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妈妈的一口锅

2022-04-28姜晓华

小品文选刊·印象大同 2022年4期
关键词:莜面小锅饺子

姜晓华

搬了几次家,不管走到哪,妈妈都把这口锅背到哪。

十三岁时,姥姥突然去世,妈妈的背上便背起了一口无形的锅。我不知道,妈妈坚毅、隐忍的性格是不是就在那一夜练成的。那是白与黑的分界线,那是孩童与成人的分界线,也许那一刻,妈妈突然长大了。

和爷爷奶奶生活了一年后,妈妈的奶奶突然说:你的三叔结婚,家里就放不下这么多人了。妈妈并没有多说一句话,甚至也没给在外地工作的姥爷捎个信,拉起舅舅的手,背起一口小锅,离开奶奶家,启程回下林关村自己原来的家里。妈妈是一路走一路哭着回到村里的。五里多的路程啊,我不知道,沿途高大的老杨树是否动容,那吹过的夏日风是否有擦去妈妈眼中流出的泪水。但我相信,妈妈的眼泪中没有懦弱,它滋生出了一种叫责任的东西,有了一定要把自己与弟弟养大的一份信念。

靠着邻居们的一把柴,一把米,妈妈另起炉灶,把这口小锅烧热乎了,热气腾腾里,蕴藏着的是生活的希望,是活出个样子来的力量。

小米粥、山药蛋,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妈妈也能把这些食材玩出个花样来。嫌小米粥味道单一了,妈妈就把山药蛋与小米同煮,等着出锅时,用勺头一碾一碾混合在一起, 这就是山药蛋粥。精糯的小米与沙中带甜的山药蛋做出来的山药蛋粥,绝对是一道美食,过去是现在还是。对于吃不饱穿不暖的人来说,这是填充饥饿的上等食物,对于现在肥肠满油的人来说,这应该算搜肠刮肚的粗粮了。直到现在妈妈还保留着早晨做小米山药蛋粥的习惯,这也应该是对过去生活的念想吧。

很幸运的是,妈妈参加工作了,妈妈的这口小锅也欢腾了起来,里边的劳动果实跳跃着,包含着对上高中弟弟的关爱,对六岁便没了娘的小妹的心疼。

时逢轮班休息日,妈妈便开始忙碌起来。还是山药蛋,这个在艰苦的时候陪着妈妈走过来的可人小东西,虽然土里泥里出生,却没降低它的身价。煮熟的山药蛋出锅剥去外皮,妈妈用镲子把山药蛋磨碎,然后拌上白面,趁着热乎劲,捏好剂子,赶快把提前拌好的馅塞进去,肉馅是稀罕物品,偶尔打打牙祭。那时妈妈都是以素馅为主,这就是我们这很有名的水晶饺子。

因为从小没有了娘,妈妈对我们的关爱就更多一些。直到现在,妈妈隔一段时间就会给我们变着花样做出可口的美食,也包括这个水晶饺子,现在的食材丰富了,但我还是喜欢羊肉红萝卜馅的做好后的水晶饺子上蒸屉15分钟出锅后,晶莹剔透,玉面凝脂,朦胧里透露出淡淡的粉红色,它们就像一件件艺术品摆放在我面前,虽垂涎欲滴,却下不了口,但我还是忍俊不住,轻轻咬了一下,瞬间唇齿含香,淡黄的油汁流入口舌之中。

美食虽好,而让我感到更加美好的,伴随美食而来的是妈妈对我们贴心贴肺的爱。

妈妈找到了自己的幸福。这次,妈妈把锅搬到了爸爸工作的地点,经过了那么多苦难,也许随爸爸在公社工作的那些年里,是妈妈最幸福的时光。妈妈甚至养起了一头猪,山里是不缺野兔和野鸡的,妈妈的小锅油腻了起来,香味时不时地满溢整间屋子,笑声捂都捂不住,冲出窗外羡慕死那些偷听的雀儿。

人生就像一条抛物线,有起始,有高潮,有回落,你不可能永远站在高高的云端,也不可能一辈子跌在低谷原地不动。在我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在乡镇工作的爸爸出事了,爸爸是在回家的路上骑摩托车摔倒的。在那时,也许年龄小没感觉到爸爸这一摔对家庭的影响,我们还是照常吃着妈妈按时按点做好的饭菜,照常上学。其实岁月静好的背后,是妈妈软肋与铠甲的蜕变。作为乡镇书记夫人,我想虽不至于前呼后拥,但走到哪都可以看到人们的笑脸。爸爸伤到的是大脑,那时候幸亏抢救及时,但后边的恢复却是缓慢的。从大同出院回家,妈妈经常扒开裤子挤大腿上的一个脓疮,也没说去医院看一下,也许那时候,用肩膀支撑这个家的妈妈实在没有多余时间去管一下自己。

