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时代科普传播的迭变创新:内容、形式与价值

2022-04-28李媛

传播与版权 2022年5期
关键词:形式内容创新

[摘要]当今社会已经进入融媒体时代,在此背景下,科普传播创新了传播的模式,实现了内容、形式、价值的高度统一。科普传播在内容方面依托科普领域的热点,实现了内容上的不断更新;通过短视频等传播方式,突出了专业与艺术化表达。相关机构运用可视化载体进行科普传播,发挥融媒体的优势,在内容更新上、形式变换上、价值传递上突出资源整合的优势,这是融媒体时代科普传播的主要特点,也是科普工作发展的重要成就。在新时代,科普传播的迭变创新是技术和理念的高度融合,也是现代化建设中内容、形式和价值的相互依托和相互成就。文章分析了融媒体时代科普传播在内容、形式、价值上的创新,探讨了融媒体时代科普传播的优势。

[关键词]科普传播;内容;形式;创新

随着科普事业的不断发展,其需要融入新理念和新技术。在融媒体背景下,科普传播需要建立多种渠道,不仅要适应融媒体时代的要求,还要适应科普事业发展的要求。科普传播要充分运用媒体平台,推动科普事业快速发展。近年来,短视频平台成为媒体发布信息的重要载体。相关机构充分运用短视频平台进行科普传播,能够实现用户快速增长。科普传播的内容、形式与价值通过短视频平台可以完整地展现,这是融媒体时代科普传播迭变创新的重要体现,也是科普传播在发展过程中融合信息化理念的重要实践。科普事业发展需要相关机构进行现代化的设计,其须构建多种传播平台,实现资源的高度覆盖,建立立体化的传播模式。

一、专业内容提升科普传播辐射力

(一)科普内容多元化

科普内容是科普传播的重点,科普内容是否正确,是否吸引人,对科普传播效果有重要的影响[1]。科普创作者们扎根自身的领域,依托专业背景,生产具备专业水平的科普短视频,在自身专业范围之内对时事热点进行分析,以弘扬科学精神和提高公民素质为目标。科普短视频在制作理念上体现科学性和严谨性,由专业机构制作推出的科普短视频更容易获得广泛关注。好的品牌也会强化科普传播的认知度。在科普传播过程中,品牌不仅具有权威性,能体现科普传播的科学性,还具有说服力和公信力。一些专业短视频制作机构制作的科普短视频更具准确性,为受众提供了更加权威精准的内容。科普内容的传播可以体现传播机构的资源优势。例如,科普中国、中国科学技术馆、中科院之声等入驻抖音以后,利用“短视频+科普”的传播方式,让科普知识“动”起来,其发布的作品的内容更加真实,知识更加准确,具有很高的严谨性和可信度。例如,张伯礼院士揭秘奥密克戎传播原理,让受众明白了奥密克戎不等于“大号”感冒。科普短视频采用直观、浅显、易懂的传播方式可以让受众感受到科学的魅力。

(二)知识质量高端化

科普传播既需要一般意义上的知识普及,又需要传播一些高端的科普知识。科普传播运用融媒体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科普信息的流动。在传统媒体时代,科普知识通过纸媒传播简易信息来体现价值,但是在融媒体时代,科普知识传播更要求具备权威性和公信力,广大受众希望了解一些不常见的高端知识内容。融媒体时代,科普传播领域中有些受众转变为科普内容的生产者,由此诞生了众多新的传播主体。融媒体时代,科普知识传播的准入门槛降低,在广阔的网络空间内,科普知识更丰富,一些机构和一些专业的学者能够为受众提供丰富专业的科普内容,这些机构和学者发挥了科普传播的积极作用。例如,在抖音平台中,这些机构和学者发布的科普内容受到了广大用户的信赖和喜爱,科普知识实现高端化发展,传播的内容更加符合现实要求。

