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共研 家园共育
2022-04-29耿淼
在防疫常态化的特殊时期,幼儿园不再像过去那样将家长邀请到班级观看幼儿的游戏活动,教师录制并与家长分享幼儿在园游戏、生活的短视频成为家园共育的新形式。我所在的小班,正处于入园的第一学期,如何帮助幼儿和家长克服分离焦虑,支持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及意义,建立家园和谐关系,为家园共育打下坚实基础,是这个阶段家园工作的重点内容。
结合防疫部门要求和小班家长迫切想了解幼儿在园生活的需求,我尝试利用班级微信群与家长相约云端,共同分享幼儿在区角游戏中的表现。最初尝试在班级微信群分享孩子们的游戏视频时,我发现家长观看视频时更多关注的是自己的孩子玩得怎么样、教师有没有注意到自己的孩子、孩子有没有被同伴欺负等,往往不能透过热闹的场景看到游戏对幼儿发展的真正价值。为了让游戏视频分享真正发挥作用,在陈宇华老师的指导下,我以“通过视频分享,让家长看懂幼儿游戏”为目标,重新规划了视频分享活动,将简单的视频分享转变为家园共研活动。
如何将视频分享转化为家园共研?经过思考,我梳理了四个步骤。首先,确立游戏共研主题;其次,根据主题甄选适宜分享的游戏视频;再次,确定共研中的互动问题;最后,活动后进行总结反思。
确定主题,做好互动准备
进入10月份,幼儿逐步适应了在园的一日生活,每天的自主区角游戏成为了他们期待的时刻。此时家长的关注点也逐步转向了幼儿在园的日常生活表现,经常听到家长询问幼儿在园的吃喝拉撒睡等生活情况,却鲜有家长提及幼儿在园玩了什么,可见家长对游戏是不了解也不重视的。游戏是幼儿在园生活学习最重要的形式,我认为在这个阶段应该逐渐引导家长认识游戏。于是,我将“初步了解游戏对幼儿的发展价值”作为了第一次共研活动的主题。
确定共研主题后,我开始筛选案例。在筛选案例时,我首先思考的是什么样的游戏视频既能凸显游戏价值,又能完成家园共研目标;既能让家长看得懂,又有共同交流的话题。其次,视频若时间太长则观察不到重点,视频中若幼儿太多则观察容易分散。基于这些思考,经过多次筛选我最终选定了一段锐锐小朋友在家庭区“给娃娃穿袜子”的23秒的视频。该视频记录了锐锐通过两次尝试,成功给娃娃穿上袜子的过程。
視频案例:给娃娃穿袜子
锐锐来到家庭区,她把娃娃从宝宝推车里抱了出来,平放到了桌面上。她看到桌面上有两只小袜子,她拿起一只袜子,两只手配合将袜口撑起,对准娃娃的一只小脚试图将小袜子穿进去。由于娃娃是塑料的,娃娃的小脚比较光滑,第一次尝试失败了。锐锐开始第二次尝试,她用一只手的三个手指头压住娃娃的脚面,其余两个手指和另一只手配合继续撑开袜口,这次成功地给娃娃穿上了小袜子。
根据视频内容,我梳理了两个互动问题:第一,锐锐做了什么事情;第二,这些事情对锐锐有什么发展价值。
观看视频,分析交流
10月的第3周,我提前两天在班级微信群发送了家园共研活动的预告。23号晚上8点,班级家长准时守候在线。看到家长纷纷发来在线的表情,我首先欢迎家长的到来,简单介绍本次活动内容。播放视频前,我引导家长带着目的(第一个互动问题:锐锐做了什么事情)观看视频,并给了家长5分钟的观看时间。
随后,景桐妈妈发来第一条留言:“锐锐小美女将玩具婴儿当成了自己的小宝宝,照顾得好细致,虽然袜子没一次穿成功,但是她并没有发脾气或放弃尝试,而是不停地帮玩具宝贝穿袜子,相信最后小美女一定让玩具宝宝穿上了袜子,不再寒冷。”看到景桐妈妈的留言我给她点了一个赞。甜甜妈妈发来第二条留言:“小姑娘性格太好了,非常有耐心!完全沉浸在对娃娃的呵护中,没有被其他小朋友热闹的游戏干扰,太可爱了。”我及时给两位家长点了赞, 并将第二个问题“这些事情对锐锐有什么发展价值”发布到了群里。
视频中的小主角锐锐的妈妈发来第三条留言:“小朋友在幼儿园学会了爱心和独立。爱心是关心娃娃,怕他着凉,独立是不在老师的帮助下给娃娃穿袜子。这些点滴帮助了孩子的成长,给她未来的生活学习打下基础,培养了独自面对问题的能力。感谢老师!”紧接着家长们夸奖锐锐有耐心,指出游戏能让孩子体会照顾与被照顾等留言纷纷发布到群里,我利用微信的“点赞”表情进行了回应。
在家长们的热烈讨论中,共研的时间还有5分钟就要结束了,我结合视频及家长们的讨论,对共研的两个问题作了简单总结,并将文字发布到了家长群中。
本次游戏可以发展孩子如下能力:通过照顾娃娃,感受家长在照顾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付出,激发感恩家人的情感;通过给娃娃穿衣服、穿袜子,掌握穿衣服、穿袜子的方法,提高生活自理能力;通过游戏感受季节和天气的变化,知道天气冷了要给娃娃穿厚衣服,增加基本的生活经验;在穿衣服、穿袜子的过程中发展小肌肉精细动作,发展手眼协调能力;遇到困难(如多次尝试穿袜子、拽袖子)不放弃,培养勇于尝试、挑战自我的学习品质。
游戏是幼儿重要的学习方式,游戏的开展离不开材料。丰富的材料能激发孩子们的游戏愿望,从而实现价值最大化。感谢互动的每一位家长,让我们通过一段小游戏看到了如此多的发展价值。
看到我的总结,乐乐爸爸留言说:“这么专业系统的幼教理念会让孩子受益终生,越成长体会越大,也为我们这些新手父母开启了教育孩子的新视角,感谢!”