升到小学六年级,我担起了早晨陪爸爸散步的任务,经过一年时间爸爸恢复的也还算可以,但走路给人的感觉是头重脚轻,走起来是深一脚,浅一脚的。妈妈每天还要做早饭,也许因为这个原因,把这个任务交给我了吧。我陪爸爸走的路线是:从家里出发向西走到原水泥厂门口折回,来回估计也够五里多的路程,直到现在我还感谢所走过的路程。正值小考,在每天清晨的陪走中,我背下了一条条、一段段公式定理概念。

清晰地记得,那是正月十七了,街上还留有元宵节后的喜庆,路边有鞭炮炸响后残留的碎屑,水泥厂院子里停放的车辆还穿着颜色靓丽的彩装,一个人从我们身边走过,并和爸爸打了声招呼。只记得爸爸对我说:假装不知道啊。也许,对于从小生在大队书记家里,23岁就当上了公社主任的爸爸来说,现在才感到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这也给予了我一些感慨。

妈妈并没有因为爸爸摔倒了而颓废或唉声叹气。相反,妈妈变得更加坚强。里里外外,到处都是妈妈的身影,妈妈撑起了这个家。孩子们逐渐长大,妈嫌三间屋子太拥挤了,萌生出了再盖一处院子的想法,爸爸死活不同意,也许经历了生死,一切都看淡看开了,爸爸只是说多大的房子,睡觉只是一张床吃饭就一个碗,人生在世,身体健康最重要,不要在没必要的事上劳心费神。房子还是在妈妈的坚持下盖了起来,但妈妈的头发却白了大半。36岁,妈妈经历的苦难,痛楚,只有妈妈自己清楚。

从爸爸出事到我去卫校读书前,共五年的时间里,妈妈每天都给爸爸吃着偏饭。人出事了,味蕾好像也變得挑剔了,爸爸每天中午都要吃莜面做的饭食。莜面搓绳绳、莜面卷囤囤、莜面鱼、莜面大饺子,真的是和莜面干上了。说实话,我们这些孩子对粗粮不太感冒。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也刻意地去吃一些莜面饭食,这也是出于对身体健康方面的考虑,精细粮吃多了,营养不均衡,难免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影响。吃过几次,感觉莜面是别有一番滋味的。莜麦喜寒,只有在高寒地区生长出来的莜麦,才能磨出好的莜面。望狐就是盛产莜面的好地方,从小到大,家里的莜面都是托亲戚从望狐买来的。也许这上好的莜面,再配上妈妈精湛的手艺,才能开出一朵朵美食之花来。

春夏秋冬,岁月更迭,妈妈的锅从来没有消停过,里边有用豆面或玉米面做的消渴解暑的滴流、水饸饹,用粉面或苦荞面做的碗坨、刮粉,或者有暖胃的羊肉馅莜面饺子等。现在人们工作忙碌,抑或是学会了享受生活,选择在厨房呆着的时间愈发减少,会做山汉饭食的人更是百里挑一。因此,这些家常的山汉饭食,已经成为了城市饭店的坐上宾,以粗粮命名的饭店也是一家接着一家。这应该也是生活与味蕾的需要吧。

儿子从学校回来,吃着姥姥做的“八大碗”,一边吃一边不住地说:真香,妈妈会做吗?“当然了。”我微笑着答道。在这个快餐时代,每个人都习惯了玩着手机,叫着外卖,家里甚至不开火,生活少了烟火的气味。其实,在制作饭食的过程中,岂止是在单一地制作,一切美好的期望、幸福、快乐都注入了进去,饭食里浸润的都是满满的爱。就像妈妈锅里的坚持,给予我们的是家里的福报。我呢,也会延续烟火,把这些美食传承下去,把一份爱传递下去。

猜你喜欢

莜面小锅饺子
甜粥
你说气话,我不信
饺子
包饺子
言情休息站
包饺子
爽滑劲道的牛肉时蔬炒莜面
赵匡胤:一文钱逼倒英雄汉
赵匡胤报一饭之恩
幕后飞絮