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育协作团队,促专业发展

2022-04-28钱芳芳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资源共享

钱芳芳

【摘 要】一个团队的建设与发展,需要团队的每一个成员发挥作用,让团队成员看到自己在团队中的价值,发挥核心成员的辐射作用。团队合作,要有务实的工作任务,成员间相互协助“搭台”,建好资料库,学会资源共享,营造“人人有事做,人人做好事”的工作氛围,增强团队凝聚力,让每位教师在工作团队中,既能成为“战斗者”,又能成为“受益者”。

【关键词】各司其职 资源共享 深入教研 协作发展

一、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一个团队的建设,需要形成一个支网的结构,分布在各个工作点,以便合理统筹规划,事事有人管。安排年级负责人要考虑人才的梯队建设,各年级要有一个主负责人进行工作调控、决策,督促组员为全组共同目标奋斗,让全员的人员劲往一处使,最终形成一个和谐、向上、奋进的优秀团队。用“蚂蚁搬家”齐心协力的精神理念来打造工作团队,让有能力的教师担当要职,带动周围教师。

(一)定教研组长

考虑到英语组后续的发展,只定一个教研组组长是不够的,或者说考虑问题不够长远,要有一个梯队建设,必须有后备力量。初定组长时,选择了两位师范院校毕业生,相对而言专业知识更强些,担任一正一副组长,便于更好地开展教研组工作。此时,物色教研组长的工作任务告一段落。

(二)定备课组长

为了让工作更细化,每个年级还必须有一个负责人,因为每个年级的要求是不一样的,需要有个核心人物来统筹。一、二、三年级是打根基的时候,基础知识一定要抓实。再根据当时的课务安排,一年级安排有經验的、注重习惯养成的A教师把关,二年级安排可爱的、有感染力的B教师,三年级安排稳重的、上进的C教师,四年级安排富有挑战力、有原则的D教师,五年级安排有经验、肯钻研的E教师,六年级安排吃苦耐劳、实干型的F教师。

此时,英语教研组的工作网络已构建好,大家各司其职、团结向上。整个教研组的工作建构,一目了然。

(三)建资料优库

新教师要有自己的职业规划,但往往缺乏经验,很难把握自己的职业方向。作为同伴兼管理者,要帮助年轻教师选择专业方向,以最基础的专业发展为起点,定学期工作任务,让每位年轻教师明确学期结束要上交最基础的个人专业成长资料库。

1.精备一份教案

选择一个单元进行完整备课,个人独立完成。内容包括单元备课、课时备课、设计意图、教学反思,包括二次修改优化,需要有图文并茂情境创设的体现或文字说明,必须是一份翔实的、经过反复推敲的、优化修改后的成熟教案。教师在准备这一份材料时,需要多方位、多角度去思考。以这样的方式,驱使教师们研读课程标准,理解和挖深教材。

2.优选一节公开课

俗话说,“功夫花在备课上,本领显在课堂上”。这也是专家教师宝贵的经验总结。有了课前对教材的深挖、吃透了教材的编写意图,能否调控、驾驭课堂,主次是否分明,能否把握教学重难点,能否将教学活动、教学策略逐步实施、体现在课堂上,必须进行“实战”操练。

要上好一节公开课,练就课堂本领,必须对课前设计好的每个环节了然于胸,在脑海中要演练授课过程,哪个地方节奏快一点,哪个地方讲解速度要放慢,详略得当、松紧适度。只有通过不断地课堂演练, 才能磨炼出驾驭课堂的“真本领”。

3.汇编一份自编练习

“没有成绩,你过不了今天;只有成绩,你过不了明天。”教师除了会备课、上课外,还要学会一样“看家本领”——出题。考试是检测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手段,通过考试来检测学生的阶段学习情况。作为教师,对于习题类型要做到心中有数,对一些易错题也要有所整理,才能有效指导学生。平时对知识点要整理、归纳,围绕教学重难点、易错题等,整合各类资料,出一些有针对性的题型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学期结束,汇编一份知识点习题集。