基于家长们的留言,我提议在后续的游戏共研活动中希望看到自己宝贝游戏视频的家长接龙报名,很快就有20名小朋友的家长报名。深夜11点,我看到了思思外婆的留言:“非常感谢老师的辛苦耐心,很喜欢这种新颖的形式。我们很关注孩子在幼儿园的一切活动,很想了解思思在幼儿园的动态,也非常珍惜老师发的每一个视频,看了一遍又一遍,全部都保留了下来,作为她的成长记录。期待早日见到思思在幼儿园的视频。”第二天清晨,剩余几名小朋友的家长也参与了报名。
梳理反思,筹划改进
第一次游戏共研在家长们的后续期待中告一段落。从互动留言来看,家长通过观看锐锐穿袜子的视频及讨论,感受到了游戏是幼儿学习的主要形式,通过游戏能提升孩子的自理能力、小肌肉动作发展,达成了预期目标。但家长发言的积极性还不太高。从家长的报名接龙来看,许多家长都在线,可发言的只有几位,大部分家长没有参与互动。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家长没有参加过类似活动,不知道如何说;也可能是想先看看别的家长怎么说,处于观望阶段;再或者家长此时忙于其他事情不方便文字回复。针对这个情况,我思考在以后的互动中,要考虑到家长的感受,让家长知道探讨无对错,鼓励家长丢掉思想包袱,勇跃表达;在时间安排上寻找大部分家长相对空闲的时间,比如周末的晚上,并做好提前预告工作。
持续开展,共研共育
有了第一次家园共研的经验,10月份第4周的周六晚上,我与家长准时相约云端,开展了第二次活动。本次游戏共研的主题是“感受材料对游戏开展的价值”,我选取了两个因材料投放不同而影响了游戏开展的视频:一个视频是沐言和乐乐看动物园导览图商量计划,并在计划环节说出了丰富的计划内容,游戏环节搭建出了有丰富细节的动物园;另一个是甜甜推着婴儿车四处晃荡,教师通过追问帮助她确立了给娃娃喂奶的游戏计划,但是因为没有奶粉罐、奶瓶等与游戏内容相关的意图材料,使得甜甜的喂奶计划无法实施。
通过对两个视频的对比观看和我提前设计的互动问题,家长们边看边思考,互动留言的积极性提高了很多,且互动形式多样。家长们在群里不仅表达了自己对共研问题的思考,还发布了许多饱含情绪的表情符号,还有把家里的奶瓶、奶粉罐、围嘴等实物图片直接发到群里的等等。第二次游戏共研不仅让家长充分感受到了材料对游戏的价值,同时点燃了家长们的参与热情。
随着幼兒之间的熟悉和交往的增多,孩子们在交往中的冲突也增多了。因此,第三次家园共研我们围绕“冲突时刻”开展。我同样选择了两个视频,一个视频是收区环节孩子们齐心协力共同整理玩具;另一个是景桐用脚踢倒了禾禾正在搭建的楼房,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禾禾转身就要离开,随后,教师帮助禾禾疏导情绪,并通过传话筒策略帮助两名幼儿由冲突转化为合作。共研活动中,当家长看到孩子们合作整理玩具的视频时,都纷纷称赞孩子们的进步。此时,我以“孩子们在游戏中也会出现一些小插曲”为题,引发家长对第二个视频的关注,在观看视频前我对家长说:“幼儿的行为没有对错,幼儿的交往技能在与同伴互动中得到发展。”通过对视频内容的分析和互动问题的讨论,家长们不仅感受到了冲突是幼儿在集体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挑战,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几次与家长的分享,我逐渐感受到了家长育儿理念的提升。如今,他们不只关注孩子吃喝得好不好,也关注孩子在幼儿园里获得了什么样的成长,收获了什么样的快乐。他们看待幼儿游戏的视角和评判标准发生了改变。从互动留言中可以看出,家长们更认可教师的专业性,也更愿意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的工作了。线上共研,激发了家长对理解孩子、科学支持孩子成长的热情和主动性,我想这就是主动学习理念在家园共育中的力量吧。
陈宇华
海森高教育首席专家
全美幼教年会培训专家
海森高国家级课题专家组组长
疫情期间,幼儿园无法邀请家长来园所实地看游戏,而对教师提供的游戏照片或视频,家长往往也是“雾里看花”,很难看懂游戏对幼儿发展的真正价值。
耿淼老师利用家长微信群,尝试了更为灵活的家园共育形式。通过带着家长一起在线研讨游戏小视频,让家长实实在在地看到了孩子通过游戏学到了什么,还激发了家长给幼儿园收集材料的积极性。通过分享“冲突解决”小视频,帮助家长理解了孩子之间抢玩具的原因以及科学的处理方式,促进了家园和谐。在疫情常态化的大背景下,这种家园共育的新形式很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