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村黑花猪用15年“跑”出修水
——访江西省幕村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卢丹、邹玲丽
2022-04-28以文
文/以文(投农业记者)
位于阜山与九岭山脉之间的修水县一年四季景色各异,鸟瞰这座县城,可见仿古民居点缀在青山绿水间,修河穿城而过,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映入眼帘……
在该县港口镇港口村山林中常有一群黑花猪出没,它们相互追逐、抢食。在原生态绿色养殖模式下生长的黑花猪,肉质优良,其口感瘦而不柴、肥而不腻,颇受消费者青睐。
放养这些黑花猪的是卢丹和邹玲丽,他们在村里建起了幕村农场。据了解,他们在大学毕业后返乡养猪,历时15年打造出地域特色浓厚的生猪品牌——幕村黑花猪,并让他们“跑”出修水县,“跑”向全国。
返乡创业 与猪结下“不解之缘”
2007年,在重庆一起读大学的卢丹和邹玲丽毕业就结了婚,并决定返乡务农。当时,他们的亲友对此颇为不解,都认为这是一个浪费学历和时间的选择。
“那会儿家人希望我们考公务员,安稳地生活,但作为刚毕业的年轻人,心里肯定有很多想法,我想当新型农民。”卢丹告诉记者。
成为新型农民的卢丹最初并没有选择养猪,而是在老家的几亩田地上先尝试种植绿色蔬菜。因蔬菜的种植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优质农家肥,他便买了50余头生猪,以获取猪粪作农家肥。
然而,地里的蔬菜没让卢丹挣多少钱,反而这几十头生猪转手出去后,赚了1万元。于是,他们夫妻商议,既然转卖生猪能挣到钱,为什么不尝试养猪呢?
于是,2007年底,卢丹和邹玲丽东拼西凑,筹措5万元,建了200余平方米的猪舍,共饲养生猪60头。5个月后,这批生猪全部出栏,虽然第一批生猪收入仅够维持开支,但他们学习到了丰富的养猪知识与技术。邹玲丽告诉记者,那时她和卢丹连猪仔的公母都分不清,花了大量时间学习养猪知识。
2008年2月起,猪肉价格持续低迷,在很多养殖户缩减养殖规模之际,夫妻二人不仅没缩减猪场规模,还加购了2000多头小猪仔,新增1处猪场。回想起过去,卢丹说:“根据我对猪肉价格走势的分析,年底价格将有所回升。事实证明,我的预测是正确的,2009年初,我们的猪场利润达到100多万元。”
自研品种 掌握核心竞争力
生猪市场竞争向来激烈,行情也非常不稳定。卢丹和邹玲丽认为,要想在畜牧业占据一席之地,必须具备核心竞争力。
2012年,他们决定将从江苏太湖、湖北通城等地引进的“两头乌”生猪与修水杭猪进行杂交,培育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幕村黑花猪”。
为考察“幕村黑花猪”的特征及其生长性能,卢丹将猪仔免费送给农户饲养。为了培育出绿色无公害的“幕村黑花猪”,夫妻二人整日“泡”在猪圈,邹玲丽回忆道:“有时站在偌大的猪场前,都会感觉后悔当了‘猪倌’。那段时间日子过得很清苦,还背着贷款压力。但是想了想不能放弃,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
努力付出总有回报。2014年10月,夫妻二人精心培育的“幕村黑花猪”成功面市,饲养总数达4000余头。同年,“幕村黑花猪”荣获《无公害产品产地认定证书》和《无公害产品证书》。
为了推广“幕村黑花猪”,他们在县城开设多家专卖店,每天宰杀3~5头花猪进行销售。因“幕村黑花猪”无公害,且肉质肥美,口感爽滑,深受消费者喜爱。
拓产业链 将品牌不断做大做强
2011年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问题在业内颇受关注。卢丹主动改变传统养殖模式,关停了2家猪场,探索低污染、原生态的新式畜牧产业发展之路。
2013年,他们在邻村——龙井村租用300亩土地,创办幕村家庭农场。场地在山里,这里环境清幽,满足黑猪山地散养需求。原生态养殖环境也为夫妻俩当时正在进行的自研项目——“幕村黑花猪”品种培育,提供了助力。
据了解,目前“幕村黑花猪”实施“自繁自养+农场技术服务+农户”的发展模式,依托山林原生态环境,保证生猪产品的质量,市场前景广阔。目前,猪场养殖规模已由原来的3000头增长到1万头左右,总资产千万余元。幕村家庭农场主要对接九江市大型商超、生鲜自主门店,年供应生猪1万余头。
卢丹夫妇在畜牧业坚持了15年,两人早已成为资深畜牧“顾问”。“在奔跑中调整姿势!”这是卢丹经常说的话。近几年,他又调整了“起跑姿势”,公司依托自有农场优势,拓展生鲜猪肉加工业务板块,丰富产品类型,把腊肉、腊肠等多种风味的“幕村黑花猪”肉类食品送到消费者的餐桌上。
记者短评:想要做出一番事业,就必须用上智慧和汗水。从青涩懵懂的学生到资深“畜牧顾问”,卢丹和邹玲丽用了15年的青春去实践,虽然历尽艰辛,但也收获了成功。作为新时代的农人,他们砥砺前行,也必将鼓舞更多的人在田间地头开启自己的“新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