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高效化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研究
2022-04-28陈秀珍
陈秀珍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教师十分重视新课改问题,但是数学作业的设计却很少被重视。许多教师往往过于依赖课本,迷信练习册,缺乏应用方面的练习。学生仍然停留在以实践为导向的機械作业方式中,这不仅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极大程度地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发展。在“减负增效”的背景下,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数学作业模式,精心设计,努力提高数学作业的有效性。下面作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针对将来教学方向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与意见。
关键词:“双减”背景;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引言
作业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是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延续与深化。高质量的作业,对巩固学科知识、形成关键能力、培育核心素养、实现减负增效的目标具有重要的作用。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充分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等。因此,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如何结合学科特点,设计优质、科学、高效的作业,实现减负增效,是“双减”政策背景下值得探讨和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一)数学课业数量比较多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育工作中,小学生的课业数量比较多、数学学习负荷较为沉重,导致小学生存在一定的学习排斥心理。当前,我国教育部多次从教材、课程方面对数学教育内容进行了调整,以此来减少每一个星期中的课时量,希望减轻小学生的数学课业负担。但是,很多学校为了保证理想化的升学率,依然安排较大的数学学习任务,数学考试的频率也比较多,小学生的数学课业负担非常沉重,无法取得理想化的数学学习效果。同时,很多学生家长,为了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不仅要让学生学习数学教材知识,还更为关注学生的课外学习效果。小学生课余时间、寒暑假都会参加补习班教育活动,这些都会加重小学生的数学课业负担,导致小学生自身的学习压力比较大,不利于小学生个性化成长。
(二)过于重视作业的作用
应试教育观念影响下,基础教育阶段小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反映了教师的专业水平。数学作业是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有效依据,逐渐成为考试的一种附属品,训练册、试卷等成为师生学习和生活的一种常态事物。部分学校、家长仍将重点放在考试中,过于重视作业反馈的作用,通过成绩判定学生是否优秀,这也导致新的教学理念难以得到推进和发展。
二、“双减”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作业有效性的策略
(一)创新布置作业的方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某事感兴趣,他们会主动、积极、乐于练习。一些机械重复的工作很容易使学生感到疲倦。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有趣、多样的家庭作业形式能带给学生一种挑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感兴趣的基础上巩固知识。笔者认为,小学数学作业的形式应该是充满活力、新颖的、有趣的,通过各种方法丰富知识,培养和发展创造性逻辑思维和兴趣。
如小数乘法运算,如果依旧采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学生就会产生厌烦心理,十分不利于对所学习的知识进行消化与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通过设计游戏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在游戏过程中学习与巩固知识。例如,教师可以设计闯关游戏,游戏内容与数学乘法运算有关,并且设计四个关卡,学生在每闯过一个关卡后就能够获得一个小红花的奖励。通过游戏与奖励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巩固教学,学生能够在获得小红花的兴奋状态下积极进行数学知识的巩固学习,从而提高学习质量。运用灵活的学习方式代替机械的复习,可以改善学生的学习情绪,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另外,高年级的学生,书面作业时间不应太长,教师可以通过布置口头作业的方式引导学生,不仅强化了新知识的记忆,还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技巧。同时,家长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学习成绩。
(二)布置情景化、生活化作业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应用数学眼光把握数学生活问题,积极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独立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因此,在设计数学作业时,应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将数学作业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相结合,使数学作业贴近生活。家庭作业的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具有挑战性的。我们不应只依靠模仿和记忆,而应依靠实践、独立探索和协作。要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所学知识得到应用和拓展。
例如,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中有一章节是关于利息的,该学习内容就是乘法运算中的主要部分,并且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日常生活中,不论是借款还是存款,或者是其他商业行为,都可能会有利息的产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去外面的银行看一下当前的利息率,并且回家帮助父母算一下当前利息率下存款会获得多少利息率。通过与实际生活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可以在生活中进行数学练习,更能够实现知识的科学积累。
另外,数学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很容易被抽象的数学原理迷惑,导致对数学的理解不够深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学习,通过实践的方式将抽象的数学原理转变为形象的数学原理。例如,在三角形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回家用现有的材料制作一些三角形以备上课使用。回到家后,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三角形,并且在制作过程中还能够深入理解三角形原理。通过联系实际生活,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与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结束语
总之,在“减负增效”的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是一个重要环节,因班级、因人而异。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使学生从单一、乏味的家庭作业中解脱出来,让诸多现实的、有趣的、个性化的数学学习活动成为数学学习的主要形式,使每个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成功的经验。
参考文献:
[1]杨国永.探究小学数学作业中如何实施增效减负[J].新课程(教研版),2019(08).
[2]李国建.小学数学教学中还是不要让学生熟记加法口诀好———与邱学华老师商榷[J].教育教学论坛,2012(21):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