很多人不遗余力地弄清楚幸福是什么,为什么这么多人没有预期的那么幸福?对我来说,有几个因素,一个影响另一个。如此多人想要为幸福,为何如此多人明白,又何如中意那样幸福呢?
三、英译中策略
将英文翻译成中文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需要很多技能和跨文化意识。本章根据中西人思维方式的不同,给出了英汉翻译的几种策略。
(一)词性转换
中国形象思维和西方抽象思维对翻译过程产生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英语中经常使用抽象名词来描述和展示思想。所以在英汉中,英语的抽象名词总是被转化为汉语的具体名词。以下列句子为例。
(1) The dark clouds added an air of gloom to the funeral.
乌云密布让葬礼笼罩着忧郁。
乌云密布让葬礼笼罩着一种忧郁的气氛。
在这里,“忧郁”作为一个抽象名词,表达了“悲伤”的意思。不过,在中文句子中,应该翻译成“忧郁的气氛”,而不是“忧郁”,更具体、更形象。
(二)语序调整
西方人更喜欢把时间状语和地点状语放在句末,而中国人经常把其放在句首。在英语句子中,物主代词通常位于它所代表的名词之前,而人称代词通常出现在从句中,位于主句之前。但是,对于中文句子,名词总是放在开头而不是结尾。上述及其他一些特点,要求在英汉互译过程中的重排过程中,需要对词序进行重排,例如:
1) English: Jane’s book was stolen by her neighbor.
Chinese: 简的书被她邻居偷走了。
2) English: The First Plenary Session was held in Shanghai in 1921.
Chinese: 一中全会是一九二一年在上海举行的。
(三)句子拆分
在英语中,主语和谓语是起重要作用的核心部分,其他元素由各种连词组合而成。但汉语中的流句很多,一个从句接一个从句,可以连接也可以分开。在英译汉,“分割”有利于提高翻译质量。例如:
(1) We were shocked at the news that avian flu spread severely among the oldsters who were more vulnerable to be infected.
消息傳来:禽流感在老人人群中散播开来,因为他们更容易被感染。对此,我们非常震惊。
这句话传达了三个想法:1)禽流感在老年人中传播严重。2)老年人更容易被感染。3)我们对这个消息感到震惊。与英文长句相比,中文分别呈现了三种思路,既忠实于原文,又通顺。
四、结论
翻译,实质上是指思维模式的巨大转变,将语言来回转换为思想,再转换为语言。所以必须考虑思维方式。一般来说,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是具体的、循环和整体的,而西方的思维模式是抽象的、线性的、个人的。了解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文化,有利于提高教学、学习和翻译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Kaplan, Smith. Cultural Influence on Thought [M]. London: Public Affairs Press, 1967: 15.
[2] 陈宏薇. 新编汉英翻译教程[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84.
[3] 连淑能. 论中西思维方式[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