二、资源共享,团结协作

每个年级,都要有自己的资料库,基础练习、拓展练习、阅读练习,需要教研组的教师钻研、整理文档。每学年每个年级重复整理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所以要大胆删去重复的劳动,腾出时间花在钻研教法上,把功夫显在课堂上。

(一)练习资源共享

1.单元闯关

每个年级的每个单元有重点的词汇和句型,是学生必须掌握好的基础知识,要抓好检测关。在教研组内分工合作,每位教师负责两个单元或三个单元,组长最后整合所有单元内容——“单元闯关”,最后提供给各教研组成员进行单元基础知识过关练。

2.自编练习

同样的,每个单元有相应的单元语法点和课堂扩充内容,如何让学生及时消化运用语法知识和拓展内容,除要求适当背诵外,用相应的练习来练一练也是非常有必要的。针对这一点,组织教研组教师分工整理单元自编练习,在练习中来巩固和复习单元知识。原本一个人需要整理八个单元的自编练习,现在分工合作,抱团取暖,一个人分担到了2~3个单元的内容,减少了工作量。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发挥团队力量,可以事半功倍。

(二)听课资源共享

学校需要发展,需要多渠道学习、多积累,建立好自己学校的教学资源库。平时有外出听课活动、区教学研讨听课活动、市教学研讨听课活动、教育学会研讨活动等,参加各类听课活动的教师,除了较翔实记录好听课记载本外,有好的课件资源、板书设计、有节奏感的歌谣Rap、Chant等要及时拍照记录,分享到教研组,方便没参加外出活动的教师学习。

(三)专业资源共享

“术业有专攻。”数学、语文、英语、美术、音乐等学科,都有学科专业特色。在英语学科中,有的教师专业八级,有的教师教育心理素质比较好,有的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较扎实,教师们各有所长。针对教研室的教师基本功比赛即教师素养比赛,可以安排这些教师寻找相关知识资源。基础知识、理论知识有教师负责,学科知识有教师负责,素养题型有教师负责,发挥团队成员中每位教师的特长优势,在教研组固定时间进行学习、讨论,形成真正的研学模式。

长期坚持“资源整合共享,人人做好事”,团队的每位成员将会是专业发展的受益者,团队中的个人价值不断得到肯定,最终促使教研团队的长足发展。

三、课题引领,深入教研

我们求真、我们务实,教研组建立“同伴研训,多元成长”的理念,以课题作为纽带,推进课堂教学研究。年级组学科教师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的疑点、难点,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并有研究价值的教学问题进行实践研究,真正实现教学、科研不分家,以教研促教学,以教学促发展。

教研活动中要带着教师千方百计揣摩课题研究的细节,让教师们在教研活动中“研磨科研课堂,人人有事做”,针对自己的课题研究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注意经验的积累。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研究,教师们在时空上有了对教科研的思考,论文写作不再是难题,消除了论文选题至论证的困惑,为论文写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鉴于教学年段、授课对象、授课内容、教学疑点等的不同,教师们根据年级段所需,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教学问题作为课题研究的内容。

A组:课堂提问的课题研究。

B组:育人价值的课题研究。

C组:板书设计的课题研究。

D组:活动设计的课题研究。

E组:思维能力的课题研究。

在平时的教研活动中,有课题的教师真正让我们的教科研有很多事情要做,让教师们懂得做教科研的基本价值导向,最终落实到教师们的专业成长上,体现成事、成人的教科研。

教研组是学校开展教学活动的基层组织,是发挥教师团队力量、开展教学研究的重要组织形式。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只有不断激发教师们的工作热情,让每位教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教研组的工作才能更好地开展。同时,要让教师们感受到团队的温暖,在遇到教学困惑时,能得到有经验的教师及时给予指引和帮助,不断找到自己在团队中的个人价值。相信,总有静待花开的那一天。DEB7C596-30AD-4FA8-9115-C13E7BB4E8E6

猜你喜欢

资源共享
交通运输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体系探究与实现
福建省交通运输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如何处理教学局域网资源共享中的常见故障
卫康与九天绿资源共享
教育部第一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公布
新疆:发展远程医学 促资源共享
政府部门间G2G信息资源共享的演化博弈分析
测量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探索
大学城体育课程资源共享初探
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道、势、术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