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教师与学生的相处之道

2022-04-29罗廷敏

湖北教育·中小学党建 2022年4期
关键词:班级教师学生

罗廷敏

对新入职的教师来说,无论是当班主任还是科任教师,头几年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层出不穷的问题,就像杨万里的那句诗一样,“一山放出一山拦”。如何与学生友好相处,获得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每位新教师的必修课。

在我看来,新教师与学生相处的第一条法则是“轻轻地”。“轻轻地”包含的第一个层次是“反应轻”。教师的一点情绪波动,其影响力都会迅速地在班级中扩散开来,因此当遇到突发状况时,教师要尽可能做到心平气和,保持稳定的情绪。这里的“稳定”并不意味着要让教师变成“演员”,刻意抹去自己真实的性格(比如让原本开朗健谈的人故作深沉),它其实指的是不要过度压抑自我,避免产生极端情绪。

设想这样一个情境:你是一名班主任,你所带班级的学生没有打扫好教室卫生,导致班级失去当月的评优资格,这时你会对学生说什么?你可能会愤怒地质问:“怎么连这点事情都做不好?”你也可能因为不想与学生发生冲突,假装自己不在意:“算了,没事儿。”其实你的真实感受绝不是掩耳盗铃般的“不在意”,你内心的失望一定在所难免,但也只是失望而已,不至于上升到“愤怒”。这时你可以根据《非暴力沟通》一书中的建议,坦然表达你的真实感受,并讲清楚这种感受是基于什么(尚未被满足的)需求。你可以对学生说:“我们班因为教室卫生状况不好,失去了这个月的评优资格。我心里还是有点失望的,因为我是真心希望咱们能共同努力建设好班集体,这样大家在优秀的班级氛围中,能够学得更开心、更有成就感。”区别于乱发脾气与压抑情绪,这种表述具有明确的指向性,为师生良性互动创造了条件,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轻轻地”包含的第二个层次是“说话轻”,尽可能保持适中的音量和语速。音量适中有利于教师稳定情绪,予以学生真实而非夸大的反应,这样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会更加可亲、可信。语速适中则让教师在说话时拥有更多的思考时间,而深思熟虑之后的娓娓道来一定比不动脑子的大吼大叫更有力度。

“轻轻地”包含的第三个层次是“动作轻”。教师在完成开门关门、收桌擦窗等动作时,也要尽可能用适中的幅度和力度,这既能体现教师的修养,表明其是靠谱的、值得信赖的,同时也为学生做了很好的示范。如果教师总是毛手毛脚的,那么学生跟在后面有样学样,会容易变得浮躁、不踏实;如果教师举手投足间尽是温柔优雅、淡定从容,那么学生会于潜移默化之中习得“大家风范”。

新教师与学生相处的第二条法则是“长长的/常常地”。“长长的”指时间的延长,意味着新教师要尽快建立起让教育教学可持续开展下去的长效机制,思考如何获得学生的长久信赖,对自己、对学生的要求不能局限于眼前,而是要高瞻远瞩。“常常地”指频率的经常,意味着新教师要随时反思自己的思想认识与言行举止,随时准备与惯性、惰性作斗争。我将这一法则具体阐述为以下四点。

第一点:说话算数。教师不能讲空话、套话、废话,不能在学生面前随意夸下海口,具体而言——“不要制定你坚持不了的规矩”“不要设计不切实际的惩罚”“不要不经调研就发布班级决定”。首先,教师如果无法做到“言出必行”而总是“不了了之”,那么慢慢地就會有学生察觉到所谓班规的约束力也不过如此,都是有漏洞可钻的。其次,在确立班规时,教师要营造“班级自治”的民主氛围,不妨把问题抛出去,然后让学生自己定制解决方案。在涉及执行时限、执行人员、监管人员、奖惩机制等方面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尽可能做到详尽缜密;当发现缺陷与不足时,教师要及时为学生纠偏,确保相关制度能够持续落实下去。

第二点:知错能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师者”“长者”也有犯错的时候。这时教师不能一味“嘴硬”以维护自身权威,而是要大方承认,小心整改,这样才能真正获得学生的尊重,为学生树立起一个知错能改的好榜样。

第三点:一视同仁。教师不应该根据成绩、家境、性别等“指标”,将学生划分进不同的“阶层”“阵营”,而是要做到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比如,就性别平等而言,不是要求教师对男女生之间客观存在的天然差异视而不见,而是强调教师不能由不同的性别衍生出不同的对待方式,比如在涉及惩罚时,教师不能因为对方是男生就更加严格粗暴,也不能因为对方是女生就网开一面。无论面对男生还是女生,教师都只客观分析评价其行为,按规矩办事,这样才能营造公平公正的班级氛围,让班级管理更有成效。

第四点:持续“培优”。这里的“培优”针对的不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旨在从学生身上挖掘培养出更多优点,努力让每个学生在班集体中都能找到归属感、存在感、获得感。借用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多一种评价标准,就会多一批优秀学生。我班上的一位学生曾经推心置腹地告诉我,他觉得锻炼出一副好身体的重要性,并不亚于取得高分。他的想法让我意识到,自己不知不觉中竟忽略了班上这类学生。是啊,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一个非常显著的优点,应该得到大家的肯定。受他的启发,我在班上设置了“健康体魄奖”,专门颁发给那些身体健康、热爱运动的同学。作为第一个获得该奖项的学生,他备受鼓舞,自此积极带领全班同学参加体育锻炼。他干得很有成就感,班上其他同学也都乐在其中。

新教师与学生相处的第三条法则是“深深地”。专业素养始终是教师的立身之本。新教师一定要养成深度学习的习惯,不能让自己的视野仅仅局限于教材教参,以至于阻断了专业提升的道路。新教师在处理学生身上出现的问题时,也要养成深入思考的习惯,不能只看到表面,就对学生进行简单粗暴的批评,而是要想想这背后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深层原因,因为这些问题往往与他们的家庭环境或者过往十几年的人生经历有着直接联系。

总之,新教师的成长之路既荆棘丛生又花团锦簇,愿每位新教师都能用爱心、耐心、真诚、热情,收获学生由衷的信任与爱戴。

猜你喜欢

班级教师学生
班级“无课日”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赶不走的学生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秋天在哪里
学生写话
美育教师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以牙还牙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