(三)学科选择专业化

科普传播过程实际上是向大众传递知识的过程,在科普传播形式上,相关机构要注重内容的专业化。因此,在科普传播中,学科选择要首先以专业化内容为主,这样相关机构和有专业背景的创作者才会受到广大受众的信赖和喜爱。这是因为他们拥有专业学科背景,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并且拥有持续创作能力,受众能够通过他们发布的内容来提高认知水平,积累知识。他们以短视频为载体开展科普传播,能让受众在对内容感兴趣的同时,更容易理解科普内容[2]。例如,中国农业大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硕士张辰亮在其制作的网络热传生物鉴定视频中,会回答网友对奇异动植物的提问,他凭借专业的生物知识讲解和幽默的语言收获了广大受众的喜爱。由此可见,专业化的学科知识更容易得到受众的支持。现阶段的科普传播需要真正融合受众的需要,需要与广大受众互动,满足受众对科普的需求。热点事件发生时,人们会将目光放在该事件上,相关机构针对热点事件进行科普,能够大大提升科普内容的传播力。例如,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大量科普短视频在网上快速传播,这些短视频成为新冠肺炎疫情科普传播的重要力量,也成为防疫知识普及的重要资源。各大自媒体平台都根据实际情况设立了疫情专栏,为科普短视频传播提供有利条件。例如,医疗健康类科普抖音账号发布了新冠肺炎疫情辟谣等内容,这些内容为人们做好疫情防控提供了帮助。

二、融媒体形式凸显科普传播网络优势

(一)多渠道载体同步应用

融媒体时代的重要表现就是科普在传播形式上实现了多渠道载体的同步应用。在不同的平台上,科普传播呈现不同形态。科普渠道载体包括科普短视频、科普讲座、科普论坛等,这种多渠道载体同步应用的传播方式使科普内容融合了听觉、视觉和触觉等多种体验,为广大受众提供了良好的体验。例如,在载体应用上,科普短视频顺应时代潮流,既具有可看性,又能够实现持续更新。多种载体同步操作,能够使科普传播的覆盖面不断扩大。科普传播必须要融合时代发展要求,顺应知识传播的潮流。当前,人们对科普知识的需求逐渐提升,相关机构采用多种渠道载体来传播科普知识,符合我国文化传播的要求,也符合融媒体时代的发展要求。

(二)可视化形式操作

在融媒体时代,我们实现了传播的可视化,相关机构采用可视化的形式让科普传播更加符合受众的需求。基于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数字媒体得到快速发展。数字媒体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这给新兴学科知识的传播带来了机遇。多媒体数据库、网页设计、计算机图形处理、形象设计、后期处理等技术,在科普传播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图文并茂的短视频成为各个平台的新宠。科普短视频分布的领域较为广泛,相关机构发布的不同题材和不同主题的科普短视频会呈现不同的效果。抖音平台有演讲式、记录式、动画式等多种短视频形式。数字媒体的快速发展使短视频科普行业不断迭代,科普载体快速更新促进了科普行业的快速发展。例如,相关机构的抖音账号通过动画形式来进行科普,以生动的方式与拟人化的动画来展现科普内容的趣味性,受到广大用户的喜爱,打破了传统科普传播的壁垒。动画类的科普短视频可以呈现日常生活中的内容,其通过可视化的操作降低了科普成本,同时增加了科普的趣味性。除了动画,相关机构还利用CAD、3DMAX等软件进行科普传播,突出了科普方式的多样化,实现了科普行业的不断创新发展。科普短视频中应用建模、三维动画等技术,通过可视化的优势展现了数字媒体新的应用,采用特效的方式发揮了传播的优势[3]。

(三)更新频率稳定

融媒体时代为科普传播提供了良好的资源条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短视频平台形成了自己的运算逻辑,技术的进步促使短视频平台生产了众多精细化作品。在数字逻辑的帮助下,科普视频的制作更符合观众的心理诉求,很多优秀的科普短视频以智能推荐的方式被推荐给观众,每一个短视频文本的上传,短视频平台都会给予一定的流量扶持,个性化地分发给用户。这些作品的类型不同,表现形式不同,得到的流量也不同,而一些优秀短视频可以通过快速更新实现科普内容传播规模的扩大,有的在固定的时间更新,有的保持稳定的更新速度。在这样的情况下,科普短视频的传播融合了自媒体发展的优势。科普短视频作者为了保持良好的传播效果以及获得更多用户的关注,就要持续进行内容输出。内容输出实际上就是知识输出,技术和内容的高度融合强化了科普传播,凸显了融媒体时代网络传播的优势。

三、运营策略展示科普传播价值

(一)注重行业自律

科普传播需要坚持专业性。因此,在科普传播的过程中,相关机构需要注重行业自律。伴随着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影响科普传播效果的因素越来越多,在科普领域蕴藏巨大价值的影响下,科普短视频的制作必须要符合行业发展形势,以此保证内容的真实性。科普短视频以科学内容为主体,具有科学内核的文本。在娱乐化的互联网环境下,科普短视频要把握好科学和娱乐的界限,将内容的科学性放在第一位。作为短视频平台,其要强化行业自律,加强监管,净化网络环境,以正确、科学、权威的科普短视频引导受众,促进科普事业的发展。科普短视频应了解受众群体的需求,通过绘声绘色的呈现,实现了知识深入浅出的表达[4]。

(二)强调用户思维

科普知识在传播过程中要注重价值引导,就要强调用户思维。科普面向大众,科普传播的过程中要讲究遵从用户的思想,科普作者的作品内容要拉近与受众的距离,通过短视频直接与受众互动。科普传播内容要贴近受众的实际生活,根据受众的习惯与喜好来确定科普短视频的创作核心,其还要坚持以受众为中心,满足受众对科普的需求。在融媒体时代,科普传播要尊重用户思维,只有关注用户的需要,才能够真正从根本上提高科普短视频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科普短视频的内容涵盖了前沿技术、航天航空、医疗健康、应急避险、食品安全、能源利用等多方面,短视频的及时化、人格化、通俗化、社会化实现了独特的价值。在科普短视频制作用户中,很多专业的机构,例如科技公园、地球村讲解员、中科院物理所、中科院之声、科学实验大玩家、国家天文台、科普中国等,其发布的科普短视频激发了广大受众的兴趣,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提高了他们的参与度。

(三)发挥平台优势

在融媒体时代,科普传播应发挥平台优势。平台运作下的科普传播可以依托平台资源和技术资本,以及联合众多科普大V制作短视频,通过短视频与受众进行互动,扩大科普传播的影响力,这是平台化背景下科普传播具有的优点。同时,科普传播通过创作多种主题的短视频作品,采用快捷直播运营策略,可以显著提高用户的互动频率,符合用户的喜好,并借助平台进行大规模科普创作,发挥资源整合的优势,有力推动科学普及,实现内容生产与传播实践的高度结合。例如,抖音平台联合少年儿童出版社推出了“十万个为什么”系列短视频,该系列短视频由院士教授、科普机构、文化名人和科普作者科普知识,诠释了与时俱进的科学精神,其科普传播模式符合当前青少年的需求,其发布的科普内容获得了广大青少年的喜爱。香港科技大学物理系副教授王一以短视频作者的身份在抖音平台上发布研究宇宙的短视频,目前已经有21万粉丝。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冯杰表示,科普类的短视频内容全面有趣,所采用的互动短视频形式可以使青少年讲科学、爱科学、懂科学和崇尚科学。当前,短视频成为知识传播的重要载体,各平台不可忽视文化教育的传播,除了丰富短视频的传播形式,各平台还要有意识地提高学术机构、行业专家、出版社、公益组织、学者、教师等各方的参与性,扩大科普知识传播范围,做好科学普及,提高全民素质,积极引领行业新潮,发挥科普短视频的效用[5]。

四、结语

融媒体时代的重要标志就是互联网高度发达。在此背景下,科普传播可以依托多种资源、多种技术,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科普传播的迭变、创新需要实现内容、形式与价值的高度统一。在融媒体时代,新的创意和多元化的内容发挥了资源化优势,使科普传播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科普传播实现质的飞跃,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科学技術进步的体现。

[参考文献]

[1]史玥.新媒体技术在科普传播中的应用[J].天津科技,2021(06):29-30,35.

[2]郑瑞州,阮俊斌,任苒,等.科普传播项目立体化基地创新探究[J].科技与创新,2021(03):99-100.

[3]黄楠楠,周庆山.网络热点事件应急科普传播用户利用效果实证分析[J].出版广角,2020(14):63-67.

[4]金连杰.新媒体时代下对科普传播的思考[J].品牌研究,2020(35):47.

[5]李慧涵.数字时代科普传播的产品形式与新特点[J].中国记者,2018(05):114-116.

[作者简介]李媛(1986—),女,广西临桂人,广西科学技术普及传播中心编辑,广西科普作家协会秘书长。

猜你喜欢

形式内容创新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例谈机械能守恒定律几种形式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